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加强和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管与服务)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加强和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管与服务),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加强和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管与服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2、加强和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管与服务

3、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更严峻挑战。专家建议,各国应加大努力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推动建设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布的《2021年粮食及农业状况》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粮食的不安全和人们营养不良问题,凸显农业粮食体系在冲击和压力面前的脆弱性。粮农组织呼吁各国加强农业合作,促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使农业粮食体系更具韧性、效率、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粮农组织的这份报告以“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应对冲击和压力”为主题,评估了各国农业粮食体系应对冲击并从中迅速恢复的能力,并就如何提高农业粮食体系韧性提出意见建议。

  报告指出,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冲击,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购买力下降使得数十亿人的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受损。低收入国家普遍遭遇严峻挑战,中高收入国家也面临风险。2020年全球饥饿人口累计约8.11亿,较2019年增加了1.6亿。报告估计,如果疫情造成全球收入减少1/3,还将有10亿人陷入饥饿状态。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戴维·比斯利认为,疫情持续、局部冲突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相互叠加,加剧了世界各地粮食系统的脆弱性。

  今年以来,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对粮食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北美洲多地极端高温使得大量农作物枯死,巴西罕见的超强寒潮造成甘蔗和玉米等农作物大量减产。数据显示,今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创下历史新高。“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11月达到平均134.4点,达到自2011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后疫情时代,粮食安全形势会更加严峻。在气候变化的环境下,在未来的数十年,我们会遇到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国际水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乔哈尔·阿礼表示。

  粮农组织在报告中强调,各国政府应积极采取行动,将提升农业粮食体系韧性作为本国应对当前与未来挑战的战略要素。既要实现投入资源、生产、市场和供应链以及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农业粮食网络的互联互通,又要加强困难群体抵御风险能力,提升社会保护计划,助力应对各类冲击。

  共同行动发展可持续农业

  “共同应对粮食不安全及营养不良等挑战,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加强南南合作、三方合作及南北伙伴关系。”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农业粮食体系全方位转型需要各国共同采取行动,系统落实各项举措。

  为应对挑战,一些国家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途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例如,在苏丹北部州科德罗卡森林保护区,当地农民积极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根据气候规律科学调整种植和收获次数,充分考虑夏季较长和降雨不可预测等因素,在退化土地上间种作物和树木,几个收获季以来农民生计持续得到改善。

  阿联酋今年5月推出“食品科技谷”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利用现代技术加工农产品的新食品生产基地,以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减少资源浪费。泰国商业部表示将与阿联酋加强粮食项目合作。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马泰奥指出,通过促进国际合作、推动研发创新等途径,可有效提升全球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吉尔伯特·洪博认为,更公平、更平等的粮食体系,需要倾听小规模生产者和农村社区的心声,确保农业生产者的劳动付出得到公平回报。他建议,进一步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帮助被忽视的农村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在埃塞俄比亚,当地政府推出“生产力安全网计划”,重点关注长期缺乏粮食保障的家庭,通过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缺粮家庭能够在危机中维持生计。

  2019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结对帮扶“手拉手”行动计划,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和人民消除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迄今已有34个国家参与行动。2020年7月21日,粮农组织启动了“手拉手”地理空间信息平台。该平台汇集了10多个粮食和农业相关领域的地理空间信息和统计数据——包括粮食安全、作物、土壤、土地、水、气候、渔业、畜牧业以及林业等,还纳入了疫情对粮食和农业影响的相关信息。平台作为一项重要工具,可为疫情后增强粮食系统抵御力提供决策支持。

  “未来,我们必须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全球粮食系统,惠及全球人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粮食体系可以也必须发挥关键拉动作用,支持经济复苏、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促进体面劳动、解决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11月25日,由中国和世界粮食计划署支持的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斯里兰卡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在华启动。160余名斯方农业部官员、农业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和农场主代表参加了培训。世界粮食计划署相关负责人艾哈迈德表示,项目将帮助斯里兰卡种植水稻和玉米的小农户提高农业生产力,这些经验与知识交流对于斯建立可持续的粮食生产体系、实现零饥饿目标等将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加快自身农业发展的同时,持续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国家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截至目前,中国已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训了近10万名外国农户。在华举办近500期培训班,培训外国专家、专业人员1.1万人。在作物生产、畜牧业、水产养殖、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向有需要的国家进行了1500多项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平均增产40%—70%,超过150万户农村家庭从中受益。

