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利用期待“全循环”(秸秆利用计安在 堵疏结合问九台)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秸秆利用期待“全循环”(秸秆利用计安在 堵疏结合问九台),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秸秆利用期待“全循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秸秆利用计安在 堵疏结合问九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秸秆利用期待“全循环”

2、秸秆利用计安在 堵疏结合问九台

3、秸秆利用,让更多农民“舍不得烧”

秸秆利用期待“全循环”

秸秆利用期待“全循环”   因焚烧秸秆产生的浓浓“狼烟”,曾引起人们对于秸秆利用的极大关注。把秸秆“吃干榨净”,将可能的价值统统榨取出来——这就是专家定义的“秸秆全循环”,是目前看来产出效益最高的利用方式。

  11月20日本报经济新闻版报道的东平县秸秆制乙醇项目,可以视为一个“全循环”的样本:在利用秸秆生产主要产品乙醇的过程中,对工艺综合优化,提取功能糖、木糖等副产品,生产的残渣又可以压缩成木棒或是稍加处理制成有机肥。这样综合分摊成本,效益十分可观。此外,东平县在引进项目时还考虑到企业间的合作,计划在这个企业旁边规划建设一个秸秆发电厂,用最后压缩的木棒作原料。

  记者近日从省科技厅了解到,我省正在着手引导相关企业确立这样的“全循环”思路,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效益。据介绍,根据秸秆的结构特性,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至少三个层次的利用:提取半纤维素制功能糖,提取纤维素制燃料乙醇,余下木质素压制固体燃料。

  过去曾有农民对记者说起焚烧秸秆的原因:“家里不用它烧火,也不沤肥,没什么用,可不就烧了呗。”确实,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在许多农民看来,秸秆成了真正的农业废弃物。尽管很多地方提倡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但对于农民来说“雇机器又得花钱”,积极性并不高。

  因郊区烧秸秆产生浓烟影响城市环境和交通,在省会济南,科技部门甚至将此列专项研究。在科技人员眼里,焚烧秸秆不但对环境、交通等造成了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据匡算,我省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达7000多万吨,按目前公布的六成的利用率计算,每年还有近3000万吨秸秆未经利用且多被一烧了之。在全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的6亿多吨秸秆,大部分也没有被有效利用。有关专家介绍,农业投入要素有约50%最终转化为农作物秸秆。秸秆资源的浪费,实质上是耕地、水资源和农业投入的浪费。

  而在有秸秆加工利用企业附近的村落,农民一亩地的秸秆能再卖上百来块钱,这样的收益,和粮食的纯收益差不多。

  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要数青贮和过腹还田、直接还田。前两者需要产业基础,要有高度发达的养殖业,后者需要新型农机的推广。考虑到饲料行业的发达、秸秆运输的不便、农民资金的不足,在现阶段这种利用方式只适合少数有条件地区。

  也有一些地方发展秸秆沼气、用秸秆培育食用菌、用秸秆加工建材等,最近还出现了将秸秆打碎压制成“炭”作燃料的设备。

  近年来,秸秆发电得到很大关注。这一技术在北欧已得到较广泛应用。我国去年开始也上马了若干秸秆直燃发电项目。但由于农业种植特点和秸秆热值低等特性,秸秆发电规模小、成本高。

  据专业人士透露,目前,秸秆发电有关的政策补贴很难落实到位,并网也存在困难,“没有国家的扶持,秸秆发电肯定搞不起来。”

  有专家认为,我国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沉睡、废弃和流失,已经利用的也处于粗放的低水平利用。将秸秆直接燃烧并非一种经济的利用方式,而为滋养土地进行的秸秆还田,也有更具效益的其它手段可以代替。

  但实现秸秆“全循环”,既需要企业拓宽思路,更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布局、扶持。尤其秸秆全循环多涉及一些全新的技术,没有前例可以借鉴,目前的环评分类可能无法囊括,立项非常耗时,这又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贷款,阻碍了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秸秆利用计安在 堵疏结合问九台

秸秆利用计安在 堵疏结合问九台

?  九台区地处吉林省中部,是全国产粮大县,常年粮食总产量30亿斤以上,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132万吨左右。其中,玉米秸秆达到116万吨,水稻秸秆16万吨。去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蓝天优良指数达到284天,优良率达到87.9%,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成为“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新样板”。

以“堵”促“疏”倒逼政府作为

禁止焚烧秸秆,既要让广大农民破除千百年来形成的旧习,让他们从内心里接受,还要倒逼政府为秸秆综合利用找项目、找出口。为此,他们组织了千名党员入农户,万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进行宣传。统一印制并发放《致农民一封信》17万张、政府通告8万张、袖标3万个、秸秆“五化”利用与禁烧宣传书画等17万份(册)、过街横幅标语1.3万幅(条)、致学生及家长一封信4万份、制作秸秆禁烧警示牌500个。建立健全“区督查、镇负责、村管片、组包户、户联防”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对全区2384个网格实行严防死守。

