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果园机械化,助力果业强国(发展果园机械化,路在何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发展果园机械化,助力果业强国(发展果园机械化,路在何方?),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发展果园机械化,助力果业强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发展果园机械化,路在何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发展果园机械化,助力果业强国

2、发展果园机械化,路在何方?

3、发展果园机械,助力果业强国

发展果园机械化,助力果业强国

发展果园机械化,助力果业强国

中国是果业大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消费国,但却难言果业强国。“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是中国果业当前面临的“成长烦恼”,而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下正是其中的主要短板之一。

近日,在2017中国国际农机展期间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主办的果园机械化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家柑橘、苹果、梨、葡萄、香蕉、荔枝(含龙眼)、红枣等水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的专家,分别介绍了我国上述7类主要水果的机械化生产情况及果园机械最新研发成果,提出了今后果业发展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建议。专家们表示,当前农机市场已走向细分时代,果园机械或许有望成为一片新的农机蓝海,农机行业应加大果园机械的研发推广力度,助力果业强国建设。

果业平均综合机械化率仅26.58%

2015年度的《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显示,当前我国果业的平均综合机械化率仅为26.58%,其中,机械植保率和机械转运率较高,分别达到了45.29%、54.23%,机械中耕率为29.43%,机械施肥率和机械修剪率分别低至18.56%、11.32%,而机械采收率仅为2.33%。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何雄奎感叹:“我国果业现在的机械化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差距非常大,既无法满足现代果业发展的需要,也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

果业的综合机械化率之所以如此低下,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整个农机行业研发、生产和推广的重点都放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上,对果园机械领域的关注和投入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国的果树主要种植在山区丘陵地带,各地的地理条件和种植模式千差万别,而且农艺与农机相脱节,现有的普通农机和少量果园机械也难以适用于大多数的果园。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洪添胜说:“国外的果园,大都地块平坦,规模化种植,果树矮小,行间距宽,管理规范,打药、修剪、收获等各种大型机械都可以作业,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很好,很容易实现机械化生产。”反观国内的传统果园,正如河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发中心教授杨欣所总结的,“规模小、坡地多,行间郁蔽严重,人通行都困难,大型机具更难以入园;树干直立果树高,且大树冠、低分叉,修剪、疏花疏果等管理困难,农药也打不到树顶,平面结果,机械采收难度大;很多果园建园时没有预留地头,动力机械无法进地和转弯,或缺乏配套的机耕道。”尽管近年来,陕西、山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等省区,积极推广乔砧矮化、宽行密植的种植模式,建设了一批现代化、规模化的标准化果园,但传统的老果园仍占全国大多数。

“不同水果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地域的土壤状况,对机械化生产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我国葡萄主要有7大产区,每个产区的品种都不一样,种植模式也分为V型栽培、棚架栽培、单篱架栽培等,同样的品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纬度地区,冬季需要把藤蔓解下来挖沟埋起来,春季再重新挖出来绑上架,气温高的地方则不需要。”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徐丽明认为,“果园机械如何适应农艺的要求?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人工成本超过水果生产成本的50%

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环节都需要人工不断作业。何雄奎说:“我国的果园大都是家庭式零散种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多数生产环节靠人工作业,或者半手动、小功率机械作业,是人背机器下地,产业技术链不完整。而发达国家的果园多为全程机械化作业,是机器背人下地,有完整的产业技术链和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体系。”专家们调研发现,在我国当前的果业生产中,挖坑栽种、开沟施肥、修剪整形、疏花疏果、除草套袋、采摘运输等环节大都靠人工作业,并且劳动强度极大、作业效率极低。

“近几年我国植保环节的果园机械有所发展,出现了风送式喷雾机等机械装备,但是采收主要还是靠爬树、上梯子凳子,运输果品和肥料主要还是靠人畜力肩挑背扛,果园升降平台和运输轨道的应用不多。”洪添胜表示,“我一直有个梦想,什么时候我国的水果生产才能扔掉背篓、扁担,不再爬树上梯子,这条路还很长。”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高达59.8岁。著名的果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曾经发问:“未来强壮的果农在哪里?”

