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徽省粮食产量目标为820亿斤以上(今年安徽省粮食总产820.02亿斤)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今年安徽省粮食产量目标为820亿斤以上(今年安徽省粮食总产820.02亿斤),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今年安徽省粮食产量目标为820亿斤以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今年安徽省粮食总产820.02亿斤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今年安徽省粮食产量目标为820亿斤以上

2、今年安徽省粮食总产820.02亿斤

3、今年将免费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

4、今年将建成八千万亩高标准农田

今年安徽省粮食产量目标为820亿斤以上

今年安徽省粮食产量目标为820亿斤以上

  3月9日,记者从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安徽省将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粮食产量保持在82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卢仕仁介绍,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820.02亿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农民收入增长6.5%。

  为实现今年粮食产量820亿斤以上的目标,安徽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亩均财政投入提高到2500元以上,改造提升210万亩,累计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6200万亩以上。新增“小田变大田”改造513万亩,开展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加快完善从水源到田间、田间到沟渠的灌排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此外,安徽省将深化“大托管”服务改革,争取“大托管”服务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60%。

  聚焦“科技装备”,着力强化农业发展支撑。安徽省将巩固提升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实效,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再建成10个左右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圃、库)。继续实施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及畜禽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加快选育一批高产稳产、高抗广适、专用特用的新品种。扎实推进农机补短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83%提高到84%。

  为持续释放农村改革红利,今年安徽省计划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其中脱贫群众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计划再增加30元以上,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开展“三变”改革的村占比由78%提高到83%,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占比由15%提高到18%,开展分红的村占比由16%提高到21%,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继续实现增长。

  在乡村产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安徽省将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力争全年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万亿元,深入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今年安徽省粮食总产820.02亿斤

今年安徽省粮食总产820.02亿斤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全年粮食产量数据,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10971.3万亩,较上年增长6.9万亩;总产820.02亿斤,较上年增产2.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四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22年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创下新高。这也是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安徽省夏粮呈现面积、单产、总产和效益“四增”的特点,实现“十九连丰”。这既得益于良种联合攻关,也得益于良法推广应用。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和托管服务组织的蓬勃发展,也是小麦种植水平提升的重要支撑。夏粮中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达到74.2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单品种万亩片369个;单品种整建制乡镇99个,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

  秋粮生产中,面对严重高温干旱,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抗灾生产工作部署,细化防灾减灾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切实做好灾害应对。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把中央财政4.35亿元农业救灾资金第一时间落实到田,以“一喷多促”为重点,促壮苗稳长、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高。统筹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将因灾损失控制在最低,夺得来之不易的秋粮丰收。

今年将免费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

今年将免费为1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


  在春耕生产由南向北全面展开的关键时节,4月3日至5日,农业部在北京举办了2007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培训班,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5年以来的测土配方施肥情况,安排部署今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范小建副部长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范小建指出,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五个促进”,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一是促进农民施肥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摒弃了传统施肥方式,主动要求农技人员到自家田里取土化验,科学施肥观念已深入人心。二是促进粮食增产增效。2006年600个项目县免费为4000多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推广面积2.6亿亩,减少不合理用肥50万吨(折纯,下同)左右。据河南省调查,与传统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亩均增产8%—15%,减少不合理用肥2公斤。三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效解决了过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优化了施肥结构,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养分流失,带动了有机肥施用。四是促进肥料生产营销体制创新。各地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探索了一些具有特色、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为构建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五是促进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土肥技术队伍普遍得到加强,化验设备明显完善,检测能力得到增强,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范小建强调,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肥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环节。测土配方施肥作为行之有效的科学施肥技术,是农业节本增效的关键措施,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各界普遍认同,为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创造了良好环境;农业部门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领域不断拓宽,为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农业部门要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范小建提出,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构建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构建长效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上下功夫。一是转变观念。通过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使农民树立科学施肥的意识,使测土配方施肥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愿望;通过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使企业认识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要求,是调整产品结构、促进技术升级、拓展市场空间的契机;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农业部门树立长期、创新和开放的观念。二是拓展服务。扩展为农民服务的领域,改进服务方式,逐步满足千家万户、不同地块、不同作物的施肥需要;建立地力评价系统,为建立完善科学施肥指标体系、优化施肥结构和调整肥料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满足耕地和肥料宏观管理的需要;开发汇总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数据资料,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成果在更多领域、更广范围内转化利用。三是健全机制。从组织领导、技术支撑和监督管理方面完善工作机制;从规范招投标制度、探索配肥加工模式和建立新型供肥体系等方面健全企业参与机制;从政策研究、技术创新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
  范小建说,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补贴资金由5亿元增加到9亿元,实施范围由600个县扩大到1200个县,应用作物扩展到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农业部门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搞好综合协调,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不断完善工作协调组、专家指导组等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整合农业系统内部和相关科研力量,共同推动项目实施。二要严格项目规范管理。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账管理,规范报销手续,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严格规范招投标程序,自觉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加强对配方肥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确保农民用上质量优良、配方科学、价格合理的配方肥。三要不断深化技术服务。加快建立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改进配方设计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做到理解要求,把握要领,规范操作;重视土肥技术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技术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农民的指导服务。四要认真搞好检查验收。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基层,督导工作,及时纠正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补贴项目验收暂行办法的要求,认真组织项目县自验、省级集中验收和国家抽验;加强组织管理、项目实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总结。五要加大宣传力度。围绕春季农业生产等重要农时农事,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加大宣传力度,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深入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今年国家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试点,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免费为1亿以上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4亿亩,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亩节本增效25元以上。
  在培训班期间,对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举行颁奖仪式。

