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为河北小麦问诊把脉(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为河北小麦问诊把脉(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为河北小麦问诊把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为河北小麦问诊把脉

2、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

3、农业农村部就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及资源普查进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4、农业农村部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为河北小麦问诊把脉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为河北小麦问诊把脉   为切实做好小麦春季科学精细精准管理,做好小麦促弱转壮、控旺稳长技术指导工作,日前,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赴河北开展小麦苗情考察,为河北小麦问诊把脉,对症下药。

  当前,河北冬小麦自南向北已陆续返青,受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多次寒潮影响,冬小麦干尖干叶现象明显、苗情复杂类型多样、春季管理难度大。

  专家组实地考察了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田块,调查了冬小麦叶龄、分蘖、返青情况,测量了土壤墒情。专家组认为,河北冬小麦播种基础好,播种质量高,壮苗面积大,个体健壮群体充足,墒情适宜,目前返青苗情整体长势好。虽然越冬期经历了“断崖式”降温,越冬期间麦田干尖干叶现象较常年明显偏多,冻害发生较普遍,但未造成大范围死苗死蘖现象。冻害发生仅影响叶片功能,若早春及时搂除干叶和适时镇压,可促春生叶早发,对返青生长基本无影响。针对土壤塇松、镇压不实、表墒不足的弱苗,当前要重点做好镇压锄划、及时除草、因苗肥水、预防倒春寒、重防茎基腐病等管理措施,促苗转化升级。

  为切实做好小麦春季精细化管理,目前,全省4.5万名粮食生产科技专员、省市县乡各级农技人员已奔赴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分类管理,并组织网络直播、视频转播等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确保夏粮一天不到手,农技服务一天不放松。

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巡视员陈邦勋]: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农业农村部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北京大雨,大家冒雨前来,非常辛苦,我们也很深感动。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发布人是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先生。大家很熟悉唐珂先生,在我们这里多次举行过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们请唐珂司长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又跟大家见面了,感谢各位的到来。今天召开2018年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之前,我们专门组织专家对上半年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

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2018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裕,多数农产品价格呈持续下跌走势。6月份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98.37(以2015年为100),虽然同比高3.71个点,但比1月份下跌了7.98个点。分品种看:

[唐珂]:

一是稻谷、小麦受最低收购价下调影响,价格稳中有跌。6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每斤1.23元,比1月份跌5.4%,同比跌3.9%;晚籼稻1.30元,比1月份跌5.1%,同比跌5.1%;粳稻1.49元,比1月份跌1.3%,同比跌3.2%。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每斤1.19元,比1月份跌7.0%,同比涨1.0%;优质麦每斤1.29元,比1月份跌8.5%,同比涨0.2%。二是玉米消费旺盛,价格总体先涨后跌。6月份,产区玉米批发月均价每斤0.89元,环比跌0.5%,比1月份涨0.8%,同比涨7.7%。

去年秋季玉米上市后价格保持强势,主要原因是我国玉米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下游需求被充分激活,产需开始出现缺口。三是国产大豆产量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后企稳。去年国产大豆生产继续恢复性增长。受产量增加影响,去年秋季大豆上市后价格持续走低。

今年春节后,受国家储备大豆收购价每吨小幅上调50-80元支撑,以及吉林省、黑龙江省发布大豆加工企业收购加工补贴政策拉动,国产大豆市场价格小幅回升,但总体保持弱势运行。

6月份,黑龙江国产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每斤1.80元,比去年大豆上市初期跌8.2%,同比跌11.2%;山东国产大豆入厂价每斤2.05元,比去年大豆上市初期跌6.0%,同比跌11.8%。

[唐珂]:

四是生猪产能阶段性过剩,价格大幅下跌后反弹。受市场供需宽松的基本面影响,今年春节后猪价下跌快、跌幅大,5月底以来过剩局面有所缓和,价格止跌反弹。6月份,全国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16.63元,比1月份跌20.6%,环比涨4.2%,同比跌16.6%。五是“菜篮子”产品季节性波动,跌的多、涨的少。春节后蔬菜价格总体保持季节性下行态势,价格变化基本符合往年规律。

6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3.48元,环比跌1.7%,同比涨9.4%。部分地区个别蔬菜品种出现滞销,大蒜受面积、单产增加影响,新蒜上市后价格出现跌幅较大情况。春节过后肉类总体处于消费淡季,牛羊肉、禽肉市场供需关系阶段性宽松,价格环比持平略跌,同比处于较高水平。

原料奶收购价连续6个月环比小幅下跌。水果、鸡蛋、马铃薯等少数鲜活农产品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但菠萝、荔枝等部分水果品种主产区出现了价格大幅下跌和滞销情况。

[唐珂]:

从下半年走势看,受供需基本面、政策调整和国内外市场联动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夏秋季节是我国多数农产品的上市旺季,市场供给压力明显增大,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产销对接、信息引导和市场调控,多措并举促进农业生产和市场稳定,也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合理安排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陈邦勋]:

谢谢唐珂先生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提问,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记者]:

5月底全国猪肉价格出现了止跌回升的走势。请问,这种反弹的走势能否持续下去?另外,麻烦唐司长预测一下今年全年猪肉价格的走势。

[唐珂]: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波动较大,各方关注度都很高。5月底以来,随着压栏大猪逐步上市消化,生猪阶段性供给过剩局面有所改善,猪价在持续大幅下跌后有所反弹。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份全国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16.63元,环比涨4.2%,同比仍低16.6%。这种反弹能否持续,关键还是要看供需基本面。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县生猪监测点数据,2018年5月生猪存栏量环比减1.9%,同比减2.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2.5%,同比减3.9%,但平均每头能繁母猪能够提供的有效仔猪数由2015年15头左右提高至20头以上,所以产能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2018年1-4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累计为8071万头,同比增18.6%,猪肉市场供给充足。

因此,我们仍维持在一季度市场信息发布会时所做的判断,即今年全年猪价将总体处于下降通道,呈低位震荡走势,国庆中秋消费旺季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建议养殖户特别是中小规模户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合理安排补栏、出栏,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现在正是小麦的购销旺季,但据我们观察,主产区小麦购销比去年有很明显的减少。请问唐司长,这主要是什么原因?会不会出现卖粮难的情况?

