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决定将安排投放中央储备食用油20万吨(国家粮食局出台《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国家粮食局决定将安排投放中央储备食用油20万吨(国家粮食局出台《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国家粮食局决定将安排投放中央储备食用油20万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国家粮食局出台《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国家粮食局决定将安排投放中央储备食用油20万吨

2、国家粮食局出台《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

3、国家粮食局加大收储力度防止出现“卖粮难”

4、国家粮食局局长:中国节粮减损可满足1亿人1年口粮

国家粮食局决定将安排投放中央储备食用油20万吨

国家粮食局决定将安排投放中央储备食用油20万吨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为保证节日期间的食用油市场供应,国家粮食局决定安排投放中央储备食用油20万吨。

  记者27日从国家粮食局获悉,9月28日将在天津、安徽、广东等3个粮食批发市场,以竞价销售方式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20万吨,货源主要分布在京津沪和东南沿海等主销区。目前各有关方面已做好市场投放各项准备工作。

  国家粮食局近日表示,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决定增加储备粮油投放数量,以稳定粮油市场价格。近一个时期,粮价上涨较多,国家将增加小麦和稻谷投放数量,在不低于最低收购价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拍卖底价销售,保证小麦和稻谷的市场供应。据悉,针对当前南方销区玉米价格较高的情况,国家粮食局还拟择机在南方销区按略低于市场价格拍卖一定数量的中央储备玉米,平抑饲料价格。

国家粮食局出台《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

国家粮食局出台《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

  日前,记者从国家粮食局获悉,为应对高库存下的安全储粮压力,全面落实、层层压实粮油储存安全责任,确保粮油安全储存,该局制定《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全储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的原则,建立粮油仓储单位、政策执行主体、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责明晰、分工负责、有机统一的安全储粮责任体系。
  《暂行规定》明确,粮油仓储单位是安全储粮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安全储粮工作负主体责任,应当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储粮的各项规定、政策和标准,建立健全仓储管理与安全储粮规章制度、隐患台账和应急预案。明确岗位责任分工,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

国家粮食局加大收储力度防止出现“卖粮难”

国家粮食局加大收储力度防止出现“卖粮难”

加大秋粮收储力度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目前,秋粮收购已经进入高峰期,在国内粮食供需偏紧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而粮食市场价格出现下行趋势,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成为当务之急。就今年秋粮收购形势和有关政策问题,记者11日采访了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

  秋粮丰收价格出现下行趋势

  问:今年我国粮食又获丰收,当前秋粮收购和市场形势如何?

  答: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和推动下,近几年我国粮食连续获得丰收,今年在夏粮增产的情况下,秋粮又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产量将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国内粮食供需偏紧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由于今年全球性粮食增产,供求形势缓和,加上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回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秋粮上市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也出现了下行的趋势,但从粮食总量平衡的角度看,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仍保持当年产需基本平衡的形势,目前稻谷、玉米市场价格回落,除了国际粮价下跌影响市场预期这个外部因素外,主要是由于秋粮上市后,国内市场供给短时间内大量增加而造成的,因此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

  针对当前的粮食市场形势,国家已经采取加大秋粮收储力度等措施,调节市场供求,努力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

  督促引导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

  问:对于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国家出台了哪些具体政策措施?

  答:2004年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已经全面放开,凡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都可以参与粮食收购。一般情况下,粮食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国家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国家进一步提高了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有关部门及时印发了执行预案。为做好秋粮收购工作,在秋粮上市前,国家粮食局召开了部分地区秋粮收购工作座谈会,对收购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要求各级粮食部门提前做好秋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和引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确保秋粮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为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国务院及时研究确定了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具体措施,决定在部分主产区对稻谷、玉米、大豆实行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收购是其中的重要措施。10月20日,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下达了第一批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1650万吨。根据各地秋粮收购进展情况,12月1日又下达了第二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计划1400万吨。这样,两批收储计划总量已达3050万吨,其中东北地区玉米1000万吨、大豆300万吨、稻谷850万吨,南方主产区稻谷900万吨。同时,国家粮食局要求地方粮食部门和有关执行主体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加收购网点,方便农民售粮。

  此外,今年国家继续采取对关内销区到东北三省采购粳稻给予适当运费补贴的政策,以引导和鼓励销区企业积极到东北采购粮食,搞活粮食流通。

  问:目前秋粮收购进展情况如何?

  答:国家粮食收购有关政策措施出台后,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的普遍欢迎。中储粮系统和地方有关部门迅速落实有关政策要求,快速布点,及时启动收购工作,秋粮收购进展总体比较顺利。据统计,截至12月5日,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178万吨,同比增加520万吨;收购粳稻529万吨,同比增加371万吨;收购玉米436万吨,同比增加246万吨;收购大豆97万吨,同比增加30万吨。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粮收购进度较快,已累计收购国家临时存储稻谷697万吨、玉米296万吨,中央储备大豆84万吨。

  从市场价格看,国家启动政策性粮食收购后,主产区粮食收购价格有所回升,目前多数地区市场收购价格与国家出台的挂牌收购价格接近或基本持平,有的地方市场价格还略高一些。由于当前正值秋粮收购高峰期,最近一段时间部分地区农民售粮仍然比较踊跃,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收购进度,尽力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

  问:国家对下一步秋粮收购工作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要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粮食购销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粮食连年丰收的形势下,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对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实施力度。一是根据各地粮食收购进展和市场情况,及时下达后续批次的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储计划,收购价格不变,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满足农民售粮需要,让广大农民吃一颗“定心丸”。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当前,各地粮食部门要把秋粮收购作为粮食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督促有关企业认真落实好秋粮收购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做到理解政策无偏差,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缩水。要组织力量,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收购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收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把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问:对于国家收购的临时存储粮食,在销售安排上有什么考虑?

