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国家科技大奖入围的农机项目(2017年我国保护性耕作10大事件新鲜出炉)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2017年度国家科技大奖入围的农机项目(2017年我国保护性耕作10大事件新鲜出炉),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2017年度国家科技大奖入围的农机项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7年我国保护性耕作10大事件新鲜出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17年度国家科技大奖入围的农机项目

2、2017年我国保护性耕作10大事件新鲜出炉

3、2017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前瞻:需求总量预计比上年减少2%

2017年度国家科技大奖入围的农机项目

2017年度国家科技大奖入围的农机项目

近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已经结束,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共收到有关单位和专家推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09项,技术发明奖项目261项(通用项目211项,专用项目5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603项(通用项目487项,专用项目116项)。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目前,已经现将形式审查合格的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05项,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97项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460项公示。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形式审查不合格通用项目4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4项,技术发明奖1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7项)不予受理。

 记者在公示中注意到,“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由教育部推荐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农林废弃物热裂解炼制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项目由国家林业局推荐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在农艺与农业工程组中,“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厂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项目由北京市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由水利部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项目由国家粮食局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由山东省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由农业部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玉米种子精细高效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系统集成”项目由农业部推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里要重点提及的是最受农机行业关注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其应用”和“玉米种子精细高效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系统集成”这四个项目。

根据公示,“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领衔完成。项目针对水稻生产轻简高效栽培需求和人工撒播存在的问题,首创“三同步”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

发明了适合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的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3种排种器及1种同步深施肥装置。发明了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机和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机两大类共15种机型。创建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栽培技术,制定了不同区域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规程。 

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已转让给国内农机企业大批量生产,已形成系列产品,近三年新增销售额9000多万元。

该技术已在国内26省(市、区)及泰国等6国推广应用,节本增效显著,创造了不同区域直播稻高产记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续两年亩产超1000公斤,浙江连续四年亩产超800公斤,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该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 实用新型专利8项,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5篇,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轻简化栽培技术,引领了全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发展。部分成果曾获2009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由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尚书旗领衔完成。项目针对花生播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瓶颈,通过参与单位的协同攻关,根据我国花生主产区的农艺要求,发明了基于花生物理性状的自重送排种与适于直立生长花生的切挤破土、拉折摘分收获机械作业方法;创建了花生单双粒仿形联合保苗精确播种与挖-拔-抖结合甩捋式摘果收获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首创了花生11项播种和13项花生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

研制出适应不同种植要求的11种大中小型花生联合播种机,创制出适应不同收获要求、不同土壤特点的10种花生分段收获机和8种花生联合收获机,提出了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的解决方案及其配套机具方法;构建了国内首个花生机械化生产信息查询系统;形成了农业部主推的农业轻简化实用技术和农业部颁布实施的《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9种新型农机装备均通过了省级以上农业机械试验鉴定部门的性能检测,20种列入国家或省级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授权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77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79篇;技术成果在全国15个省(市、区)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技术支撑作用。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领衔完成。项目围绕我国稻作技术转型的需求,针对水稻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问题,根据我国水稻生产特点,开展水稻机插新模式、技术和关键装备创新,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技术,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创新了钵苗与毯苗结合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方法,实现机插技术突破。

针对传统毯苗机插高效不高产,钵苗摆栽高产不高效,研发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该技术结合毯苗和钵苗的优势,解决了传统毯苗机插存在的问题,实现水稻机插高产高效。

研制了不同类型钵形毯状秧盘,制订了秧盘行业标准。创新了水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模式,研发机械育插秧配套装备,促进机插技术配套。建立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我国机插技术水平。

在全国不同稻区、季节和品种的试验示范,增产效果显著。核心技术从2011年以来连续6年被农业部列为水稻主推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超过3000多万亩,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项目成果解决了传统机插不能高产高效的关键问题,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大创新,属国内外首创,获得了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推动机插秧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升级,应用前景广阔。

“玉米种子精细高效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系统集成”项目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朱明领衔。 

项目针对我国玉米种子精细高效规模化加工工艺技术与工程建设模式研究薄弱、关键技术与装备缺乏、成套技术装备系统集成不足等问题,(1)创新了种子精细高效加工技术系统集成理论方法,创建了玉米种子精细高效加工工艺与技术体系,构建出玉米种子规模化加工厂建设模式;

(2)创新了热风分仓循环调控工艺,创制出规模化智能调控玉米果穗烘干设施;

(3)创新了柔性揉搓脱粒技术,创制出齿板栅格耦合揉搓式玉米果穗脱粒设备;

(4)研制出玉米种子精细高效加工成套装备,加工能力达10-15t/h。 项目技术装备在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国产化,有效促进了玉米机械化单粒精播技术应用。

2014-2016年上半年,项目完成单位实现新增销售额2.58亿元,新增利润0.4亿元,北京德农等应用单位实现新增销售额9.2亿元、新增利润1.35亿元。应用项目技术装备生产的玉米种子每年用于单粒精播面积达1.24亿亩,节省种子成本10.8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技术装备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农机推广鉴定产品6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件;制定技术标准4项;出版专著2部。

