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保护并重京郊农田强美富(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利用保护并重京郊农田强美富(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利用保护并重京郊农田强美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利用保护并重京郊农田强美富

2、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

3、利用数字技术推广农业科技

利用保护并重京郊农田强美富

利用保护并重京郊农田强美富

图为京郊一处油菜花景观田吸引了市民前来观光留影。资料图

农田作为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资源基础,也是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和依托。多年来,北京市注重农田利用和农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北京市提出要合理划定“两田一园”范围,持续优化农田结构,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目前已完成80万亩粮田、70万亩菜田、100万亩果园的划定工作。

自2006年北京市正式启动农业部测土配方工程并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以来,全市主要作物实现了测土配方全覆盖,一时成为农技推广奇迹。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的启动,是一次测土配方技术的大宣传、大培训、大示范、大参与。而由北京市土肥站主持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也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测土配方是北京市着力提升农田质量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北京大力推进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以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耕地肥力质量有所提升,相对于1980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55%的耕地肥力升高。

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推进,北京市统筹整合资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基础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北京完成133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节水工作效果显著,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701提高到2017年的0.732,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13年相比,2017年农业用水总量下降了2亿多立方米,基本实现2020年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5亿立方米左右的目标。

在推进耕地有效利用的同时,北京市围绕首都功能定位,推进农业调转节,为全市农田退耕与休耕工作打下基础。2014年,北京市出台《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将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确定为重点控制区域,逐步有序退出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采用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休耕则休耕的方式恢复水源涵养功能。

经过近3年的农业结构调整,粮田面积已由2013年的176万亩减少到2017年底的83万亩,其中高耗水作物小麦面积由2013年的54万亩下降到2017年底的14.6万亩,利用调整出来的土地,主要用于植树造林、发展苗圃和景观农业,着力改善城市周边生态环境。

当前,北京农业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生产出多少产品,更重要的是为宜居城市提供生态屏障与优美景观环境,农田耕地越来越成为首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的生态景观价值备受关注。

通过近几年的多项工作的推动,北京市农田的生态与景观价值逐步显现,农民创造的巨大生态服务价值得到认可,生态林补偿和生态作物补贴机制开始建立。

同时,以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节点建设为契机,打造了一批生态农业主题公园,如玉米迷宫、西瓜、南瓜、春夏秋冬蔬菜、四季花卉、观赏鱼等主题农业公园(园区),通过农业与旅游等二、三产业的紧密结合,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了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加上此前的两批次共有6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怎么种地?在农产品加工、销售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资料图

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这就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那么,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如何种地的呢?

种脐橙用上大数据

水肥药一体化准时准量,使生产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

农作物产量高,但价格卖不上去,怎么办?

江西信丰县农友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脐橙种植为主的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的千亩脐橙示范园一年产量达上千吨。但合作社负责人罗汉阳说,合作社的效益难以发挥到最好。“原因主要是难以对脐橙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监控,产品销售模式也比较传统。”

信丰全县共有脐橙种植面积20多万亩,产量20多万吨。但是,过去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既增加劳动成本,又无法实行科学管理,效益不明显。为了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效益和品质,信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打造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三大平台。

信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钟鼎说,三个平台的建设,分别瞄准了脐橙的生产、质量监管和销售三个环节。

钟鼎说,产业园60%以上脐橙产业实行了智能机械化水肥一体化操作,全县2270亩设施蔬菜实施了智能水肥、温湿度控制系统,加快了智慧农业的进程。世界各地的人通过扫描脐橙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这个脐橙出自哪个地方、哪个果园,是怎么长成的。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还可以可视化地观察到绿色有机无公害脐橙的生长全过程。

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正在着手建立脐橙大数据平台,力争使全县9600多户脐橙种植户都实现数据共享,让广大果农通过手机就能了解脐橙种植的科技信息。

在产业园核心区,信丰引进的龙头企业——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生产销售各环节运用了脐橙大数据。在推行果园水肥药一体化应用上,用肥用药准时准量,实现机械智能操作;在果品加工上,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智能分选出不同颜色、大小、酸甜以及各种口感口味的脐橙果品。公司负责人李远恩说:“我们的大数据平台使生产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通过各基地和加工线传输回来的信息,按照设定的程序标准,指挥生产、加工机械智能应用,可以提高脐橙产量和质量。”

辨米质依托物联网

“三确一检一码”实现全程质量追溯,专家云及时答疑解惑

当农产品全国知名,“假冒伪劣”开始充斥市场,如何保真?

