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亟待攻克(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治理需要用经济杠杆撬)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亟待攻克(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治理需要用经济杠杆撬),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亟待攻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治理需要用经济杠杆撬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亟待攻克

2、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治理需要用经济杠杆撬

3、陈学庚: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进展与展望

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亟待攻克

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亟待攻克

“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亟待攻克的瓶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大面积应用地膜种植已经35年,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农田地膜残留污染呈现日趋严重态势,农田残膜治理是绕不过去的坎,必须面对。”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科学院研究员陈学庚在接受采访时称。

以“中国节水农业创新合作与丝绸之路新机遇”为主题的第十一次全国微灌大会暨中国塑协塑料节水器材专委会2017年年会日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召开。陈学庚作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现代农业发展与展望》的专题报告。

陈学庚接受采访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大田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是从地膜植棉开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棉花生产整体水平很低,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垦区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快速实现了地膜植棉机械化。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覆膜种植的农作物已由棉花扩展到番茄、玉米、甜菜、辣椒、瓜类等,总面积5000余万亩。

陈学庚说,治理农田残膜污染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补贴政策、地膜减量化应用、可降解地膜应用、PE地膜机械化回收、回收的残膜资源化利用等系列问题。

他认为,治理农田残膜污染应该明确规定农用地膜的强度,凡不可降解的农用地膜强度应达到规定标准,为秋后机械化回收创造基本条件;确立“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严格规定当年新铺地膜的残膜回收率,达不到回收标准的,应用经济手段予以处罚,达到回收标准的,应明确给予奖励。经济杠杆的撬动是最具有实际效果的,当年新铺地膜的回收率标准应尽快制定;要把残膜污染治理意识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陈学庚特意提到,在农田地膜减量化应用方面,覆膜种植生产的效益不是很明显,而且生长期能满足作物成熟要求的,建议不使用地膜覆盖栽培。同时,在地膜应用方面,应根据不同作物的残膜回收难度、适应性、增产效果等综合因素,确定使用PE地膜或可降解膜,例如番茄,残膜回收难度太大,应使用可降解膜。

陈学庚说,近年来,世界上可降解地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应用面积在逐步增加,可降解膜替代PE地膜是最终趋势,但存在相当长的共存期。PE地膜预计在未来10-15年时段仍是主流,实现农田残膜回收机械化是必然举措,将当年新铺地膜全回收和耕层内残留地膜逐步回收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不欠新账,逐步还老账。

他指出,高强度耐老化地膜与普通PE地膜相比,成本仅增加10-15%,增加的成本可与残膜余值基本持平。目前,高强度耐老化地膜全回收机械的研究开发是攻关重点。PE地膜后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最重要环节,让回收的废旧地膜有出路,资源化利用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治理需要用经济杠杆撬

陈学庚院士:农田残膜治理需要用经济杠杆撬

?  为有效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农田残膜回收新装备、新技术的推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日前联合《残膜污染农田综合治理技术方案》项目组、甘肃省农业机械质量管理总站在甘肃定西市召开“农田残膜机械回收现场演示暨学术报告会”。

中国工程院陈学庚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治理农田残膜污染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补贴政策、地膜减量化应用等问题。农田上使用的大多数是PE地膜,PE地膜机械化回收核心问题是先进适用的回收机械。目前,机械回收残膜需要突破回收率偏低、含杂高、机械可靠性差、资源化利用底等问题。

陈学庚院士建议,农田残膜综合治理要用经济杠杆撬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承担专项任务,鼓励民营企业加入,残膜回收与回收的残膜综合利用一体化进行,职权分明。适当调整补贴科目,重点补贴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费及回收残膜后处理综合利用。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研究员胡志超、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甘肃省农业生态环保站高级农艺师李崇霄分别从全量秸秆地免耕机播关键技术、我国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甘肃地膜回收利用实践等方面做了学术报告。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对农田残膜综合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陈学庚: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进展与展望

陈学庚: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进展与展望

10月25日在武汉召开的“2016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国际学术年会暨十届三次理事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庚就“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进展与展望”作了主题报告。

陈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旱地农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是残膜污染会影响作物的产量,种子播在地表残膜位置,影响幼苗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易造成烂种烂芽,幼苗枯黄或死亡,导致作物产量下降。据调查,连续覆膜3~5年不收膜的土壤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作物产量开始有一定幅度的影响。

陈学庚院士作报告

目前,我国农田残膜污染呈逐年加重势态,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2014、2015、2016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指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等试点,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

2014年12月,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残膜回收率基本达到80%以上的目标。

陈院士说,在地膜污染防治方面,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采用高强度地膜、可降解地膜,同时配套严格的地膜回收处理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杜绝了地膜残留污染的发生。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残膜治理主要采用简易搂膜机械和人工回收相结合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作业质量难以保障,尤其是回收效率偏低,秋季当年新铺的地膜回收率不到50%,春季待播地地表5cm耕层内残留地膜回收率不足60%。土壤中残留地膜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机械化回收技术仍然是治理残膜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一,30多年来积累的污染,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第二,从我国国情分析,聚乙烯塑料薄膜在很长时间内仍要继续使用;第三,农业生产中地膜用量还在持续增加。

目前机械回收残膜还存在一些难点与问题。首先是缺少有效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农用残膜再生利用价值低,加上土地使用权的不确定性,政府之前无相应措施,导致农民对土地掠夺式的使用,残膜回收意识不强,长期以来耕地中残膜得不到及时清理,多年累积,农田残膜含量逐年增加。

其次是缺少先进适用的残膜回收机械,人工回收效率低、强度大。再次是作业时间很难保证,秋季要赶时间耕翻地,春季要抢时间播种,许多地方只有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才会收膜。但是最根本点是对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没有法律法规约束,未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先进适用机械的研究严重滞后。

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部分省区经过30余年的推广,部分农田残膜污染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为解决农田残膜污染,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农田残膜污染的治理工作。

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启动了科技重大专项“机械化残膜回收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农业部2015年4月启动了行业专项“残膜污染农田综合治理技术方案”。根据任务要求,项目组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技术现状,启动了全方位的实施方案,短期内研究开发出一批新型残膜回收新机具。

针对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陈院士指出,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与实施,加大可降解膜的研究开发、试验示范,加快新型高效残膜回收机具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回收的残膜资源化利用等一整套解决方案。

标签:农田   回收   地膜   污染   治理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