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多点发力抓“三农”助推乡村振兴(平凉市泾川县:红牛“链”起大产业)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平凉市多点发力抓“三农”助推乡村振兴(平凉市泾川县:红牛“链”起大产业),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平凉市多点发力抓“三农”助推乡村振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平凉市泾川县:红牛“链”起大产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平凉市多点发力抓“三农”助推乡村振兴

2、平凉市泾川县:红牛“链”起大产业

3、平凉强化农机装备支撑赋能农业强市建设

平凉市多点发力抓“三农”助推乡村振兴

平凉市多点发力抓“三农”助推乡村振兴

  春耕生产是“三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全年农业生产、经济社会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凉“三农”工作怎么干?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三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一产增加值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0万亩、产量达到114万吨以上。

  对此,我市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提升乡村外在“颜值”及内在“气质”,助力乡村建设。

  坚决守牢“两条底线”,不断夯实“三农”根基。今年,全市将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高质量完成16.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确保撂荒地全部复耕复种,打造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带,加快小麦绿色化、玉米循环化、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通过“3个单体”提高粮食产能和收益,确保粮食安全。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和“四圈管理”措施,对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帮扶资源实行精细化配置、对监测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每个帮扶县年内至少引进5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防止规模性返贫。

  扎实做好“两业文章”,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我市将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和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建设为牵引,集中资源做大牛、果、菜、薯、药等乡村产业,实施扩量提质、牵引带动、品牌打造、农旅融合四大工程,打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收官仗,年内全市牛饲养量突破100万头、出栏量达到43万头,苹果总产量达到230万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蔬菜产量达到80万吨,马铃薯、中药材面积分别达到90万亩、8.3万亩。同时,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近就地就业,全年输转城乡劳动力45万人,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拓展“双轮驱动”,有效激发动力活力。实施“强科技”行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努力在牛、果、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上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零障碍;突出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实施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抓好农村“三块地”改革,承包地改革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农业托管经营20万亩以上;宅基地改革要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创新创业,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要采取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更加突出“两手齐抓”,实现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全面改善乡村面貌,年内全面完成崇信县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建设任务,抓建136个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加快“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年底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要实现应编尽编;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全年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8850座,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用电、网络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农村基层治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通乡村治理的“毛细血管”;加大对乡村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力度,重点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

平凉市泾川县:红牛“链”起大产业

平凉市泾川县:红牛“链”起大产业

  牛产业是泾川县立足自身地域资源禀赋确定的主导富民产业之一。十年来,泾川县着眼打造平凉红牛全产业链核心区,按照“企业带动、农户扩繁、保种增量、延链提质”的思路,坚持典型引领与整体推进并举,注重机制创新,突出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扶持,推动肉牛产业“鼓足牛劲”提速高效发展。

  鼎康高端肉牛育肥场是近十年来泾川县建设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智能化水平最先进的养殖场,通过支持国企、民企共建联营模式,由国有企业鼎康牛业公司投资建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泾川旭康食品公司按照“轻资产”管理模式租赁经营。初秋时节,记者来到鼎康养殖场,门口的消毒桩会对进入的车辆进行消杀,场区内干净整洁,舒缓婉约的音乐在养牛场上方响起,毛色鲜亮的平凉红牛或卧地休息、或依靠在牛体按摩刷上按摩身体,从饲料的收割、粉碎、搅拌、投喂和粪便的清理,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工人只需按时操作机器进行投喂,和十多年前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大大了节省人工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养殖效益。

  “泾川高端肉牛育肥场选育纯种的平凉红牛进行育肥,主要培育高档雪花牛肉,区别于传统的自由式饲养,我们全程效仿日本和牛的管理模式和养殖技术,给牛只吃熟食压片、喝温水,食用秸秆汽爆破壁活性饲草,配置一系列辅助设施,场内机械化操作程度较高,全面提高牛的福利待遇,培育的牛肉品质达到了A5级水平,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养殖效益不断提升。”泾川县鼎康肉牛育肥场场长李晓伟指着远处正在活动的平凉红牛说道。

  党原镇高崖村村民吴红伟,就读于甘肃畜牧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养牛行业里面摸爬滚打,凭着学校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步发展成为党原镇乃至泾川县养牛大户,通过养牛给自己带来了富裕生活。

  “过去养牛的条件比较差,饲草都跟不上,一家能养四五头牛,就算多了。”泾川县党原镇高崖村养殖户吴红伟告诉记者,“现在养殖条件好了,给牛吃的是青贮饲料,也用上大型机械,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我现在养着40多头牛,一年下来就能收入十万元左右,养牛还是好着呢。”

  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肉牛养殖产业受到了泾川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十年来,该县从政策倾斜,到资金扶持,从多个方面推动肉牛养殖产业不断壮大规模、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从饲草种植、品种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到终端食品的完整产业发展体系。

  泾川县红牛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小强说:“近十年来,我县始终把大力发展牛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全力实施扩群增量、饲草保障、链主培育、良种扩繁、品牌提升、机制创新六大工程为抓手,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建成百头以上规模养牛场(小区)50个,饲草料加工企业1个,屠宰及熟食加工企业1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创建省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6个,市级15个。”

  典型引领创机制,红牛“链”起大产业。泾川县初步建成南北塬区2条养牛示范带,培育养牛专业村5个,发展养牛大户1535户。截止6月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3.62万头,出栏0.87万头,牛产业产值1.57亿元,广大群众牵住牛鼻子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如今,源源不断的红牛系列产品正不断地从泾川运出,登上北上广等大型城市和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餐桌。

