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减损,增加“无形良田”(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节粮减损,增加“无形良田”(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节粮减损,增加“无形良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节粮减损,增加“无形良田”

2、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3、节约 让农业更高效

4、节约减损等于粮食增产 科技这样发力

节粮减损,增加“无形良田”

节粮减损,增加“无形良田”

不久前,2021年江苏省秋粮机收减损大比武洪泽赛区在淮安市洪泽区三河镇举行。活动旨在推进水稻机收减损工作,引导广大机手和农户按标准按规程作业,降低稻谷收获环节损失,努力实现颗粒归仓。

万 震摄(人民视觉)

增产与减损并举,将“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的理念贯穿到生产、收获、储存等多个环节,可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日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城南实验学校师生到当地农田中开展农耕文化体验,了解粮食来之不易,树立节粮观念。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丰收之后,如何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节粮减损是关键一环。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推动加强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节粮减损目前形势如何?还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

粮食全产业链均存在浪费问题

“现在出去吃饭,经常可以看到‘节约粮食、文明用餐’‘光盘行动’这样的标识,餐厅服务员会提醒按需点菜,吃不完的饭菜打包也很常见。”聊起外出就餐的感受,上海市民沈茹直言这几年“变化挺大”。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2021年节粮减损力度进一步加大: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通过,治理食品浪费行为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方案,从8个方面提出40条具体工作任务;10月,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提出18条举措……

为何如此强调节粮减损?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院长、河南省首批特色智库粮食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孙中叶表示,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保障粮食供应链稳定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浪费问题仍较严重,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都存在明显的损耗。如能很好地解决损失浪费问题,就相当于增加了“无形良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0%以上。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一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食品浪费总量达到9.31亿吨,可装满2300多万辆载重40吨的卡车,车辆首尾相连可绕赤道9圈左右。其中家庭消费环节占61%,零售环节占13%,食品服务环节占26%。

开展节粮减损对生态环境也有好处。研究显示,每生产1千克食物意味着5.22千克二氧化碳、220克氮和40.56克磷的排放。孙中叶表示,“推动节粮减损,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相关环节的能耗会进一步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排放,这本身就是一个保护生态、减排降碳的过程,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

如何实现节粮减损?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存在的损失浪费问题,提出了不少针对性举措。

当前,秋粮收购正加快推进,但雨雪天气带来挑战。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航介绍,持续降雨降雪容易造成粮食发霉变质,这时候烘干设备就显得很重要。“近年来,我们加大粮食产后烘干的投入。2021年共烘干春夏小麦1.8万吨、秋季水稻2.5万吨。同时积极为社会服务,免费为农户提供1万吨小麦和2万吨水稻的烘干服务,有效降低了粮食储存环节的损耗。

围绕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提升烘干能力。鼓励产粮大县推进环保烘干设施应用,加大绿色热源烘干设备推广力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烘干用地用电统一按农用标准管理。

政策推动下,各地积极做好烘干服务。数据显示,秋粮上市以来,山东280家产后服务中心帮助农户清理烘干粮食100多亿斤,节粮减损4亿斤;四川353家产后服务中心清理烘干粮食20多亿斤,节粮减损1.4亿斤;江西326家产后服务中心覆盖近1400个乡镇、530万农户,预计带动农民增收超过3亿元。

加工是节粮减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一些消费者存在过度追求“精米白面”的饮食误区。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供应的标一以上精度的大米(精米)占90%以上,面粉中特一粉和特二粉(细面)之和超过70%,加工精度更高的麦芯粉、雪花粉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孙中叶指出,米面并非越细越白就越好,过度追求精米细面既损失了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降低了粮油出品率。

“要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为节粮减损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说,针对粮食加工过精过细问题,国家科技计划围绕大宗面制品、米制品和油料适度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示范,突破绿色加工、适度精炼技术、高附加值制造技术以及质量安全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助力解决我国粮油过度加工导致的营养素流失、蛋白质功能损伤等问题。争取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的同时,为人民提供营养可口的粮油产品,不断满足人民健康消费需求。