[唐珂]: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截至6月3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2130万吨,同比减少1133万吨。新麦收购进度比去年同期慢了三成左右,据我们调研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南方麦区由于抽穗扬花期、收割期天气不利造成小麦质量受损较重,北方麦区受春季低温冻害影响小麦质量也有所下降,导致优质粮源偏少;

二是为了给市场化收购留出更大的空间,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时间推迟10天以上;

三是最低收购价收购的质量标准由国标五等及以上提高到国标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的粮食由各地组织引导市场化收购。这三个因素“碰头”,导致今年大量质量偏差的小麦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销售价格偏低,购销进度偏慢。为防止出现“卖粮难”,河南等主产省已出台了促进小麦收购的有关措施,预计后期收购进度会上来。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小麦最低收购价的首次下调,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优质小麦需求旺盛、价格上涨,6月上中旬主产区优质麦收购几乎一天一涨价,优质优价的特征更加明显。

[中新社记者]:

我们观察到,今年新蒜上市以来,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请问唐司长原因是什么?您能否展望一下后期大蒜市场的行情?

[唐珂]:

大蒜价格运行需要拉长历史来看。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大蒜市场价格出现三次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波动,其中价格大幅下跌的年份主要是2011、2013和2017年。

今年大蒜价格的下跌走势,其实是从去年开始的。2017年5月新蒜季开始,市场价格迅速下跌,随后冷库蒜销售价格持续低位运行,2018年鲜蒜及早熟蒜上市后价格继续下跌,6月份全国大蒜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4.23元,环比跌9.2%,同比跌36.9%。从上半年批发均价看,同比跌幅达55.5%,较近10年同期平均价格跌20%以上,个别产区大蒜价格一度跌破十年来最低点。

大蒜价格低迷的原因主要是供大于求。首先,大蒜种植面积创新高,特别是主产区周边的一些小产区扩张较快。受2016年高蒜价影响,2017、2018年大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增幅分别为20.8%和8.0%。其次,单产水平高。今年春季主要大蒜产区整体气温偏高,光照正常,墒情适宜,单产保持较高水平。

第三,2017年库存蒜余量较高。山东2017年冷库蒜年入库量大幅增长,到今年新蒜上市后还有不少库存余量,市场供给宽裕。综合考虑今年产量和库存情况,未来几个月蒜价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们将加强产销和价格信息的监测预警和发布,希望广大蒜农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合理安排今秋新蒜季的生产计划。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区菠萝、荔枝出现了严重滞销情况。请问,目前全国水果市场行情怎样?未来将呈现怎样走势?

[唐珂]:

2018年上半年水果市场运行基本符合往年规律,价格整体呈现先涨后跌的特点。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批发均价由1月份的每公斤5.18元涨至5月份的5.60元,6月小幅回落至每公斤5.57元。市场“优质优价”特征更加明显,在部分水果低价滞销的同时,优良品种、优质果品的价格相对稳定。有些高端的甚至供不应求,比方说海南的无核荔枝,品质也很好,价格卖得也很好。

上半年广东砂糖橘、海南东方芒果、广东徐闻菠萝、广西荔枝等均出现了局部低价滞销的情况,直接原因是天气因素导致单产增加且集中上市,总量供大于求。这是咱们搞果蔬生产的共性问题,我们的科技水平高了,单产水平高了,加上水果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果蔬集中上市,导致价格下滑。

往年也时不时会出现这种情况。砂糖橘价格下滑也引发各地晚熟柑橘价格显著回落,上半年柑橘类水果批发均价每公斤7.6元,同比下跌了9.8%,二季度批发均价跌幅超过15%。南方菠萝、芒果、荔枝、柑橘等水果供给增加、价格降幅较大,对水果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据专家调研了解,徐闻菠萝90%左右是传统单一品种,与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上市期重叠,加上部分果品质量良莠不齐,销售压力大,价格甚至跌破成本线,但“金菠萝”等优良品种价格保持高位稳定。

从后期走势看,近年来各地扩种的水果陆续进入盛果期,夏秋季节是各种水果大量收获旺季,预计随着各地西瓜、甜瓜、桃、苹果等水果集中上市,水果均价可能继续下跌,各地需加强产销对接,防范个别区域、品种滞销卖难。我部采取了产销对接等一系列措施,如上个月开展的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把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优质特色农产品顺利地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今年上半年国内食糖价格持续下跌,甚至有时候的跌破了成本线。请问唐司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半年糖价还会有回升的可能吗?

[唐珂]:

价格最能体现供需的反映,一般供小于求一定会涨价,供过于求一定是跌价。今年以来,国内食糖价格连续走低,6月份批发均价跌至每吨5394元,环比跌2.1%,同比跌18.0%。目前价格水平已经明显低于每吨6000元左右的成本线,制糖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后期兑付蔗农糖料款很可能出现困难。我国食糖产不足需、贸易依存度高,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供大于求压力传导。

由于印度和泰国食糖产量大幅上涨,国际糖业组织(ISO)将2017/18榨季全球食糖供应过剩规模上调至1000万吨以上,并预计未来一个年度全球食糖供应还将过剩850万吨,今明两年供应过剩可能达到新高。受此影响,今年1-6月纽约11号原糖期货平均价格为每磅12.72美分,同比跌幅27.4%,表明国际市场主体普遍看空后市。

国内食糖市场已进入纯销糖期,目前配额内15%关税下,巴西食糖到岸税后价仅为每吨3275元,比国内糖价低2000元以上,巨大的国内外价差导致后期国内糖价易跌难涨,需要抓紧研究出台保护糖农利益、促进食糖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谢谢。

[陈邦勋]:

今天这个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给大家做一个预告,本周四,19日上午10点,在这里有一场主题为质量兴农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希望各位到时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来源: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就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及资源普查进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就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及资源普查进展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11月23日上午10时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通报资源普查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刘均勇: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发布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通报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进展情况。我们邀请到了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先生,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先生,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先生。他们将为我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首先请孙好勤先生通报有关情况。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种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年3月我们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8个月来,各地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目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些濒临灭绝的资源又重获发现。

  大家知道,农业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事关种业振兴全局。没有种质资源作基础,再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保障条件,也不能凭空育出新的品种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先后组织过两次全国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征集调查,但距今已过去了30多年和10余年,水产种质资源迄今还没有开展过全国性调查。事实上,农业种质资源无论在种类数量和区域分布上,都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资源消失的风险。新形势下开展全国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加快摸清资源家底、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已成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一项紧迫任务,对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振兴意义重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质资源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列为重点工作。3月23日,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做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强调要打牢种质资源基础,做好资源普查收集、鉴定评价工作,切实保护好、利用好。中央印发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列为首要行动,把种质资源普查作为种业振兴“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的首要任务。

