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北京农机走在了全国前列(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要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无人驾驶,北京农机走在了全国前列(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要点),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无人驾驶,北京农机走在了全国前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要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无人驾驶,北京农机走在了全国前列

2、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要点

无人驾驶,北京农机走在了全国前列

无人驾驶,北京农机走在了全国前列

你能想象玉米、胡萝卜、甘蓝等作物的移栽、起垄、播种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不依靠人工驾驶,而是由机器自动完成吗?在北京市顺义区金鑫生态示范区,“无人驾驶”成为现实。

据该园区负责人金跃介绍,自动驾驶技术在作业精度方面,作业直线精度在每千米正负2.5公分左右;邻接行宽误差在3%以内,已经可以完全满足生产要求。平时都在科幻电影中见到的无人驾驶技术在农机领域得以实现,得益于农机化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

信息化是推动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新动能,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同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农机化水平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标志。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实现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也将成就更高层次的农业机械化。

近两年,北京市农机信息化建设以农机化信息化融合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建设能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科技园区等单位可推广的综合智能化管理平台,目前已针对各区县的基本情况开展了相应的示范推广工作。

农机作业更轻松了

今年的秋粮收获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对于金跃来说,农忙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秋粮收完,我们也逐渐开始深松了。”金跃告诉记者,“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深松任务轻松很多,因为我们安装了深松作业质量监测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随时追踪农机的实时作业位置、查看历史轨迹,查看某辆车某段时间的作业质量,也就是耕深和作业合格率等信息,同时,可以生成统计报表,统计所有作业面积、作业质量、作业合格率、平均耕深等数据。应用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土壤深松的实时监测,还可以进行作业状态识别和作业面积的测量。在深松30公分时,误差在正负1公分以内,监测准确度可以达到95%以上。”

对农机深松的监测只是北京市农机化与信息化发展相融合的“冰山一角”。“除了对农机深松作业质量实行检测以外,通过信息化系统,我们还能对播种质量进行监测,提高作业精度。另外,还能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日光温室内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监测大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情况,同时可以通过软件平台实现远程操控,对卷帘、卷膜、声波助长等部分生产活动进行手动或自动控制。现在连大棚卷帘都不用人工干了,省时省力,这农民当得真是体体面面。”金跃说。

据了解,近几年,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牵头为该园区搭建包括11项智能化技术、集成50余台(套)信息化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智能化技术和装备方面包括农机自动导航驾驶技术、固定基站、卫星平地技术、深松质量监测技术、温室监测和超低压子午线农用轮胎技术等。以上技术基本都是以北斗定位导航终端为基础。

据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信息技术科科长徐岚俊介绍,为了保证北斗定位精度,在金鑫生态园区配套安装了固定基站,可以辐射30—50公里的半径范围。

“引进的卫星平地技术,比激光平地质量高,不受激光发射器的限制,受天气影响小,可根据需要设置一定的坡度,应用高精度GPS,实时获取农田平面坐标和高程信息,自动制定农田凭证方案。”徐岚俊介绍道,“这对于发展精准农业、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很大帮助。”

金跃告诉记者,目前园区的管理还实现了全园区包括合作社、养殖场、肥厂全过程、全范围的视频监控管理;同时,在生产监控上,结合园区的实际生产,为了解决有机肥厂废弃物堆砌点巡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在各农业废弃物堆砌点安装太阳能无线摄像头,实时监测各废弃物堆砌点的堆砌情况,提升拉运精度减少拉运成本,实现废弃物堆砌点的实时监控。

“通过智能化生产技术的投入,将有效提升园区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实现‘互联网+’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全链条。”徐岚俊说。

农机调动更便捷了

随着北京市农田面积减少,该市越来越多的农机大户选择外出“淘金”,而作为周边农业大省就成为他们的首选地。跨区作业不仅解决了本地农机“吃不饱”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同地区农机化水平发展不均的问题。然而,盲目跨区找不到活的窘境也时常出现。

在今年3月6日,京津冀农机作业联合调度平台应用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宗旨就是借助信息化平台落实三地农机作业联合调度,促进区域农机信息化工作协调发展。

以此为契机,北京市建成了基于北斗的农机调度管理平台,以农机合作社为主要应用对象,在北京市覆盖了12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辐射应用到河北、天津,共安装了调度终端2000台,实现京津冀三地共用统一的平台进行农机作业调度管理。

该举措使京津冀三地农机化工作在数据上共享共用、技术上互补互用,不仅促进农机资源利用率提升,而且有效推动了整个区域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

