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200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位稳定运行)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200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位稳定运行),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0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位稳定运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200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位稳定运行

3、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

4、2007年中央用于“三农”资金达到四千三百多亿

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日前公布,任露泉、罗锡文、张立彬、高焕文成功入选 。

  5月31日,200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农机界的四位资深专家任露泉、罗锡文、张立彬和高焕文,通过相关推荐程序,成为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2007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启动, 4月30日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结束。在45名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增选有效候选人当中,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是农机界的著名专家;在60名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增选有效候选人当中,张立彬、罗锡文和高焕文等三位候选人,也均为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的知名学者。

  现任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的任露泉,现年63岁。兼任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中国国家代表及理事,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农机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学会理事长。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任露泉成功入选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在吉林大学引发了不小的反响。记者在吉林大学的BBS上发现该校学生对于任露泉的最终当选充满了信心:“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证明是院士实力,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的职位说明在圈内的影响也大,不出意外,应该能当选!”

  现年61岁的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罗锡文, 在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策略、土壤机器系统、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和行政管理等领域均有不凡造诣。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7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教奖。1999年获中国农机学会农业机械化发展贡献奖。2001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此次经由院士提名,成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通过“省、市、自治区遴选”渠道成功入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张立彬,是四位候选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位,现年51岁。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学校法人代表、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外,兼任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浙江省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担任全国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师资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留学回国基金会副会长、《农业工程学报》编委、美国ASAE国际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1994年荣获浙江省首届十佳青年科技之星。1996年首批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003年荣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由中国科协遴选的候选人高焕文,现年68岁,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他首次在我国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的保护性耕作系统试验研究。经过10年的持续努力,完成了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的适应性试验,提出了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开发成功一系列中小型保护性耕作机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悉,从5月29日起,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将对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公示完毕,院士增选工作便正式进入为期6个月的院士评审。院士评审分为两个阶段,6月25日-29日,进行两院各学部第一轮评审,并对通过评审的候选人进行第二轮评审,同时向社会公布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受理投诉信的工作则将在8月15日截止。之后各学部会对第二轮评审候选人进行会外考察和投诉调查。

  通过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随即进入第二个院士评审阶段。在10月29日至11月2日期间,首先各学部将进行第二轮评审,通过者方能成为各学部的正式候选人,之后再由各学部进行选举。通过学部选举的候选人,如果能获得主席团审议批准,则当选为两院院士。

200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位稳定运行

2007年中国经济将保持高位稳定运行


  在中国经济即将实现连续第四年两位数增长之时,来年宏观经济政策大局已定。权威机构和专家普遍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高位增长态势,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

  
“稳”成为中国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强调,务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避免出现大的起伏。
  
中国经济继从上一轮周期的谷底(1999年增长率7.6%)走出后,2000年到2006年,连续7年保持8%至10%左右的适度增长区间内平稳较快运行。
  
“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认为。
  
对于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国家发改委综合司预测处、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均认为,总体上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预计,经济增长率为10.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预计,增长率为10%左右。
  
“世界银行对中国明年经济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世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说,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小幅减速,但增势仍然强劲,增速预计为9.6%。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07年,中国将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
  
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将为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国内供给因素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司长李晓超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当前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源和资金都可以得到保证。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预测处认为,2007年投资增长动力将持续不减,与此同时,消费仍将保持“稳中趋旺”的态势。
  
“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顺差格局还会保持一段时间。”张立群预计。最近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每年增加3000多亿美元,顺差不断攀升。高位增长的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货币总量增长偏快、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预计还会发展,需要较长时间来解决。”张立群指出,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格局下,稳定货币供给量难度很大,货币增长偏快还会继续存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7年八大任务中,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成为首要任务,而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切入点。
  
对此,马凯指出,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和走上和谐发展之路,要比经济多增长几个百分点、多上几个项目重要得多,意义深远得多。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写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之际


  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过良好开局之年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再次迎来重大变化。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着这一“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具体部署。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必将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动力和有效保证。
  
一号文件为何“锁定”现代农业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激励政策、调控政策、支持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粮食生产21年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产,农民收入21年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幅超过6%。
  
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对此,一号文件用三个“依然”作了概括:“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
  
数字显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目前一年的灾害损失达千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第三产业的1/4左右;农村劳动力中37%的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
  
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投入。在资源日益减少、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上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我国农业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目的是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现代农业建设,已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洪绂曾说,这是市场配置的农业、是商品经济的农业,与中国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和前些年计划经济的农业,有着根本区别。
  
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这意味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目的是使各地新农村建设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生产上来,把积极性引导到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上来。
  
建设现代农业何处发力
  
在近几年中央和各地政府不断出台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一号文件再次确定了“3个继续高于”的原则: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同时,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继续得以强化。
  
一系列向农业农村投入的倾斜政策意味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个着力点,我国正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先进的物质装备和良好的设施条件,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一号文件强调主要应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新型农用工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工作。
  
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快慢。从总体看,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一号文件对此提出,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一号文件还提出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工作内容。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认为,在传统的农业体系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是分割的。现代农业要求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相互促进的农业产业体系。这应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
  
引领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新年伊始,记者了解到,围绕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部门在稳定已有政策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了多项针对性措施,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财政部日前表示,2007年财政部门将坚持把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深化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促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科技部表示,“十一五”期间将把农村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增加农村科技投入,将工业领域和农社领域的经费比例从原来的7∶3调整到5∶5,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3”计划和“973”计划等主体计划中,都要向农业领域倾斜。
  
——农业部则将从今年起正式启动发展现代农业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促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等“十大行动”,在今年为农民办理的16件实事中,涉及培训农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信息服务、建设户用沼气、免费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等。
  
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湖北省今年的支农投入将超过120亿元,主要是围绕农民生产和持续增收最紧迫的问题,加大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等方面;山东计划实施六大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研发中心和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陕西将以“一村一品”为突破口发展现代农业,到2015年使“一村一品”模式覆盖全省四成行政村……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行动的同时,权威人士也指出,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2007年中央用于“三农”资金达到四千三百多亿

2007年中央用于“三农”资金达到四千三百多亿   12月26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受国务院委托,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据了解,2007年,中央用于“三农”的资金达4318亿元。

  孙政才在报告中说,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年、2007年,中央分别以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报告中的新进展主要体现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今年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超过1万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单产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棉花总产首次突破700万吨,糖料、蔬菜、水果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收入保持连续4年较快增长,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4000元以上,实现连续4年增幅超过6%。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预计可解决315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000多个,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耕地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土地开发整理总规模1170万亩,新增耕地105万亩。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加快发展,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得到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2448个县(市、区),占全国总县数的86%,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7.3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也分析说,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新农村建设面临不少新情况新矛盾。突出表现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孙政才表示,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2008年,要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力争实现粮食产量达到1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强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等。

标签:农业   发展   中国   现代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