  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启动了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组织规模之大、覆盖范围之广、技术要求之高、参与人员之多,都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我们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统一部署。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农作物、畜禽和水产资源普查,摸清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性状等家底,抢救性收集保护一批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二是强化上下联动。部里成立了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设立农作物、畜禽、水产普查工作办公室和技术专家组。各省份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县级进一步加强力量配备,确保全国一盘棋部署、一体化推进。三是强化科技支撑。这次普查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全国自上而下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万人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通了普查网站,研发了信息系统PC端和手机APP,有效提高普查效率和精准性。四是强化调度指导。建立了月调度制度,及时通报普查工作进展。部领导带队赴黑龙江、海南、西藏、青海等地方开展调研指导,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带领专家组,先后赴吉林、甘肃、云南等10省区市巡回指导。各地也加大督促力度,推动普查落实落地。

  截至目前,农作物种质资源方面已全部完成共2323个县的普查与征集,畜禽方面行政村普查覆盖率达到97.6%,水产方面普查覆盖率超过95%,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发现了一大批新资源。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2.08万份,新发现鉴定畜禽遗传资源18个,新收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3万余份。这些资源有的年代久远、有的珍稀濒危、有的承载了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特别是填补了青藏高原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空白。水产普查也发现了一批地方特色资源。二是抢救保护了一批珍稀资源。新采集猪、马、牛、羊、鹿、骆驼等6大畜种的遗传材料5万份。中山麻鸭、上海水牛等濒临灭绝品种,在这次普查中重新发现并得到妥善保护,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做好普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是这次普查中重大的收获。值得高兴的是,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新增资金1.15亿元,用于保护15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这些资源“国宝”从此也有稳定的口粮了。各地也加大了普查保护投入力度。三是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于9月份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7月份已批准立项,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10月份已正式投入运行。此外,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升级改造有关工作也开始启动。这些都是我国农业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重要设施,是“国之重器”。

  近期,我们组织专家分别遴选出10大农作物、10大畜禽、10大水产优异资源,今天予以发布。农作物10大优异种质资源有:庄红贡米、濮阳莛子麦、珍珠玉米、海萝卜、芹菜、维西糯山药、芮枣、大果型野生猕猴桃、达川乌梅、永兴棉花;畜禽10大优异种质资源有:查吾拉耗牛、帕米尔耗牛、凉山黑绵羊、玛格绵羊、岗巴绵羊、霍尔巴绵羊、多玛绵羊、苏格绵羊、泽库羊、阿克鸡;水产10大优异种质资源有:长江刀鱼、鱇浪白鱼、中华鳑鲏、黑斑原鮡、黄唇鱼、黄鳍金枪鱼、锦绣龙虾、中华圆田螺、中华鲎、红毛菜。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保护时间紧迫、责任重大。普查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单位、普查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参与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取得了积极进展,并为下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新闻媒体朋友对这项工作也给予了非常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刘均勇:

  谢谢孙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前请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人民网记者:

  众所周知,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们注意到青藏高原也有种质资源的发现,请问这些资源是怎么发现的,现在都有哪些资源?在开展普查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为什么这次要在青藏高原开展普查工作?谢谢。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

  谢谢记者的提问。就像您所说,青藏高原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气候独特,资源丰富,条件也相对艰苦。受当时条件制约,上世纪八十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展的两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都没有完全覆盖到这些区域。今年是第三次全国畜禽资源普查的第一年,在全国面上普查的基础上,我们将青藏高原作为重点,提前开展系统调查鉴定,抢救性收集一批珍稀资源,填补了前两次资源调查的空白。这次在高原区域搞普查,面临着气候条件恶劣、工作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等多个方面的严峻挑战,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下更大力气,才能抓好抓实。4月27日,我们在青海西宁召开了青藏高原畜禽遗传资源重点调查的启动会,进行了专门的安排部署。一是任务到专家。成立了重点调查专家组,按照畜种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位专家,要求专家与各相关的省区农业农村部门做好一一对接,全程参与,手把手提供支撑服务。二是目标到基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当地基层的人员30多万人次,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实施方式,把普查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县、每一个乡、每一个村、每一个牧户。三是信息到场户。我们制作了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数据库,将现有的948个品种制作成了图片、视频和文字,方便农牧民通过手机快速查询,对比是否是一个新的资源。

  这次普查国家层面派出了200多位专家深入青藏高原区域,东起秦岭山脉,西到帕米尔高原,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北到昆仑山北缘,克服了高原反应和山高路远等重重困难,怀着对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按照发现的线索开展现场查验,对每一个新发现的资源,起码做到把好两道关:一是现场审核的验收关。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了解文化历史、详细审核系谱、开展体型外貌比对和生产性能的测定,初步判定是否为新的资源。二是实验室比对确认关。对初步判定的新资源再进行DNA的比对分析,从基因上再次进行最后的判定。经过层层把关,10月18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通过了在青藏高原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我们从中遴选出了新发现的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今天已正式发布。概括起来讲就是“两头牛、七只羊和一只鸡”。下面,我按照畜种类型分别做一简要介绍。

  一是独特的牦牛资源。重点介绍一下帕米尔牦牛,这个牦牛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海拔超过4000米的荒漠草场,对极度干旱适应性强,善爬陡峭山路,是当地塔吉克族人民乳、肉、毛等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帕米尔牦牛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是高海拔地区边境巡逻的重要交通工具。被誉为“爱国戍边的帕米尔雄鹰”的拉齐尼·巴依卡,就是骑着这种牦牛与反恐势力进行斗争,守卫我们的家园。

  二是地域特色突出的绵羊资源。青藏地区的绵羊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适应高海拔、耐粗饲、抗病力强、体格健壮等特点。新发现的多玛绵羊分布在西藏安多县海拔5000多米的草场,羊毛色泽美丽、毛绒厚密整齐,是藏族群众制作手工毯的优质原料。在大家的印象中青藏高原是蓝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原、洁白的绵羊,这次我们在四川凉山州的布拖县新发现了一种珍贵稀缺的黑色绵羊叫凉山黑绵羊。这个羊被黎族牧民称作黑色精灵,全身被毛黑色,尾部披着裙帘,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三是阿克鸡,俗称裸颈鸡。也就是脖子上裸露无毛,在中国独一无二,发现于云南的怒江州,不仅肉质鲜嫩美味,还极具观赏性。当地以裸颈为品种标识,正在推动打造舌尖上的美食“漆油鸡”,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谢谢。

