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产业进入智能化“高铁时代”(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我国茶叶产业进入智能化“高铁时代”(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我国茶叶产业进入智能化“高铁时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我国茶叶产业进入智能化“高铁时代”

2、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

3、我国荔枝生产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

我国茶叶产业进入智能化“高铁时代”

我国茶叶产业进入智能化“高铁时代”

综合农民日报、中国茶叶、中国茶叶网等报道,我国茶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各种科技手段覆盖到茶叶生产的方方面面。小小一枚茶叶实现了从前端的种植、采摘、生产加工到后端的品饮全产业链智能化发展。

数字化茶园告别“靠天吃饭”

在过去,传统农业更多依靠气温、土壤、水这些自然资源,但是因为天气状况的不稳定,农民不得不面对“靠天吃饭”甚至颗粒无收的局面。如今,科技彻底改变了农民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命运,大量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手段,不仅让茶叶品质受到保障,也让茶农省去不少麻烦。通过在茶园里安装上基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器、实时摄像系统、气象监测站、土壤墒情检测仪,实现了对土壤酸碱度、环境温湿度、空气PM2.5值、光照强度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帮助茶农及时发现问题。

紧随数字化转型浪潮,浙江杭州狮峰公司于2020年成功落地西湖龙井数字化示范基地“智慧茶园”项目。

茶园通过物联网设备部署,借传感器数字传输,可全方位采集包括气压、风速、气温、降雨量、土壤温湿度等农情数据,实现就气象环境、土壤墒情、病虫害监测预警等茶园种植智能监测。

从而在大数据基础之上,就农事操作提前规划安排,打造生产加工智能管理和产销一体化解决方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朝阳山上的茶叶种植户在平阳黄汤智慧茶园平台可以实时接收茶园的温度、湿度、土壤、虫情等数据,茶叶的生长、生产信息尽在这个物联网管理系统终端的掌握中,为茶企、种植户提供科技支撑,实现足不出户管理茶园。

科技赋能茶叶生产

科技赋能是茶行业现代工厂的大势所趋,智能、机械等一系列设备已成为茶行业工厂的标配,不仅能在茶企发展中成为转型契机,也能在传统的茶叶工厂运作中增加效益与加速茶行业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茶企在不断布局“超级工厂”的未来。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是一个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自动化于一体,按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能工厂。与科技巨头西门子、IBM、百度AI深度合作,极大地提高了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维持标准化与精细化程度。

竹叶青斥巨资打造全自动、清洁化封闭制茶生产线,并运用“五重锁鲜科技”,高效快速杀青技术、低温冷冻保鲜技术、高温快速提香技术、精准水分控制技术、独立充氮保鲜技术,使古老的茶叶焕发生机,让智能化、机械化赋予茶叶标准化发展。

追求传统茶业与现代科技的高度融合,八马茶业通过打造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茶园+智慧工厂”综合体,以科技赋能茶叶种植、生产、仓储,从源头上提升茶叶品质,以标准化制定茶叶的新发展路径。

华祥苑在厦门同安、泉州安溪、宁德福鼎和云南勐海,建设四大现代化生产基地,且全力建设高科技研发检测中心,引进包括GC、GCMS、LCMSMS、ICPMS等高科技设备,打造茶叶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实施。

采茶进入智能化

茶叶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茶叶生产机械化设备当中,采茶机是一项提高采茶效率的神器,也是农业采摘机器类型中最难的领域之一,芽头识别、定位、采摘速度等问题对设备的要求很高。我国采茶机的研究始于1955年,当时各地就出现了根据剪切式、折断式、滚折式、卷折式、夹采式、打击式等机械采摘原理,制造出结构简易的采摘器或采茶机。发展至今,茶叶采摘已出现更标准、智能、可代替采茶机的采茶机器人。

科研人员一按遥控按钮,采茶机器人就开始自动识别茶树上嫩芽,精准伸出机械手,把嫩芽采摘下来并吸入储存盒内。2023年3月,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团队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嵊州基地进行名优茶机器人采摘试验。

浙江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团队专家陈建能教授介绍,这是第三代名优茶采摘机器人,是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之一、浙江理工大学主持的“名优茶芽叶智能精准采摘分级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的研究成果。