针对播种粗放、收割机械精细化程度不够、农机农艺不配套、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选育节种宜机品种,推广应用精量播种机械和关键技术;推进粮食精细收获,制定修订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指导规范,提升应急抢种抢收装备和应急服务供给能力,提高机手规范操作能力,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节粮减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同样重要。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日前印发的《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提出,除了推进粮食消费前各环节减损,还要遏制餐饮行业食品浪费、加强公共机构餐饮节约、促进食品合理利用。

业内人士指出,加强餐饮行业经营行为管理,应完善餐饮行业反食品浪费制度,健全行业标准、服务规范。鼓励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主动提供“小份菜”“小份饭”等服务,在菜单或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的展示页面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者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餐饮服务经营者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提出餐饮服务经营者应提供不少于2种的套餐标准,套餐标准上注明建议消费人数。应提示消费者点餐量可能带来的浪费,有条件的可以给出用餐量建议。用餐完毕后,应提示消费者将剩余饭菜打包。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不得诱导、误导或者以包间费等方式变相设置最低消费额。

企业也在积极行动。西贝莜面村外卖部负责人介绍,“现在年轻人点外卖需求逐渐增大,如果都提供大份食物,容易造成浪费。为了满足顾客单独就餐需要,减少食品浪费,我们在外卖菜单中重点推出了‘一人食’产品。”

不少食堂开始推出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根据学生在食堂内留言板和学校公众号上的反馈,学校北区食堂现在推出了更多品类的小份菜。”复旦大学学生小陈表示,“和家里人去外面吃饭我们习惯把剩余饭菜打包,但在学校里打包不现实,上课拎着不方便,宿舍里也没有冰箱,小份菜很好满足了吃多少买多少的需求!”

“过去一年,我国推出的节粮减损政策举措涉及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系统性更强,更强化刚性制度约束,这是很大的突破。”孙中叶说,但要确保相关政策举措落到实处、见到成效,还需各方面协同发力,例如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做好舆论监督,对粮食浪费行为进行曝光,严格控制酒席规模和标准,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此外,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综合运用自查、抽查、核查等方式,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管,健全常态长效治理机制,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

?

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  要实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良田”,应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仓廪实,天下安。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今年夏粮丰收在望,将为全年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奠定坚实基础。

“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加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我国粮食产量实现持续高位增产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我国粮食损耗浪费严重。有调查显示,受收获时间选择不精准、农机精细化水平低、仓储条件不达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在收获、保管、运输等环节存在不同程度漏损状况。因此,要实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正因此,减少粮食损耗意义重大。数据显示,我国粮食生产仅“三夏”小麦机收环节减损1个百分点,就可挽回25亿斤粮食,相当于新增300万亩面积的产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良田”,应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从生产到加工,从田间到餐桌,粮食产业链条很长。节粮减损,需要瞄准全链条综合施策、做好配套衔接,既要加强生产源头管控,也要做好储运环节减损,更要提升加工利用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强化科技“硬支撑”。加强综合利用,比如,除了把水稻加工成大米,还可从米糠提炼稻米油,将稻壳用于发电;推广低温储粮、粮堆保冷等技术,既能防治害虫,还能有效减少粮食在储藏中的损失;优化升级农机装备水平,对农机加强检修保养、技术调试;举办技术培训,让农机手掌握机收减损技术操作要点和正确的机具调整方法……科技赋能,服务到位,就能不断探索创新、开拓空间,为节粮减损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无论任何时候,珍惜粮食、敬畏粮食的理念不能改变,行动不能放松。2021年,我国粮食机收损失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相当于挽回了100亿斤粮食。面向未来,还应因地制宜、深挖潜力,持续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更多实效。多措并举、不弃微末、久久为功,让节约成为另一种方式的“增产”,我们必能更好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节约 让农业更高效

节约 让农业更高效


  节约综合利用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是“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的重要主题。在本次展览会上,展示了不少运用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节能举措。
  