2017年我国保护性耕作10大事件新鲜出炉

2017年我国保护性耕作10大事件新鲜出炉

2017年是我国发展保护性耕作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业绩成效比较突出的一年,有不少弥足珍贵的事件,有不少有意义的活动,有不少值得浓墨重彩记录的成果……为此,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近日以不同方式,邀请专家、科技工作者、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合作社共同推荐评选出"中国2017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发展十件大事"。

第一,保护性耕作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机具补贴力度加大。

2017年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全国国土规划(2016-2030)》其中关于分类保护一章中提出“加强北方旱田保护性耕作”; 农业部制定发布的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 ,确定加快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秸秆机械化还田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机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方案》中提出从2017年起,对技术成熟的保护性耕作等绿色高效机具全部实行敞开补贴,加大补贴支持力度。

第二、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突破一亿亩。

2017年在我国东北、西北 、华北、华中等地区,在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推进全程机械化等载体的带动和部分地方作业补贴的拉动下,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稳步推进。山东省青岛市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面积达1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8.7%,居全国最高水平;吉林省长春市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300多万亩,超过玉米播种面积的20%,居全国玉米机械免耕播种最高水平;东北玉米秸秆全量覆盖和耙混还田模式得到了突破性发展,吉林省农安县、梨树县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模式分别超过20万亩;河北、山东、安徽、河北小麦免耕播种技术保持稳定发展,山东省莱西市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应用面积达30万亩,大旱之年仍然获得丰收。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宽窄行地块

第三、全国第一个保护性髙产竞赛活动,东北第一届"康达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高产竞赛开展。

竞赛活动由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组织,吉林康达农业机械公司支持,来自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的200多个农民合作社、玉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参赛,49家合作社、农户获得高产竞赛奖,获奖玉米平均产量比东北地区平均产量髙出一倍多。

第四、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研发制造创新有新突破。

吉林康达农业机械公司研制出国内玉米免耕播种机行数最多的9行免耕播种机,率先在国内研发出窄行距三角形播种免耕播种机,成为国内玉米免耕播种机系列产品行数最全的领军企业。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公司研发制造的2行、4行免耕播种机在解决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下机具通过性等方面技术上有较大的突破。长春市农机研究院研发出秸秆归行系列产品、长春市恩达农业装备公司开发出秸秆全量覆盖下的深松施肥机通过省级农机产品鉴定 、中科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研发出两行条耕机,这些产品都填补了国内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空白。

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公司获得产品创新奖的4行免耕播种机在秸秆全量覆盖下免耕播种作业

第五、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有重大突破,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征集发布的我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中,对东北单季玉米产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提出3种具体作业模式,其中覆盖免耕模式、混埋免耕2种模式均为保护性耕作模式,这凸显出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集成纳入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体系中的,体现出国家农机推广机构对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越来越更加重视。

在中囯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指导支持的吉林省梨树县玉米秸秆全覆盖机械化免耕栽培技术模式,被农民日报正式誉为"梨树模式",其梨树镇高家村中科院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实现玉米秸秆连续10年全量还田覆盖,产量稳定,成为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样板。

由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牵头创立起的"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归行处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发出秸秆归行处理系列产品和提出技术规范要点,使制约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的最大瓶颈问题得到破解,而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成本最低、可复制的最佳路径。

河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市推广应用的在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采用“ 14—30”的条带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普遍得到农民认可,河北省农哈哈公司、山东省颐元等公司的小麦免耕播种机在生产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黑龙江农垦农业科学院引进示范的美国大平原秸秆垂直深松整地耕法在黑龙江试验取得成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机推广总站、 西安亚澳农机公司等共同示范的山旱地农机深松+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小麦保护性耕作示范获得成功。

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产品金奖四行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在田间进行玉米免耕播种作业

第六、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产品创新捧得大奖。

在2016-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成果奖励中农机领域获得一等奖有两项,全部为保护性耕作项目,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胡志超研究员领衔完成的“旱田全量秸秆覆盖地免耕洁区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和中国农业大学李洪文教授领衔完成的“东北玉米垄作少免耕播种与垄台修复技术及装备”分别荣获一等奖;同时吉林大学教授贾洪雷领衔完成的“东北玉米垄作少免耕播种与垄台修复技术及装备”荣获二等奖。这是中华农业科技奖设立以来保护性耕作项目获得奖励项目最多、等级最高的一届。

在2017年中国农机行业年度大奖评奖中,也是保护性耕作机具产品丰收的一年,多种产品斩获大奖。 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两行免耕指夹式精量施肥播种机、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四行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分得获得产品金奖;北京德邦大为科技有限科技股份公司四行免耕精量播种机获得产品创新奖;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4型玉米清茬免耕施肥播种机获市场表现力奖。

第七、部分省市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实行作业补贴。

吉林省2017年继续对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每亩补贴25元;长春巿己连续七年每年由市级财政拿岀一千万元用于各县(市、区)农民购买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累加补贴、作业补贴和工作经费。黑龙江省《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补助实施方案》中采取松耙作业方式也给予补助,每亩补助40元。陕西省在关中和陕北7个市25个县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新增示范面积17.92万亩。       

