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水土不服怎么治(农村金融生态改革成新焦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村金融水土不服怎么治(农村金融生态改革成新焦点),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村金融水土不服怎么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村金融生态改革成新焦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农村金融水土不服怎么治

2、农村金融生态改革成新焦点

3、农村金融的致命毒药:勾结农民、卷走资金、欺诈泛滥

农村金融水土不服怎么治

农村金融水土不服怎么治

农村金融近年来一直是三农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村金融进行了布局。之所以农村金融会成为热点问题和受到政策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点都是只存不贷,农村资金被现在的银行抽水机从农村抽到了城市,农村缺少资金,也就缺少了创业基础,就没有了繁荣的可能。

不过,当前中国存在严重资本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农村真的有创业机会,各种资本一定愿意来农村创业获利,目前农村没有繁荣起来,资本没有大规模下乡,显然不是政策不允许资本下乡,而可能是因为农村缺少创业盈利的机会。

当前中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不足10%,而这低于10%的农业GDP要为2亿多农户提供就业和收入机会,并且国家一定要保护这2亿多农户,在这个前提下面,农业中的获利机会一定是不多的。相对来讲,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城市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方面。也是因此,城市是创业的地方,是最需要资金的地方,也是资金投入容易有高回报的地方。这就是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撤离农村进入城市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资金被抽到城市,为了支持农村发展,国家就创设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保证支持资本下乡。问题是,这样的资本下乡有何益处?首先,资本下乡本来就是要分享农业GDP的,相对有限的农业GDP要由2亿多农户来分,资本分得越多,2亿多农户的可分份额就越少;其次,要借助政策性金融下乡,就说明其市场效益不行,就很可能只是为了从政策金融上套利。当前中国已有了太多资本下乡仅为获得国家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的例子。

政策性金融应当支持的是一般农户。假设一般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缺钱,只要有了融资条件、一般农户就可以增收的话,这样的政策金融倒是应当支持。真正需要较大金融支持的农民也是有的,比如创办工厂、加工运销、大规模经营的,但这样的农民已不同于一般农民,这样的农民要创业办厂就不该依靠政策性金融,而应当依靠一般金融。或者说,无论身份是农民或市民或老板,只要是创业搞大规模经营赚大钱,其行为就不再是国家需要特别扶持的农民,他们就应当到市场一般金融机构那里去筹款。

中国2亿多普通农民是农村政策性金融应当支持的主体。但中国一般农民似乎并不缺少进行农业生产的资金,比如说没钱买种子、化肥、农药,或买不起农机。这种情况如果说还有的话,也是极少。当前中国农民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一般都会有所积蓄。

也就是说,从一般农户进行农业生产角度来看,农民并不缺钱,而如果农民想贷款投资创业,这当然要贷款,但这时的农民就不是农民而是投资人,任何投资人都必须要有市场金融的严格挑选,而不能由政策性金融来无条件支持。不然,创业投资失败了,金融支持就打了水漂。

那么,农村到底需不需要金融?一般农民缺不缺钱呢?一般农民当然也是缺钱的,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10%以上,就说明农村还是缺钱的。农村中一般农民所缺的钱并非用于农业生产,而是用于生活目的,比如人生周期中的婚丧嫁娶、人情消耗、子女上大学的学费、突然生病住院、建房以及各种应急费用,这些费用较大,很多时候是突然就要支出,而手头缺钱就需要借贷,即使高息也要借贷。

农民要在生活中获得人生应急费用,最重要的渠道是从亲朋好友那里借贷,这样的借贷不用支付利息,因为关系亲密,这样的借贷一般也会有借有还,不至于存在借了不还的问题,更不存在道德风险。

除了向亲朋好友借以外,还有一条渠道是向金融机构借,比如向合作社借。因为一般金融机构与农户打交道的能力很差,很难掌握农民的信用情况,难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放贷。农村正规金融在向农民放贷时,出现收不回来贷款的坏账比例要远高于一般情况,所以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户放贷。

农户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向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机构借贷。黑社会放贷,他们不用抵押,不担心贷款收不回来,因为农户不敢借了钱不还。黑社会放贷,利息高一点,年息20%、30%甚至更高,对农户来讲,借贷救了急,对黑社会来讲,高息放贷,赚了利息,两不亏欠。只要农户不存在故意不还贷款的情况,黑社会也不会随意诉诸暴力。