  中国证券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目前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企业参与的程度高吗?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种质资源建设的相关情况?谢谢。

  孙好勤:

  看来大家对资源保存都非常关心。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质库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作物、畜禽、海洋渔业三大库的建设进行了部署,国家种质资源库是确保我国农业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重要设施,对于应对各类自然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之重器”。刚才我已经讲了。随着有关项目的投入运行,我们也将通过组织开放日、线上活动等方式,逐步向公众开放。这里我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下,新库2019年2月开工建设,今年9月份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新库有三个特点:一是容量大。总容量达到150万份,保存能力从目前来讲位居世界第一,可以满足今后50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鉴定挖掘和新品种培育等重大需求。二是保存方式完备。基本实现了种子的低温、超低温保存,还可以保存试管苗和DNA,覆盖了世界上所有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三是技术先进。保存技术达到或者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保存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种子贮藏寿命可以达到50年,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应该说,在目前来讲,我们的保存寿命在全球是最长的。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涵盖了1个长期库、1个复份库、10个中期库和43个种质圃。我刚才讲的长期库就是我们已经建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主要负责长期战略保存的任务,是整个保存体系的核心。复份库建在青海,承担着备份保存任务。中期库分布在北京、黑龙江、河南等8个省市,负责对外分发共享,以及向长期库、复份库输送资源。还有种质圃,布局在全国38个科研院所和高校,主要是解决果树等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问题。

  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已经正式批准立项,明年将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保存容量可突破2500个品种,超低温保存精液、胚胎、细胞等遗传材料可以超过3300万份,届时也将位居世界首位。在国家层面,我们着力通过打造三道屏障,健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第一道屏障,要在159个国家级保护品种的原产地建立活体保种场或者保护区;第二道屏障,是在重点省份建设9个区域性的基因库;第三道屏障,是在国家家畜基因库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就是我刚才说的,实现对畜禽遗传材料的长期战略保存。

  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建,2018年3月份开工,今年10月28日已经正式投入运行,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投资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保存能力达到35万份,可以基本保存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渔业资源。目前已经保存资源10万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要实施国家和省级两级管理,建立国家统筹、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保护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任务。以畜禽为例,除国家承担的长期战略保存任务外,目前我们159个国家级地方品种资源中,88%以上的都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也充分彰显了企业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刚才孙司长提到,今年咱们开展的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在科技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支撑。我想请问一下,咱们在科技方面应用了哪些具体的手段,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支撑,目前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果?谢谢。

  孙好勤:

  谢谢你的提问,这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而且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手段,确保资源普查结果更高效、更可靠、更精准。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强化专业人才支撑。我们集中了种质资源、植物分类、生物育种、信息化等多领域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研究制定了普查技术路线和专业技术规范,确保资源普查的科学性。

  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资源普查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研发了信息系统PC端和手机APP,能够实现在线逐级填报、逐级审核,让信息多跑路、基层少跑腿,做到普查数据即查即报,实现实时动态监测和监督,大大提高了普查的效率。

  三是促进多项技术融合。利用生态环境技术,明确优异种质资源的地理生态分布,比如盐碱地收集的资源,具有抗逆、耐瘠薄等优良特性。利用生理和遗传技术,实现对新收集资源的活力检测和比对查重,保障了资源的有效性和遗传的多样性。科技手段的应用,实实在在地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做出了贡献。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今年是第一次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请问在普查中发现的水产种质资源具有哪些优点,潜在的应用价值是什么?谢谢。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提到的,我国今年是首次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几十年来,地方水产品种质资源消失的风险在不断增加,特别是由于江河建设一些水电设施,阻断了河流水生生物的恢复通道,所以品种资源消失的风险在增加。今年我们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非常及时,可以加快摸清水产种质资源的家底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开展抢救性地收集保护,发掘一批优异的新的资源。截至目前,我们发现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异水产种质资源。经过专家遴选,我们从中选出了十个有代表性的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有的具有突出性状和优异基因,主要用于科研和育种,有的可以作为观赏鱼,这对下一步产业发展非常有用。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代表性的品种。

  一是特色和名贵鱼类,这方面的品种非常多。我着重介绍一下其中的三种特色鱼类资源。比如以前大家都听到过长江刀鱼,学名叫刀鲚,被誉为“长江三鲜”之一,长江三鲜有河豚、刀鲚、鲥鱼,鲥鱼已经灭绝了,刀鱼过度捕捞,近年来资源严重衰退,曾经卖到每斤8000-10000元,说明数量已经十分稀少。从2020年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实行了十年禁捕,为长江刀鱼种群的保护和恢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刀鲚的人工繁殖和成鱼的养殖,当然数量还比较少。另一种有特色的鱼类,在青藏高原发现的黑斑原鮡。黑斑原鮡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一种特有的冷水性鱼类,分布在海拔2800-4200米左右,在这样的海拔位置上,我们现在发现主要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区域。黑斑原鮡肉质鲜美,刺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藏医药里面认为具有药用价值,所以大家喜欢吃这个鱼。黑斑原鮡在西藏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鱼类,尤其是将来的价值很高,但生长缓慢,数量少,市场价格曾经一度高达每公斤上千元,这么高的价格说明它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近年来野生黑斑原鮡的种群持续下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斑原鮡人工繁殖十分困难,过去我们研究了很多年,有的专家研究了一生都没有突破它的人工繁殖,近年我们集中进行攻关,黑斑原鮡的人工繁殖基本上成功了。但是大规模的苗种繁育还正在研究当中。人工繁殖成功将为下一步养殖和增殖创造非常好的条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种质资源。

  再举一种比较大型的石首科鱼类,叫黄唇鱼,在我们国家南方,主要在福建、广东这一带分布的,特有的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它和大黄鱼是一类的,体长能长到一米多,体重最高可以达到100公斤。黄唇鱼的贵重,主要是体现它的鱼鳔,它的鱼鳔晒干以后叫金钱鳘,也叫鱼胶,金钱鳘的价格比黄金还贵。所以具有非常独特的利用价值,自古以来,被当作上等的补品。历史上黄唇鱼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近年来资源严重衰退,濒临灭绝,今年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通过本次普查,为今后相关人工驯养繁殖提供条件。这条鱼已经保存下来,人工繁殖已经成功,为下一步的增殖放流和养殖创造了条件。

