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让农田休养生息(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的加减法)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藏粮于地,让农田休养生息(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的加减法),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藏粮于地,让农田休养生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的加减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藏粮于地,让农田休养生息

2、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的加减法

3、藏粮于技 “天眼”上线守护广西容县万顷良田

藏粮于地,让农田休养生息

藏粮于地,让农田休养生息

  休耕不是让土地荒芜,而是采取保护性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耕地地力水平,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日,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提出在部分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这是中央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也是我国主动应对生态资源压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稳定发展,但长期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也让我国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多重挑战。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这让生态修复治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以土而立。对农业的生态修复而言,耕地保护是最关键的部分。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不足,我国对耕地、水等资源要素的长期超强度利用,大大消耗了耕地的生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一年两熟,南方多地一年三熟,土地长期高负荷运转,影响了粮食持续稳产高产。此外,耕地退化和污染现象也逐年扩大,东北平原耕地“隐性流失”加剧,原本富含有机质的黑土层越来越薄。让不堪重负的耕地休养生息,用地养地相结合,在部分地区推进耕地休耕轮作势在必行。
  当前推进耕地轮作休耕,时机比较成熟。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充裕,国内粮食仓储日益吃紧,粮食收储财政压力增大,利用这一时机推进耕地轮作休耕,不仅能够保护耕地资源、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从技术上讲,我国有着悠久的轮作种植传统。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中就提到了作物轮作的必要性。轮作是顺应自然规律的选择,可以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土壤生态;休耕则能通过用地养地相结合,保护和提升地力,增强粮食和农业发展后劲,从而实现真正的“藏粮于地”。此外,耕地轮作休耕,也有利于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紧缺农产品供给,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全面提升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但是,推进耕地轮作休耕,事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审慎对待。如何让试点不走样、让好的政策设计真正落到实处?要正确认识耕地轮作休耕,需要明确几个原则。首要原则就是“巩固提升产能,保障粮食安全”。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休耕不是让土地荒芜,而是采取保护性措施,要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其次,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让农民利益受损失。这次试点,强化了政策扶持,建立了利益补偿机制,对承担轮作休耕任务的农户给予必要补助,确保不影响试点农民收入。同时鼓励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推进耕地轮作休耕,除了试点的600多万亩耕地,我们的目光还应投射到更广袤的田野上。只有从根本上提升我国耕地地力水平,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的加减法

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的加减法

  此刻,陈列在天山南北的数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或正完成当年的收获,或已开始下一年的耕耘,总之没有闲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努力,是中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缩影,科技、资金等诸多要素汇聚于土地,提高了大地的产出,粮食、油料作物、棉花等遍布其上,撑起一个仓廪实、衣料暖、钱袋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10月1日起,新修订的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22)(以下简称《通则》)正式实施。其中高标准农田的定义是: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

  形象的描绘更容易让老百姓记得住: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林成片、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良田。但无论哪种表述,与普通田地相比,高标准农田都意味着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的大幅提高。

  在天山南北,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环节,全区(地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126万亩。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到昌吉,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到和田,各地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间节点要求,统筹项目建设和质量管理,开展土地平整、田块归并、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逐步趋于集中连片,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张处告诉记者,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财政转移支付支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投入已超过1500元,基本实现了土地平整和高效节水两项核心建设内容全覆盖,使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更高、成色更足。

  片片零碎的地块被集中起来,围绕着它们,路、渠、林、电等各项配套设施,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倘若从高空俯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地上,一块块巨大平整的条田气势恢宏铺展四方,显示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和飞跃。

  建设,进而管理,然后发挥效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成熟的管护经验和模式,探索建管护一体化机制,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护、专职管护员网格化精细化管护、引入专业化市场化管护主体等,提升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水平,加快健全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管护机制,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管长远、长受益。

  就在这建管一体的前进历程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不断扩大的高标准农田上做起了加减法。

  农田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克其克托帕村,1094亩棉田平整如毯。“巴楚县在2019年以前,仅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但如今,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到100万亩,每个地块都不低于500亩,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破除田埂后多出来的。”巴楚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耿局长说。

  “当时没人相信棉花亩产量可以达到400公斤。老百姓按传统模式种,亩产100公斤的都有,最多280公斤,那都是极限了。”克其克托帕村党支部书记其书记对此记忆犹新,“一个叫赛买提·艾买尔的村民,为了做工作我找了他8次。”