以上所说就是,农民对金融有需求,主要是生活应急之需。有需求就有贷款的利息,就有利益。如果在村社内,有一个金融部门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应急贷款,并收取一定利息,如年息10%,则一方面可以解农民生活中的燃眉之急,一方面村社金融部门也有利息收入。当然也存在农户借了不还的道德风险。

李昌平创设的农村内置金融较好地解决了道德风险问题。李昌平在他家乡湖北监利和在河南信阳搞过几个村社内置金融试点,由村庄中60岁以上老年人出钱形成金融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向村社内的农户贷款。一般农户向金融合作社贷款,年息为12%,需要五位加入金融合作社的老年人签字担保同意,然后贷出。因为有本村本土加入到合作社的老年人担保,很少会出现贷款收不回来的骗贷行为,这样,金融合作社就每年都可以有相对固定的利息收入,又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这样的金融合作社虽然没有创造新的社会财富,却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农民。应该说,这样的限制在村社范围内的内置金融的确是一个创举。

更重要的方面其实不在金融的方面,而在于入股金融合作社的老年人,他们将自己的养老金投入到合作社中,有村民要贷款,就要找关系最好的五位老年人担保贷款,这五位入股合作社的老年人当然会对申请贷款的村民进行审查,看他的还款能力。因为这样的担保是要承担风险的。在本村本土,因为这样一种担保机制,而使贷款不还的风险趋近于零。

金融合作社有了利息,就要分红派息,如何分红派息,要由入股金融合作社的老年人来商量,正是这种商量建立起入股老年人的主体性,激发了他们的活力,从而使村庄内部出现了一块焕发生机的地方。正是这样的一块有生机的地方可以对接更多国家资源,以及可以在村庄治理各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国家给金融合作社100万元种子基金,合作社每年利息就比较可观,就可以抽息进行公共事业建设。

在这个意义上,农村金融的重点并非是金融本身,而是通过金融来激发起农村基层组织的活力,从而可以对接国家资源,保持农村社会治理的底线。

农村金融生态改革成新焦点

农村金融生态改革成新焦点   城市的发展不能脱离农村的进步。农村问题摆在了众多城市会议的题目单上。

  记者于近日了解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迫切问题将与城市金融生态问题一并被列入探讨课题,成为将于2008年11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上的热点议题。

  据悉,继前两届年会成功举办后,中国金融网联合中国金融研究院、亚洲金融研究院共同主办“第三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目的是为了有力地配合中央和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促进各城市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确保投融资渠道畅通,推广国际化金融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模式,并对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问题进行探讨。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需改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农村金融提供连续持久的支持。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重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有效发挥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底,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总额中只有约 6%投向农业部门。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农户和企业能够获得的金融服务仅限于银行的传统借贷业务。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培养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建设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多种金融机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资金配置中的竞争效率和规模效益。

  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网总裁何世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发展城乡统筹建设,都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而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这是保证农村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处于金融生态的末梢,对整个金融生态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比城市,一些农信社在小额农贷的管理发放中仍旧存在风险突出的问题,农业保险的发展仍处于停滞不前、覆盖面极小的局面。农村领域的证券业、基金业、理财业务也是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正处于一个残缺不齐的状态。只有将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才能在新形势下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正规金融为核心,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这种体系初步改变了我国县域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存在的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功能混淆不清、机构单一的局面。但是,我国农村融资难的困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问题反而更加突出,集中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流向城市趋势明显。

  何世红说,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个功能齐全、和谐有序、运作顺畅的“生态链”,对于国内农村商业银行乃至整个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本届年会上,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将与城市金融生态问题一并列入本届年会的重点议题予以探讨。

  据了解,“第三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将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国资委、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五大国有银行的有关领导、100多个城市的市长、100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100多家来自海外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企业财团的负责人、400多家的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及300多家中外知名媒体记者近千人参加。

农村金融的致命毒药:勾结农民、卷走资金、欺诈泛滥

农村金融的致命毒药:勾结农民、卷走资金、欺诈泛滥

资料图

农村金融,无疑是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金融细分领域。

农民征信数据的缺失,金融意识薄弱,破解风控的唯一利刃,似乎除了重度风控和人海战术,别无他法。

这却引发了另外的弊病。

和其他消费金融领域不同的是,这里并非中介和骗贷者的聚集地,却成为内外勾结的重灾区。

利用农村的落后和闭塞,员工用2000元换一张农民身份证,一个月从门店骗走20多万;分公司集体堕落,卷走上千万;20多家门店被坏账压垮……

“越底层,欲望越强烈”,面对这么一片土地,农村金融如何鏖战?