  答: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粮食收购计划文件中已经明确,今年安排收购的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将由国家有关部门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择机在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所谓顺价销售,就是指粮食收购入库后,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收购价格加上收购费用和其他必要的费用利息等,合理确定销售底价。所谓择机销售,就是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销售,真正起到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的作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避免打压市场粮价,为多渠道入市收购留下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理顺粮食购销价格,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国家粮食局局长:中国节粮减损可满足1亿人1年口粮

国家粮食局局长:中国节粮减损可满足1亿人1年口粮

资料图

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数量惊人,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社会资源,影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更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增产与减损并重,加快推进“粮安工程”建设,大力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切实解决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提高,全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部分主产区收储矛盾极为突出,露天储粮数量较多,确保储粮质量安全难度较大。农户储粮装具大多材质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鼠咬、虫食和霉变等多有发生,粮食损失率高达约8%。

粮食跨区域流通量不断增加,2015年达到3400亿斤,但物流设施和方式比较落后,抛撒遗留较多,造成了较大的不必要损失。

加工环节损失也不容忽视。我国居民存在过分追求精、细、白的消费误区,企业粮食过度加工严重,成品粮出品率低。同时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副产品开发不足,粮食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率不高。粮食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更加惊人,据有关专家测算,消费环节我国每年造成粮食浪费在800至1000亿斤。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必由之路

紧平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基本态势,稳定粮食供给水平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期艰巨任务。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主要还得靠自己,因此既要狠抓粮食生产,确保产能和产量,又要加强粮食流通,大力减少产后损失浪费。事实上,相比于增产来说,节约减损是保障新时期粮食供给更加经济有效的举措。

产后节约减损的特殊重要性是由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决定的。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价格“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抬高的挤压、补贴支持的“黄线”和资源环境的“红灯”等多重挑战,持续增产的成本和难度都越来越高,我国粮食生产或将进入产量增长趋缓、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加快的“新常态”。

同时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刚性增长,因此从长远看保障粮食供给还面临较大压力。节约减损就等于增产,大力减少产后损失浪费应当成为我国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应对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一个战略选择。

损失浪费大,节粮减损的空间也大。不包括消费环节,目前发达国家粮食产后损失通常在3%以内,按此测算,我国每年可节约粮食350亿斤以上,能够满足近1亿人1年的口粮消费需求。这将有力缓解我国粮食保供、增产和财政支农压力,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如果加上消费环节,产后节约减损的空间将会更大。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虽然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些年我国水土资源和环境的弦已绷得很紧,地力消耗过大,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农业用水占我国水资源消耗量的63%,北方地区“1吨水1斤粮”的现象比较普遍。

我国化肥使用量超出国际公认安全线1倍左右,使用效率比国际平均水平低50%;农药使用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5倍,耕地土壤受到污染。如果种出来的粮食因为储运、加工水平落后和消费浪费损失掉了,这部分资源和环境成本就被白白浪费了。

按目前水平推算,如果能将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控制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每年就可以减少粮食播种面积近亿亩、农业用水350亿方以上、化肥使用量50亿斤以上、农药使用量4万吨以上;如果消费环节浪费也能得到有效节制,效果将更加可观。因此大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就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就是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属于“绿色增产”,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流通必须彻底摒弃过去那种单纯追求规模和数量的粗放经营方式,逐步走以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粮食流通水平总体不高,粮食损失损耗大、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低。可以把促进节粮减损作为提升储运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粮食收储、运输的精细化、集约化管理,加快实现粮食储运体系现代化。在加工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加工业节粮减损,对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机制,有效引导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

因此,可以说,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

要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国家有关部门于2007年启动实施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试点以来,已为全国26个省区市农户配置了1000万套标准化储粮装具,使这些农户的储粮损失率平均下降6%,每年为农民减少粮食损失23亿斤,促进农民增收25亿元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继续大力实施。同时应抓紧开展大农户科学储粮装具的研究推广,让这项惠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着力加强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减少粮食储运环节损失。“粮安工程”实施以来,共新建仓容1450亿斤,维修改造“危仓老库”仓容2460亿斤,粮食收储能力大幅提高,安全保粮效果明显增强。但是现代物流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发展缓慢,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落后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必须加快疏通粮食物流主通道和重要节点,大力发展散粮汽车、火车专列、集装箱等物流方式,提升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减少传统包装运输带来的损失。

积极引导加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粮食利用率。要继续大力推进“放心粮油”供应网点建设和主食产业化,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营养、便利的成品粮和主食产品。抓紧制订和完善主要粮食品种成品粮国家标准,引导企业科学规范加工,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原粮利用率。支持和引导粮食加工企业改进技术设备,发展综合加工和循环经济,提高副产品综合利用率。

加大产后领域科技研发推广力度,增强节粮减损智力支持。应着力加强新型粮仓、绿色储粮技术设备、先进物流技术和装备、加工转化技术、粮食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发,加快推广运用粮情监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四合一”储粮新技术,以及粮食储运监管物联网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储粮水平,减少坏粮隐患。

大力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全社会爱粮节粮意识。要帮助广大消费者掌握必要的食品营养及储存知识,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和爱惜节约粮食意识。要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节约粮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当代“时尚”;不仅是“独善其身”的个人修养,更是“兼济天下”功德无量。

标签:粮食   国家   收购   安全   粮食局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