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在梁平正式投产(重庆高标准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重庆首个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在梁平正式投产(重庆高标准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重庆首个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在梁平正式投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重庆高标准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重庆首个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在梁平正式投产

2、重庆高标准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

3、重庆鲜食玉米领“鲜”乡村产业振兴

重庆首个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在梁平正式投产

重庆首个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在梁平正式投产

  占地不足10亩的厂房,可实现“一粒种子到一颗蔬菜”的流水线生产,年产绿色蔬菜40吨、鲈鱼150吨。这就是近日正式投产的梁平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它也是市农科院鱼菜共生技术脱离科研试验阶段,首个完整系统地投入农业生产的应用工程。?

  梁平鱼菜共生数字工厂建筑面积7793平方米,它的第一层用来养鱼,第二层用来种植蔬菜。在蔬菜工作区,移栽定植系统将“潮汐式育苗区”与“NFT叶菜物流栽培区”联系了起来,经过“调配营养土壤、自动化育苗、定量灌溉”等环节,制作好的穴盘被输送到指定生长区域,从而实现了播种、育苗、移栽、栽培、采收的全程无人化作业,绿色蔬菜年产量可达40吨。?

  市农科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所长高立洪说,在怎么样实现整个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的数据统计上,他们是下了功夫的,现在整个系统实现了各个环节的无人化操作。?

  在养鱼工作区的24个循环水养殖鱼池,刚刚投放了一批加州鲈鱼鱼苗。通过智能化补水、投饲、供氧、温控、粪污处理等技术手段,鱼池的养殖密度可达每立方米50-60公斤,实现年产加州鲈鱼150吨。?

  高立洪介绍,这种数字工厂就是可以在较小的面积内,生产出更多的鱼和菜,比如现在这套系统,它的产量是普通大塘养殖的10-15倍,蔬菜产量也是普通的10倍以上。?

  “通过这个工厂,就可以实现养鱼没有尾水排放、种菜不需要肥料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合。”中国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主任李道亮表示,这种模式是工厂化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方向,通过数字赋能农业,以数字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创造了一种未来农场的模式,值得推广。?

重庆高标准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

重庆高标准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

2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近期正式发布。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统筹嘉陵江岸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高标准规划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

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实施范围:北起北碚与合川交界的草街航电枢纽,南至朝天门,河道中心线长约69公里,两侧岸线共约138公里,总面积约48.36平方公里,包含陆域面积约25.12平方公里(175米水位线以上计算)、水域面积约23.2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河道、滩涂、林地等非建设用地及少量公园绿地。

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建设于去年底启动,分为两个阶段:

到2025年,嘉陵江岸线生态格局基本形成,滨江生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文生态品质显著提升,为市民提供安全、生态、便捷、美丽的滨水公共空间。

到2035年,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基本建设成为山水生态画卷、人文风景珠链、便捷游憩秀带,打造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典范。

为高标准建设生态长廊,《实施方案》明确了保护重点区域、强化地灾防治、加强生态修复、整治沿江建筑风貌、打造工业遗迹复兴场、优化滨江交通体系等18项重点任务,并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实施纳入城市更新提升专项考核范畴,要求市级相关部门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将统筹制定生态长廊相关技术导则,确保沿江各区建设工作规范统一。

为打造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我市计划2022—2025年在嘉陵滨江区域重点推进29个项目建设,包括嘉陵江顺水寺半岛公园、北碚区嘉陵江右岸水土大桥段消落区综合修复治理工程、新北温泉公园、卢作孚纪念馆片区更新、磁器口凤凰山公园等,涉及渝中、沙坪坝、江北、北碚、两江新区等区域。(记者 廖雪梅)

重庆鲜食玉米领“鲜”乡村产业振兴

重庆鲜食玉米领“鲜”乡村产业振兴

  “又糯又甜又香,还五颜六色的!第一次亲眼看到苞谷(玉米)有这么多种!”近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千秋村迎来重庆主城鲜食玉米采摘活动,众多市民专程赶往现场,采摘、品尝现摘现煮现捞的鲜食玉米,60多岁的李大娘带着小孙子乐呵呵地品尝着:太好吃哒!孙娃儿吃饱哒,估计晚饭都吃不下哒!?

