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农业的深刻变革(绿色发展红利渐次释放)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绿色发展是农业的深刻变革(绿色发展红利渐次释放),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绿色发展是农业的深刻变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绿色发展红利渐次释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绿色发展是农业的深刻变革

2、绿色发展红利渐次释放

3、绿色发展: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4、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继续在山西、吉林等十省区开展试点

绿色发展是农业的深刻变革

绿色发展是农业的深刻变革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绿色发展的基础,事关当代人福祉和后代永续发展。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快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一整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法制与科技等多方面政策组合的作用。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要避免把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

资料图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也意味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将迎来战略选择的变革。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绿色发展的基础,事关当代人福祉和后代永续发展。

笔者认为,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快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一整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法制与科技等多方面政策组合的作用。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自身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超过6亿吨,蔬菜水果产量超7亿吨,农产品供求矛盾大为缓解。但也要看到,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生态农产品供给还不足。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既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一蹴而就;又是一项深刻变革,不可发了文件就万事大吉。因此,要标本兼治,持续发力,农业发展要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利用有限的资源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把农业资源利用过高的强度降下来,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让生态环保成为现代农业的鲜明标志。

实现上述目标,要加快构建一套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首先是严格农业产业开发强度,多还旧账。水、土、气等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没有好的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就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要围绕解决资源错配和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根据资源承载力确定合理的农业产业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针对突出问题建立产业负面清单制度。

其次是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体系,不欠新账。补贴是农业生产的信号灯。不久前,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合理的补贴体系,当务之急要建立与耕地地力提升相挂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机制,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耕地、草原、森林等生态补偿政策,创新绿色生态农业金融保险产品。这是今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完善的方向和改革的重点。

此外,要平衡农业的多功能,算好大账。一些人会有疑虑,怀疑绿色发展会影响农产品产量。应当看到,农业最主要的功能,是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既不能因为“前两保”而牺牲生态,也不能因为“后一保”而让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出问题。

以耕地休耕轮作改革为例,虽然会影响当期的粮食产量,但此举顺应自然规律,利于耕地休养生息,一旦市场需要,这部分耕地可以立即投入粮食生产,从中长期来看利于粮食产能的提高。

由此看来,建立绿色为导向的支撑保障体系要处理好两对关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要避免把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近年来,一些地方简单采取减少种植、关闭养殖的做法,就失去了绿色发展的本意。以生猪养殖为例,既不能无视养殖污染单纯追求畜牧业发展,也不能不顾历史发展阶段,对其一关了之。

同理,在处理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上,必须坚持粮食安全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底线。在降低耕地资源利用强度,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时,也要统筹考虑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产量可以下降,但产能不能滑坡,要确保关键时候供得上。

绿色发展红利渐次释放

绿色发展红利渐次释放

  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以“四地”建设为引领,提升农牧业发展质效、推动可持续发展、打造特色生态文旅产业,为经济发展插上绿色翅膀。 ?

  草原冬肉节打通绿色有机畜产品输出“梗阻”?

  去年10月,牛羊肉、牦牛奶酒、蜂产品、乳制品等20余种“名特优新”农畜产品在刚察县举办的2022年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暨首届青海湖草原冬肉节上一经亮相,就受到大家的青睐。活动打通绿色有机畜产品输出“梗阻”,累计出栏牛羊38.2万头(只),群众牛羊销售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22年,刚察县培育壮大生态家庭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传统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品牌化、智慧化现代农牧业转变,累计培育扶持省级示范社5家,省级家庭牧场6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1家。刚察县规范和完善草场流转程序,投资5779.61万元建设规模化养殖基地4处,积极推进建设3个万头(只)牦牛藏羊养殖基地和1个千只白藏羊养殖基地。投资40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孵化中心提档升级项目,启动省级藏羊产业园申报规划编制。“刚察藏羊”列入全国“一县一特色”中国品牌目录,“藏韵刚察”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有效提升。?

  6家光伏企业成为“绿电中坚”?

  刚察县围绕清洁能源供应,形成风、光、热能多能互补格局,在“光伏+绿电产业”上实现突破,推进工业向集群化、循环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实现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2022年,刚察县扎苏合园区6家规上光伏企业累计发电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热水320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现已建成5万千瓦并实现并网,30万千瓦顺利纳入《2022年青海省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热水330千伏汇集站及输送线路工程获得州级审批,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圣湖330千伏变电扩容项目已开工建设;大唐风电年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完成年产值2000万元的既定目标;15兆瓦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中核汇能100万千瓦“增量混改”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刚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清洁能源成为拉动GDP的中坚力量。?

  做鱼鸟文章 享生态红利?

  刚察县全力打造环湖北岸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深入挖掘“鱼鸟羚”“山海泉”“绿草源”“诗歌情”等特色资源,“一园三地三区”(一个生物多样性主题公园,仙女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江仓生态警示教育基地、普氏原羚自然科普体验基地“三个基地”和湟鱼家园观鱼体验区、泉吉圣泉湾生态体验区、鸟岛国际观鸟体验区“三个体验区”)建设初显成效。?

  刚察县重点打造果洛藏贡麻民族村寨、哈尔盖诗歌小镇、泉吉生态小镇等景区景点,仙女湾、圣泉湾、普氏原羚特护区等生态旅游产品社会关注度持续提升,“鱼鸟天堂·藏城刚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去年,刚察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65.22万人次,同比增长6.55%,实现旅游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25.55%。?