五常市作为黑龙江省优质寒地水稻的主产区县,从前一直被“五常大米乱天下、天下大米乱五常”的难题所累。五常市水稻种植人数多,市场庞杂,就使得五常大米的“假冒伪劣”有了可乘之机。为破解这一难题,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物联网中心应运而生。

物联网服务中心根据农业发展实际需要,以大数据采集控制和专家云两大平台为支撑,开发建设了水稻溯源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电子信息服务体系和政务资源服务系统四大服务体系。

中心工作人员小宋告诉记者,产业园物联网最核心的一环是水稻溯源服务体系,主要通过“三确一检一码”实现对五常大米的全程质量追溯,解决了“哪些是真的五常大米”的问题。

三确——确地块,结合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将五常215.5万亩水田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定位到农户、地块和边界,从而实现对水稻的总量控制和分户核算;确品种,将全市15家有繁育资质的企业纳入系统管理,在种子繁育企业基地实现统一包装物、统一购种凭证;确投入品,根据购药购肥凭证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确定地块农药、化肥等施用量,从根本上保证了五常大米的品质。

一检就是质量检测,通过黑龙江省五常大米检测中心,对大米加工企业生产的每批次产品进行真假鉴定和质量检测。

一码则是运用最新的防伪技术,对五常大米包装进行防伪,“一物一码”,覆盖稻田面积64.5万亩。

“要是没有这物联网,俺们家这水稻可就遭殃了!”五常市水稻种植户老王提起物联网直竖大拇指。今年春天,老王发现自家的水稻总是不出根须,难以扎根在水田中,这可急坏了老王一家,幸亏儿子提醒他:“爹,物联网工作人员不是在你手机里装了个软件吗,你试试呗!”就这样,通过软件互动功能,老王直接把图片发送至平台,不到半小时,老王就得到了专家回复的解决方案。

2018年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又有了哪些新规划?五常市农业局副局长王雪峰表示,五常市在原有12个产业示范园的基础上又规划建设6处高标准产业示范园,园区全部实现自动化、精准化、标准化、生态化。还将构建“稻米观光+稻米体验+稻米加工+稻米品鉴+稻米营销”的四季全产业链,缔造五常稻米农业旅游品牌,示范一二三产业融合。

一二三产融合加速

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生态观光、休闲、教育有机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

农产品价格时有波动,如何保障农民收入不受影响?

正值小龙虾上市的好时节,湖北潜江市渔洋镇跃进村虾稻共作基地里虾肥田美。一组村民黄国强找来插秧机,用了半天时间便将自家18.5亩地栽种完毕。“这要是在一年前,这些地至少要栽种四五天。”黄国强告诉记者,以前地特别分散,种地费时费力,有些田地都撂荒了。

渔洋镇党委委员何红社告诉记者,在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后,今年年初,潜江投资6000万元打造虾稻共作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全市虾稻共作面积已达64万亩,预计小龙虾产量12.7万吨,产值50.8亿元,形成了集中连片、产销功能齐全的种养新格局。

“园区创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进‘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坚持清水养好虾,从源头保证高品质。”潜江市水产局高级工程师周浠说,小龙虾需要水稻带来的天然饵料,水稻需要小龙虾提供的天然肥料,可以实现农田减肥70%以上。去年潜江成立了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能够对小龙虾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专业检验,确保“上桌前的安全”。

高品质带来好口碑。在今年小龙虾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潜江小龙虾销售不仅没有受到冲击,还实现了量价齐升,逆势飘红。

潜江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大力发展小龙虾全产业链。以华山、莱克为代表的农业企业依托小龙虾养殖,发展集选育繁育、加工出口、保健食品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模式。目前园区共有加工企业13家,固定资产12.6亿元,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可生产虾仁、整肢虾、甲壳素等10多个系列、60多个品种。

在产业园核心区,龙湾镇积极打造“章华田园综合体”。“我们以章华台遗址、章华湿地花海和规模化虾稻共作基地等旅游目的地为切入点,打造生态观光、休闲、教育有机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形成‘抬头摘水果、低头赏花朵、田边钓虾’的乡村旅游带。”该综合体负责人章龙介绍。

如今,潜江虾—稻产业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3%。去年,小龙虾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30亿元,今年预计将达到320亿元。

(来源:人民日报)

利用数字技术推广农业科技

利用数字技术推广农业科技

  农业技术服务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农技推广体系,截至2020年,共有国家农技推广机构7.55万个、农技推广人员51.40万人。

  与此同时,农技推广还存在一些短板。“一些地方出现农技培训供给不对称、精准度下降、时效性滞后、技术到位率低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艳在调研、实践中发现,农技推广体系中还存在运转效率整体不高、中小农户参与性偏低等结构性问题。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成为一种新思路。张艳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已经实现了网络“村村通”,农民开始接受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数字资讯,许多中小农户也开始拿起手机在抖音等平台记录农业生产细节,并进行经验交流。

  “短视频、直播等新型数字资讯形式降低了农民接收信息的成本和门槛,农民可以更灵活地选择时间、地点,有针对性地寻找需要的技术内容,部分中小农户甚至成为了参与技术创新、传播的主体。”张艳认为,短视频平台正逐步成为农民“学技术”的重要渠道之一,将集合更多农业技术“达人”,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技能服务。

  为让农技推广最大限度连接“千家万户”,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高效送达农户手中,张艳建议提升农技员利用数字平台制作农技培训内容的能力,鼓励农技推广机构在抖音等数字平台开设农技推广账号,帮助中小农户根据自身需求更精准地获取知识,减少农技知识的“空转”。

标签:产业   农业   利用   农田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