与农业劳动力日益老迈相伴的,是果业生产中人工成本的居高不下且节节攀升,一般的人工作业费都超过了每天100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华南等地早已超过了150元/人。何雄奎团队的调研显示,2016-2017年,中国部分地区果园的套袋、施肥、喷药、除草(割草)、人工修剪(疏花疏果)、采收等各个环节的每亩年人工投入成本分别达到了350元、200元、250元、50元、800元、50元,合计1700元。

何雄奎说:“果业生产中,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占据了50%-60%的生产成本,种植户挣不了多少钱。”而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君的调研也显示,人工成本在荔枝、龙眼生产成本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54.5%,62.4%。徐丽明也表示,“葡萄生产的人工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已经高达每天150-180元/人,而且很多时候拿着钱也找不到干活的人。”

洪添胜、李君、徐丽明等专家都表示,在人工成本高企且不断攀升和青壮劳动力短缺日益凸显的双重积压之下,水果的利润空间一降再降,面对这样的趋势,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研发和推广果园机械、提高果业生产机械化率,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果业机械化的基础

近年来,上述7个国家水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专家带领其团队,攻克了不少关键技术难题,研发了大量适用于果园生产的育苗、起苗、植保、挖坑、除草、修剪、收获、运输等环节的农机装备,并在部分水果主产区开展实验示范推广,起到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何雄奎说:“在近几年平原地区新建的标准化果园,一些疏花疏果、整形修剪、打药、果实采收、运输等机械都得到了逐步应用,可以说各个生产环节的单项机械化技术国内基本都有了,但这些技术大都掌握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手中,如何将这些技术综合利用好,真正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果园机械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果业生产机械化及今后果园机械的研发方向,专家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洪添胜认为,“要选育与省力化、机械化相适应的矮化、少修剪、抗病虫害、耐寒耐旱的水果品种;新建果园、老果园改造和标准化果园建设中要考虑机械与设施的应用,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如行间距要宽,要配套耕作道、电力设施等;研发先进适用的傻瓜型、可靠耐用与轻简化的果园机械;培训果园机械操作人员,建设水果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队伍。”

杨欣提出,“要依据农机与农艺协同、融合的原则,推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栽培模式,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的果园面积;要研发产业适用、性能先进、质量可靠、技术逐级提升、市场对路的机械装备;要总结和探索丘陵山地适用农机的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跨果树体系拓展应用。”何雄奎表示,“大型农机很难适应山区丘陵的果园,要研发适合山区丘陵的中小型机具,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栽植模式,研发适合不同产区和不同品种的果园机械。”

据悉,湖北省已把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机械列入了该省的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录。然而就全国范围而言,能够进入补贴目录的果园机械很少。杨欣说:“很多果园机械目前之所以难以进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是因为这些机械大都是新研发的,没有产品的行业标准,鉴定部门既没有资质也无从鉴定。”来武汉参加2017国际农机展的果园机械生产企业——江苏常州迈腾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贲智平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果园机械要想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首先要通过鉴定,可是很多机械都是新研发出来的,农机部门连具备鉴定资质的人都找不到,所以没办法鉴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果园机械未来的市场潜力很大,但是要做好也不容易。贲智平感叹:“水果品种多、地区差异大,传统种植模式更新需要很长时间。果园机械的销售特点是批次多、批量少,对生产的挑战比较大,不像收割机、插秧机这样的标准化产品到处可以用,企业只能根据具体的品种和种植模式采取柔性生产、订单化生产,市场培育周期比较长。”他认为,当前国内的果园机械行业正处在一个百花齐放、大干快上的状态,“小企业很多,很多以前生产拖拉机、收割机的厂家在销售不景气以后转型生产果园机械。不过我相信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随着种植户农艺的改变,果园机械行业在经历一番洗牌淘汰后,会迎来‘春天’。”

发展果园机械化,路在何方?

发展果园机械化,路在何方?