  中国还推动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从全球层面提升粮农治理能力,推动各国在粮食减损、运输、检疫、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国际规则。今年9月,中方举办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来自5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的300多名代表围绕“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取得了行动减损、机制减损、平台减损、生产减损等10项减损共识成果。

  马泰奥表示,中国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因地制宜分享农业发展经验,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

加强和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管与服务

加强和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管与服务

?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负责人就2019年农机购置补贴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本网讯 今年3月以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先后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强化纪律约束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投档与核验等工作的通知》等三个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管与服务工作的新举措。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有关负责人。

资料图

记者:请您介绍此次有关举措出台的主要背景?

答:去年农、财两部印发《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明确了新一轮实施周期政策框架和实施操作要求,各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贯彻落实,2018年使用补贴资金174亿元,共扶持163万农户购置机具191万台(套),超额完成全年绩效目标,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河南省开封市、四川省凉山州相继出现的农机购置补贴违法违规案件,暴露出有的地方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也反映出我们有的制度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强化企业责任、严惩违规行为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因此,农、财两部上述文件突出问题导向,在加强纪律规矩约束、严查严处违规行为、强化补贴机具核验监管等方面出台了针对性的举措。同时,围绕进一步优化服务,便利农机企业和农民群众,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通过加强监管与优化服务两手抓,去痛点、堵点和风险点,进一步提升政策实施规范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效益。

记者:强化农机购置补贴纪律规矩约束的要求主要有哪些?

答:此次强化有关纪律规矩约束的要求,与《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与以往相比,主要是三个“突出强调”。一是突出强调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和县级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和责任,要求有关部门在政府领导下进行联合监管,加强内部控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补贴机具核验等关键环节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精准把控风险,严守纪律规定,确保资金安全。二是突出强调农机产销企业要切实承诺践诺。针对性地明确了企业需承诺践诺的重点事项,涉及补贴机具销售、售后服务、退换机等管理系统要互联互通、相互校核,有关资金往来要全程留痕备查,要对经销商出具的发票、合格证等补贴申请资料和牌证申请资料进行核对,要加强管理防范经销商和内部不法人员通过收集农民身份证明、虚开发票、虚购报补、重复报补等方式骗套补贴的行为等,压实企业责任。三是突出强调信息公开。明确各地要全程、全面、实时公开政策实施相关信息,延长了补贴申请信息公示时间,要求县级补贴信息要与省级以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主办或指定的网站实现链接,在更大范围上接受社会监督,防患于未然。

记者:在严查严处违规行为上有什么新举措?

答:2017年5月,农、财两部联合印发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为查处违规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其中危害较大的违规行为,如产销企业提供不实投档信息、产品信息、销售信息,通过虚构报补、重复报补、以小抵大等方式骗套补贴,拒不配合调查、提供虚假调查资料等,今年有关文件明确实行顶格处罚、联查联处,真正让失信违规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主要是四项措施。一是只要查实企业有上述违规情形之一的,一律先行采取暂停违规企业全部产品补贴资格或经销补贴产品资格,再根据违规情节作出后续处理。二是明确一省查实做出处理的企业,其他涉及省份要直接采信相关处理决定,作出同等处理。三是建立省际补贴信息联查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比对分析,在全国范围内排查可疑线索,支持和指导各地做好违规行为查处工作。四是对拒不履行资金处理决定的违规企业,明确财政部门申请司法机关强制执行。需要指出的是,出现上述违规行为的只是极少数企业,有的还是企业的个别经销商及内部不法人员恶意所为。严查严处违规行为,主要目的是剔除害群之马,维护广大企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提醒企业落实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和对经销商的管控,合力维护政策实施的良好秩序。

记者:关于强化补贴机具核验,有哪些新的要求?

