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稻智慧农场亩产增收约三成,收割机实现“无人驾驶”(京西稻智慧农场,第一镰!)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京西稻智慧农场亩产增收约三成,收割机实现“无人驾驶”(京西稻智慧农场,第一镰!),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京西稻智慧农场亩产增收约三成,收割机实现“无人驾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京西稻智慧农场,第一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京西稻智慧农场亩产增收约三成,收割机实现“无人驾驶”

2、京西稻智慧农场,第一镰!

3、京郊农业大棚,手机也能干农活

京西稻智慧农场亩产增收约三成,收割机实现“无人驾驶”

京西稻智慧农场亩产增收约三成,收割机实现“无人驾驶”

  10月23日,秋高气爽。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京西稻智慧农场内,一辆收割机在田地里忙碌着。走近一看,收割机上没有人,两块平板电脑(PAD)就是“驾驶员”。随着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这里已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全过程的无人作业,在科技的“加持”下,今年稻田亩产比往年增收了三成左右。

  今年4月份,海淀区上庄镇政府、中关村科学城联合海淀区科技企业博创联动科技有限公司,在上庄镇打造占地405亩的京西稻智慧农场。经过半年多的建设,目前这片土地上已经建成了基于物联网的作物精准种植系统、智慧农场数字化综合管理云平台、京西稻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智慧农场综合运营指挥中心等。无人作业农机也覆盖了水稻耕、种、管、收全过程,实现了对京西稻由传统人工管控到远程数字化智能管控的转变。

  “基于墒情、虫情、气候、苗情农田‘四情’检测设备,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精准管护,通过对光温水气热的综合分析,水稻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往年亩产约700斤,今年初步估算产量可达900斤至950斤,平均亩产增收约3成。”京西稻智慧农场技术负责人孙祥明介绍,通过智慧设施的建设以及无人农机的使用,405亩稻田的日常管理只需要1个人,而且还能解决传统农场无法解决的农艺问题,亩均节约人工成本630元左右。

  “就拿现场的智能收割机来说,可通过农场管理系统进行车辆远程控制,我们用手机就能远程启动,自动规划路径,每秒能够收割6公斤稻谷,每小时能够收割水稻15亩,如果碰到极端天气,还可以进行24小时跨昼夜作业。”孙祥明指着田地里忙碌的收割机说。

  京西稻智慧农场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实现作业流程少人化、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的尖端农业项目,正在逐步实现农作物由传统人工管控到远程无线智能管控的转变,是北京首个以“技术+服务”三产融合为核心的智慧农场示范区。

  科技范儿十足的京西稻智慧农场“示范基地”正逐步形成农业生产新场景。记者了解到,通过京西稻智慧农场的示范作用,该套技术已经开始在山东等地推广。

京西稻智慧农场,第一镰!

京西稻智慧农场,第一镰!

京西稻穗香,开镰庆丰收。10月23日上午,博创联动举办的“2022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仪式”在北京海淀区上庄镇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内的京西稻智慧农场“示范基地”举行。

微信图片_20221027110045.jpg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郑渝、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总支书记及站长秦贵、北京市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桐慧、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周波、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向敬阳、博创联动创始人 CEO陶伟等领导、嘉宾受邀出席。北京电视台、科技日报、北京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微信图片_20221027105945.jpg

此次开镰仪式的主题是“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时代,开启农业数智化转型新征程”,彰显了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海淀担当和海淀速度。

微信图片_20221027105954.jpg

活动现场彩旗猎猎、热闹非凡。由博创联动副总裁主持,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向敬阳以及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周波先后致辞,北京博创联动创始人 CEO在现场做了智慧农业主题的发言。

徐振兴强调,北京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资源优势,加快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智能农机化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实验示范和技术集成。率先建成一批智慧农场,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可视化监控和无人化操作,为全国智慧农场的建设作出表率。

微信图片_20221027105959.jpg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徐振兴发表致辞

谈到本次开镰仪式,徐振兴表示,这是围绕推动水稻、智慧农场建设、聚焦三秋机械化生产的重点任务。旨在总结智慧农场的技术创新,谋划智慧农场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进程,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微信图片_20221027110003.jpg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向敬阳发表致辞

向敬阳指出,今年新建成的京西稻智慧农场项目,是海淀区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也是贯彻落实20大报告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要求的重要举措。希望以博创联动等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与属地科研院所共同携手,推动科技农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智慧农机走进田间地头,助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

微信图片_20221027110013.jpg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周波发表致辞

周波提到,上庄镇是海淀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阵地,耕地面积占70%。博创联动将科技赋能农业,在6个月的时间里,让京西稻从绿油油的小芽苗,成长为今天金灿灿的稻谷。未来,希望海淀区的农业,真正地和海淀区科技大区的身份匹配起来,为北京市的农业发展,做出上庄人民应有的贡献。

