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一翻两免” 玉米秸秆全还田(黑土地“喊累” 中国科技力量来“加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黑土地“一翻两免” 玉米秸秆全还田(黑土地“喊累” 中国科技力量来“加油”),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黑土地“一翻两免” 玉米秸秆全还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黑土地“喊累” 中国科技力量来“加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黑土地“一翻两免” 玉米秸秆全还田

2、黑土地“喊累” 中国科技力量来“加油”

3、黑土地“姓农”——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审议黑土地保护法草案

黑土地“一翻两免” 玉米秸秆全还田

黑土地“一翻两免” 玉米秸秆全还田

?  为展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效果,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推动黑龙江省秸秆还田利用与黑土保护,9月17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肇东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联合组织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效果田间观摩会”,百余名种粮大户、合作社代表参加了田间观摩活动。

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肇东市黎明镇示范基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岗位专家钱春荣为现场农民讲解了玉米“一翻两免”秸秆全量还田轮耕技术和玉米秸秆轻简化还田技术。

在条带耕作示范田,钱春荣介绍道:“条带耕作技术是将秸秆粉碎后覆盖还田,播种时采取条带耕作,苗带裸露提高了地温和播种质量,保障苗齐苗壮。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分散失,与裸地相比,土壤含水量提高5-10个百分点,保墒效果显著;此外,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下的输沙量可以减少90.3%-99.4%,能有效遏制风蚀;秸秆覆盖田间径流形成时间晚、水蚀损失量少,增强了土壤的抗水蚀能力。这种模式广泛适用于黑龙江第一、二、三积温带,特别适合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风沙干旱地区”。并现场展示了秸秆还田后的土壤剖面结构,对比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玉米长势。

据了解,玉米“一翻两免”秸秆全量还田轮耕技术以三年为一个轮耕周期,年际间分别采用翻耕、免耕和深松耕作技术,实施秸秆翻埋还田、覆盖还田和松耙还田,实现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分别在土壤下层(≥25cm)、土壤表层(0cm)和中层(0-15cm)形成“立体”的秸秆储存库,实现秸秆分层、分步有效腐解,土壤耕层的全面培肥,有效解决耕作方式单一,耕层浅、实、硬,秸秆全量还田难度大的问题,同时缓解寒地秋季耕整地作业时间短,秋整地作业紧张的问题。该项轮耕技术具有节本增效、固土增碳、蓄墒增产等优点,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遴选为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

黑土地“喊累” 中国科技力量来“加油”

黑土地“喊累” 中国科技力量来“加油”

  ?高肥力、高产量的东北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却面临土壤退化等挑战。如何变“减法”为“加法”?

  中国科学院正在牵头筹备一场“科技会战”,要用科学的方法,让黑土“缓口气”“加点油”。

  5‰速率退化 超负荷耕作“累”了

  “抓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肥沃的黑土地,让东北产粮区的年粮食产量占全国1/4,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

  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黑土地也遭到透支。中科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与开垦前相比,东北地区的黑土层平均厚度由50厘米至60厘米下降到30厘米左右,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了50%至60%,年均下降速率约为5‰。

  找准“减法”的根源,才能更好地精准发力,扭“减”为“加”。

  “退化原因包括缺乏有机物还田、种植制度不合理、常年翻耕旋耕使得疏松土壤裸露地表等。”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说,黑土的肥力下降,为维持一定的粮食产量,农户过量使用化肥,进而导致土壤板结、酸化,保水保肥能力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土地利用处于超负荷状态,是导致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介绍,东北黑土地退化最严重的是旱作农业区,尤其是玉米种植带。研究表明,传统耕作制度下的玉米连作,是导致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

  10年增长6% 秸秆还田能“加油”

  5月初的东北大地,万亩黑土,播种正忙。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高家村,一块225亩的玉米地,上一年秋收后的秸秆经过粉碎,铺在地里,此时已经腐烂过半。地里的秸秆不清理干净就播种,曾经是一种“懒汉种法”,如今成了给黑土地“加油”的新模式。

  十多年前,这块地一锹子下去就露出黄土,是被农户嫌弃的“破皮黄”。经过这些年秸秆覆盖还田,地又给养肥、养黑了。“地比原来更松软了。”农户杨青魁说,“原先还怕秸秆铺在地里,苗长不出来,现在不担心了,每亩地能增产100多斤玉米。”

  试验田的对比数据显示,经过玉米秸秆归还处理,从2007年到2018年,耕层(0~20厘米)土壤有机质由22.5克/千克增加至24.0克/千克,年均增幅达到0.5%至0.7%。

  除了有机质,秸秆归还同时显著提高了氮、磷、钾等养分在耕层的积累。中科院的研究显示,每年向土壤输入的上述养分,分别相当于当地化肥施用量的25%、30%和200%。

  张旭东说,把秸秆留在地里,可以防止风蚀、水蚀,保水、保墒,等于给地表盖上一层厚厚的“被子”,黑土地可以越种越肥沃。

  免耕+智能农机 用集成方案来保护

  秋季,条带旋耕机行走在田间,完成玉米秸秆粉碎、归行、镇压、浅旋等全流程作业;春季,换成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

  关义新介绍,传统耕作方式易把黑土暴露,加大风蚀、水蚀影响,此外还易形成犁底层,阻碍水分下渗、养分运移以及作物根系穿透。通过免耕技术、新型农机研发、作物品种选育等,将形成一整套黑土地保护的集成方案。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宗明说,东北黑土地保护不仅要对“耕作机理”进行创新,还要结合国情,打造智能农机装备和大数据支撑的黑土地保护“装备和信息系统”。

  秸秆深混还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苏打盐碱旱田的障碍复合消减—地力提升技术,有机废弃物的微生物降解技术,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品种分子育种技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技术体系正在形成。

  据悉,在系统总结“黄淮海”“渤海粮仓”等农业科技攻关重大任务经验的基础上,中科院发起的这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将利用相关研究所的科研和数据积累,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合作开展攻关。

黑土地“姓农”——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审议黑土地保护法草案

黑土地“姓农”——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审议黑土地保护法草案

? ? ? ?充分征求包括农民在内的公众意见,“耕地中的大熊猫”应当用于粮食等农产品生产,黑土地保护工作要依靠农民……黑土地“姓农”这一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18日开始审议的黑土地保护法草案二审稿表现得更加清晰、明确。

  黑龙江等四省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民是黑土地的耕耘使用者。去年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对黑土地保护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级人大和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代表、研究机构、有关企业等征求意见;并在互联网上公布草案全文,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四省区人大、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农民等对草案的意见。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据介绍,有的常委会委员和部门建议,要突出黑土地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对此,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黑土地应当用于粮食和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黑土地,应当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实行严格保护,确保数量和质量长期稳定。

  保护黑土地,政府与市场作用都离不开,也要依靠农民。有些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提出,做好黑土地保护工作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还要依靠基层组织和农民。草案二审稿对此增加以下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依法发包农村土地,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黑土地,制止承包方损害黑土地等行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应当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黑土地。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以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和社会化服务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高黑土地产出效益。

  ——国家按照政策支持、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黑土地保护活动,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标签:黑土   玉米   技术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