“在合作社的作业调度上,建设了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调度系统,为了方便使用,同时开发了该系统的移动版,用户只需关注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并扫描各合作社分配的指定二维码即可登录使用。调度系统共设置有4个角色,即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推广员及管理者。”徐岚俊说,“针对机手角色,为了规范化管理机手,每个机手作业前都要用手机扫描农机和机具的二维码,这个过程就形成了一次农机作业的匹配调度,同时机手能将每次加油和维修的情况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信息和加油、维修信息就形成了我们这个系统的数据基础。同时,理事长可以通过该系统管理合作社的人员、主机、机具的情况,可以追踪所有主机的实时位置,查看每台农机的作业情况和记录,同时可以进行轨迹回放,查看加油、维修记录,按照机手、时间、农机等各种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另外,系统会自动给理事长颁发一个证书,这个证书上有合作社的社会信用代码,每个证书上会自动分配一个二维码,新进的合作社社员可以扫描该二维码加入合作社。”据了解,市级或者区级政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管理员身份随时查看辖区内所有合作社的情况以及作业情况。

农机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实现。京津冀农机作业联合调度平台无疑是对区域农机资源服务及管理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构建三地农机化发展大数据平台能够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建立农机经营生产体系,实现三地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要点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要点

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蔬菜品种的类型、营养价值、口感味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蔬菜种植技术存在种植慢、种植受季节气候限制、农药残留相对较高、营养含量不够高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很多人对传统蔬菜存在一些排斥,将其排除在了自己的食谱之外。此外,传统蔬菜的产量也无法满足我国庞大的人口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出现,既从质量层面满足了部分高消费者的需求,也从产量层面弥补了市场的需求缺口,更从技术层面推动了我国蔬菜朝着低污染、绿色健康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研究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要点与推广策略是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1.无公害蔬菜的概念与特点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物质、重金属残留物质处于规定标准以下,依托各种绿色技术进行过改良改造从而生产出的绿色安全蔬菜。无公害蔬菜对人体是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是一种没有受到外界污染的高质量蔬菜。

无公害蔬菜通常具备以下鲜明的特点:第一,无公害蔬菜从种植到营销都是经过严格管控的。无公害蔬菜是从专门的蔬菜种植基地中产出的,种植基地的水质、土壤、空气、肥料都是经过严格检测的,选地、浇灌、管理等各种工序也是有明确规定和相应指标的;第二,无公害蔬菜相较于普通蔬菜而言,更加绿色安全,也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三,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前景很好,市场需求经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苏醒,对于蔬菜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无公害蔬菜俨然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理想菜品。因此,尽管无公害蔬菜的价格要更高,但市场上依旧经常出现一抢而空的状况。

2.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2.1 选地

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质量与经济效益和种植温度、空气湿度、土壤肥力、水质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所以,确定优良的种植环境是一门很有讲究的技术,这门技术的要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基地的选择。在确定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时,要对该区域的土壤质量、水质、空气质量进行准确的监测与分析,确保该区域的污染程度满足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要求,确保该区域没有重金属残留物质和农药残留物质;第二,要对土壤的肥力、抗病虫能力、杂草生长率、土壤透气性等进行严格的检测与有序的改良,确保种植的蔬菜可以高效地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和微量元素,最大程度地降低虫害与病害风险。

2.2 育苗护理

2.2.1 浸种处理

在种植蔬菜之前,首先要对蔬菜种子进行处理,提升种子的活力,消除种子表面的病菌。具体操作如下,将蔬菜种子浸泡在55°C的温水中,用搅拌工具来回搅拌种子,让种子与温水充分接触。等待温水冷却后,终止搅拌流程,用手或者相关设备轻轻搓洗种子。将清洗好的种子放入3%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左右,完成种子表面的消菌杀毒工作。

2.2.2 变温催芽

完成浸种工序后,将种子包裹在湿润的纱布内,接着在将包裹严密的种子放到催芽室内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温度与时间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点,在最初的16—18h内,催芽室的温度应该调至28-30°C之间。过了16-18h后,将催芽室温度调至16-20°C之间,继续浸种8h。在整个过程中,隔12小时左右要将包裹的种子翻动翻动,为了确保种子能够均匀受热,同时需要利用30°C的温水来给种子清洗清洗。整个催芽工作时长不得少于5d,一般也不要超过7d。催芽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播种工作。