  二是其他的稀有水生生物资源,这方面也很多。我重点介绍其中两种,比如虾蟹类,有一种叫锦绣龙虾,是我们在普查当中发现的极具养殖开发潜力的优质的种质资源。锦绣龙虾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和南海区域,锦绣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个头和澳洲龙虾差不多,3、4斤一个,最大的有60多公分,被誉为“虾中之王”。这个虾因为外表非常艳丽漂亮所以叫锦绣龙虾。由于过度捕捞,锦绣龙虾的资源日渐枯竭,已经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开展锦绣龙虾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研究,这对于促进野生资源的保护,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海产品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再列举一个特殊的动物,叫中华鲎,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有2亿多年历史,被称为海洋的活化石。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我国东南沿海区域。鲎生长当中多次蜕皮,性成熟需要十几年,成体可以达到60公分,它的血液是蓝色的,其中已发现它的血液当中有5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有一种叫变形细胞,能与极微量的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细菌快速检测,需求量很大。此外,鲎特有的神经系统构造是仿生学研究的宝贵模型,近年来鲎的野生资源,因为过度捕捞,不合理的使用,衰退比较严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广西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已经开展了鲎的人工繁殖方面的研究,已经成功,为下一步人工增殖放流、恢复种群和全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

  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刚才介绍在种质资源普查过程中收集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请问种质资源怎样转化为好品种?谢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

  谢谢你的提问。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基础,有了好的资源才会有好的品种。从农作物种质资源看,好资源到好品种,有几个步骤,讲步骤可能非常长,但是我可以讲一个例子。70年代初,我们国家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岛野生稻里发现的一株不育株,经过持续的共同攻关努力,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从种质资源到品种,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明确它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抗旱、耐盐碱性好、营养高效、株型优良便于机械化作业等优良特性,根据这些特性,找到这些特性对应的基因,为新品种培育打好基础。其次,是基因杂交,我们发现了优良基因后,通过杂交组配、辅助选择等手段,将优异的性状结合在一起。对玉米、水稻等作物,可以通过培育优良的父母本,利用杂种优势,形成杂交玉米、杂交稻这样更优良的种子。对于小麦这样多倍体作物,还可找到它的具有抗病、多花的偃麦草、冰草等野生亲戚,通过远缘杂交的方式,将优良基因导入其中,形成突破性新品种。优异的性状到优异的品种,过程还是非常艰辛的,驯化过程、人工辅助育种过程时间非常长。此外,目前还可利用最新的生物育种技术,利用种质资源所蕴藏的优异基因,开展分子设计育种,快速定向进行种质改良和品种创新,实现新品种培育的目标。通俗地说,就是需要什么样的优异性状,就用什么样的基因来组合。

  种质资源的魅力就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展现不同的长处。“十四五”期间,我们会进一步加大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力度,高效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开展新品种培育,为实现种业振兴提供支撑保障。所有的种质资源工作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谢谢大家。

  南方都市报记者:

  这次发现的优异的种质资源下一步如何推广利用?中国其实并不缺乏优异种质资源,但在市场化、产业化上存在一定不足,下一步如何推进这项工作?谢谢。

  孙好勤: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目前的普查进展也只是面上的,也是打基础的,后面的任务更艰巨,技术要求更高。当前,我们正在加快开展普查数据的汇总整理分析,接下来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入推进新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加快开展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的生产性能测定,不同作物、不同物种后续的工作要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要把资源的特色优异性状摸清楚。钱院士也讲了,先把特色优异性状摸清楚。二是完成新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编目入库工作,对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实施一品一策的保护策略,要把每一份种质资源保护好。三是普查结束后,我们还将向全社会发布农业种质资源状况报告。

  普查收集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第一步,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再利用,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的有关部署,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要把优异种质资源性状挖掘出来。这次普查对新收集的种质资源,从高产优质、抗虫抗病等特征特性进行了基本农艺性状鉴定,后期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鉴定,把全生长周期的表型性状搞清楚,明确育种可利用的优异基因,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素材。二是要把优异种质资源共享起来。优异的种质资源只有流动起来、共享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我们正在推进资源登记工作,推动发布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目录,通过构建资源信息系统,实现种质资源共享的数字化、信息化,让科研单位、企业和育种家知道种质资源有哪些、在哪里、怎么用。三是要把优异的种质资源开发出来。组织开展优异资源的展示推介,讲好种质资源故事,鼓励地方品种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企业,特别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加快培育一批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宜机宜饲、专用特用突破性新品种,为筑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种质根基提供有力的支撑。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关注到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发现了一批新资源,刚才讲了十大优异资源,能否讲讲发现新资源的故事,谢谢。

  钱前: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其实我也希望今天在座的记者能真正知道种质资源是怎么收集来的,能把背后的故事讲好。种质资源收集是非常艰辛的,我希望记者能到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体系里面来进行调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启动以来,在全国各地新发现收集了一大批资源,这些资源有的具有重大产业发展前景,有的蕴藏优异基因并具有潜在育种价值,有的地域特色明显,而且蕴含传统民族文化。

  最近我们组织专家在普查获得的众多优异种质资源中,遴选出来十大优异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这次主要涉及粮、棉、果、菜等作物类型,对于促进种业创新、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我首先讲第一类,丰富米袋子的主粮作物种质资源,有3个。第一个是安徽颍上县发现的庄红贡米,庄红贡米是在安徽省颍上县发现的一个水稻品种,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它颜色非常红润、风味独特、品质上乘,明朝时就作为贡品,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庄红贡米。检测发现,营养价值非常高,铁和锌的微量元素含量是普通大米的8-15倍,这是反复验证过的。可用于选育功能性大米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第二个是珍珠玉米,在山西省翼城县一个偏远的山村,从县城走过去要三四十里的山路,能够保留下来是非常小机率的事件。据农户讲这个品种是祖传的,他们知道至少有100年历史,只有1户人家种植,这是一个珍贵的地方品种。专门用作做爆米花,我们经过现场鉴定,爆米花率达到99%以上,粒粒都能爆开,爆粒体积大,花瓣洁白,颜色大小一致,品相优于当前主流品种,极具开发价值。

