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次强调主要依靠自身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农业“惊人一跃”:智慧农业扣启农业3.0时代)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中国再次强调主要依靠自身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农业“惊人一跃”:智慧农业扣启农业3.0时代),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再次强调主要依靠自身确保粮食安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农业“惊人一跃”:智慧农业扣启农业3.0时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中国再次强调主要依靠自身确保粮食安全

2、中国农业“惊人一跃”:智慧农业扣启农业3.0时代

3、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中国再次强调主要依靠自身确保粮食安全

中国再次强调主要依靠自身确保粮食安全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 今年中国的粮食生产连续四年丰收,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万亿斤,打破了多年来“两丰一欠”的局面。尽管如此,主要依靠自身确保粮食安全依然成为明年中国政府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表述传递出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和高度重视。

  根据会议部署,发展农业仍是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同时,将“发挥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力争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

  这表明,在当前国内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以自身生产为主来保证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依然是中国政府的现实选择。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传统农业大国,如何避免饥荒的出现是始终悬在人们头上的警钟。重视粮食生产是多年的传统。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要求,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7%,在自然灾害加剧、耕地和水资源持续减少、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的困扰下,增加粮食产量的难度可想而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11月底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中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从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向东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转移;在农村,劳动力也逐渐流向二、三产业和城镇。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素质下降和老龄化趋势,加大了粮食增产技术推广难度。

  尽管如此,危朝安表示,中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依然巨大。

  农业部种植业司在组织专家分析后认为,通过科技来改善温度、光线和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并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等,提高粮食单产的空间仍然较大。专家测算,安全有效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工程措施,并加强防空措施,可使自然灾害损失减少40%左右,即每年挽回粮食400亿斤。

  为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政府规定,到2010年中国国内每年的粮食生产必须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温家宝总理去年再次强调,耕地不少于18亿亩是一根红线,不能跨越。

  为实现粮食自给率的目标,中国表示今后将加大政策扶持,包括进一步巩固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改善基础条件,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此外,政府还将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优良品种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温家宝总理7日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做好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会议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全面落实各项涉农政策,努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继续增加农民收入。

  为减少粮食在储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中国政府计划还将在今后10年向全国24个省(区)的500万农户提供财政补贴,改善其粮食储存设施。目前,该项工程已开始在山东、辽宁、四川三个主要粮食生产省份进行试点。据了解,正式推广后,中国的粮食每年将少损失55亿公斤。

中国农业“惊人一跃”:智慧农业扣启农业3.0时代

中国农业“惊人一跃”:智慧农业扣启农业3.0时代

所谓农业3.0时代,是相对农业1.0、2.0时代而言。农业1.0时代对应于传统农业社会,其特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技术水平较低,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对风调雨顺、地力水源等自然因素依赖度高。农业2.0时代开启于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其特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反哺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广泛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农产品“量”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业3.0时代则发端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它既是对农业2.0时代的继承,也是对农业2.0时代的超越;它的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加个性化、更具丰富性;它不仅满足“量”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满足“质”的要求。总之,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颠覆性的农业。

当下,农业3.0时代的图景正在中国大地展开。这是一个大变局,这是一片新蓝海,这里有惊喜,也有忧伤;有新生,也有死亡;有“风正一帆悬”的畅快,也有“云深不知处”的迷惘。

农业3.0时代一大根本特征,就是突出的“智慧含量”。当信息时代的新技术装备农业生产加工全流程,当田间地头的每一个角落都享受互联网的阳光雨露,农业会怎样?

农田有情况 轻松早知道

望着基地长势喜人的各类瓜果蔬菜,江西井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槐康一脸笑容。

“现在种地讲科学,有了这个‘神器’,浇水施肥就跟玩儿似的!”指着基地里的水肥一体化设备,陈槐康略带神秘地说,这套设备由一台电脑控制,它可以感知土壤和环境,然后根据数据操作智能设备,“农作物渴了有水喝,饿了就施肥”。

“有了它,不仅管理起来方便,还能省下不少工钱,很划算!”陈槐康笑着告诉半月谈记者,采用水肥一体化项目管理的农作物,一般可比旁边的地多收两三成,施肥也不用再雇人雇机器。

“互联网+”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可控,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程度,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江苏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詹雄腾,在江苏阜宁县益林镇工作已近3年,自称完全是个“新农民”。他介绍说,闽中公司主产品是双孢菇,年产量达3000多吨,但使用的人力并不多,靠的就是“智慧农业”。

在菇房门口,半月谈记者看到一个精密的控制系统,上面显示着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十余个数据,对蘑菇的生长环境实现“一键控制”。有了这个“大管家”,来务工的村民只需在蘑菇成熟后采摘即可。

“一个菇房成本大概100万元,这套控制系统占了大头。”詹雄腾说,虽然昂贵,但很值得。“有了高效、精细的管控,总的算起来节约了大量成本。”

