[网评] 没有农机化,再好的耕地也可能荒废([网评] 目标已明确 关键在落实)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网评] 没有农机化,再好的耕地也可能荒废([网评] 目标已明确 关键在落实),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网评] 没有农机化,再好的耕地也可能荒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网评] 目标已明确 关键在落实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网评] 没有农机化,再好的耕地也可能荒废

2、[网评] 目标已明确 关键在落实

3、[网评] 让农机化为“食为政首”提供更强有力保障

[网评] 没有农机化,再好的耕地也可能荒废

[网评] 没有农机化,再好的耕地也可能荒废

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籽收获等农机,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推动新生产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实际上我们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不仅上面一段关于农机的“明文规定”,文件中的很多事项,均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

我们知道,早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论"。这是中央基于我国当前一个阶段的国情而做出的高瞻远瞩的决策。 作为农机工作者,我们特别高兴的是,2021年的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上又首次把农机与种子耕地并提,可以说放到了与“两个要害”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和工信部还首次联合专门召开了农机补短板会议,两部部长和多位部领导同时与会,显示出农机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国家及部门高层所洞察。

毋庸置疑,耕地和种子确实是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战略发展安全的“要害”,而农机化在本质上则是节约耕地、节约种子并在种子生产环节提高种子质量的,与前两个“要害”并行不悖并对其充分“赋能”。在具体生产环节,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离不开农业装备去具体实施,如精准播撒、提高播种质量、节约种子成本。同时,从节约耕地这个角度看,又可以利用农业机械提高其产出率和农民的收益率,这又等于变相节约了耕地。

更重要的是,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农民在社会价值链上长期处于较弱势地位,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需要足够的国民世代接力愿意去种地种田,提高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观意愿。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机化发展中心学术年会即中国农机化展望大会上,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国际局局长程国强说,要保护、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没积极性再好的田也会荒废;要提升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加强政治责任。诚哉斯言。

在笔者看来,提高种粮(务农)积极性,关键要从两点着力:一是提高种粮的比较收益,二是降低种粮的体力劳动强度。关于第一点,农机显然可以发挥充分的作为。作为科学技术的集成载体,农机可以精量化播种、施肥与撒药,可以有效改善种植农艺,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降低投入成本;在务农人工越来越难找、越来越贵的形势下,利用机械还可以替代与节约人工,刺激更多的人去种地。

而就第二点来说,农机可以发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人类从原始文明开始,就不断运用并改善工具替代人力与畜力劳动从事农业生产、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劳作舒适度、降低劳动强度。作为不断发展的科技产品,替代人力、降低人体力劳动强度是农业机械的最本质特征。不然,即使收益再高,也是与省时省力的人之天性相违背的。

因此,可以更加直白地说,只有进行机械化农业生产,才能有效减少耕地荒废与浪费。同样,没有农业机械化,就很难减少耕地荒废与浪费(的趋势)。

在当前的条件下,因为有农业机械助力,我们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机在抢收抢种、防灾减灾方面的功用,譬如我国在过去长达一个多月的麦收,现在从南到北,基本上一个多星期就可以结束,大大减少了因不利天气与气候因素带来的损失与灾害,有效保障农民收益、稳定了农民种粮预期;从国家层面看,则实现颗粒归仓、虎口夺粮,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毛泽东同志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领袖的金句充满了深刻洞察和远见卓识。长期以来,农业由于比较收益低,加上又累又脏,导致一段时间土地非粮化、种粮副业化、农业兼业化等现象颇为严重。而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粮食取得了“十七连丰”的彪炳业绩,人民早无需为填饱肚子操心,粮食丰收也成为我国社会稳定与国家战略安全的压舱石,在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下,让我国充满无惧世界风浪的底气。

同样,也因为粮丰食足、远离饥饿多年,让部分人对粮食安全放松了警惕。?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在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仍在加速转移,以及很多农村青年人不愿种田、不会种田的形势下,我国仍须继续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激发农民更愿种粮、更多种粮、更优种粮、种更优粮,培养更多的以使用农业机械为根本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筑牢夯实我国粮食安全的钢铁长城。

?