在我国,农业领域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这些东西除了作肥料、生火做饭以外,大多都被废弃了。如今,这些东西的潜在价值正被开发出来,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展览会上,记者了解到可以用秸秆为原料生产板材、化工原料、甚至可以发电。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十几个秸秆发电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并即将投入使用。
  
农业是用水大户,如何节约水资源意义重大。在本次展览会上,展示了一种名为膜下滴灌的新型灌溉技术。它同喷灌相比,在单位面积土地上可节约一半的水,三分之一的肥料。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的750万亩农田上被广泛使用。仅此一项,一年便可节水近10亿立方米。
  
四位一体的节能大棚也是本次展览的内容之一。它将养猪、蔬菜瓜果种植、厕所、沼气生产综合在一个大棚内。目前在辽宁省这种大棚已经发展了35万户,农民一年纯收入可达到五千到一万块钱。
  
记者了解到,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少展览会上展示的节能模式和节能技术都已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信息来源:<?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51226 央视国际)<?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节约减损等于粮食增产 科技这样发力

节约减损等于粮食增产 科技这样发力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节约减损就等于增产。科技兴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如何助力粮食减损?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项目研发人员。

农机助力小麦、玉米产后减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河北水热资源限制区小麦—玉米产后减损、技术扩散与综合评价”课题组,2018年下半年完成了河北省小麦、玉米规模化机械收获、农户储粮损失状况的入户实地调研。

“调研发现:河北省小麦—玉米产后损失严重。”课题负责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陶佩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紧接着,课题组开展了以农机手的培训降低收获减损;以新型储粮装具和储粮减损技术的推广降低储粮减损;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加工减损等方面产后减损技术体系集成的示范。

课题骨干、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慧静介绍,在存储减损方面,课题组针对农户推广了“新型储粮装具”,同时辅以严格控制水分、热入仓密闭和低温密闭等技术,并在清苑、藁城、宁晋、冀州、泊头、玉田等地的农户进行示范和监测玉米品质8个月,玉米产后存储损失率降低 2.40%;针对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了以“仓壁保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检测”为核心的存储减损技术,并在宁晋县思农伟业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小麦试验仓示范和河北永生食品有限公司玉米试验仓进行示范和监测品质8个月,麦玉产后存储损失率降低2.73%。

“北粮南运”,散粮集装箱运输

“‘北粮南运’散粮集装箱高效保质运输技术及物流信息追溯平台支撑示范工程”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专项所辖项目。

“项目以我国‘北粮南运’散粮集装箱运输成套应用技术难题为研究重点,开展了散粮集装箱质量安全运输模式、多工位快速装卸技术与装备、保质运输技术与装备、无线射频技术(RFID)、库存粮食识别代码、多参数粮情检测技术与装备、物流和质量追溯及平台服务以及散粮集装箱运输技术体系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集成创新。”项目牵头单位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项目已研发散粮集装箱高效装卸粮接收发放、粮情检测技术集成工艺5项,研发高效装卸粮、集装箱双向翻转装卸粮、溯源数据自动提取、溯源时空数据交互可视化等技术22项;研制散粮集装箱装卸粮装置、温湿度检测、数据汇聚、智能网关、远程传输设备等12台(套)。

加强储运研究,减少储粮损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收储保质降耗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十三五”期间开展了粮食储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等工作。

“项目成果之一‘平房仓横向通风成套储粮技术’已在全国7个储粮生态区、24个省区市的100多个粮库推广应用,累计储粮300多万吨。”项目牵头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永奕说。

“十三五”期间,项目成果实现了稻谷保鲜储藏损耗控制在1%以内,提高了我国粮食储备科技支撑能力;实现了通风水分损失控制在0.3%以内,降低粮食干燥和仓储能耗20%以上,企业增收、降低运行成本效果显著;储粮化学药剂使用减少50%,降低粮食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提高了我国食品安全水平。

“同时,建立了粮食储备体系优化模型、口粮供求数据库和预测模型,为科学确定储备规模、粮食宏观调控、粮食价格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张永奕说。

标签:粮食   技术   浪费   节约   环节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