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通知:百亿农机补贴标准确定(农业部财政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打造粮食新增长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通知:百亿农机补贴标准确定(农业部财政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打造粮食新增长点),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通知:百亿农机补贴标准确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业部财政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打造粮食新增长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通知:百亿农机补贴标准确定

2、农业部财政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打造粮食新增长点

3、农业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以赴推进“三秋”生产

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通知:百亿农机补贴标准确定

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通知:百亿农机补贴标准确定

  农业部、财政部2月1日联合发出通知,2009年中央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40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两部委已于2008年12月31日完成了全国通用类补贴产品选型工作,各省区市的年度补贴产品目录已于春节前公布。春耕生产前,农民就可以到当地农机管理部门申请购机补贴。国务院明确,允许农民以拟购买的农机具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贷款。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09年国家投入购机补贴100亿元,可直接拉动农民投入近540亿元,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近640亿元左右。

  2009年补贴对象为农牧渔民(含农场职工)、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及取得当地工商登记的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畜养殖场所办的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生产企业参股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补贴机具种类由2008年的9大类18小类50个品目扩大到2009年的12大类38小类的128个品目。

  补贴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全国总体上继续执行30%的补贴比例。血防疫区继续执行“以机代牛”50%的补贴政策,将汶川地震重灾区县补贴比例提高到50%。二是单机补贴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并根据实际需要,将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补贴限额提高到12万元。

  据有关专家综合比较评估,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还很低,2007年底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42.5%,仅相当于日本70年代中期水平。为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2020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70%,届时农机总动力将达到10亿千瓦,年均增加约1800万千瓦,未来12年间,主要农机装备年均需求超过900亿元。

农业部财政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打造粮食新增长点

农业部财政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打造粮食新增长点   6月7日,农业部、财政部在甘肃省兰州市首次联合召开全国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抗旱减灾夺丰收的一项革命性措施,旱作区已成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下一阶段,要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旱作农业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使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发展旱作农业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一个促进、两个缓解、三个提高”,即: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水分生产力,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要力争使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突出“五个更加注重”,实现“五个转变”,即:更加注重先进适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全面提高天然降水利用效率,实现从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转变;更加注重抗旱减灾技术应用,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影响,实现从被动抗旱向主动避灾转变;更加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从广种薄收向高产稳产转变;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针对性,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实现由分散布局向特色旱作农业格局形成的转变;更加注重提升旱作农业科技生产水平,不断突破制约旱作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由传统旱作农业向现代旱作农业转变。

  张桃林要求,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田间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建设,加强坡耕地治理改造,加强田型调整。二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围绕作物集成技术、抓住关键问题集成技术,着力加强农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旱作农业配套机具的研发,坚持把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农技与农环相结合。三是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加快普及各类专用农机产品、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微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设施、大力建设集雨窖池和配套提灌设备、大力推进先进技术、设备及设施的组装配套。

  四是科学编制旱作农业发展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新格局,力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旱作农业发展步伐。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要求,要抓住有利时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找准政策着力点,大力支持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农民接受、政府重视、技术成熟、先进适用的旱作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要通过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引导农民收回残膜,形成技术推广的良性循环机制,将旱作农业这条路走好、走远。同时,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灌区粮食增产,一手抓旱区粮食增产。在灌溉农业区,要建成一批以改善灌溉条件为基本内容的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在旱作农业区,也要尽快建成一批以旱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为实现全国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发掘新潜力、提供新能力。

  据悉,我国有近10亿亩耕地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是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长期以来,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始终把加快旱作农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十一五”以来,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印发了《农业部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连续五年召开全国农田节水会议,财政部连续多年安排节水示范项目,推动旱作农业发展。

  各地、各级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切实把发展旱作农业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已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500多个,示范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2011年,以地膜覆盖、膜下滴灌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4亿多亩。旱作农业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年减小,旱作区由原来的产量低而不稳变成了现在的粮食主产区。据统计,甘肃6年累计推广旱作农业技术316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过64亿斤。陕西5年间全省净增粮食超过36亿斤,主要作物单产增长了10%,其中旱地玉米单产提高100斤以上,充分说明旱作区实现稳产高产大有潜力、大有希望。另据财政部初步测算,在灌区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需投入4~6元。而在旱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仅需投入2元,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有很高的比较效益。

农业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以赴推进“三秋”生产

农业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力以赴推进“三秋”生产   秋收、秋种、秋管是一年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农事,既决定当年农业收成,又是来年农业生产的开始。9月中下旬以来,农业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把抓好“三秋”生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一场硬仗来打,一环紧扣一环进行部署,一项措施一项措施抓好落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实现了秋粮再获丰收,推动了秋冬种工作顺利开展,夺取了“三秋”生产的阶段性胜利。