  红玉米、白玉米、黄玉米、紫玉米、花玉米,可以生吃的水果玉米,糯的、甜的、又糯又甜的……各色各样的鲜食玉米引来人们啧啧称奇。近年来,重庆鲜食玉米品种不断上新,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领“鲜”乡村产业振兴。

  品种领“鲜”

  眼下正是鲜食玉米成熟季节,千秋村连片玉米地郁郁葱葱,站在田间地头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玉米秆上挂满了玉米果穗,撕开翠绿苞叶,玉米颗粒饱满,籽粒排列整齐、满尖,令人馋涎欲滴;整齐的玉米植株队列之间,藏着一列列新鲜大豆,成熟的豆角低垂着头,令人惊喜。

  这里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兼武陵山研究院院长柯剑鸿,率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团队实施的重庆主城鲜食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现场。千秋村位于重庆主城郊区,今年开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九龙坡区合作谋划、共同实施,在千秋村的高标准农田区,建立了重庆主城鲜食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规模150亩,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展示,以及大豆-鲜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集成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看这个,苞叶多青翠、穗粒多满尖!看这个,‘白玉’籽粒中还有几颗‘红宝石’!这种,三粒糯的一粒甜的、又糯又甜!这是渝糯7号,是国内唯一通过西南、东南、黄淮海三大区国家审定的糯玉米杂交种,达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种子产生的效益达2000万到3000万元;这是黑糯660,籽粒紫黑色,是高花青素玉米,且富含钾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示范基地,从事了32年玉米科研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特用玉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蔡治荣,顶着烈日,如数家珍、绘声绘色地介绍着各个玉米品种的特性。

  今年1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示范基地首批引种了25个鲜食玉米品种,甜的、糯的、花的、紫的、红的、黑的……应有尽有,其中渝甜糯990、玉糯918、黑糯660等三个品种是该示范基地独有新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全身黑亮如漆的黑糯660已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因株型半紧凑、抗病性强、支链淀粉含量高,经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61.2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1.3%,适宜在东南鲜食玉米类型区的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种植。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在鲜食玉米领域,重庆不断发力,攻关核心技术,成绩斐然。柯剑鸿介绍,依托国家玉米加工分中心、重庆市玉米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站、重庆市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等10余个平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已育成了以渝糯7号为代表的渝糯系列品种,以渝单8号为代表的渝单系列品种,以渝青385号为代表的渝青系列品种。截至目前,培育优良玉米自交系92个、杂交玉米新品种109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50个,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5项。

  效益领“鲜”

  “以前的老品种苞谷产值低,现在种新品种,90天的生育期,还能直接卖鲜玉米,省时省工还赚钱。千秋村村支书白淋淋说,自从种植了鲜食玉米后,到村里来收购玉米的商贩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全村村民预计人均增收可达2500余元。?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鲜食玉米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这种在乳熟末期采摘棒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相较普通玉米口感更为香甜、软糯,深受消费者青睐。

  以市场为导向,重庆正在积极推广发展鲜食玉米。据介绍,重庆目前玉米常年种植面积690万亩,总产量260万吨,其中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接近60万亩,产量达45万吨,产值近10亿元。而且从海拔200米到1400米,重庆形成了糯玉米为主,甜玉米为辅的格局,已在潼南、綦江、奉节、酉阳等地区发展了鲜食玉米生产基地。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表示,重庆鲜食玉米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品种实现自育为主,部分品种已经成为国家标杆品种;二是品种类型丰富,从单一的白糯,到现在的甜糯、花糯、紫糯,想吃什么都有;三是采收期延长,从5月份到11月份,半年多时间都可以吃到新鲜玉米;四是规模扩大,目前将近60万亩,按照每亩3000穗子计算,重庆鲜食玉米人均占有量约60个。

  “鲜食玉米产业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柯剑鸿认为,鲜食玉米生育期短、省时省工,经济价值高,一般亩产鲜穗800多公斤,亩产值7000-8000元,特别是鲜食玉米收获后,茎叶是优质青饲青贮原料,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并且鲜食玉米也是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理想品种,有利于实施大豆振兴计划。

  “现在正值鲜食玉米采收最佳时期,九龙坡区借助此次采摘活动让更多市民体验采摘乐趣、传播玉米文化、促进农文旅发展,同时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促进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黎文忠表示。

  “接下来,加大对鲜食玉米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打通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环节,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完善产业链。”柯剑鸿表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将进一步发力促进重庆鲜食玉米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健康发展,推动鲜食玉米产业蓬勃发展。

标签:玉米   重庆   生态   品种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