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的农业之变(气候变化不止需要应对,还可以利用)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气候变化下的农业之变(气候变化不止需要应对,还可以利用),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气候变化下的农业之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气候变化不止需要应对,还可以利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气候变化下的农业之变

2、气候变化不止需要应对,还可以利用

3、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背景下:推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

气候变化下的农业之变

气候变化下的农业之变

?  说到气候变化,这个词汇今年让全国人民尤其是北方群众感触颇多。那么,今年我国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是不是符合我国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如此变化对我国农业将会带来哪些影响?该如何应对?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

  周兵介绍,截至目前,今年我国气候特点突出表现为两个字:热、雨。

  先看热。据气象统计,今年我国高温日数多,北方高温出现早,京津冀地区出现了极端高温。其中,东北、华北高温是1961年以来出现最早的。5月,内蒙古东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等地的最高气温超过40℃,局地超过42℃;6月下旬,京津冀地区普遍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有56个气象观测站超过40℃。

  再看雨。今年降雨的特点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降水区域性差异大,强降水极端性显著。比如,北京南郊观象台,目前累计降水量已达506.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3.5%。

  周兵和他的团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分析,得出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一些重要规律: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一是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且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近100多年来(1901-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1951-2017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温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且内部不同地区间升温速率差异明显,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其中,青藏地区增温速率最大。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1961-2017年,我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极端高温事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

  这就是说,今年的气候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大趋势是一致的。周兵说,气候变化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全球变暖,二是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趋于增强。今年夏天的高温使得辽宁湿地干涸、“热死”近两万多斤鱼,大量大连海参被“热”死。夏季高温使得小龙虾和螃蟹等产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价格必然会上涨。

  气候变化必然会对我国种植业及水产养殖业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

  对种植业。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影响利弊共存,但不利影响较有利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导致全球高温、干旱、暴雨洪涝、风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作物的生育期、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气候变暖,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延长生长期,作物生产潜力增加;气温升高,作物种植界限北移,适宜种植的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气候变暖,农作物低温冷害减少,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农作物生育期将缩短,生长量减少;还将使农业病虫害加重、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化肥释放周期缩短、灌溉成本提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作物吸收更多碳而减少氮的吸收,蛋白质含量降低,进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会增加我国东北、西北和青藏地区等地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我国农业复种指数将普遍增加。在未来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作物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我国水稻主产区双季稻、单季稻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减产趋势,其中,早稻减产趋势最大、晚稻最小、中稻居中。

  对水产养殖业。首先,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水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影响海水鱼塘的养殖面积,原来在潮间带构筑的鱼塘、虾塘被淹没变为潮下带,养殖面积减少。其次,全球变暖,暖水性的养殖种类将有机会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转移迁徙,改变海区生物群落和生物地理学的结构,如大黄鱼由福建沿海扩增至江苏、山东沿海,实施人工养殖将成为可能。最后,气温升高,水温也随同升高,海水鱼类胚胎和胚后发育期加快,养殖鱼类的新陈代谢加快、生长率提高,产量随之提高,同时水温升高将延长养殖期,养殖鱼类个体加大而提高了产量。但是,水温上升,会带来病害多发。海水鱼养殖常见的病毒性、细菌性引发的充血病、溃疡病、烂鳃病,以及寄生虫引发的指环虫病、孢子虫病、锚头蚤、车轮虫病等都是高温季节易暴发和流行的疾病。高温会诱发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养鱼池形成“水华”,在海区造成“赤潮”。赤潮生物覆盖水池表面或进入鱼类腮腔,致使鱼类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后会分解大量有毒物质,对养殖鱼类造成危害。

  因此,周兵建议,在种植制度与结构调整中,应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选育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适合不同气候类型的作物种类及生态类型,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进农业技术措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农业气候生态环境,推行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和防御工作。

  在水产养殖方面,可以通过养殖更多品种、提高养殖数量来积极、有效应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加大对高温疾病的防范力度,推广耐高温养殖技术,对极端气候事件早做预判提前应对。

  “气候变化是大势所趋,其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将会不断显现,我们需要做的是趋利避害,让农业生产逐步适应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周兵说。

气候变化不止需要应对,还可以利用

气候变化不止需要应对,还可以利用

面对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这个大课题,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正确认识和科学应对,事实上,更为全面和主动的理念应该是: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有效利用。