一张“身份证” 信息全追溯

走进正邦集团位于江西省吉安县的一家鲜肉直营店,只见很多产品上都贴有条形码。

“这些条形码就是猪肉的‘身份证’。”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说,作为一家集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兽药研发等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正邦在多个基地引入产业标准化和溯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产业链。

打开一款名为“邦养猪”的APP,记者轻松查到了正邦各批次生猪的存栏位置、饲喂记录、免疫记录等信息。正邦集团农牧互联网业务负责人黄振平说:“我们想通过‘邦养猪’这个平台打通生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构建一条全新的猪产业生态链,并以此保障食品安全。”

插上了科技翅膀的“智慧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农产品的生产可监督、去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在江西省高安市海亮明康汇蔬菜基地,人们的第一感觉是,这里不像菜地而像车间,而且生产出来的蔬菜上都贴有二维码。

“我们这里的蔬菜,从播种那一天起,就有一个‘身份证’,消费者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知道它是哪里生产的,哪一天种、哪一天收的,期间用了哪些农药、化肥。”海亮明康汇蔬菜基地负责人赵宁说。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2013年,海亮集团刚开始在高安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时,也和业内其他企业一样,面临着“消费者对有机农业不信任、优质农产品卖不出优价”的困境。如今有了这套智能系统,基地种菜省心,消费者买菜放心。

农事有疑难 网络来支招

在江西奉新县宋埠镇宋埠村,建华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单春拿着手机,对着一块农田扫描定位。不一会儿,手机屏幕上就弹出了他身边田块的编号、营养成分和施肥建议:土壤酸性较强,可增施生石灰。

通过手机一键就能轻松获取施肥方案,宋单春使用的是“江西12316”APP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系统。为打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江西省2015年启动“互联网+测土配方施肥”生态系统建设工作,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测土配方施肥查询服务。

不仅是奉新,全国不少地方也积极“用电脑代替人脑”,以科学代替经验,不但节省大量人工成本,而且使农业生产管理更精准更高效,收到增产提质增收效果。

在苏州市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苏州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池塘智能化生态养殖基地,物联网技术被应用于养殖管理各个环节——安装在养鱼水槽边的传感器自动监控水温、PH值、溶解氧、COD等七大指标,推水、定时定量投饵、过滤吸附废弃物也实现全自动操作。

江苏泰州市农委则搭建了“农牧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政策咨询、社区交流、困难求助、农情调查……打开“农牧旺”APP,各项功能板块一目了然,项目报批、农村保险等服务也可在线办理。此外,平台还为农户提供农副产品在线销售等服务。

“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解决许多问题。”负责平台搭建和管理的神农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林介绍,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捷。去年农民高长怀发现自家田头苗穗发黑,便在平台发送了一条求助信息,第二天就有专家与他联系,约定时间上田头查看,及时给予帮助。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题主可能是城里人,更可能是平原地区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或宅内工作者,没出过远门,没见过山区梯田、沟谷斜坡地农民耕田打谷场景。但凡初中以上学过中国地理的人,稍稍回想一下中国地形地貌,或者多关注下央视新闻,就不会提出这看来有些天真、又有些羡美的想法,是不是“饥荒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莫说大型机械,小巧灵龙的农机还恼火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如果随口说下耍也无妨,真有心关注咱们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就得多了解熟悉咱中国国情,再说后话。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地形复杂,地貌千姿百态。南方山地丘陵地势陡峭,耕地高低错落、宽窄大小不规则,北方山区、黄土高坡谷深壑窄、进出道路曲折艰难沟坎多...适合机械化耕作的三大平原粮食主产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应该普及得差不多了,央视中报道过,有个别农村合作社,己经进入网络智能管理时代,甩美精细化农作物管理几条街。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山东温室大棚的智能管理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黄土高坡,机械耕种也艰巨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平原地带,机械早就上阵罗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事实上,我了解的情况,农村但凡能用得上机械耕耘、收割的地方,能用牛马,牦牛骡子耕作的田土,人工劳动力都解放了出来,不然这些年,各个大小城市、建筑施工公地、工厂作坊,也没得那么多农民工在挥汗如雨。全国八千万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的攻坚目标任务,也不会按时完成。现在的农村,根本就不存在多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

中国农业为什么不全面机械化?

在这种小山坡块地耕种,牛儿功劳大大的

山东寿光的蔬菜农业规模化

农业工厂

中国农村农民可没几百几千万亩的私人农场和相对平缓、便于机械作业的土地,人均一亩三分地在全国大部山区丘陵地带,可能还会是好几小块。所以二者没有可比性。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特色,必须立足当地实情,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渔则渔,农作物的种养植规模必须得因地制宜。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稳步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的面貌会进一步焕然一新。

标签: 中国农业机械

标签:农业   中国   粮食   时代   安全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