2.2.3 播种育苗

一般状况下,在播种之前要完成对苗床土壤的消毒工作。具体操作是在播种的前三周,将浓度含量为40%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在苗床上,紧接着用薄膜将整个苗床密封起来,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晾晒,晾晒时长为15d。在正式播种前,还需要提升苗床土壤的肥力。因此,首先要对苗床浇水,确保每一寸苗床土壤都富含水分,这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此外,还需要在苗床表面覆盖上一层厚度为5cm左右的营养土层,提升土壤的肥力。将种子播撒在营养土层表面后,再次在种子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薄薄的营养土,接着完成后续的浇水、覆盖地膜等工序。

2.2.4 苗期管理

定期观察种子的出土情况,发现有超过半数的种子出苗后就需要去除地膜,然后对蔬菜种植基地内部的室温进行科学调控。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C左右最为适宜,夜晚则需要维持在15°C左右。接着定期观察种子秧苗的发芽长叶情况,发现秧苗生出2片真叶时,则需要着手准备接下来的分苗护理工作。

2.3田间管理

2.3.1 温度护理

种子秧苗在生长阶段,必须严谨地管控种植基地内部的温度,将温度调控在28-32°C左右。定植的7d内要将大棚完全密封,不能开窗放任空气流通。等到幼苗生长良好,茁壮成活后才可以换气,幼苗的生长温度也要控制在25°C左右最为适宜。

2.3.2 灌溉护理

灌溉技术工序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多,要充分综合气候湿度、土壤肥力、温度、土壤品种、土壤湿度、幼苗成长状况等因素来确定灌溉的频率、时间节点与灌溉水量。相关的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人员要掌握常用的滴灌及微灌技术,以此确保水分和养分能够直达蔬菜的根茎,提高蔬菜吸收养分的效率和养分转化率。

3.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策略

3.1 加大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先进前沿的技术,该技术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得到应用和普及。对此,需要增加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与资金支持,增加该技术的宣传渠道,扩大该技术的宣传范围,创新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机制,从而达到提高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效率的效果。现阶段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主要依靠传统的经验推广,推广渠道和推广形式相对单一,种植户本身接受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的能力基础也较为薄弱,这导致他们参与该技术推广学习的热情不高,推广效率也难如人意。对此,地方政府要发挥自身的引领牵头作用,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来增强种植户对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共识,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广泛地开展无公害种植技术专题讲座、下乡宣传、教育培训、技术竞赛等活动。政府要深入基层,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前往各地的龙头农业企业和基层农户进行宣讲,帮助他们了解推广和应用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优势、价值、效益和条件,确保蔬菜种植户对该技术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此外,政府要制定出对应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激励机制与补贴制度,为愿意尝试新技术、购买新设备的个人或者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与资金补助,愿意为企业或者个人进行担保,帮助他们减轻贷款压力。

3.2 广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仅靠单一的理论宣讲是无法帮助种植户准确掌握该技术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的。为了防止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在宣传与应用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政府部门及合作企业需要建立专业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蔬菜基地要配备全套的生产设施,引入资深的技术人员,并免费或者低价地向种植户开放,欢迎种植户积极前往基地进行参考、观摩与考察。政府要积极鼓励农民加入无公害蔬菜种植合作社,经常性地在示范基地举办免费的无公害种植技术展示活动、无公害蔬菜成果展览活动,展现出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引领种植户去实践实操地体验蔬菜浸种、选苗、催芽、种植、灌溉、护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帮助他们积累实际经验,从内心彻底认可该技术的前景与价值。

3.3 大力培养专业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人才

各地区要积极借鉴和吸收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示范区域或模范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然后综合乡村自身的情况,积极探索符合乡村自身的无公害种植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进一批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与种植经验扎实,懂得操控高科技农机器械的人才,培养一批大力支持该技术应用推广且能够吃苦耐劳的优秀干部,组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人才队伍。在该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及地方要依托产业搭建出人才发展平台。具体要根据乡镇特色农产业的不同,在了解特色农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能够满足农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规划,借由政府的带动作用,和企业单位、教育机构达成合作,进行项目对接,人才输送,人才培养,搭建农业人才发展平台,推动人才向无公害农产业聚集,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打造乡村特色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和特色蔬菜品牌。需要提到的是,针对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人才的培训内容、培训计划于培训模式必须贴合农村实用人才的特性。培训模式不可太重理论、太过空泛,要贴近生活实际。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水平,提高他们对该技术成果的使用效率和转化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与可观的经济效益,市场对于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技术是一种必要举措和必然趋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要点要侧重于选地、育苗护理、田间管理等细节技术的推广和介绍,可采取的推广措施包括加大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广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大力培养专业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人才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无公害种植技术的应用普及化,进而为构建出统一有序的无公害蔬菜产业链提供技术人才支撑,为我国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标签:蔬菜   种植   公害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