答:补贴机具核验管理是政策实施一线的核心工作,是确保资金安全最为重要的关口。一些地方发生的骗套补贴案背后,无一例外都有机具核验不到位、不严格的问题,与一些地区存在的核验流程不规范、技术手段落后、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也密切相关。对此,农业农村部在总结各地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验工作要点(试行)》,指导各省组织县级农机化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完善补贴机具核验制度,进一步强化补贴机具核验和监督要求,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全面实行双人交叉互核或个人审核、集体会商双重审核,杜绝“一个人说了算”;针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牌证管理机具,全面落实先办牌证后领补贴的规定,实现机具核验与补贴申领审核分开,加强监督制约。二是加强异常情形监管。将单人多台套、短期内大批量、同人连续购置同类机具、购置地区适应性差的机具等行为列为异常申请补贴情形,要求进行重点排查、重点审核。三是改善技术手段。提高核验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机试验鉴定、补贴机具投档、牌证管理、补贴资金申领等环节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补贴机具由人工核验逐步向信息化核验转变。四是强化督促抽查。探索开展补贴机具第三方独立抽查核验,加大外部监督。

记者:在优化服务方面推出了哪些新举措?

答:农、财两部的三个文件,围绕补贴机具投档、补贴资金申领与使用等与购机农民和农机产销企业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新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便利企业投档。组织制定了《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投档工作规范(试行)》,规范和优化有关工作。明确全面运用补贴机具信息化自主投档平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增加投档工作频次和常年受理企业投档,定期发布投档结果,进一步优化服务。二是便利购机者申请补贴。要求全面实行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常年连续开放,实现农民“无缝”“随时”申请补贴。推广使用手机APP(含人脸识别)等信息化技术,加快实现购机者申领补贴“最多跑一次”。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牌证管理机具,购机者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行驶证》申请补贴免于现场实物核验,简化手续。三是推行补贴申请受理和资金兑付限时办理。对基层农业农村、财政部门的相关工作时限进行量化规定,保障补贴资金及时到户。四是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新增了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堆机、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有机肥加工设备、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等4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具品目,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选取废弃物料烘干机、增压沼液施肥设备和粪污罐等有助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机具,开展新产品补贴试点,积极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机械化支撑。

记者:请您介绍在部分省(市)开展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补贴资金使用与管理方式创新试点情况?

答:农、财两部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西等3省(市)选择部分机具开展农机购置补贴综合补贴试点,以及支持四川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开展农机化发展综合奖补试点,扩展补贴支出方向,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精神,最大程度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创新举措。

试点工作要求以信息化为支撑,完善工作措施,打通补贴申请、机具识别、作业轨迹监测等方面的数据通道,探索更加安全、高效、便民的补贴机具核验与补贴资金申领模式,对强化和改善补贴政策实施管理服务、扩展补贴资金使用范围、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工作也被称为“三合一”试点。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组织部分省(市)农机化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制订了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加施物品识别唯一二维码及加装运行轨迹监测设施,并与机具补贴远程申请手机APP等联通运用试点平台建设方案,2018年在北京市、江西省进行了初步试验,在推进补贴机具核验管理和补贴申领信息化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从实践情况看,如何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接、生成数据的权属及数据库安全、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统一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合一”试点涉及面广、技术路线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相关工作应遵循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原则稳步推进。农、财两部2019年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西、四川等省(市)开展试点,深入探索研究技术规范标准、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安全管理等问题的解决方案,逐步完善后再行推广。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日前发布土地及水资源状况报告指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全球土地资源等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社会需要高度重视这一容易被忽略的公共政策领域。专家强调,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事关全人类福祉。完善土地资源治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减少贫困人口、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生产能力退化