山东省科技厅日前公示了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22年“建行创业者港湾”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成绩,岚山区智能采摘团队的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机器人项目获得高端装备领域初创组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名优茶智能化采摘机器人项目于2023年2月份启动实施,该项目针对当前茶产业名优茶采茶人工成本高、效益低的瓶颈问题,结合名优茶采摘场景,开展智能化研发。研发完成后,能实现机器人对茶芽的高速精准识别采摘以及无人行走、自动换行等功能。

截至2023年4月,一代采茶机器人样机采茶试验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二代样机各组件研发试验,计划9月完成二代样机组装后,开展机器人采摘整机验证。项目计划2023年下半年实现采茶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并以此为契机辐射全国,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农业产业中深层次应用。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并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时期。“十四五”时期,国家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也为农业机械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

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荒漠化防治有关情况。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

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根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

张永利说,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通过推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治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规划体系、考核体系,以及工程建设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履约与国际合作体系,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张永利说,与此同时,我国依然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五分之一。

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还有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在全国现有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防沙治沙任务依然艰巨。

全球也同样面临着荒漠化扩展的严峻挑战,联合国2015年发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一重大目标。张永利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将从两个方面采取行动,一方面继续做好本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加大工程治理力度,利用3年时间把已经纳入规划的1700万亩的严重沙化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

另一方面,认真开展防治荒漠化履约和国际合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防沙治沙,扩大国际合作,共享经验,推动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技术和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据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今年9月上中旬将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会议将围绕联合国确立的“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讨论一系列重大政策性议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荔枝生产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

我国荔枝生产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

资料图

近年来,我国荔枝生产出现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在优化热带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荔枝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世界占比均超过六成。

“一江春水绿,两岸荔枝红。”近日,2018年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暨荔枝开摘节活动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举办。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荔枝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形成了竞争力强、特色鲜明、效益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至今为世人津津乐道。荔枝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货”,是仅次于苹果、柑橘、梨和桃的第五大水果,也是热带、南亚热带热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中国荔枝种植面积从1987年的191万亩增长到2017年的861万亩,增长4.5倍;产量从11.68万吨增至229.7万吨,增长19.67倍;产值从4.67亿元增加至284.54亿元,增长60.9倍。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世界占比均超过六成。

“我国荔枝种质资源丰富、品种优势突出、科技水平先进、产业基础良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副主任韩沛新说。

近年来,我国荔枝生产出现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建成了海南特早熟、粤桂西南早熟、粤桂中部中熟、粤东闽南晚熟、泸州特晚熟等特色优势区,实现了有序上市供应,形成了一批品种优良、效益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荔枝商品基地,品质显著提升,产期和品种结构趋于合理。

更为可喜的是,荔枝产业效益趋于稳定,在优化热带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荔枝实现增产增收,价格创近8年以来新高,市场平均零售价在22元每公斤;荔农的亩均利润最高达7500元。

海南陵水被称为“中国荔枝第一红”,是我国最早熟的产区,这里的荔枝几年前就已经搭“专机”出口外销。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周燕华说,海南荔枝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今年预计产量达18万至20万吨,约90%为妃子笑品种,“今年是荔枝丰收年,良好的早市开局将对全国荔枝价格走势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在此次活动中做好产销对接,将确保荔枝丰收年产销两旺”。

荔枝产业质量效益的提升,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表示,科研人员通过在传统品种黑叶、乌叶、怀枝等品质相对一般的品种上高接换种,嫁接桂味、井岗红糯、岭丰糯等优良品种,目前高接换种技术已推广了近70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通过高接换种,市场价格增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成为荔枝主产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

陈厚彬建议,各产区荔枝种植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要提高管理水平,继续加大力度实施低产荔枝园的生态化和绿色化改造,为持续实现绿色、生态、优质、高产、高效目标奠定基础,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荔枝果品。

“随着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全国消费者将更有机会享受到美味荔枝。”陈厚彬说。

但同时他也表示,我国荔枝加工业发展滞后,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1%;且加工品种单一,以荔枝干、荔枝罐头等初级加工品为主,精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低,产业链短,增值能力弱。“要支持加工企业增加多样化荔枝加工的数量,助力荔枝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陈厚彬说。

标签:荔枝   我国   茶叶   荒漠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