  村干部一次次地去,把事情“掰开揉碎”讲,68岁的赛买提最终被说服了,2019年,他和其余68户村民一起,与巴楚县三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下了土地流转合同。赛买提家门口的小块田地成了上千亩的大条田,植保无人机开始出现在田地里。

  当棉花亩产从200多公斤变成380公斤后,看着沉甸甸的棉花,没人再怀疑高标准农田的优势。耿局长说:“农作物增产和增效均在20%至40%,农民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收入渠道更加多元了。”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起步更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各个团场,棉花亩产早已超过500公斤。

  变化的不仅是棉田,据测算,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小麦单产提高5%,玉米单产提高20%,棉花单产提高1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90%以上,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全疆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发挥出积极作用。

  农业资源损耗不断降低

  当农田产出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时,各项费用支出和资源损耗在不断降低,一增一降间,农业进步和农民富裕的空间不断增大。每次骑三轮摩托车出门,如则·阿西木都会刻意放慢速度,看看沿途农田里的“风景”。从2020年开始,在他所生活的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年都让一批耕地旧貌换新颜。

  “原来高低不平的耕地平整后,长出的庄稼整整齐齐;原来的土路硬化后,多大的农机都能开进地里;原来的土渠变成防渗渠并配上滴灌节水系统后,一亩地用水从600立方米减少到300立方米……”望着改造后的农田,他述说着眼前的变化。

  在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奇台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疆的七分之一。这里在保护耕地方面有严格的政策,在改造耕地方面有灵活的方式。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村民冯汝刚种小麦30多年,发现脚下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经过高标准改造,增产增效的潜力不断释放。

  “2021年,因为有良田良种良法配套,我家2600亩小麦亩均增产约50公斤,节省肥料和人工成本约10万元。2022年,我把智能灌溉、精量穴播等应用技术传授给前来取经的其他农户,他们也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尝到了甜头。”冯汝刚说。

  让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生计农业走向品牌农业,“粮田”变“良田”是基础条件。正缘于此,与高山、沙漠相依偎的片片绿洲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步步为营,一个现代化农田基础设施格局已然形成。

藏粮于技 “天眼”上线守护广西容县万顷良田

藏粮于技 “天眼”上线守护广西容县万顷良田

  甘柱明是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州镇杨叶村的种粮大户,他在本村流转了150多亩水田种植优质水稻。地虽然多,但是种起来却毫不费力。“能节省80%的人工和40%的水肥,每亩地每年至少能增加收益300元!”甘柱明高兴地说。

  问起他的种粮秘籍,他带领记者走到田间,随后介绍起种粮“黑科技”--智慧天眼监管系统。

  “天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以前种地,浇水排涝是个大难题,费人力,效率也很低,村民不敢大面积种粮。这几年,为提升耕地质量、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容州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田建设过程中实行智慧化监管,全天候实时监控,用无人机实现水稻播种、浇水、施肥、打药,采用半机械化机器到地里统一完成收割,使种植水稻能够实现旱涝保收,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严守耕地红线。

  智慧监测护航稻穗成长

  为了实现产量的最大化,“黑科技”在这片农田上随处可见。土壤监测站每天对空气湿度、土壤温度、湿度、风向、日照等做精准分析,通过手机可以实时监控,再与气象预报、水文监测等大数据综合分析后,针对区域内农作物情况精准推送土壤墒情、灌排建议及预警信息,让每一步耕作都科学有效。

  此外,病虫田间检测站能预测病虫害,可获得害虫的数量、蔓延方向、速度、体型等参数。在这些参数的帮助下,实现“人在屋中坐,尽知田间事”,提前做好防治准备,为村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智慧监测助力田间测产

  为了准确把握村里早稻生产形势,近日,容州镇科技特派员协同农业调查专业人员,开展早稻实测工作。

  在实测现场,他们手持专业设备连线智慧检测系统,系统能够自动抽选测产地块,利用规划出来的小样本区域,开展样本测量、拍照等工作,严谨完成早稻实测调查,对于数据变化较大的地块,及时与农户就稻谷种子和化肥农药的使用等情况进行沟通,全面评估早稻的生产情况。同时,通过数据比对,筛选出高产典型,推荐适宜品种及配套种植方法,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精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标签:农田   耕地   高标准   农业   建设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5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