其次是树立典型,通过典型带动引领秸秆综合利用共建发展。2017年10月24日,九台区在龙嘉镇泉眼村举行了2017年秋季秸秆机收打捆作业现场观摩会暨长春长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雷沃拖拉机、打捆机交机仪式,长拖组成了50台(套)机组作业队,由过去的分散捡拾打捆变为作业队集中捡、打、运、加,填补了长春乃至全省50台套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空白。

为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共享发展,区财政给予补贴大力推广秸秆全量(半量)还田,建立秸秆机械还田示范方17个。对购买秸秆还田机械的,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政策性补贴。并重点推广生物质锅炉,替代燃煤小锅炉,每蒸吨奖补2万元。对于领取“绿色通行证”的秸秆运输车辆予以放行。新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企业11个,秸秆专业合作社21个,秸秆收购经纪人680人。推广秸秆养畜360万头、养禽1150万只,人均增收4150元。培育秸秆编织专业村45个、专业大户720个,人均增收2150元。

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创新发展,该区先后举行全区秸秆还田现场演示会、秸秆综合利用推进会8次,现场演示秸秆燃具炉、秸秆还田机械使用,通过演示和推介,有力推进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类大规模培训班16期,直接受训人数达7.8万人(次)。

现年57岁的龙嘉堡村村民孙国福说,以前我们是不敢在野外烧秸秆,那是犯法,还要被拘留罚款,后来我们不想烧,也不愿意烧,因为在野外烧秸秆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还费时费力。现在,我们收完玉米,地里的秸秆有专业的公司来打捆离地,还免费给我们一吨半秸秆压块用来烧火做饭取暖,足够我一年用的。

“疏”出有“路”资源化利用有前途

“堵”的方法有了,“疏”出的项目就更多。据九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树国介绍,该区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去年先后召开了9次调度会,专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等各类问题,并签订区镇村屯四级秸秆综合利用责任状,构建了自上而下、责任明晰的组织领导体系。

该区健全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制度,区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考核奖励资金。该区于2016年投资929万元统一采购打捆机,投资400万元购置生物质炉具,投资440万元补贴新建秸秆产业园区,全区捡拾打捆作业面积37.5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30万亩。2017年,投资2310万元,用于“收、贮、运、加、销”体系建设,投资1000万元用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补贴,几年下来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整合各类资金24亿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2017年,秸秆产生量132万吨,秸秆可收集量100万吨,综合利用量81万吨,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比2017年提高7个百分点。

同时,该区积极为消化秸秆找出路。2016年5月,该区政府与长春长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定了投资10亿元战略协议,在长春市建设15个综合利用产业园,每个园区加工能力在1000公顷以上。目前,已完成的10个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达效。2018年10月,区政府与鑫垒秸秆综合利用公司签订秸秆离田协议,组成40台(套)以上的联合打捆离田作业,离田秸秆2万公顷。投资10亿元的中航新能源集团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在龙家堡等10个村安装炉具5091户(套),实现了柴草不进屯,生物质燃料取暖做饭的大变革。多方受益让秸秆变废为宝天更蓝

该区积极出台扶持鼓励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在原有的每亩农机补贴20元的基础上,再追加补贴20元,达到每公顷600元。2017年,该区秸秆还田14.15万亩,2018年,秸秆还田34.5万亩。

在该区政策支持鼓励下,2016年3月,投资300万元、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的隆达兴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运营,年加工饲料2万吨,年使用秸秆为2000公顷玉米地的产量。该合作社现存栏牛560头,每头牛纯利润可达3000~5000元。2017年,合作社存栏1800头,年使用饲料1.2万吨,除自用外还外销膨化玉米秸秆饲料,销售饲料1.8万吨,饲料主要销往海拉尔、通辽等地。新建鱼池1.5公顷、饲养蛋鸡5000只。合作社通过秸秆膨化饲料过腹增值饲养牛,牛粪经发酵饲养蚯蚓,蚯蚓喂鱼、鸡,走上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带动35户农户人均增收1.5万元,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地就业。

秸秆利用,让更多农民“舍不得烧”

秸秆利用,让更多农民“舍不得烧”

又是一年“三夏”农忙时,在农人们丰收的喜悦中,陕西省200多万亩油菜和1620万亩小麦已陆续收割。随之而来的秸秆禁烧,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困扰人们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陕西省多年来积极探索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技术及机具,通过秸秆还田、饲草加工、秸秆收贮等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模式。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3000万亩,利用率80%以上。

政府重视,在政策扶持上下工夫

去年三夏,西安市连续7年实现夏季秸秆禁烧“零火点”。为了实现8年“零焚烧”,日前,西安市政府专门就“三夏”和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禁烧工作做了动员部署。

据了解,西安市坚持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把秸秆利用与禁烧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县、乡、村、组,采取行政推动、法律约束、技术疏导的办法,增加秸秆附加值,使农民慢慢从被动“不敢烧”变为主动“不愿烧”和“舍不得烧”。