  “下一步,泾川县将紧紧围绕全市“3659”发展战略,按照‘全产谋划、扩规提质、要素聚集、全链发展’的思路和‘一个中心、两个片带’产业布局,全力做强产业链、打造循环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筑创新链,全面实施“万千百十”计划,到2026年,培育万头乡镇5个、千头村20个,百头社200个,十头户2000个,全县牛饲养量突破10万头,牛产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泾川县红牛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小强说。

平凉强化农机装备支撑赋能农业强市建设

平凉强化农机装备支撑赋能农业强市建设

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锚定农业强市建设目标,突出“四聚焦、四着力”,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有力支撑了粮食安全、产业振兴、农民增收等农业强市重点工作。七县(市、区)中有四个被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平凉市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2022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50万千瓦,农业机械16万台(套),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93%,农机装备已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降成本、提质效、促增收的主力军。

聚焦粮食增产,着力夯实装备基础。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6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5亿多元,补贴各类机具2.85万台(套),装备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基本保障“耕、种、管、收”全环节机械应用,支撑粮食“种得好、管得优、收得上”。一是建强机制,强化服务,每年投入联合收割机稳定在4300台以上、其他各类机具16万台(套)以上,农机应急服务队40支,全力以赴保障430万亩粮食作物适时播种,及时收割和田间管理,每年提前发放小麦机收跨区作业证1000份以上,会同交通、卫健、气象、石油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按乡镇设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确保参与“三夏”跨区作业的3000多台收割机有序开展机收。二是以赛促训、以训提技,推广机收减损装备技术,加强损失监测,努力将损失率控制在1.5%以下。每年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大宣传、大培训活动,2022年承办了甘肃省小麦机收开镰暨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三是建设粮食烘干设施,积极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粮食烘干设施27座,烘干能力24万吨,泾川县鸿发顺粮食产业发展公司,年烘干粮食4万吨以上,辐射农户1000多户。四是注重农机农艺融合,推广小麦高茬收割、秸秆还田、打捆回收、深松整地等机械化技术,组织农机合作社参与完成秸秆还田、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播面积。

聚焦农业增效,着力赋能产业振兴。全市整合扶持农机发展资金8000多万元,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装备提升、技术集成应用等项目,推进“牛、果、菜、药、薯”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牛产业,推广饲料收割、粉碎、搅拌、投喂、粪污处理等新机械、新装备、新设施,投入机械养殖设施装备3.67万台(套),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养殖效益。果产业,大力推广果园开沟施肥、中耕除草机、机械防霜、无人机植保机等各类先进机具740台(套),积极推广智能化分选包装机、无人驾驶操作机等智能化机械,果园开沟施肥、中耕除草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推动全市百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高效发展。蔬菜生产,重点推广耕整、施肥、种植、灌溉、采收等农机装备与技术,着力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022年底,全市建成有机械化配套的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蔬菜产业示范园区11个,集约化育苗基地24处,有效服务5万亩设施蔬菜产业链快速发展。药材生产,聚焦机械化种、收生产环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具,加快药材加工装备技术升级改造和创新,全市中药材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9%,有效服务全市8万多亩中药康养基地建设。薯产业,瞄准深松深耕、起垄覆膜、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机械化收获等机具的推广,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推进马铃薯精深加工发展升级、装备技术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工水平,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聚焦助农增收,着力创新服务模式。全市争取农机化发展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扶持壮大了1511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年机械作业服务面积253万亩,托管服务46.4万亩,实现收入2.13亿元,涌现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典型。静宁县积极探索出“智慧中心+管理+主体+机手”的科技驱动新模式,采取智慧农机管理平台、社会化服务队和应急抢险作业队运作机制,建办了静宁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将农机管理、推广、监理、服务与远程智慧终端一体连通,提升了农机智慧化应用的水平。庄浪县以行政推动、项目带动、投资拉动、部分联动和利益驱动的“五动”模式,打破村与村界限,成立农特产品运营中心,搭建起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服务平台,延伸了粮食生产产业链。以庄浪县建发农机合作社为主成立了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组织,坚持每年北上宁夏,南下四川、重庆,西到青海,东至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9省市参与小麦机收大战,年机收作业总量达10万多亩,人均年创收8万余元,创出了农机跨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优秀品牌。灵台县威动农机合作社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深松整地作业、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土地流转等社会化服务项目,年生产、购销粮食 870万吨,吸纳农民就近务工1.2万多人(次),收入540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泾川县新东方农机合作社开展“劳务托管”“订单托管”社会化服务,通过签订服务合同、流转经营土地、承包托管耕地等形式,年经营收入2400万元以上,带动了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崇信县优千汇农机合作社承租养牛示范场两处,饲养红牛1200头,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玉米、燕麦等草料,种养互补、深度融合。带动周边农户饲养红牛1000多头,增加群众收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

聚焦平安创建,着力提升监管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树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创建“平安农机”作为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各级政府部门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平台,健全完善了“监督在市、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网格化管理机制,设立市、县、乡、村四级农机安全管理网络,配备网格员2294名,探索形成了“一制度五措施”管到位、“一隐患六环节”管到底的农机隐患闭环管理模式,坚持每年举办演练活动,及时修订完善农机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平凉市及七县(市、区)全部被授牌表彰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为和美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标签:产业   农机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