山地果园钢丝绳牵引式双轨运输机。资料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消费国,近年来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也稳居世界第一。但与果业大国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果业的平均综合机械化率不到30%,无法满足现代果业发展的需要。具体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机农艺融合不够,果园建设布局不规范,缺乏适用的果园机械,机械装备质量不稳,有些装备利用率较低,机械的经济性不够等等。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我国整个农机行业研发、生产和推广的重点都集中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上,对果园机械领域的关注和投入较少;另一方面,我国果树主要种植区在山区丘陵地带,地块小而分散,种植结构复杂、品种多。

“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丘陵山区果园机械化的发展。再加上各地的地理条件和种植模式千差万别,农艺与农机相脱节,现有的普通农机和少量果园机械难以适用于大多数的果园。

宜地化机械研发应成为常规

当前,山地果园的运送还是以人力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要解决山地果园机械化问题,首先就要解决运输机械化。记者了解到,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机械(化)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团队,针对山地果园农资和果实主要靠肩挑、背篓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现状,研制了链式索道、双轨、单轨、无轨、轮式和履带式的山地果园系列运输机。

已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上述运输机能分别适应不同地形、地貌的山地柑橘果园,运输肥料和果实等,轨道运输机还可搭载喷雾机、果枝修剪机等作业机械实现综合利用。

“比如钢丝绳牵引式双轨运输机,其由电机带动,轨道运行速度可达每秒0.6米,最大爬坡度为40度,功率2.2千瓦电机载重量为300公斤,5.5千瓦电机载重量为600公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震介绍说,单向牵引式可实现大坡度的上下坡,双向牵引式克服了单向牵引式下坡依赖重力的缺点,摆脱了坡度对安装的限制,可实现大坡度和小坡度的上下坡。

该运输机的轨道可拆装,支撑脚高度能调整,脚掌能仿形,从而适应山地果园的地形地貌,利用率高,保管方便。可通过手控或远程遥控,控制载物滑车运行与停止,实现定点装卸。除此之外,还拥有能防止钢丝绳断绳、松弛、滑车超载等多种安全保护装置。目前该类型机械已推广应用。

在植保作业方面,目前山地果园喷药主要面临压力不均衡的难题。李震团队研发出的山地橘管道恒压喷雾系统,针对管道喷雾中药液压力随作业人数不同而改变的问题,利用管道压力闭环反馈控制与调节,保证喷雾雾滴质量。控制程序中设计的软件,可防止管道喷雾中发生爆管,避免农药浪费,且喷药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高,可实现药、肥、水一体化施用。

“我们研发的遥控喷雾技术,使得无线电及功率放大,解决了山地果园中果树对控制信号的遮挡问题。”李震介绍说,喷雾作业人员佩戴遥控器后,就可以远程操控电动喷雾机,不必频繁操纵交流电源,保障了人员的安全用电。其中的一个装置还能避免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电动喷雾机误启停问题。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果业机械化的基础

“不同的水果品种、种植模式、地域土壤状况,对机械化生产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我国主要有7大葡萄产区,每个产区的品种都不同,种植模式也分为V型栽培、棚架栽培、单篱架栽培等。同样的品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纬度地区,冬季需要把藤蔓解下后挖沟埋起来,春季再重新挖出来绑上架,气温高的地方则不需要。”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徐丽明说,“果园机械如何适应农艺的要求?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洪添胜认为,“要选育与省力化、机械化相适应的矮化、少修剪、抗病虫害、耐寒耐旱的水果品种;新建果园、老果园改造和标准化果园建设中要考虑机械与设施的应用,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如行间距要宽,留出足够的作业空间,要配套耕作道、电力设施等;研发先进适用的傻瓜型、可靠耐用与轻简化的果园机械。”

对于樱桃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蔡宇良强调,栽培方式应与果园机械相配套,超细长纺锤形樱桃园比较适合机械作业。他提倡采用振动式机械采收甜樱桃,即通过机械抓住树体主干摇晃,使果子掉落到网中。

但推广这种采摘模式,育种目标要有所调整,应选育成熟时果柄和果实容易分离的品种。他还说,“设施大棚机械是未来机械化研究的全新领域,樱桃设施栽植不受地域限制,具有防雨、防霜冻、防冻害的功能,经济效益高,但同时也对机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方协调为果园机械化保驾护航

“农机装备技术大都掌握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手中,如何将这些技术综合利用并推广好,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肖宏儒表示。

要解决果园机械化难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杨洲提出要从“园、树、机、人、化”五个方面着手。园即果园,加强标准化果园建设,对老旧果园进行改造,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树即果树,培育标准化果树(矮化、成型),规范果树栽培;机即机械,加快果园机械研发,提高果园机械的适用性和机械装备的可靠性;人即农户,通过机械化现场示范,对果农进行培训服务;化即社会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供社会化的作业服务,并总结推广有效模式。