  第二类是充实菜篮子、果盘子的经济作物,有6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西糯山药,在云南省维西县发现的地方品种,种植历史悠久,软糯细腻,香甜可口,具有健脾养胃、补肾益肺等功效,当地傈僳族群众用其制作了多样化的美食产品,与此同时它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我觉得它也是食药同源,不但可以吃饱,同时又健脾养胃,非常好。再就是大果型的野生猕猴桃,大果型野生猕猴桃发现于陕西秦巴山区,果肉呈绿色,味道酸甜适中,酸中有甜,甜中有酸。自然野生条件下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也就是一个果有3两重,远远优于市面上的大多数栽培品种,是培育超大个猕猴桃的优异资源,现在许多做猕猴桃的专家都在集中进行性状鉴定。

  第三类是对研究作物驯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的棉花资源。在我们国家最南端,美丽的西沙群岛三沙市永兴岛发现了一种棉花,多年生,半野生种,是陆地棉,专家暂命名为“永兴168964棉花”。我们初步研究判定,可追溯到数百年前地理大发现时代,它的基因组,染色体构成与美洲地方种、现代栽培种均有较大的遗传分化,是不相同的,对深入了解陆地棉的驯化历史和拓展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棉花有海岛棉,有陆地棉,在我们国家发现了多年生半野生种,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这十大资源只是众多新发现优异资源中的极少一部分,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一定会发现更多优异种质资源,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更优良的种子。谢谢大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我们知道,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请介绍一下目前这些资源保护情况如何?谢谢。

  时建忠:

  谢谢记者提问,感谢你对我们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关心。畜牧法规定,国务院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我部依据畜牧法公布了159个国家级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可以说,这些品种个个都是“国宝”,为保护好它们,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设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强化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今年8月份,我部发布了第453号公告,共确定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区库205个,其中保种场173个,保护区24个,基因库8个,涵盖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147个,保护率达到了92.4%,剩余12个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也将在三年内完成保种单位的确定工作。

  二是积极争取财政经费,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过去我们主要是通过农业农村部的部门预算资金予以支持,但总量远远不够。从今年开始,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加大支持,资金总量是原来的7倍,并且按畜种实行最低定额的补助,用于必要的饲草料和生物安全防护支出。

  三是签订保种协议书,落实保护责任。我们推动签订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三方协议书”,明确了甲方,也就是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的管理责任,乙方市县政府的属地责任和丙方保护场区库的主体责任。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三农发布记者:

  我们刚才也都提到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也是首次开展,因为这个资源都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想问的是如何保障普查的顺利开展?谢谢。

  李书民:

  谢谢您的提问。跟您所说的一样,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是第一次普查,并且在水里,看不见摸不着,淡水鱼类就有800多种,海洋鱼类有2000多种,还有虾蟹类、藻类,以及鱼虾贝藻以外的其他部分,像海参、海肠等等,种类很多。对我们来说,要完成资源普查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为了完成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有三方面的措施: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设立了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成立了技术专家组,我们办公室由渔业渔政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还有中国水产科学院三家共同组成,有20人的专家组,还有19个分组,每个组大概10个人,这样我们有200多人的专家队伍。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推广总站负责基本情况的普查和调查工作,中国水产科学院重点负责系统调查,包括种质资源的鉴定。另外,各省农业农村部门也都成立了省级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办公室和技术专家组,主要是在各省的推广站,由他们为主组成。定期调度各地普查进度,加强督导,推动普查顺利进行,这方面我们已经举行了好几次培训班,编制了线上申报的APP,指导他们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登记的工作。

  第二,加强协调配合。各地在省级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指定相应的技术支撑单位负责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成立了专业的普查队伍,充分发挥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村级防疫员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完成普查工作,按时上报相关数据,配合做好普查相关工作。我们要求在县里的技术推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各个养殖主体,包括养殖场、养殖企业、原良种站、保种场等共同参与,提供相关的数据情况,自下而上,由县级汇总,逐级上报的工作体系。

  第三,强化专业支撑。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组的作用,根据工作需要,国家和省级技术专家组设立了鱼、虾、贝、藻等专业组,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国家技术专家组的普查培训,解读实施方案及普查提纲。各省选派专家,对普查队开展培训、现场指导和咨询工作,确保普查方法统一规范,调查数据全面真实可靠。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加大对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的支持力度。我们有六大产业技术体系,包括海水鱼类、海水贝类、海水虾蟹类、大宗淡水鱼类、特色淡水鱼类和藻类,这6大产业技术体系,我们都有育种方面的岗位专家,由这些专家来共同参与普查和下一步的鉴定等研究方面的工作。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您的提问。

  刘均勇:

  今天发布会大家问题比较多,时间比较长,感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是后排一直站立的摄像记者们,辛苦你们了,也感谢孙好勤先生、李书民先生、钱前院士和时建忠书记的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农业农村部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

  农业农村部定于2018年7月26日(本周四)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农村部定于2018年7月26日(本周四)上午10时,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巡视员陈邦勋]: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参加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人是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先生,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礼胜先生,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先生。下面先请廖西元先生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


  2018-07-26 10:24:15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农业农村部近期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18-07-26 10:29:15

  [廖西元]: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农业农村部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2015年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2017年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


  2018-07-26 10:30:50

?

  [廖西元]: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一批样板模式显现出来,农业发展方式更绿了。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秸秆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农膜回收体系和制约化能力不断加强。


  2018-07-26 10:31:53

  [廖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点抓好五项工作。第一,要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长远。一是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耕地休耕轮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制度。二是构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构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三是构建多元环保投入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推动中央资金投入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农村污染第三方治理。


  2018-07-26 10:32:48

  [廖西元]:


  第二,要着力实施好农业绿色发展重大行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一是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基准,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全面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支持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推动形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可持续运行机制。二是强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继续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在150个重点县开展果菜茶全程绿色防控试点。三是强化秸秆地膜综合利用。以东北、华北地区为重点,建设150个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打造20个典型示范样板。做好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建设,构建加厚地膜推广应用与地膜回收补贴挂钩机制,开展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


  2018-07-26 10:37:17

  [廖西元]:


  第三,要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一是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强优化村庄规划管理,加大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打造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和精品旅游景点,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二是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增强村集体组织动员能力,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垃圾收集转运等服务,同时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开展环境整治。三是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学习借鉴浙江等先行地区经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创示范活动,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及时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