眼下,正是南方诸多省份早稻生长的季节,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江西许多地方的早稻长得比通常情况要高要粗,个中原因是江西省农业农村部门和气象部门近两年一直在推广早稻早播技术,即利用早春时节的气候变暖,提前播种早稻,提前收获早稻,之后的晚稻也随之早播早收。这样,早晚稻的生长期都得到了延长,而晚稻也躲过了生长后期的寒露风,两者产量、品质均得到提高。可以说,这是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中有效利用气候变化的一个经典案例。

气候变化,主要是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明显的,最简单如高温天气,超过35℃以及40℃的天数增加,会明显降低农作物的产量。近些年来,面对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这个大课题,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正确认识和科学应对,但事实上,仅有这两点是不够的,近些年一些北方省份利用气候变暖进行的种植带北移,以及江西早稻早播的尝试,均在不知不觉中透露出这样一个理念,即我们还可以有效利用气候变暖。所以,就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而言,更为全面和主动的理念应该是: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有效利用。

相信许多读者对“应对”这个词是熟悉的,而有效利用则需要对气候变暖有一个更加全方位、系统性的认识。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跨越幅度大,所以气候变暖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一南一北两头来考虑。从目前看,气候变暖不利影响明显的地方是南方省份,因为原本就热,再热不仅人受不了,农作物也受不了;而相对有利的地方是北方,因为原本很冷,现在变暖和了,这种升温带来的结果就是:原来不能种植农作物的地方,现在可以种了;或者是,原来不能种植某种农作物的地方,现在可以种植某种农作物了,这就是种植带北移。

比如黑龙江省,40多年来玉米种植带北移平均200公里左右,增加种植面积6100万亩;水稻北移,种植面积增加5600余万亩。到2022年,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这固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首要则是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1980年,黑龙江粮食种植面积为1.1亿亩,2022年增至2.2亿亩,增加了1亿多亩,这其中,种植带北移功不可没。

种植带北移在“扩豆增油”战略中也开始发挥作用。因为东北地区的气温升高较快,导致黑龙江、内蒙古均出现了大豆的种植带北移。其中,近30年来,黑龙江大豆种植带北移了33.3公里,内蒙古大豆种植带北移了101公里,而所北移的区域许多以前都是牧区或林区,等于为大豆扩种增加了宝贵的耕地资源。

如果说,站在北头看,气候变暖是较为有利的,那站在南头看,就一定是较为不利的吗?不尽然,江西的实践就是最好的回答。江西的早稻早播利用的就是早春时节的气候变暖,其播种比通常要提前7-10天,收获期提前5-7天。从平均看,早稻的生育期能多出2-3天,亩产比通常增加29.4公斤。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业内一直有“要下一个结论”的想法,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实,笔者倒是觉得,这个结论完全可以不急着下。

一是因为,从大方向看,气候变化对南方的影响和对北方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到底北方为此获益多少,南方为此损失多少,实在不好量化衡量。

二是因为,即便是气候变化影响较为不利的地区如南方,也存在着有效利用的差异。有效利用多的地方,可能会把更多不利因子转化为有利因子;有效利用少的地方,可能会更多显现不利的一面。而这种情况,还是在动态发展中的,不是静止不动的,跟认识气候变化,跟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有关系,因而无法以现在的静态来下未来动态的结论。

所以,回到前面提到的十二字: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有效利用。虽然我们人类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减缓全球的气候变暖,但却无力阻止气候变暖的大方向。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农业生产中,“有效利用”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背景下:推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挑战背景下:推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

全球环境基金七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项目于2021年正式启动,项目由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谋划实施,以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生产系统为目标,旨在通过农田景观综合管理规划、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生态农产品价值链延伸,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模式,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及利益相关方伙伴关系,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土地修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模式和经验支撑。会上,项目示范省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就如何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和推动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重构健康农田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0%,不仅具有重要的生产功能,也具有调节气候、养分循环、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固碳减排、侵蚀控制、环境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赵建宁介绍。