河北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林果装备事业部部长杨胜南也有自己的心得:国外在果园机械方面起步较早,涵盖机型种类比较齐全。国内果园的种植方式、果树修剪方式等并不适合果园机械的使用。

“因此在引进国外先进果园机械设备的同时,需要做好消化吸收工作,以避免机具适应性不强。”他说,这更需要农机企业针对我国果园种植特点,研制开发适应国内果园状况的全程、高效机械设备。今后果园装备的发展方向,将是管理信息化、作业智能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和经营服务网络化。

“除此之外,果园机械要想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有稳定的质量,关键是基础零部件质量的提高。比如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的隔膜泵、喷头,果园作业平台的驱动车桥、操控系统等部件。”杨胜南说。

发展果园机械,助力果业强国

发展果园机械,助力果业强国

中国是果业大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消费国,但却难言果业强国。“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是中国果业当前面临的“成长烦恼”,而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下正是其中的主要短板之一。

资料图

近日,在2017中国国际农机展期间由中国农机流通协会主办的果园机械化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家柑橘、苹果、梨、葡萄、香蕉、荔枝(含龙眼)、红枣等水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的专家,分别介绍了我国上述7类主要水果的机械化生产情况及果园机械最新研发成果,提出了今后果业发展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建议。专家们表示,当前农机市场已走向细分时代,果园机械或许有望成为一片新的农机蓝海,农机行业应加大果园机械的研发推广力度,助力果业强国建设。

果业平均综合机械化率仅26.58%

2015年度的《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显示,当前我国果业的平均综合机械化率仅为26.58%,其中,机械植保率和机械转运率较高,分别达到了45.29%、54.23%,机械中耕率为29.43%,机械施肥率和机械修剪率分别低至18.56%、11.32%,而机械采收率仅为2.33%。

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何雄奎感叹:“我国果业现在的机械化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差距非常大,既无法满足现代果业发展的需要,也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

果业的综合机械化率之所以如此低下,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整个农机行业研发、生产和推广的重点都放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上,对果园机械领域的关注和投入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国的果树主要种植在山区丘陵地带,各地的地理条件和种植模式千差万别,而且农艺与农机相脱节,现有的普通农机和少量果园机械也难以适用于大多数的果园。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洪添胜说:“国外的果园,大都地块平坦,规模化种植,果树矮小,行间距宽,管理规范,打药、修剪、收获等各种大型机械都可以作业,农机和农艺结合的很好,很容易实现机械化生产。”

反观国内的传统果园,正如河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发中心教授杨欣所总结的,“规模小、坡地多,行间郁蔽严重,人通行都困难,大型机具更难以入园;树干直立果树高,且大树冠、低分叉,修剪、疏花疏果等管理困难,农药也打不到树顶,平面结果,机械采收难度大;很多果园建园时没有预留地头,动力机械无法进地和转弯,或缺乏配套的机耕道。”尽管近年来,陕西、山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北等省区,积极推广乔砧矮化、宽行密植的种植模式,建设了一批现代化、规模化的标准化果园,但传统的老果园仍占全国大多数。

“不同水果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地域的土壤状况,对机械化生产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我国葡萄主要有7大产区,每个产区的品种都不一样,种植模式也分为V型栽培、棚架栽培、单篱架栽培等,同样的品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高纬度地区,冬季需要把藤蔓解下来挖沟埋起来,春季再重新挖出来绑上架,气温高的地方则不需要。”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徐丽明认为,“果园机械如何适应农艺的要求?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人工成本超过水果生产成本的50%

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环节都需要人工不断作业。何雄奎说:“我国的果园大都是家庭式零散种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多数生产环节靠人工作业,或者半手动、小功率机械作业,是人背机器下地,产业技术链不完整。而发达国家的果园多为全程机械化作业,是机器背人下地,有完整的产业技术链和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体系。”专家们调研发现,在我国当前的果业生产中,挖坑栽种、开沟施肥、修剪整形、疏花疏果、除草套袋、采摘运输等环节大都靠人工作业,并且劳动强度极大、作业效率极低。

“近几年我国植保环节的果园机械有所发展,出现了风送式喷雾机等机械装备,但是采收主要还是靠爬树、上梯子凳子,运输果品和肥料主要还是靠人畜力肩挑背扛,果园升降平台和运输轨道的应用不多。”洪添胜表示,“我一直有个梦想,什么时候我国的水果生产才能扔掉背篓、扁担,不再爬树上梯子,这条路还很长。”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高达59.8岁。著名的果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曾经发问:“未来强壮的果农在哪里?”