  2018-07-26 10:39:56

  [廖西元]:


  第四,要大力推动农业资源养护。耕地、淡水和农业生物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推进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广节水品种、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旱作农业技术。二是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任务精准落实到户、补助资金精准发放到户为重点,完善轮作休耕制度。三是强化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加强水生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大力实施增殖放流,完善休渔禁渔制度,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空间,深入推进绿色健康养殖,严厉清理整治“绝户网”。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2018-07-26 10:40:05

  [廖西元]:


  第五,要显著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是破解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的关键。一是突出创新联盟作用。依托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国家科技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企联合攻关,合力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技术瓶颈问题。二是加强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技术需求对接,促进产业与环境科技问题一体化解决。三是集成推广典型技术模式。发布重大引领性农业农村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技术,加强集成熟化,开展示范展示,推介一批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主推技术。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

  2018-07-26 10:40:14

  [陈邦勋]:

  谢谢廖西元先生的通报。下面请记者提问,请大家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我们要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提问,第二是提问的时候请通报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8-07-26 10:41:21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想请问廖司长,我们农业农村部在农业污染源普查方面有哪些安排?谢谢。


  2018-07-26 10:42:05

  [廖西元]:


  感谢您的提问。农业源污染监测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准确判断当前农业环境形势,是督促和引导各地区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指示器和风向标,我们在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基础上,构建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络,开展长期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农田总磷排放量开始下降,总氮排放量趋稳。目前我们按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启动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一是构建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部长任组长,相关司局参加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推进工作组,负责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协调、指导、监督。成立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专家组,加强技术支撑为各地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二是加强总体方案设计,在全国设置涵盖主要种植模式,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模式的源位监测点,其中种植园,种植业园300个,畜禽养殖业园210个,水产养殖业园186个,开展重点监测,结合农业生产活动抽样调查,测算农业源氮磷水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选取260个县开展地膜使用和残留情况调查监控,选取120个县开展秸秆产生和利用情况调查监测。三是强化工作部署。推动各级地方农业部门成立农业污染源普查机构,按照统一规定和要求,组织和协调本辖区的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机构、技术骨干以及省级普查培训师资的培训。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时间节点要求,高质量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一是全面推进普查。按照统一技术规范要求,建设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源位监测点设施,开展源位监测,获取产排污系数,开展抽样调查,获取农业生产活动基础数据,建立农业污染源质量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管理平台。


  2018-07-26 10:42:20

  [廖西元]:


  二是加强质量控制。建立覆盖农业污染源普查全过程的“国家——地方——实施机构——实施人员”四级联动质控工作机制,组建质控专家组,确保普查工作质量全程痕迹化管理,数据质量全程可追溯。三是做好总结发布。认真做好农业源产排污测算工作,摸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地膜使用量和残留量、秸秆产生量和利用量。按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和分工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业源普查结果发布工作。谢谢!


  2018-07-26 10:42:20

  [中央电视台记者]:


  廖司长刚才提到我们已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但是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仍然不小,我们也了解到中央明确提出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请问农业农村部如何贯彻这一要求,在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面有什么打算?


  2018-07-26 10:47:38

  [廖西元]:


  谢谢你,这个问题请我们种植业司的杨礼胜副司长回答。


  2018-07-26 10:48:56

  [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礼胜]:


  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开展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有两个表现:一是化肥农药使用量少了。2017年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减少,化肥使用量连续两年减少,应该说提前三年实现了行动的目标。这是一个重要转变。二是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提高了。刚刚廖司长发布词里也提到,到2017年三大粮食中化肥利用率是37.8%,农药利用率是38.8%,这比2015年都提高2.2个百分点,成绩来之不易。但这是阶段性的成效,要把这一成效巩固完善,持续推进,由零增长提升为负增长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下一步,我部在工作上重点抓好“三聚一创”,一是聚焦重点,前面谈到三大粮食作物,下一步的重点是果菜茶等化肥使用量大的园艺作物,特别是核心产区、核心产地和品牌基地。二是聚合资源,充分利用我部现有的项目渠道,特别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黑土地保护利用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支持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有机肥就地还田利用。三是聚集力量,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涉农部门参与,上下联动,多方支持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四是创新机制,重点扶持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化肥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助、金融创新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工作。谢谢!


  2018-07-26 10:51:30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曾经专题研究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去年也专门启动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请问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谢谢。


  2018-07-26 10:51:44

  [廖西元]: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畜牧业司的王俊勋副司长回答。


  2018-07-26 10:53:39

  [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


  谢谢你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关心。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专题研究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化工作,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力争“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一年来,一是完善制度安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明确了环评制度,监管制度、属地管理责任制度、规模化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种养循环发展机制,构建起“四梁八柱”的制度框架体系。二扎实推进大县治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支持下,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截至目前已支持了300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选择了北京、天津、江苏、浙江4省市开展整省推进,石家庄市、驻马店市、襄阳市等5个地级市开展了整市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促进末端利用。在肥料化利用方面,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支持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使用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在能源化利用方面,支持建设规模化生物燃气,大型沼气工程500多个。四是创新监管手段。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实现畜牧大县、规模养殖场监管全覆盖,对大规模养殖场进行在线监管。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绩效考核和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激励和引导,全力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一是落实属地责任管理。联合生态环境部对省级人民政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考核,对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推动省、市、县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目前考核办法和实施方案已经印发,启动了考核工作。二是加强工作指导。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抓手,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和第三方处理机构粪污资源化设施建设,提升资源化利用能力,探索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三是促进种养循环发展。要求畜牧大县制定种养循环发展规划,促进种养业在布局上相协调,健全完善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和检测标准体系,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有机肥。谢谢!


  2018-07-26 10:53:48

  [澎湃新闻记者]: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的问题,据澎湃新闻近期报道,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贫困县杭锦旗有多位养殖大户,农牧民举报,此前跟牧业公司合作的时候,不明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死羊事件,有数万只病死羊未经过处理就埋在草场内,他们现在请求帮助处理。请问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处理,谢谢。


  2018-07-26 10:59:33

  [廖西元]:


  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畜牧业司的王俊勋副司长回答。


  2018-07-26 11:09:52

  [王俊勋]:


  谢谢你的提问。因为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也是我们一直关心和关注的一件事情,农业农村部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各地严格落实有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在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你提到的内蒙古病死羊和处理有关情况,我们将进一步会同兽医局就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和了解,包括你刚才提到的大批死羊的一些具体的数据,希望会后再进一步与你进行沟通。谢谢!