01 金融壁垒

中国农村的金融现状,到底是怎样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贷的CEO王治强称,他们去农村走访的时候,很多村庄高利贷盛行,年利息高达36%,农民还趋之若鹜。

“因为没有金融体服务农民,他们只能选择高利贷”,王治强称,在农村,你很难相信,信贷需求如此旺盛,比如生产需求,有周期性,春天需要买种子、养殖需要买饲料;比如生活需求,婚丧大事、子女读书,都需要大笔开支。

尽管市场渴求度高,但行业依然面临巨大的难点:风控。

农民征信数据缺失,他们和银行发生的关系,大多是一张银行卡,甚至只是存折。

另一方面,农民的互联网数据也缺失,王治强发现,现在很多农民都有智能手机了,但很多都是“充话费送的”,他们也不太使用,最多“玩个消消乐、打个斗地主”。

正因为如此,巨头们曾经试图用大数据和互联网,对农村进行“降维”攻击,却纷纷折戟。

这里的闭塞和落后,反而成为“金融壁垒”,让农村成为了中国信贷最后一片蓝海。

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农村金融的“千字文”,大力鼓励发展农村金融。

社科院更是预测农村金融有3万亿的缺口。

天时地利人和,苦熬多年的农村金融,终于到了风起时。

去年开始,全国掀起“下乡”风。

除了一些老玩家,如中和农信、宜信、恒昌、翼龙贷、沐金农外,一些新的公司杀入市场,如山水普惠、农分期、什马金融、希望金融、大北农等等。

而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两大巨头,也对农村市场虎视眈眈。

大家都将目光放到了,中国最细小的毛细血管——农村。

因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暂时失效,大部分玩家,都尝试用最笨重最原始的方式来做风控——线下门店和人海战术。

人海挥洒的汗水,和农村的烈日,开始了某种特殊的融合。

02 人海战术

凌峰是一位底层门店的风控员,他原本一直从事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放贷,他眼看着,信贷从市区开始往乡镇沉淀。

各大机构都在乡镇建起了信贷门店,有大的连锁品牌,还有小的地区性机构。

很多农村金融的平台,动辄员工上千,门店上百,采取人海战术和陌生拜访。

信贷员就如撒出去的游兵,深入到广大的农村,捞取潜在的客户。

顺着这波下乡大潮,凌峰在2016年也加入乡镇门店,开始一种全新的信贷。

在农村,风控的唯一秘诀,就是“重”。

“实际上,农村人口的风控比城镇更好做”,某农村金融的风控经理张帅称,城镇人口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给他们放款,很有可能今天放款,明天人就凭空消失。

而农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的土地、房子、甚至祖坟都在这里。

“只要证明生产的真实性,一般放款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张帅称。

凌峰将自己的生活,总结成数猪、量地、唠嗑三大事件。

证明生产真实性的方式也颇为“接地气”。凌峰的方式就是,养猪的,就去看看猪圈;种地的,就去测量下多少土地,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农户确实在生产。

而另外一项工作,就是唠嗑。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人的品行、优劣,村里人几乎都知道。凌峰就去找村里人打听,这个人人品如何,是否黄赌毒。

“如果村民回答,还行,这个人就不怎么样;村民回答,特别好,这个人就不错了”,凌峰说,他还会观察人物表情,“一皱眉,一犹豫,那估计就不行了”。

在农村这个特殊的场景中,形成一套“就地取材”的风控方式,且行之有效。

在农村,逾期是常有的事。

“农民的信用意识比较差”,张帅称,所以需要定期提醒他们。

而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农业的生产的周期性。

“我们经常遇到,开始催多久都不还,但是麦子一收割,牛羊一屠宰,钱立马到账的情况”,张帅称。

但农村的赖账,实际上远没有想象中高,原因是,催收效果奇好。

“这些催收方式,也只有在农村适用,我们拿个大喇叭,去村里喊话,或者去农民家门口敲鼓,说他是老赖,不还钱,一般没过几天,他们就还了”,凌峰称,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中,“面子”太过金贵。

如此看起来,除了深入农村和人海战术外,农村的风控并不太难。

然而,在这片落后闭塞的土地上,另外一种毒药,在缓缓蔓延。

03 内外勾结

农村的坏账,到底集中在什么领域?是中介群体的骗贷吗?