博创联动创始人 CEO陶伟对京西稻智慧农场项目进行了介绍。他表示,京西稻智慧农场通过集成应用新一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定位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搭建了一个以高标准农艺为保障、智能农机为核心、精准化栽培为手段、农场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可靠感知、全面互联、数字化智能调控的智慧农场。

微信图片_20221027110018.jpg

陶伟提到,除建设覆盖耕种管收的智能农机之外,还建设了基于物联网的精准种植系统、智慧农场数字化管理云平台以及综合运营指挥中心等,实现了京西稻由传统人工管理到远程数字化智能管控的转变。

随后,与会领导代表共同上台启动开镰,随着主持人“3,2,1,开镰!”的倒数,大家纷纷挥动着手中的“金镰刀”,割下了来自京西稻智慧农场的第一把稻穗,丰收的喜悦传遍全场,2022京西稻智慧农场开镰仪式也正式拉开帷幕。

微信图片_20221027110026.jpg

京西稻为何如此重要?

其实,这片稻田可不简单,为大家简单科普下:

京西稻,史称御稻米,以在北京西部种植而得名,曾为天下粮仓之典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培育栽种,在“官田”中长成的“宫廷贡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如今,延续数百年的京西稻入选了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春季,405亩的京西稻智慧农场“示范基地”落地北京海淀区上庄镇,建成投产。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实现作业流程少人化、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的尖端农业项目,也是北京首个以“技术+服务”三产融合为核心的智慧农场示范区。

微信图片_20221027110030.jpg

目前已经实现了农场管理及作物种植最初一公里的精准化、智能化、规划化、标准化及数字化,成为了一个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可复制推广的无人农场示范样板。

此前,历经了春耕时节,智能拖拉机进行无人耕整地作业;小满时节,智能插秧机模拟人手进行无人插秧作业;夏管时节,智能植保机进行无人除草、灭虫作业...此时正逢秋收时节,该我们的智能收割机上场了。

微信图片_20221027110035.png

这不,在众人的注视下,现场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对智能收割机进行远程启动,车子匀速前进。远远望去,置身于滚滚稻海中的智能收割机正在进行无人收割作业,一束束稻穗变成一颗颗谷子。京西稻水稻“第一镰”开割,又是一年好“丰”景!

微信图片_20221027110040.jpg

工作人员介绍到,这台智能收割机喂入量为6kg/s,可通过农场管理系统进行车辆远程控制,自动路径规划,全程无人作业。每小时作业面积可达15亩,仅需不到2天的时间,1台智能收割机就能完成京西稻智慧农场“示范基地”405亩京西稻的收获工作。

开镰,不仅意味着稻田的收获,更是文化的传承。在京西稻智慧农场,历史悠久的京西稻稻作文化和以北京海淀为代表的智慧农业科技实现了跨时空碰撞,展示了延续数百年的京西稻在农业数智化转型中的新面貌,同时也守住了老北京人回忆中的“稻香”。

京郊农业大棚,手机也能干农活

京郊农业大棚,手机也能干农活

  走进通州区永乐店镇大务村鑫福农业大棚内,春色满棚:整齐的杯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螺丝椒硕果累累,西红柿结出鸡蛋大小的绿色果实……?

  大务村于2014年引进育苗企业鑫福农业,通过村企合作的模式,依托于家务种业科技园区的辐射作用,从蔬菜生产大村转型为育苗大村,近年来收益可观,带动了村内20余人就业,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鑫福农业负责人高杰介绍,今年,在以往2栋普通温室和11栋冷棚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14栋柔性温室和1栋4000平方米的连栋薄膜温室,还新增了很多有机蔬菜品种和阳台蔬菜品种,育苗量也在去年500万株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达到1000多万株。?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大棚里却少见忙碌的农人。具有多年农业技术经验的“新农人”、鑫福农业育苗场场长王振宇解释:“人工智能、计算机等这些田间的新工具、技术与设备正在重新定义以往农民的劳动模式,大量的田间劳作,只要通过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名操作人员就能轻松完成。”?

  王振宇表示,现代科技力量带给农民劳动方式转变的同时,他们的思维、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周边农户非常愿意来这里购买高质量的种苗,还有村民会主动来学习育苗技术。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非常愿意以科学种田知识回报家乡,以微薄之力为永乐店镇农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目前,也正是大棚螺丝椒产椒季,正在采摘螺丝椒的老杜是大务村村民,“来这里上个班,工作也不累,每月还增加不少收入,心里特满足。”?

  守着两棵秧就能摘满一桶辣椒的陆永顺,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科技种田真是了不得,以前土法种植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产量。”?

  在育苗大棚里,王秀荣等几位村民正在育苗床边选苗。棚里工作简单不累,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大家都干得很舒心,“希望科技给生活带来更多改变,希望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王秀荣说。?

标签:农场   智慧   京西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