与农业劳动力日益老迈相伴的,是果业生产中人工成本的居高不下且节节攀升,一般的人工作业费都超过了每天100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华南等地早已超过了150元/人。

何雄奎团队的调研显示,2016-2017年,中国部分地区果园的套袋、施肥、喷药、除草(割草)、人工修剪(疏花疏果)、采收等各个环节的每亩年人工投入成本分别达到了350元、200元、250元、50元、800元、50元,合计1700元。何雄奎说:“果业生产中,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占据了50%-60%的生产成本,种植户挣不了多少钱。”而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君的调研也显示,人工成本在荔枝、龙眼生产成本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54.5%,62.4%。

徐丽明也表示,“葡萄生产的人工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已经高达每天150-180元/人,而且很多时候拿着钱也找不到干活的人。”

洪添胜、李君、徐丽明等专家都表示,在人工成本高企且不断攀升和青壮劳动力短缺日益凸显的双重积压之下,水果的利润空间一降再降,面对这样的趋势,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研发和推广果园机械、提高果业生产机械化率,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果业机械化的基础

近年来,上述7个国家水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专家带领其团队,攻克了不少关键技术难题,研发了大量适用于果园生产的育苗、起苗、植保、挖坑、除草、修剪、收获、运输等环节的农机装备,并在部分水果主产区开展实验示范推广,起到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何雄奎说:“在近几年平原地区新建的标准化果园,一些疏花疏果、整形修剪、打药、果实采收、运输等机械都得到了逐步应用,可以说各个生产环节的单项机械化技术国内基本都有了,但这些技术大都掌握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手中,如何将这些技术综合利用好,真正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果园机械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果业生产机械化及今后果园机械的研发方向,专家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洪添胜认为,“要选育与省力化、机械化相适应的矮化、少修剪、抗病虫害、耐寒耐旱的水果品种;新建果园、老果园改造和标准化果园建设中要考虑机械与设施的应用,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如行间距要宽,要配套耕作道、电力设施等;研发先进适用的傻瓜型、可靠耐用与轻简化的果园机械;培训果园机械操作人员,建设水果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队伍。”

杨欣提出,“要依据农机与农艺协同、融合的原则,推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栽培模式,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的果园面积;要研发产业适用、性能先进、质量可靠、技术逐级提升、市场对路的机械装备;要总结和探索丘陵山地适用农机的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跨果树体系拓展应用。”何雄奎表示,“大型农机很难适应山区丘陵的果园,要研发适合山区丘陵的中小型机具,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栽植模式,研发适合不同产区和不同品种的果园机械。”

据悉,湖北省已把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机械列入了该省的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录。然而就全国范围而言,能够进入补贴目录的果园机械很少。杨欣说:“很多果园机械目前之所以难以进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是因为这些机械大都是新研发的,没有产品的行业标准,鉴定部门既没有资质也无从鉴定。”来武汉参加2017国际农机展的果园机械生产企业——江苏常州迈腾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贲智平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果园机械要想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首先要通过鉴定,可是很多机械都是新研发出来的,农机部门连具备鉴定资质的人都找不到,所以没办法鉴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果园机械未来的市场潜力很大,但是要做好也不容易。贲智平感叹:“水果品种多、地区差异大,传统种植模式更新需要很长时间。果园机械的销售特点是批次多、批量少,对生产的挑战比较大,不像收割机、插秧机这样的标准化产品到处可以用,企业只能根据具体的品种和种植模式采取柔性生产、订单化生产,市场培育周期比较长。”他认为,当前国内的果园机械行业正处在一个百花齐放、大干快上的状态,“小企业很多,很多以前生产拖拉机、收割机的厂家在销售不景气以后转型生产果园机械。不过我相信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随着种植户农艺的改变,果园机械行业在经历一番洗牌淘汰后,会迎来‘春天’。”

标签:果园   机械   机械化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