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种子选手”和“专用收割机”联袂演出 挑战再生稻发展难题)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种子选手”和“专用收割机”联袂演出 挑战再生稻发展难题),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种子选手”和“专用收割机”联袂演出 挑战再生稻发展难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

2、“种子选手”和“专用收割机”联袂演出 挑战再生稻发展难题

3、“种田”也能很划算,浙江农民都这么潮了吗?

“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

“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

  ?三江平原“绿浪”翻滚,水稻抽穗扬花。“瞧,穗长得多壮,今年预计亩产能超1200斤。咱种的绿色水稻,市场上可受欢迎了。”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七星农场种粮大户张景会声音洪亮。

张景会的底气来自于科技。这几年,农场推广的侧深施肥、智慧农业等新技术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侧深施肥技术让每亩水稻减肥10%、增产8%

种地靠技术,种了25年水稻,张景会认这个理儿,“找同行、访专家,摸索新技术,咱就没断过。”

前些年,收购商来收粮,好稻子开价高,张景会寻思走绿色路子,没想到遇到难题。张景会说,“施肥咋样能省,门道不少。以前施肥不讲究,靠感觉抛撒,一垧地能‘吃’1000多斤肥,减肥哪能那么容易?”

“减肥减药是农业绿色生产的关键技术,但研发应用难、推广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肥料技术处处长杜森介绍,“施肥技术涉及农资、农机、农艺等链条,农业部门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整合资源,集成技术,引领示范。”

从2013年开始,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与黑龙江农垦携手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发缓释肥料,推广施肥插秧一体化农机,实现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全链条服务,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新技术。

插秧机缓缓前行,边插秧、边施肥,肥料精准地送到秧苗根部侧方的3—5厘米处。“这就像是把肥料‘喂到嘴边’,水稻能吃多少咱就施多少。”张景会说,“这么施肥,两本账都算得来。”

先算“增收账”:施肥次数三合一,省了人工;精准施肥,每亩地少用化肥4公斤。营养吸收好,水稻生长期提前,每亩还能多收60多斤粮,增收80元左右。

再算“生态账”:从一大片到一条线,施肥方式一变,让黑土重焕生机。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李国俊介绍,过去地欠了撒肥,地越来越馋,土越来越硬。如今,黑土“吃”得营养,又变得油亮松软。

“侧深施肥技术让水稻株高、分蘖、出米率等均比常规施肥方式更高。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在建三江的推广面积已达500万亩,每亩水稻减肥约10%、产量增加约8%。”中化农业副总裁马跃介绍。

好稻子有好身价,数据成了新“农资”

“说起来可神了,卫星8天一趟,从农场天上过,谁家水稻长得不好,手机很快就能收到提醒。”说起互联网种地,张景会一脸兴奋。

走进七星农场的大数据中心,高清屏幕能实时“盯”着水稻生产情况。“叶子纹路、爬在上面的小虫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七星农场农机中心主任孟庆山介绍。“卫星遥感定位地块、摄像头直接锁定秧苗,坐在办公室里就制定好了植保方案。”

“眼睛”都在地里。水稻田里安装有摄像头、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气温、湿度、墒情和作物生长情况。“种地从面朝黄土变成了看屏幕、算数据,每亩种地成本平均节省200元。”孟庆山说。

物联网、大数据、无人农机……大田种植业物联网平台项目在农场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接”入网中。七星农场种植大户闫春江感慨,“过去挽裤腿、扛锄头,现在点鼠标、看手机。除了田管外,现在连买农资、领补贴、贷款都能在手机上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新技术让好稻子有了好身价。“咱的水稻闻起来香,吃起来糯,可过去知道的人不多,卖不上好价钱。”张景会说,一根网线把田头和餐桌连起来,大米注册了品牌,贴上二维码,穿上包装盒,价格涨了,300亩有机水稻,亩均效益突破1100元。

从老耕牛到“大铁牛”,从“种地看天”到高产稳产,从手挑肩扛到网络信息技术,张景会由衷感慨,“种地靠技术,绝对有奔头!”