但是,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农业经历了快速转型,长期以高产为导向的集约化生产造成了农业系统生态功能弱化、农田生物多样性下降、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减弱等一系列问题。农业生产重视产中环节,忽视了与产前、产后等环节的有机衔接,造成价值链不完整,农产品价值的市场效益未能充分体现,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田生态系统面临综合障碍,如生产力下降、养分循环失衡、传粉能力下降等,综合服务功能弱化,农业发展不可持续。”赵建宁指出。

“重构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赵建宁认为,要着重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集约化农田生态强化技术体系,采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通过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和科学配置、以及农田生态景观构建,提升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实现农业生态系统供给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阜介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项目将结合我国农业系统转型突出问题和发展需求,探索相应制度与机制创新,项目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即开发农业景观尺度上的综合景观管理(ILM)系统,促进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可持续粮食生产实践和负责任农产品价值链,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知识管理与监测评估。

该项目计划改善45万公顷农田景观,通过生态沟渠、生态廊道等生态系统修复和农田生境系统构建,修复8万公顷土地面积,减排温室气体600万吨。

打造生态低碳农业现实场景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现实场景什么样?在该项目中,开发农业景观尺度上的综合景观管理系统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绘了更为清晰的现实场景轮廓。不过,其与我们常说的以观赏为主的“景观农业”大不相同。

“综合景观管理是一个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与生态和生物物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系统。它可以包括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娱乐价值等等。”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专家周波解释,其是在地理上比单一农场更大的土地,是解决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许多其他全球性问题的一种日益流行的方法,旨在同时改善粮食生产、环境治理成果和农村生计的景观规模的政策、规划或管理举措。

简单来讲,“眼睛只盯着那块田是不行的,不但要看到农田,还要看到农田周边,以及农田所在的整个流域和区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如是说,这就相当于农田生产不再局限于一种作物、一个景观、一块区域,而是要涉及生态、生产、生活的空间布局,关注农田及其周边紧密的生态关系,注重作物布局、品种优化和技术组合。

骆世明给大家展示了一张生动形象的图片:农田的基塘系统与高畦深沟周围是一排农田林网与沿海防护林带,往内陆走,防护林将稻田一圈圈围了起来,与山脚下的梯田分隔开来。山腰挂满了果树、茶树,山尖被葱茏的林木包围,远远望去,与农田系统一江之隔的居民区、工业区若隐若现。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而人的命脉在田。”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宇振荣看来,通过“农业生态原理+景观生态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耕地保护和绿色农田建设,农业将更加包容,也更具韧性。

赵建宁认为,打造农业生态系统还要优化农业生态屏障体系,如在农田内条带化轮间作、立体种养,在农田边界构建生态廊道、田边花草带、乔灌草木体生态网,在非农斑块进行生态修复等等,不仅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益农业生态系统修复。例如陕西安康明星村的万亩桑海,采用“桑+果+菜+草+鸡”有机结合的种养循环模式,桑园内设置了金蚕植物缓冲带、生态廊道、条带状农田异质生境,并巧妙构成了“桑叶金蚕”的图形,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农田景观构建技术的相互结合,最终打造了桑香绵延的“金蚕小镇”。

构建农产品生态价值链

“目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挑战,如何增强作物生产系统对气候的韧性和适应性,减缓气候变化,使大食物系统更加绿色可持续是一项重要课题。”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介绍,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世界20%的人口,“如果不能满足口粮100%、谷物95%、肉类90%的自给率,我们国家是不安全的,因此第一步就是要保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稳定。”

张卫建指出,基于此,我们要构建可持续作物生产模式,即不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可以稳定满足当代及后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量足、质优、安全农产品的作物生产方式。

据了解,全球环境基金七期项目分别设置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宗作物为目标的作物生产系统,五大项目区面积共20万公顷,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10%,同时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6%,作物单产提高6%,促进可持续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生态农产品价值链延伸。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农产品的要求已由过去的‘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湘如列举了购物平台上的一些农产品,很多标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认证标签的农产品质高价优,深受广大顾客青睐。

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近年来设施蔬菜、中草药、特色采摘等特色现代农业,沃森农业、鲁花面粉等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让“食在庆云”区域公共品牌叫得愈发响亮。山东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研究员曲召令介绍,庆云集成了高效生态、农产品深加工等为特色的生态农业,不仅延长了农产品价值链,更带动当地600多农民增收10%以上。

作者:李俊霖 马凤飞 刘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标签:农业   气候变化   生态   气候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