面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难题,省政府明确提出“综合统筹,板块推进,面上示范,整体提升”思路,以及还关中一片蓝天的总体目标,并印发了“治污降霾·保卫蓝天”2016年工作方案,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保护大气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省农机局局长何存贵指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培肥地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2013年起,陕西省利用4年时间,通过调研制定扶持政策,解决了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性能单一、购置成本高、作业费高、农户使用积极性低等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化运作方式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

省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作为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示范田建设、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建设、新技术新机具引进及演示宣传培训,示范田内通过作业补助等形式,实现了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100%。从2013年起,陕西省调整农机补贴政策,对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饲草加工机械、秸秆捡拾打捆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实行敞开补贴,进一步激活了农民购置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的热情。

多技并举,在利用途径上下工夫

有句话说得好: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往年被一烧了之的小麦秸秆,在今年“三夏”中竟成了企业花钱收购、农户抢着还田的“抢手货”。

6月5日,乾县农民张建设,刚刚收割完小麦,就找来机械捡拾没有粉碎的秸秆。他告诉记者,与以往一把火烧了相比,秸秆捡拾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每亩却多出二三十块钱的收益。

三夏开始前,乾县恒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学锋,就不断地接到一些种粮大户打来的电话,要跟他签订秸秆捡拾合同。“集中收获那几天,机子都不够用。”他告诉记者,捡拾的秸秆主要卖给一些养殖企业、蘑菇种植大户和板材制造企业,由于秸秆的用途越来越多,这几年的收购价格也不断上涨。现在每吨优质秸秆收购价已经达到六七百元。

针对不同利用方式,陕西省还引进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和新技术,如,带状旋耕施肥播种机、防缠绕播种机等,成功解决了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地作业中通过性差等问题。积极推广联合收割机配带秸秆切碎装置,解决了小麦收割后秸秆均匀铺撒问题。积极推广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技术,引进小麦联合收获机加装秸秆打捆装置,以“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方式,进行小麦秸秆田间利用和打捆收集利用。

“每年三夏时,农民忙着收麦子,我们则忙着收秸秆。”大荔县陕西瑛基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刘永红说,农作物秸秆是该公司的主要原料,各种农作物秸秆进入生产线设备后,通过循环用水高温燃烧,生产出来的就是工业燃油和炭粉。

除了还田作肥料利用外,陕西省还努力做好秸秆离田利用的文章。汉中市勉县等地的稻草编织产业化运作模式非常成功,例如,该县定军山草制品专业合作社,农民将稻草编织,做成草帘、草支垫等草制品售往外地,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已累计收购加工稻草20余万吨。安康市汉阴县和咸阳市秦都区等地,则把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经过机械化粉碎后,制成食用菌基料,种植杏鲍菇和蘑菇,形成特色产业,拉长了秸秆利用的产业链。杨凌示范区则引进合资企业,开展农作物秸秆板材加工,把秸秆的身价又提高了一大截。

市场运作,在实施效果上下工夫

“目前看来,渭南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开局良好。大多数区县推广秸秆还田已经深入人心。”6月3日,正在临渭区地头察看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情况的省农机局“三夏”督导组,对渭南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表示满意。

今年,渭南市结合“三夏”天气特点,适时采用小麦搂捎机收+(麦秆割倒、搂草、捡拾打捆)+运贮的合作社企业化运作模式,麦秆割倒、搂草、捡拾打捆一气呵成,小麦秸秆充分利用,既有利于下茬作物播种,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据了解,每吨小麦可增加农民纯收入100元至200元。

陕西省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去年陕西省共24万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投入“三夏”、“三秋”生产,既可季节性吸收大量劳动力,又可为种粮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使60多万农民收种季节直接从事1700万亩机械作业,年加工秸秆饲草能力达到1000万吨,为农民增加收入10亿元以上。

同时,秸秆综合利用增加了土壤肥力。去年全省玉米硬茬播种、旋耕施肥播种、秸秆还田1700万亩,使1000多万吨秸秆直接还田,相当于施入氮、磷、钾肥料110万吨,有效地减少了化肥投入。另外,秸秆综合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废气排放,全省3000万亩小麦、玉米、水稻秸秆,通过机械化科学合理利用,每年可减少大约30亿立方米废气排放。

秸秆综合利用还促进了陕西省畜牧业发展。通过机械加工,全省每年可生产1000万吨饲草,可满足100万头牛饲草用量,相当于节约粮食11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还节约了生物质资源,小麦、水稻、油菜等秸秆作为工业原料,生产板材、秸秆发电,保护了森林资源,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据悉,今年陕西省确定了65个农作物秸秆利用重点区和禁烧区,力争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1%。通过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从源头上遏制秸秆焚烧现象,让陕西农作物秸秆有了新出路。

标签:综合利用   利用   农民   万吨   小麦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