绿色发展: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绿色发展: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农业的绿色发展与人民福祉紧紧相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时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一场围绕农业的绿色变革,在乡村沃野间轰轰烈烈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态保育、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农业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释放农业绿色发展活力

  农业,来源大自然,本色就是绿色。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在传统发展观作用下,为片面追求产量,不顾土地承载力,农业涸泽而渔的行为十分普遍,导致地力透支、面源污染加重。以往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未来的农业面临巨大挑战。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7年我国出台的第一部农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文件——《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更多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补偿制度等被纳入改革政策层面,为深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多措并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强化了耕地、草原、林业、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补贴政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则提升农业用水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绿色发展。组织修订并发布《有机肥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等行业标准,加强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一控两减三基本”进一步细化为“五大行动”,针对畜禽粪污资源化、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5个方面的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既有目标要求又有责任主体。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资金使用方式,重点支持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耕地质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渔业资源养护等。仅2021年,中央投入农业绿色发展相关资金近440亿元。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出台,形成强大的引擎,凝聚绿色共识,吹响绿色战役的号角。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认定79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了一批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验平台。各地各部门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和优化管理方式,探索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样板。

  安徽省颍上县全面推广了以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秸秆作为培养基栽培大球盖菇、秸秆作为原料生产育苗基质等为主体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并试点推行“秆肥等换”收集处理模式,扩大商品有机肥推广使用。上海市崇明区首创了“绿色农资封闭式管控”模式,制定绿色农药补贴政策,对通过绿色、有机认证的生产主体实行目录内绿色农药限额免费供应。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显示,2012至2020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46提升至76.91,在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农业产地环境永续保护、标准化和高品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绿色发展富民兴村新模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系统安排,引领农业绿色发展进入快车道。

  重点发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初见成效

  土地是庄稼的命根子。说起养地秘诀,黑龙江省海伦市经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安富很有心得:“大豆玉米倒茬轮作,给玉米提供了好茬口,还有利于提升地力。”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在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统筹施策,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南方酸化耕地和北方盐碱地治理。2018-2021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约3.5亿亩,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

  河北省曲周县今科富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自从种了节水小麦,每年只需浇两次水。据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这种小麦省工省钱省水,产量还不减。”通过实施农业节水行动,推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达到3.95亿亩。同时发布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建设了一批墒情监测自动站点,同步推动节水增粮增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指出,“紧紧抓住绿色这个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降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聚焦绿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就是要加快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快改善农业产地环境。

  该减的农业投入品逐渐减下来了。浙江省桐庐县丰阳家庭农场负责人徐星说:“肥料比过去减了两成,农药打得少了,产量还提高了。”当地推行的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让农民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目前,我国已创建109个绿色防控示范县,集成推广全程农药减量增效模式,带动大面积推广科学用药技术,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超过41%。

  能够循环利用的农业废弃物开始循环利用起来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全国畜禽养殖大县全覆盖,全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7%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以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建设700多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示范县。

  需要治理的“白色污染”也得到了有效防控。全国持续开展100个废旧农膜回收示范县建设,构建覆盖农膜生产、销售、废旧农膜使用、回收等全程监管体系。

  与此同时,一批实用技术和典型模式初步形成,一系列投入减量、综合治理、监控监管等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初见成效:全国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连续6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产管并重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

  “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食品安全基础在农业,源头在农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加快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1.2万多项农兽药残留标准,6000余项农业行业标准,基本覆盖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和农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实现有标可依。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总数不断增加,一大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摆上了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更好地适应了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绿色生产标准化基地、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建设牢牢夯实了绿色生产的基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千家万户走上绿色安全生产轨道。

  同时,强化农兽药残留超标、瘦肉精等问题治理,打击禁限用药物使用行为,组织豇豆、韭菜突出风险隐患排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一系列“重拳”行动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7%。

  在湖南省津市市盈晟蔬菜专业合作社冷库前,村民正将新鲜采摘的菜薹整理装筐。合作社负责人郭斌说:“菜薹进冷库预冷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能运往大湾区农贸市场。”随着一座座产地冷库的建成,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逐步健全。

  从绿色生产,到加工、流通、消费等全过程,农业绿色发展在全产业链拓展空间,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澎湃动力。

?

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继续在山西、吉林等十省区开展试点

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继续在山西、吉林等十省区开展试点

  2018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建设,在河北省内丘县等32个县(市、区)实施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据介绍,2018年,32个项目进展顺利,取得初步成效:打造了一批优势特色生产基地,共建设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89万亩;推广了一批绿色循环生产模式,项目区基本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清洁生产制度,种养产业紧密衔接,副产物和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培育了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共支持经营主体158个;创响了一批特色产业品牌,项目区新增绿色优质产品263万吨;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就业增收,在32个项目县中,贫困县有10个,安排中央资金2.23亿元,带动贫困户3762户,户均增收2020元;初步形成了有效的组织方式,探索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了多元化投入机制。

  会议指出,项目实施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选准主导产业,根据本地资源条件,选择1-2个优质特色产业,相对集中连片、规模适中。二是打造全产业链,前端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中端重点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后端形成产加销一体、农文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三是培育经营主体,重点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注重培育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四是创响特色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全程推进标准化生产、质量控制和可追溯制度,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五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形式,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主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会议强调,项目实施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协调联动,部、省两级乡村产业部门和计划财务部门要定期调度项目建设进展。要聚集资源推进落实,用好中央财政补助项目资金,大体上每个项目2000万元,重点用于基地、配套设施和平台建设,整合其他项目资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的项目资金要向项目区倾斜,要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项目实施的龙头企业要拿出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同时利用金融等信贷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标签:农业   绿色   发展   生态   项目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