  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用于作物和畜牧生产的农业用地约47.5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超过15亿公顷。耕地仅占全球各类土地的13%,但已退化的耕地却占到所有退化土地的29%。2000年至2017年间,农业用地面积总体变化幅度较小,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农地面积减少了20%,2017年约为0.19公顷/人。

  报告还指出,人类在农业领域对土地及水资源的利用尚未达到峰值,但证据表明,农业生产率增速正在放慢,生产能力正在快速耗竭,对环境的破坏也在加快。当前,全球仅38%的灌溉土地处于稳定状态,北非、南亚、中东及西亚超过60%的灌溉土地已经退化。另外,全球盐渍土壤面积逾8.33亿公顷,土壤盐碱化致使每年有高达150万公顷作物耕地无法用于生产,有2000万至4600万公顷土地生产率下滑。

  农作方法不可持续、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气候变化影响等,让土壤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强调,未来的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土地、土壤及水资源的保护,要努力将创新性技术及制度性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地相互结合,打造更好的土地及水资源治理体系。采用更环保、更具气候智能性的生产方式,有助于扭转土地及水资源恶化的趋势,推动包容性增长。这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战略框架确立的目标,即“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

  综合施策保护土地

  面对土地退化、土壤污染等问题,不少经济体正出台相关政策举措进行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欧盟去年底通过新的共同农业政策,其中包括鼓励各国实施可持续的土壤治理,积极发展有机农场和林业,增加相关投资,实现土地健康和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欧盟还公布了《2030年土壤战略》,提出力争在2023年推动自然土壤恢复立法,从法律层面加强对土壤的保护、恢复及可持续利用。

  比利时是欧洲较早针对土壤污染和治理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在比利时法兰德斯大区,政府于1995年和2006年分别制定了《土壤治理法》和《土壤修复与保护法》。法兰德斯将全区土地划分为风险土地、无风险土地、公寓土地等类型,并颁发相应的“土地证书”。如果土地地块划定为“风险土地”,政府将进行土壤检测、修复,并调查认定污染主体责任。

  韩国政府推出了全国土壤监测网络,环境部每年发布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每10年制定一次土壤保全整体计划,确定土壤污染及修复情况,并调整未来土壤修复方向。政府还设立土壤污染投诉热线,发现土壤污染情况可随时上报,有关方面将及时跟进调查。

  俄罗斯除了颁布实施相关土地治理政策外,还非常重视对土壤问题的学术研究,通过基金会、国家科研项目补贴等方式加大对相关课题的资助力度。多库恰耶夫土壤研究所重点研发了农业土地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土地资源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莫斯科大学土壤学系重点关注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侧重研究土壤功能及其治理。

  中国严格实施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通过制定完善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合理规划利用,着力提升土壤质量和活力。据统计,中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累计实施休耕轮作超过1亿亩次,推广保护性耕作超过7000万亩,耕地质量5年提升0.35个等级。去年印发的《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科学的顶层设计与高效的行动方案相结合,中国在保护土壤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持续推动各方合作

  土地退化是全球性问题,各方切实参与、合力应对这一挑战至关重要。

  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要形成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模式,需要在4个重点领域同时发力,主要包括:采纳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的土地治理模式,保证所有部门施行协调一致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安排,尤其应避免制度层面的条块分割,以及土地治理权力不明及分散问题;全面实施综合性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和规划等了解土地资源现状并制定一揽子可行方案;全面支持并积极应用创新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移动技术、遥感服务、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有助于提升治理效率和质量;加大对健康且具有环境可持续性的土地及土壤资源的投资等。

  在去年4月召开的全球土壤生物多样性研讨会上,欧盟环境、海洋和渔业委员辛克维丘斯认为,保护土壤并使其恢复健康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深刻变革,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和治理结构,发动经济和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并持续加强国际合作。

  “投资土地修护,就是投资强劲、有韧性并能抵御气候变化和干旱的经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指出,加强土地恢复和保护,努力用有益的经验不断完善土地管理,可以恢复土壤质量、改善土壤持水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生物多样性损失,并从整体上增加农民收入。

标签:补贴   粮食   土地   农业   土壤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