“种子选手”和“专用收割机”联袂演出 挑战再生稻发展难题

“种子选手”和“专用收割机”联袂演出 挑战再生稻发展难题

  8月10日上午,艳阳高照,宁乡市流沙河镇扶冲村的一片稻田里传来收割机的轰鸣声。湖南省农学会组织专家们忙着对这片“一季杂交稻+再生稻”基地百亩核心示范区头季稻进行测产验收。?

  “一季中稻留蓄再生”是南方光温资源“两季不够一季有余”地区最经济高效的种植模式,可为已有耕地面积在有限光温资源条件下的粮食生产做“加法”,为农民育秧、整地、插秧等工时和肥料等成本做“减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记者,湖南适合栽培再生稻的耕地面积大概有2000万亩,发展再生稻对提高我省粮食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再生稻面临着头季稻米质不好、再生季产量不高、机械化收割损耗大等发展难题。

  而这次,是“种子选手”和“专用收割机”的联袂演出,它们有备而来,欲携手挑战再生稻发展难题。

  兼顾产量、米质,还不怕热?

  “种子选手”叫“爽两优138”,是专家们认为“目前从综合性状来看最适合作为再生稻培植的品种”。

  “它的生育期适合一季中稻留蓄再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试验基地管理处处长舒服研究员告诉记者,“爽两优138”3月中下旬播种,8月10日之前成熟收割,在确保头季高产的前提下,给再生季留出足够的生长时间。同时,头季稻及时收割,可留35厘米以下的低位稻桩,有利于更多再生芽同步萌发成长,确保再生苗大穗多穗,促进再生季高产。

  “品种耐高温,对结实率影响小。今年异常高温条件下,‘爽两优138’结实率仍然超过85%,表现出超强的耐高温能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强介绍,它还具有米质优的特点,因为它稻米品质对高温比较钝感,垩白粒率、垩白度都较小,在国家区试中获颁农业农村部二级优质米。

  众望所归。“种子选手”头季稻测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亩产765.7公斤。“不是每个品种都适合做再生稻。”此次测产专家组组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良碧表示,再生稻需要有两个关键品质:再生力强;头季能抗酷暑高温,再生季能扛寒露风。目前在再生力和耐高温方面,“爽两优138”都有不俗表现。

  收割机专门“减了个肥”?

  再生稻的头季收割作业不能任性,得为再生季留“生机”。传统农机,吨位大、履带宽等特点,显然不适用于收割再生稻。为了收割时低损高效收获,得给农机“减肥”。

  为此,湖南省农科院农机装备研究所专门设计研制出再生稻头季收割专用机器。

  吨位变轻!从收割到输送,再到脱粒,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了轻质材料。普通收割机一般3.5吨以上,而再生稻头季收割专用机体重轻了1吨左右。

  履带变窄!普通收割机履带宽度为450毫米或500毫米,而再生稻头季收割专用机履带宽度仅为280毫米。

  “这些设计可以使头季稻稻谷损失和稻桩压损由45%降低到21%。”省农科院农机装备研究所所长李明介绍,这一专用装备仍在进一步优化改良,希望能把损失降低到10%以下。“明年,我们计划结合品种,设计再生稻专用株行距,形成再生稻机插、机收一体化专用机器配套,助力再生稻高产稳产突破。”

  “此次示范,除品种之外,农机农艺联合攻关是亮点。”省农科院副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说,我省提出要大力推进种业创新和智慧智能农机产业“两个高地”建设,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推广轻简高效栽培管理模式,充分挖掘再生稻产量潜力,助力我省粮食生产。

“种田”也能很划算,浙江农民都这么潮了吗?

“种田”也能很划算,浙江农民都这么潮了吗?