中介群体,从信用卡就开始从事各种套现和骗贷,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之后,一路薅羊毛,各种场景分期、现金贷,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

唯独在农村金融领域,却一直没有成为中介的入侵之地。

一家农村金融公司放款几十亿,只发现一单是中介所为。

华中地区的一位中介曾经尝试渗透进农村金融,结果发现这口肉太难啃。

“单子太分散了,一个村一两单,一个镇加起来也就十几单,跑得腿都快断了”,他只尝试了半个月,就放弃。

没有落入中介虎口的农村金融,却陷入另外一个漩涡之中——内外勾结成灾。

在一本财经采访的十多家农村金融的负责人,大家几乎都将“内外勾结”视为行业面对的最大问题和隐患。

一家农村金融公司原本在全国开设了100家门店,而今年年初只剩下80家,其中20家因为欺诈太过于严重,坏账率太高,而宣布倒闭。

作为底层信贷员的白夏,在从业半年后,就发现了这个漏洞。

农村这个场景,是捞油水的绝佳之地。

因为农村金融太过于依赖线下风控,信贷员一手调研的资料,几乎决定了这笔款是否下放。

而另一方面,农民太容易忽悠,是要施以小恩小惠,农民就可能成为“同伙”。

去年11月,正是信贷最为旺盛期,白夏开始了危险的游戏。

他先挑中一个落后的村,找到当地的农民,借用证件,并要求对方配合,建立全套资料,比如拍摄家庭拍照、拍摄家里的猪圈土地等,一旦放款成功后,就给他们两千元现金。

“成功率高达50%,他觉得用下身份证、拍几张照片,对他没什么影响”,白夏称。

他的玩法是,先给农民办一张新的银行卡,他把握在手上,等钱一到,他踏踏实实把一把两千的现金,拍在农民面前后。但农民的银行卡,依然留在自己手中。

久而久之,在农村就会产生“口碑效应”。

在一个小村庄里,“借用下身份证就能得2000元”的消息就会不胫而走——农户开始自动送上门。

靠着这样的操作,他第一个月,就贷出20多万,落入私囊。

他玩得小心翼翼,他会将这些假单,杂糅在正常的单里面去“进件”。

为了这个捞金游戏继续运转,他在职的时间里,他都用农民的银行卡正常还款,不逾期无坏账。

“在一家农村金融公司做了几十万之后,我就得收手”,白夏说,他会将所有钱取出来,然后去一个新的城市,换一个新的门店,重新开始。

而白夏的操作套路一点都不神秘,很多信贷员都完成了这项无师自通的“升级”。

类似白夏这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业务员,要么是家中出现变故,要么是沾惹了黄赌毒等恶习,要么是前面有“示范者”。

“几乎所有的农村金融,都出现了门店崩盘的情况”,姚俊雄是一家老牌农村金融公司的风控调查员,他曾经遭遇一家分公司被集体腐蚀的情况,涉及金额千万。

一年前,一个区的分公司逾期开始爆发,一切有失控迹象。

他和一个同事被派去当地调查,刚一落地,“就感觉到一丝异常”。

通常情况下,他们初来乍到,到一个陌生地区调研,会随意抽查一些地方,由熟悉情况的当地业务员领着实地走访。

但在这里,姚俊雄随意抽了一个逾期严重的地方,业务员却支支吾吾,找各种理由推辞,说借款人出远门了、家人生病了等等。

而他们的总是试图将姚俊雄引往某个指定的地方。

“八成提前设好了舞台,找好了演员,就等我们去看戏”,身经百战的姚俊雄,基本判断,其中必有猫腻。

他和同伴商量了一个对策,同伴在分公司和业务员周旋,“陪他们演戏”;姚俊雄包了一辆出租车,去逾期重灾区暗访。

暗访的情报,让姚俊雄简直难以置信。

很多登记的借款人地址,根本“查无此地”;找到了地址,进去一问,根本没这个人;找到了人,结果对方支支吾吾,根本回答不上来钱的用途和去向。

“造假率高达60%,基本可以判断,整个公司的业务员,几乎都腐化了”,姚俊雄将情报报回了总部,分公司立即停止了放款,法务、合规、审计多个部门出动,开始大清理。

最后彻查的结果,发现数字惊人,涉及金额过千万。

起因就是一两个业务员因为缺钱,开始骗贷,弄出钱后,其他人看着眼红,就跟着参与。

就如黑色的漩涡,越来越大,大家加入这场分钱大战,导致一个地区的集体沦陷。

“典型的,一两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姚俊雄称。

千万的资金,如何追回?

能出钱的,就让业务员将部分亏空资金补齐;拿不钱的,直接报警——这件事件牵动甚广,多人被判刑。

但大部分钱已折进去,成为永久坏账…...