[网评] 目标已明确 关键在落实

[网评] 目标已明确 关键在落实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近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发布2018年农机化工作要点,明确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更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机械化生产的新需要为目标,以提升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薄弱地区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强化农机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力争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并确定重点做好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深化农机化管理“放管服”改革等五个方面的20项工作。可以说,2018年农机化工作的目标已明确,路线图已画好,下一步关键在落实。

首先,发展任务要落地。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一,需求也不一样,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必须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急农业生产之急需,以补短板、促集成、提质量为重点,把上级要求与实际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机化年度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让农机化发展任务在当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千万不能大而化之地把工作要点生搬硬套,不假思索地“全面贯彻”。

其二,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无论是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还是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农机化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准确地说,是使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们长期摸爬滚打在农业生产第一线,需要什么设备、技术,使用什么产品、技术生产最合适、最经济,他们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各地农机管理部门的责任是加强引导,提供各种技术方案,为农民自主选择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千万不能唯技术先进性是瞻,将不成熟的装备推荐给农民,无意中让农民成为企业的“小白鼠”。

第三,要勇于创新,挑战“自我”。合理的创新能够提高生产力。要点提出强化“四个创新”,即农机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农机化发展的历史说明,一些创新实际上可能涉及到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调整,甚至会影响到农机管理部门自身或下属单位的利益。唯有站在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在农机化系统内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有利于农机手增加收入的高度,勇于挑战自我,才能真正实现新的突破,所谓胜人者能,自胜者强。

新的一年,新的开端。2018年我国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农机人再一次集结,向着共同的农机化发展目标,同心同德,奋勇前进,努力把农机化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网评] 让农机化为“食为政首”提供更强有力保障

[网评] 让农机化为“食为政首”提供更强有力保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新华社《食为政首——稳住农业基本盘增添发展底气》)?


? ? 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多次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此前总书记也曾指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
? ? 粮食攸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为农机化工作者,我们非常欣幸地看到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农业机械化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据新华社报道,7月22日总书记到吉林视察的当天下午就首先来到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利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等情况。
????
????诚然,农业机械化确实已经并将继续为“食为政首”提供强有力保障。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24.2亿斤,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2634亿斤,比2019年增加15.1亿斤,增长0.6%。2020年夏粮播种面积略减,但单产有所提高,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
????
????“单产提高、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等成绩的背后,是农业机械化发挥的巨大作用。数字为证。今年三夏期间,截至6月17日,全国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收获冬小麦3.05亿亩,机收率达97%,其中黄淮海地区小麦机收率、玉米机播率分别达99%、93%,连续15天日机收过千万亩,均创历史新高,鄂、豫、皖、苏麦收均比往年提早3天左右,有力确保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夏粮颗粒归仓、秋粮播在丰产期,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

????实际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年来就非常关心、重视农业机械化。2018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横空出世。《意见》明确指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所谓农业农村现代化,即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更好地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农业机械,才能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加强农业农村生态保护、更好地释放农村的生产力。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此前已经走过的路径已经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仓廪殷实不仅关系着国人的口粮、饭碗,也是国家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今年的疫情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农业之于国家和经济全局基本盘的压舱石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我们也要从中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在疫情最严重之际,对春耕生产发挥的根本性的保障性作用。

????说到粮食安全,我国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举足轻重,仅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对国家商品粮的贡献率就分别达到1/9、1/8。众所周知,一说起东北、黑龙江,大家脑里会马上产生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的联想,而与这些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大型农业机械在一望无垠的黑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作业。没有机械化,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的农业生产根本不可想象,我们再也回不到建国之初靠锄头镰刀去耕种的时代,那样也根本保障不了如今14亿人的口粮安全——建国之初我国人口仅五六亿人,还不及现在人口的一半,且那时农村人口跟城市人口的比值也远远高于现在。虽然如今种子、化肥、农药等比那时强了不少,但一方面这些农资产品需靠农业机械这个物质武器施展到田间,另一方面还要靠农业机械这个现代科技集成的精准作业,才能减少对化学农业的过度依赖。

????早在1959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个伟大论断。这是伟人在60年前对农业本质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社会各界一定要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有足够高的认识。建国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条基本共识,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吃饭永远都是头号大事,农业的重要战略基础性地位都不可丝毫动摇。如今,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再增加一条共识,亦即当今及未来的时代,农业机械化都是支撑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如果说农业是支撑国家这座摩天大厦的地基,农业机械化则是构建支撑地基的钢筋骨架。

标签:农机   农业机械   农业   ??   发展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