  2018-07-26 11:10:06

  [中央广电总台央广记者]:


  刚才廖司长提到了我国秸秆综合化利用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在一些地方,像秸秆的乱堆乱放和焚烧还是存在的,特别是像东北地区还是比较突出,我们接下来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2018-07-26 11:10:19

  [廖西元]: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们国家粮食是年年丰收,产生的秸秆数量也十分庞大。据统计,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8.24亿吨,综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我们要处理800万吨秸秆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使用商品能源的量逐步增加,导致秸秆炊事采暖用量不断减少,此外秸秆具有季节性特点,茬口紧,离田、还田储运成本高,综合利用难度大,为解决秸秆利用问题,我们坚持农用为主,五化并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实用技术,探索有效模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强化政策扶持,会同财政部设立秸秆利用综合专项,2016年以来投入资金38亿元,补助支持240个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秆还田、离田等机具补贴力度。2017年共安排秸秆粉碎还田机、捡拾打捆机,购置补贴4.6亿元。江苏、安徽等省对农作物秸秆运输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二是实施东北秸秆处理行动,针对东北地区秸秆总量大,还田技术慢,离田成本高等突出问题,我们开展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重点围绕提高秸秆农运水平、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综合利用标准化水平和市场化利用水平,建立了71个示范县,打造了20个样板县。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增设秸秆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推动组建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开展科技攻关,组织专家组与12个试点省开展技术对接,印发秸秆全量化利用技术导则,发布秸秆农运十大模式,加快技术模式推广应用。

  2018-07-26 11:19:11

  [廖西元]:


  虽然目前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由于秸秆面广量大,种类多,季节性强,各地水热条件差异等因素,当前秸秆综合利用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工作任务依然繁重,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聚焦三大方向,着力提升秸秆农用水平,继续坚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三大利用方向,不断提升秸秆农用水平,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范围,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整县推进秸秆处理利用,打造形成配套政策全、工作力度大、技术支撑强、服务组织多、综合利用率高的典型样板。同时探索秸秆生态补偿制度,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技术路线、模式和机制。二是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提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组织,建设秸秆储存规范化场所,配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装备,建立县域范围内全覆盖的收储网络,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利用能力,提高就地就近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强化政策配套,着力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公益性导向,进一步推动用地、用电、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落地,加大还田离田机具购置及作业补贴,收储运建设补贴,终端产品补贴、运输绿色通道等关键政策创设力度,培育一批可产业化运营的经营主体,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提升秸秆利用标准化水平,围绕重点领域熟化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争取在秸秆还田技术标准和规范、大马力秸秆收割打捆一体机,加工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从农作物品种、种植、收获、秸秆还田、收储到“五料化”利用等全链条、全过程的技术规范和装备标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标准化水平。谢谢!


  2018-07-26 11:19:11

  [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记者]: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预计何时发布?第二,这两年南方地区的畜禽养殖场大规模转移至东北地区,想问一下对东北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有什么影响?谢谢。


  2018-07-26 11:23:44

  [廖西元]:


  这涉及到我们好几个产业,涉及到种植业领域,还是请杨礼胜副司长回答。

  2018-07-26 11:44:37

  [杨礼胜]:


  农业农村部正在研究与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产业负面清单,目前已有阶段性成果。清单发布时会有通知和公告,请你及时关注,也欢迎你参加我们另外的发布会。王俊勋:非常感谢你对畜牧产业布局调整的关心,我国畜禽养殖量非常大,而且分布也有很强的区域特点。南方水网地区人口密集,水环境敏感,东北土地资源丰富,承载能力相对较强。这就需要优化调整畜牧业区域布局,引导南方水网地区部分产能向东北西北地区转移,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农业部发布了两个指导性的文件,一个是《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一个是《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关于畜牧业区域产业转移布局调整,农业农村部的态度,第一是合理规划好,特别是在东北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做好土地承载力的测算;第二是做好农牧循环,特别是要把有机肥利用当成主要利用方向;第三是坚决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做好规模养殖项目环评等,坚决不允许一个新的污染源出现;第四是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方式,按照清洁养殖的要求,做到源头减量,特别是做到节水节料减药。现在生猪产业正处于转移的过程当中,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关注,指导各地畜牧部门加强监管,发挥好养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既要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又要为畜产品的供应作出自己的贡献。谢谢!


  2018-07-26 11:44:49

  [农民日报记者]:


  去年我们农业农村部在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中提出农膜回收行动,着力解决重点地区的白色污染问题,请问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具体的打算?谢谢。

  2018-07-26 11:45:04

  [廖西元]:


  感谢您的提问。农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大量的地膜使用,农田残膜也带来了环境风险,造成了白色污染,特别是西北地区用膜量大,治理任务很重。2017年我部启动实施了农膜回收行动,以西北地区为重点,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农膜回收资源化利用体系。一是推动出台了地膜新国家标准。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这是一项强制性的标准,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重点实现了“三提高”,提高了地膜厚度、拉伸强度、耐候性能,从源头上保证了地膜的可回收性。二是农膜回收水平不断提高。西北地区100个示范县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当季回收率接近80%,甘肃全省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三是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成立国家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创新联盟,进一步加大了地膜污染治理的产学研协作,地膜回收机具研发取得突破,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得到了初步验证。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深入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取得新成效,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一个办法。就是制定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从农膜生产、回收、再利用等环节加强农膜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制度保障。二是打造一批示范县。就是抓好西北地区的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不断加强地膜回收加工能力建设,集中力量、聚焦投入、集成技术、作出样板。三是探索一个机制。就是开展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试点,重点抓好四个县的试点工作,地膜回收责任由使用者转到生产者,农民由买产品转为买服务,推动将地膜回收与地膜使用成本联动,逐步扩大范围,探索建立基于市场主体的地膜回收利用长效机制。四是用好一个监测评价。就是以100个示范县为重点开展农膜残留监测和考核评价,建立常态化监测评价机制,用监测数据说清楚示范效果,构建工作落实情况,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谢谢。

  2018-07-26 11:51:20

  [陈邦勋]:

  我们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继续需要了解的情况,需要采访的事情可以跟农业农村部新闻办进行联系。谢谢各位

标签:资源   农业   普查   工作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