姚俊雄见过太多关于欲望的故事,故事的开头,不太一样,但结局,几近相似。

欲望如穹顶,铺天盖地,无人可逃。

“我相信一句名言,金钱的诱惑,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就像繁荣的熏陶,会改变一个民族一样”,姚俊雄称。

04 破解迷局

不论是公开场合的演讲,还是私下的交流,农村金融的创业者,和其他消费金融的从业者,气质完全不同。

他们沉稳内敛,接地气,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又黑又土”。

他们经常得撩起裤脚,顶着毒日,上山下乡,晒得黝黑——他们身上,毫无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的光鲜。

对于他们来说,既然选择了这片土地,这场与底层人群的人性战争,就难以绕行。

“越底层,欲望越强烈,越落后,贪念越嗜血”,张帅和他们战了快十年,利益纷飞,刀光血影。

他们想出来无数的方式,来鏖战欲望。

比如调查员去调查一个分区的时候,总部都会派两个人,分开调查,“目的就是为了相互制衡”。

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非零和博弈。

如果两个人都会遭遇了收买,但担心另外一个人“叛变”,向总部汇报真实情况,并抖露自己的“受贿”证据。

因此,在相互猜疑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选择拒绝贿赂,向总部汇报实情。

在这场鏖战中,需要将人性和人心用到极致。

“销售员需要背负坏账的KPI,他的提成,分12期返还,一旦出现坏账,提成直接扣下,甚至还要支付罚款”,张帅道出公司的规则。

既然农村金融的风控如此之难,就算是重到了极致,也难防无孔不入的贪欲和勾结。

除了人海战术和田间地头的风控,难道就没有另外的出路和破局吗?

巨头们的布局,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战略——曲线救国。

2015年,京东金融推出了“京农贷”,最近又进行了数据化升级。

该项目负责人王瑞告诉一本财经,目前他们只专注做养殖领域,比如鸡、猪、奶牛的养殖等。

“其实任何农产品,都有自己的生产周期”,王瑞拿鸡的养殖来举例子,比如,白羽鸡的养殖周期比较固定,基本是41天就可以出栏。

当摸透了白羽鸡的生产周期,并收集所有交易和成本数据,就能推演出一个数据模型。

如果一个新的农户需要贷款,只要将几个维度的数据导入模型中,就可得出一个“信贷额度”。

比如,一个农户今年准备养了1万只鸡,买小鸡、买饲料、养殖成本各项费用,都可以用模型推导。

“我们就根据他的养殖规模,给他一个授信额度,但是这个钱却不直接给农户”,王瑞称,如果需要买一万只小鸡,他们就直接将钱打给鸡苗公司,需要饲料,就直接打给饲料厂。

最终,出栏的白羽鸡,也会被送到京东指定的屠宰场,经过屠宰处理后再销售。所得的钱,会优先还款,剩余在打给农户。

有意思的是,整个闭环中,农户几乎碰不到钱。

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多少人力?

“基本不需要人力”,王瑞称,机器自动决策申请。

京东通过数据和产业闭环,居然绕过了农民的风控,绕过了人海战术和重度风控。

在某种程度上,农户在京东的链条中,成为了一位生产者,规避了市场和经营风险。

“当这个产业的模型和数据足够完备之时,我们就可以直接给农户放款”,王瑞道出了其中“核心机密”——他们正在用这种方式,收集数据,喂养他们的模型,等待成熟验证之后,再投入市场。

“而我们一直坚信,农业是有数据的”,王瑞称。

巨头们正在默默追击:整合资源,重新收集数据,打磨模型,再战农村。

“短期内,农村金融的风控,恐怕只能如此之重,早期这些传统的玩法,反而更有优势”,宁夏回族自治区贷的CEO王治强称,但打造闭环、数据农业却是未来趋势。

巨头们的追赶,让这些传统打法的农村金融略感心忧,这种差距和优势,将慢慢缩短。

但因为农村的闭塞,业内人预测,这种追赶可能还需要5年,甚至10年。

“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正在大力布局线上和技术”,希望金融的创始人陈兴垚称,尽管还早,但依然需要未雨绸缪。

这场农村金融绕不过的鏖战,也行,最终不会拘泥于线下暗战和人性博弈,而成为科技与数据的角逐。

落后而闭塞的农村,渴望着金融和文明的开凿和启蒙。

但越底层,人的欲望越强烈,农村金融需要直面最黑暗的诱惑和贪欲。

“但这是一片热土,值得去挥洒”,这群“又黑又土”的创业者,却从未放弃……

标签:金融   农村金融   农村   农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