  (一)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努力夺取秋粮丰收。

  进入9月份以来,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病虫害偏重发生,对秋粮后期生长造成较大威胁。对此,农业部按照“奋战一百天,力夺秋粮丰收”的总体部署,立足防大灾、抗大灾,狠抓秋粮后期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为过好北方早霜和南方寒露风等“两个关口”,农业部加强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在9月上旬启动《初霜冻农业影响气象服务专报》,为各地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和生产指导意见。9月下旬两次下发紧急通知,对防范早霜和寒露风工作进行部署,督促各地落实防范措施,并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国庆节期间,先后有四个台风生成并影响我国,农业部坚持领导带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台风路径和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进行安排部署,先后下发四个紧急通知,启动一次四级应急响应,三次三级应急响应,派出6个工作组深入台风登陆中心,指导农业防台工作。受秋季气温偏高影响,今年稻飞虱等病虫害发生范围扩大、危害时间延长。对此,农业部及时下发《关于加强稻飞虱等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继续打好重大病虫害防控“三大战役”,同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各地抓紧调集植保技术力量,加强病虫监测,密切关注发生态势,及时发布预报信息,积极有效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减轻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由于应对及时,措施有力,入秋以来连续不断的台风和偏重发生的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夺取秋粮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精心组织机械收获,确保秋粮丰收到手。农业部按照“又好又快”的总体目标,及早组织收割机具,适时抢打抢收,实现快打快收,提高收获质量,确保颗粒归仓。在做好机手调试、机具检修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启动全国秋粮跨区机收工作。通过加强信息引导、搞好指导服务,保证了机收顺利进行。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各地共投入农机具1500多万台,其中,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3.8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31%;一季稻机收面积1.2亿亩,机收水平达到53%。与此同时,农业部进一步强化农情调度,提高信息服务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实行秋收进度每天一报制度,及时掌握秋粮收获进展情况,指导各地加快秋粮收获进度,协调有关部门合力推进秋收工作。与气象部门合作,每天定时将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和有针对性的农事建议发送秋粮主产省区,指导和帮助各地搞好秋收工作。

  (三)科学推动秋冬种生产,为明年夏季粮油生产打好基础。9月中旬,按照推进种植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农业部认真分析今年秋冬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稳定小麦面积,扩大油菜面积,积极开发冬季农业,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秋冬种工作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组织各地摸清农民种植意向,科学确定秋冬种面积目标,为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及种植业稳定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在科学总结近几年夏粮增产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制定了《2008/2009年度秋冬种小麦、油菜生产技术方案》,分区域、分作物提出了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等“十大技术”和油菜秋发冬壮、轻简栽培等“五大技术”,指导各地努力提高秋冬种科技含量。国庆节前后,分两批派出10个工作组,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深入主产区,指导各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提出应对措施,确保苗全、苗壮。农业部小麦、油菜专家长期驻点巡回指导,深入主产区尤其是工作薄弱地区开展扎实细致的技术服务,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四)积极争取出台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部在认真抓好现有政策落实,引导支持广大农民搞好秋冬种生产的同时,针对近年来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下降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分地区、分作物详细测算生产成本,深入研究粮食生产所涉及各个环节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进一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的建议和方案。加强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了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10月20日,国家出台了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白小麦每斤0.87元、红小麦和混合麦每斤0.83元,分别比上年提高0.1元、0.11元和0.11元。这一强烈信号,稳定了农民种粮收益预期,及早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五)深入开展高产创建,促进区域平衡增产。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是推动种植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年的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显著,为全年粮油丰收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继续推动种植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部决定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活动。为此,农业部在认真总结今年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成立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对高产创建活动的统筹协调,成立工作督导组和技术专家组,强化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及早制定了《2009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并结合秋冬种生产对明年的小麦和油菜高产创建进行了具体衔接,农业部种植业系统每个司局级领导联系1-2个省(区、市),加强督导,狠抓落实。目前,600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50个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100个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在秋冬种前已落实到农户和地块,并制定了完善的技术方案和工作方案,做到了农资早落实、专家早到位、技术早入户,不仅技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增强,而且专家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为高产创建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三秋”生产开局好、进度快、质量高,成效十分显著。一是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目前,中稻(一季稻)收获基本结束,晚稻收获已过五成,秋粮将再获丰收,全年粮食将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实现连续五年增产。二是秋粮收获质量明显提高。今年玉米机收作业面积达到4400万亩,比去年增加1200多万亩,机收水平达到1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悬挂式玉米收获机可靠度达到95%以上,收获时的籽粒损失率大大降低。三是秋冬种面积扩大质量提高。预计今年秋冬种作物播种面积有望超过6.9亿亩,比上年增加1800万亩以上。其中,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冬油菜面积扩大1200万亩左右。秋冬种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好于往年。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统一供种率达到70%左右,机耕机播率近80%,均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目前,冬小麦播种已近九成,冬油菜播种已近八成,出苗状况正常偏好,为明年夏季粮油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标签:农业   农业部   提高   技术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