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增强“五个能力”推进重庆农业现代化)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增强“五个能力”推进重庆农业现代化),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增强“五个能力”推进重庆农业现代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2、增强“五个能力”推进重庆农业现代化

3、增强乡村保障粮食安全功能

4、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要求,从着力解决农民最直接的经济利益问题出发,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中心任务,符合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到九五后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1926元提高到2000年的2253元,增长速度从1996年的9%降到2000年的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96年的2.51扩大到2000年的2.81。针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措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出现回升,从2001年的4.2%上升到2005年的6.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元提高到2005年的3255元,年均增长5.3%
  
最近两年农民收入虽然增加较多,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依然是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一难题,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十一五规划纲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提出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的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多予少取放活,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实现增效增收。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空间。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二是增加非农产业收入。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兴县富民。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进一步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
  
三是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严格涉农收费管理,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增强“五个能力”推进重庆农业现代化

增强“五个能力”推进重庆农业现代化

  现场,有记者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本次全会在相关部分有哪些具体打算和安排?会给特别是农村群众带来哪些实惠和好处?

  文明维介绍,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对推进重庆农业现代化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具体来讲,将在增强“五个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在增强稳粮保供能力上下功夫。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大力实施“稳粮扩油”工程,强化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粮油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持续稳定生猪产能、提升蔬菜供给水平,全方位满足市民的“餐桌需求”。

  第二,在增强脱贫地区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实施脱贫村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乡村振兴帮扶车间,对重点县实施“一县一策”帮扶,持续改善脱贫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要素保障水平,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三,在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上下功夫。实施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在全市范围聚力突出打造火锅食材、重庆小面、柑橘、榨菜、荣昌猪等产业集群。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稳步提高乡村产业的综合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第四,在增强组织带动能力上下功夫。实施强村富民工程,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群众。实施千万农民城乡融合共富促进行动,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主体加快成长,完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

  第五,在增强基础支撑能力上下功夫。未来五年,重庆将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逐步把高标准农田打造成为“吨粮田”、“万元田”。坚持“改地适机”与“改机适地”相结合,大力推动丘陵山地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和智能化改造,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

  总之,重庆将着力稳粮食、保耕地、固成果,加快谋创新、强基础、促融合,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奋力谱写重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篇章。

增强乡村保障粮食安全功能

增强乡村保障粮食安全功能

  ?保障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传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

资料图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入粮食安全形势最好、保障能力最强的历史时期。粮食总量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吃得饱”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持续推进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的积极效应不断释放,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更加健全。粮食品种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优质粮油产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正在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便利”转变。

近年来,全球粮食供求宽松,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言粮食问题过关了。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矛盾出现新变化。从产量看,2016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3年下降。从品种结构看,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仍然存在,小麦和稻谷基本能做到供应略大于需求,库存逐步减少;玉米去库存速度超出预期;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增长,但并没有改变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从供求看,由于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保持刚性增长,而粮食增产的边际成本增加、资源环境因素的制约加剧,我国粮食供求长期仍然保持紧平衡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粮食产能有了很大提高,粮食生产较为稳定。但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正在逐渐增加,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方面粮食需求量呈刚性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相互争地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热衷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服务业,出现“去粮化”倾向。

今明两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起步期,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让乡村更好地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功能。要把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战略切实落地,稳定粮食产量,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占用的土地用途管制,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清理整顿“大棚房”问题,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产品结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想方设法提高大豆产量,逐步改变大豆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

我国人口多,耕地资源少,粮食难以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合理利用国际资源是必要的。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当前国内外粮食市场联动性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贸易、投资等双边和区域合作不断深化,要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去”和“引进来”,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央、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充足,粮库充盈。未来要进一步优化储备结构,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李凯老师从司马迁的生平讲起,介绍了《史记》的写作背景和写作过程。司马迁因触怒汉武帝而遭受宫刑,为了完成《史记》,他忍辱负重,历经十七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巨作。李凯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讲解,使老同志了解到了为什么《史记》能够成为二十四史之首,被人们视为史家之绝唱,这是司马迁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最后,李凯老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一段慷慨激昂的讲话结束了讲座:“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标签:粮食   农民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