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建3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我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我国将建3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我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我国将建3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我国将建3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2、我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3、我国将建立五大粮食现代物流通道

我国将建3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我国将建3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建成300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资料图

发改委表示,未来将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300个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的示范园。

据介绍,通知明确了示范园创建的类型、数量、条件和示范任务等。并将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瓶颈,并将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以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为确保示范园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发改委表示,未来将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发行企业债券、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地方加大融资支持、完善用地保障机制、支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强产业融合公共服务等七个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加大对示范园创建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实际上,一直以来,中央和地方都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速。

农业部日前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更好地引领和示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直供直销、休闲农业和社会化服务等,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互动,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而在2017年的全国农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调整中,一二三产业融合也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农业项目。例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可申请200万到300万元的补贴、冷链物流项目可申请200万到1000万元的补贴、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可申请30%到50%的投资额补贴等。

发改委日前也印发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支持产城融合型、产业链延伸型、新技术渗透型、多业态复合型等6种类型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文化设施、体育馆、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培训,以及农业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仓储和物流、互联网农业等方面的建设和应用。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也在资金和政策扶持方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业内专家表示,在当前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对于创新创业以及农民农业增收的作用也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目前80%以上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涉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项目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表示,三产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有助于提升农业增收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而让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居主体地位,分得更多的利益,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关键。

我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我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国新办11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

资料图

?

●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数量、质量双丰收

“《意见》注重系统总结以往经验,坚持问题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具有显著特点。”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说,《意见》既强调了数量目标,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又重视明确质量目标,《意见》提出了土壤质量、环境标准的整体要求。

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来说意味着什么?余欣荣说,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据评估,建成以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项目区粮食产能稳定性水平要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据测算,到2022年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意见》从强化建后管护和严格管控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政策要求,支持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集中用于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要以保障粮食产能为首要任务,确保‘吃得饱’,而且要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奠定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余欣荣说,部分地区由于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导致地力下降、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等问题,迫切需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更加突出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加强科学研究及措施。

下一步,将按照《意见》的要求,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注重土壤改良,严格落实耕地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使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在数量而且在质量上都能够获得双丰收。

●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新体制

“从各地实践看,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底数不清、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余欣荣说,“高标准农田建设亟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新体制,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

据介绍,2018年中央机构改革把原来多个部门分别实施的农田建设管理职能整合归并到农业农村部。根据中央要求,农业农村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意见》,并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各省(区、市)的意见。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有6.4亿亩。余欣荣说,过去因为是多个部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底数不清、面积重叠的问题。农业农村部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正在进行专项清查,在严肃认真地摸清数量的前提下,还要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认真梳理,逐一解决。

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广德福说,农田建设需要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同时还要积极调动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效益。

《意见》明确“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具体要求。允许地方因地制宜制定不同标准。明确强化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农田建设工作机制。

●新一轮规划总体框架已经确定

《意见》提出要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情况进展如何?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部署未来一段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项目布局、建设重点、资金安排等内容的总体考虑和设计,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

按照机构改革之后部门的职责分工,新一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是由农业农村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配合。邱天朝说,目前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情况评估,进一步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高质量地编制新一轮规划。现在规划的总体框架基本上已经确定。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开展“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的前期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其中已经初步明确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邱天朝说,下一步,将推动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田建设规划体系,集中力量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先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

“做好资金保障,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关重要。”财政部农业农村司负责人许留庆说,2019年,中央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8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694亿元。今年10月,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2020年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616亿元。

近年来人工和材料费用的增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不断升高,迫切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许留庆说,《意见》明确要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地要通过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合理保障财政资金的投入;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我国将建立五大粮食现代物流通道

我国将建立五大粮食现代物流通道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8日说,我国将重点建设东北、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含四川)、东南沿海以及京津地区等五大粮食现代物流通道。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有关人士在杭州召开的粮食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上介绍说,目前我国储备粮库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海及长江中下游粮食产区,东南沿海销区库容相对不足,中转设施也相对落后,港口接卸能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方式变革、尽快完成我国主要粮食物流通道的布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按照有关规划,我国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主要通道为,东北地区粮食流出通道、黄淮海地区小麦流出通道、长江中下游(含四川)稻谷流出和玉米流入通道、东南沿海粮食流入通道、京津地区粮食流入通道。为提高东南沿海地区的散粮接卸、中转能力,我国将争取用510年时间,在浙江、福建、上海、广东一带建设10多个粮食港口中转库及专用码头,使东南沿海港口年接卸散粮的能力达到3000万吨以上。此外,我国还将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进行铁路包粮散粮运输试点,研究探讨关内铁路散粮运输方式。目前全国铁路粮食运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关内铁路运粮基本全是包粮运输。包装运输方式手续繁、机械化程度低、粮食损耗大,实测表明,改用散粮火车或粮食集装箱等散运方式,可大量节约流通成本和减少粮食损耗,按东北粮食国内跨省区流量每年042亿吨计,一年可节约流通成本10亿元以上。


  日期:<?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5-06-0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胡作华 潘海平

标签:农田   建设   高标准   产业   融合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