今年将建成八千万亩高标准农田

今年将建成八千万亩高标准农田

年根儿算账,江西省余干县东河村的章兴发长舒了一口气:“遭了旱灾不减产,多亏今年有了高标准农田!”

老章眼见着高标准农田项目落户东河村,通路、整地,打破田垄,打通支、斗、毛渠,几千亩农田告别“靠天吃饭”。

高标准究竟高在哪?“好处多着哩!” 老章掰指头细数:浇地不愁,一亩多打200斤粮;大农机下田,自家15亩水稻收割只用3小时;节肥省药,每亩省出100多元……“这样种粮有干头,一亩增收500元!”

小账连大账。老章家的变化正是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高标准农田,就是通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让中低产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入库高标准农田约6.4亿亩。今年,全国计划再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到2022年,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10亿亩高标准农田意味着什么?可以用3个数字来说明。

“1万亿斤”——高标准农田稳住粮食产能大头,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保障粮食产能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这一数字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0%左右,确保任何时候产得出、供得上,牢牢稳住粮食安全的基本盘。

“过去春怕旱、秋怕涝,如今地平整、土肥沃、旱能浇、涝能排,小麦颗粒饱满,没有瘪籽儿,没有黑籽儿,亩产1000斤没跑儿!”山东省商河县史家庙村种粮大户史益民说。

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

“19.1%”——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率先“变优”“变绿”,项目区农药施用量减少19.1%,同时,化肥施用量也减少了13.8%。在项目区示范带动下,今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达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做面包要强筋的,做馒头要中筋的,如今种小麦更讲究了!”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镇二甲王村种粮大户王占定说,今年6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防虫害用上了植保无人机,“‘黑匣子’真神!喷多少药、多少面积,在手机上看得清清楚楚,绿色优质才能卖出好价钱。”

一个个项目区里,硬件强起来,软件跟上来,新品种、新技术、智慧农业等先进要素聚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少的、好的调上来,多的、非优势的减下去,田野里激活新动能。

“500元”——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一方面,项目区人工、肥料、农药等投入成本下降;另一方面,粮食产量和品质提升,亩均可以增加综合收益约500元。

“渠道三面光,10分钟就把水送到地头;机耕路硬化,运输车辆能到田间。条件好了,今年种完小麦又抢种一季蔬菜,一季变两季,多赚8000元。” 江苏省新沂市时集镇凤云村种植大户阚明航乐得合不拢嘴。

建设高标准农田,离不开给力的投入。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859亿元,今年10月,提前下达2020年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616亿元。真金白银的投入,让种粮主体更有底气。

建设高标准农田,还将兼顾数量与质量。各地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为土地持续“减肥”“节药”、补充“营养”,破解农业发展的资源瓶颈,牢牢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

标签:施肥   配方   今年   农田   高标准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