秸秆全覆盖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地块

第八、多个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论坛相继召开,同议交流发展保护性耕作重要问题。

2017年9月2日由梨树黑土地论坛和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共同组织的以 “黑土地保护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为主题的保护性耕作论坛论坛在吉林省梨树县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的专家、研究员、教授同来自保护性耕作生产第一线的新型农民同台进行报告、交流。2017年11月28日,由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办,河北省农机推广站、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承办,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京津冀保护性耕作论坛在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成功举办,论坛主要围绕保护性耕作进行探讨。

第九、公开发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文献资料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获得国家著作权。

2017年从百度上搜索保护性耕作技术网页文献资料条目数为57600,比2016年增加一倍多,这标志着全国从事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力量在增加,成果在增加。《梨树黑土地论坛专家观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发展》、《玉米秸秆全还田种植技术》等多本保护性耕作专著、科普书籍出版发行。山东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标准正式发布;由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等单位共同申报的“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宽窄行距栽培技术规程”等三个规程分别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于的著作权。

第十、保护性耕作研究推广组织有新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中心,再获教育部认定和资金支持;全国第一个由35家农机合作社发起自发组成的保护性耕作社团组织"吉林省榆树市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应用协会"在全国产粮、秸秆总量第一大县吉林省榆树市注册登记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在东北地区农民合作社中选择确定了以保护黑土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为目的的十个工作站和38个试验示范基地。

2017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前瞻:需求总量预计比上年减少2%

2017年我国农药市场需求前瞻:需求总量预计比上年减少2%

资料图

据全国31个省级植保系统初步预测统计分析,2017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 (商品量)预计为92万吨,折百量近30万吨,比上年减少2%左右。

杀虫剂需求总量呈下降趋势

预计杀虫剂需求总量(商品量)为37.28万吨,折百量9.63万吨,比上年减少6.3%。

有机磷类:需求量仍将大幅度下降,需求量(商品量)为13.78万吨,折百量6.39万吨,比上年减少10.38%。氨基甲酸酯类:预计需求量(商品量)为4.11万吨,折百量0.49万吨,比上年增加5.49%。拟除虫菊酯类:预计需求量(商品量)为5.38万吨,折百量0.39万吨,比上年 增 加5.53%。其他类杀虫剂:预计需求量(商品量)为14.02万吨,折百量2.37万吨,比上年增加1.96%。

杀虫剂中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有:敌敌畏、毒死蜱、辛硫磷、敌百虫、杀虫双、杀虫单、乙酰甲胺磷、氧乐果、吡虫啉、三唑磷、噻嗪酮等。杀虫剂中增幅较大的品种有:绿僵菌、藜芦碱、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白僵菌、虫酰肼、呋虫胺、杀螺胺、除虫菊素、噻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印楝素、醚菊酯、烯啶虫胺、二嗪磷、噻虫嗪、鱼藤酮等。杀虫剂中降幅较大的品种有:哌虫啶、丁醚脲、丁烯氟虫腈、硝虫硫磷、磷化铝、除虫脲、杀扑磷、甲基异柳磷、灭线磷等。

杀螨剂需求与上年持平

预计需求量 (商品量)为2.83万吨,折百量1.02万吨,与上年持平。

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有:晶体石硫合剂、炔螨特、哒螨灵、矿物油等。

需求降幅较大的品种有:三氯杀螨醇、唑螨酯、三唑锡、单甲脒等。

杀菌剂需求与上年相比略有增加

预计需求量 (商品量)为19.22万吨,折百量8.11万吨,比上年增加1.45%。

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有:硫酸铜、多菌灵、代森类、甲基硫菌灵、三环唑、百菌清、三唑酮、井冈霉素、氢氧化铜、稻瘟灵等。需求增长幅度较大的品种有:菇类多糖、木霉类、中生菌素、氨基寡糖素、吡唑醚菌酯、农抗120、宁南霉素、氟环唑、乙唑醇、毒氟磷、嘧菌酯、农用链霉素、多抗霉素、烯唑醇、烯肟菌酯、噻呋酰胺等。

除草剂需求与上年持平

预计需求量 (商品量)为30.08万吨,折百量10.7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有:草甘膦、乙草胺、莠去津、丁草胺、2,4-滴丁酯、草铵膦、灭草松、异丙甲草胺、二甲四氯等。需求量增长幅度较大的品种有:氯嘧磺隆、草铵膦、苯吡唑草酮、吡嘧磺隆、苯磺隆、唑草酮等。需求量下降幅度较大的品种有:咪唑乙烟酸、甲磺隆、五氟磺草胺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下降幅度较大

预计需求量 (商品量)为1.45万吨,折百量2962.56吨,同比减少19.44%。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按商品量降序排列依次为:多效唑、芸薹素内酯、乙烯利、赤霉素、烯效唑、缩节胺等。

杀鼠剂需求上升幅度较大

预计需求54.64吨,同比增加39.14%。需求量较大的品种按商量降序排列依次为:溴敌隆、溴鼠灵、敌鼠钠盐。

标签:技术   保护   耕作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