寀卢村的无人耕地机正在工作。 记者 汪驰超 摄

坐观光车穿过长长的凌霄花长廊,路边水田里一台无人驾驶的耕地机正在工作,不远处则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孩子们在宽敞平整的田间道路上玩耍写生……这是记者近日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城东街道寀卢村看到的一幕。

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穿梭于田间地头,田园变成公园,自成风景。

寀卢村的蓝天白云和田野。 记者 黄慧仙 摄

“我们既要种好田,又要把产业发展融合到田里去,让种田也能变得很划算。”寀卢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卢阳春说。

其实,寀卢村的“种田经”由来已久。

1993年,寀卢村村民卢法素将早稻直接撒播于田间,取得了省工、省力、省本、高产、高效的效果。随后,该村成立了农副业发展服务公司统一管理农田,并引入大型机械化设备,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了“农技+农机+社会化规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寀卢经验”,并在浙江推广。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寀卢村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销售方面,赋能发展现代农业。如今,寀卢村1200亩基本农田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在寀卢村的智慧农业展示馆,点开“智慧寀卢云平台”,各片稻田里的土壤状况、重金属含量、水温等指数一目了然。

“我们的农田已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农产品用的什么种子,什么时候种下、什么时候收割、产量多少,所有相关数据都一键可查。如此一来,不仅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农产品品质也有保障,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卢阳春说。

“智慧寀卢云平台”。 记者 黄慧仙 摄

无人机施肥,智能远程监控箱用于土壤墒情监测……在寀卢村的水稻田边,随处可见科技元素。寀卢村城东街道农技站原站长厉惠江说,农业新技术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种田效率。“过去每亩水稻田要用10个工,现在每亩只要3个工。过去农忙要持续1个月,现在5天左右就能搞定。”

从“人动起来”“村动起来”到“技术加持”,寀卢村的一把种子成功“唤醒”当地千亩良田。

当然,诞生于田间的“寀卢经验”并非一成不变的埋头种地。

紫藤长廊、樱花大道、梯台花田、农业科技园、七星公园……如今的寀卢村,涌动着无限发展可能。

村东,一座白色大楼拔地而起,这是我省首个基于“馆内科普互动与户外实地体验相结合”理念建设的农业科技馆。

“我们引入了第三方运营,村里的第一期农业文旅产业即将落地,农业科技馆、游客接待中心、卡丁车等设施将陆续建成。”卢阳春说,未来,还将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等农业新业态,推动寀卢村一产提升、二产转型、三产加强。

近年来,该村4000余亩的寀卢“共享田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基本完成,其融合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等内容,成功引进外来企业签订产业合作协议。这种既种粮食又“种风景”的模式,不仅改善了村居环境,还为村民带来了收入。从2003年至2022年,该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已从8000多元增长至8.2万余元。

“种田经”并非寀卢村的专属。利用好脚下土地发展农业等产业,浙江乡村动了不少脑筋。

数千株兰花正在进行喷灌。 记者 黄慧仙 摄

点点手机,数百个喷淋设施均匀喷出水雾,6000多盆兰花苗顿时来了一场沉浸式“spa”……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的兰花数字工厂,养兰成了一件科技感满满的事。喷淋、灌溉、遮阳、通风、照明、花情监测等过去需要有经验的老兰农才能做好的环节,现在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就能全部搞定。

棠棣村是“春兰故乡”,村里95%的村民从事花木生产与经营。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说,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村里流转激活了1000亩闲置的土地,建起了10000平方米兰花大棚,兰花产业从过去的零星散发变成抱团经营,种植的花卉苗木还有企业兜底包销,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万元。

行走在浙江乡村,听风吹稻叶,触摸花卉草木,浙江农民的智慧闪烁其间。

未来,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还有更多传奇等待书写。

寀卢村农田俯瞰图。 记者 汪驰超 摄

标签:再生   收割   水稻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