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创造智能系统 解决农业播种难题(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高一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智能时代创造智能系统 解决农业播种难题(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高一筹),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智能时代创造智能系统 解决农业播种难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高一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智能时代创造智能系统 解决农业播种难题

2、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高一筹

3、智能温室+无土栽培 科技感“爆棚”!

4、智能温室大棚装上“数字引擎”

智能时代创造智能系统 解决农业播种难题

智能时代创造智能系统 解决农业播种难题

4月25日,极飞科技在四川红原县海拔3600米的若尔盖草原上,发布了无人机智能播撒系统,同时联合红原县政府,成立了首支藏民飞防队,完成万亩草原播种作业,加快草原生态恢复的同时,帮助当地牧民创收、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双赢发展。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监督管理处处长范学民、中国农机化协会副会长杨林、中国农机化协会办公室干部张斌及省农业厅各级领导等一行莅临现场指导。

极飞智能播撒系统,是极飞科技针对农业生产中播种和植保环节研发的自动化播撒设备,可应用于草籽、水稻种子、油菜籽等1-10mm的种子及药肥固体颗粒的播撒。

据极飞科技CEO彭斌介绍,该智能播撒系统将解决两类播撒痛点:一是对比人力播撒,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以水稻直播为例,一套极飞智能播撒系统,每小时能够完成 80 余亩的水稻播种作业,相当于50~60个人工的效率;二是解决了传统飞播用量不精准、飞行精度低、播撒不均匀的痛点,极飞采用行业首创的滚轴定量器设计,精准控制亩用量与播撒密度,并利用专利JetSeed?气流喷射技术,让固体颗粒可精准投放至所需环境,且全程与飞行速度联动,实现变量播撒。

作为最根本的农业生产环节,播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因此播撒系统的成熟度尤为重要。得益于在植保无人机领域六年的技术积累,极飞拥有成熟的全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和遍布全国的 RTK 高精度导航设施,为实现精准播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无人机+AI 草原播种,助力精准扶贫

据介绍,极飞智能播撒无人机可以利用AI处方图实现精准变量播撒作业。XAI利用遥感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识别出草原上长势薄弱的区域,自动生成“草原AI处方图”。极飞P30无人机可以根据这个处方图进行全自主、精准补播,大大提升草原播种效果。过去牧民人工播撒草籽,一天平均仅能播撒 10 亩左右,而极飞智能播撒机作业效率高达80亩/时,一天(8小时计)可完成640亩作业,相当于64个人工作业的效率。

屏幕快照 2019-04-28 下午12.37.03.png

极飞智能播撒机进行草原播种

目前,极飞已将首批智能播撒机带到若尔盖草原,并为当地藏民提供了操作及维修培训服务。极飞认为,要解决牧区贫困问题,需从根本上建立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提高使用新技术、新工具的能力,培养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提升牧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等。

屏幕快照 2019-04-28 下午12.37.03.png

培训当地藏民使用智能播撒机

随着草原飞播项目的落地与推进,极飞还将为相关政府部门建立数字草原信息平台。通过无人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牧草生长监测、草畜平衡测算、植被盖率测量和草场生产力评估,为当地生态建设、牧区精准扶贫等工作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解决世界性难题 撬动万亿飞播市场

除草籽及作物种子播撒外,极飞智能播撒无人机还可应用于颗粒药肥、饲料及融雪剂等的喷洒。据统计,中国农药市场总值约为1500亿,化肥市场约为8500亿,随着农业农村部“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目标的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是必然趋势,精准的飞播技术势必成为市场主流。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表示:“我国有超过630个牧区,其中70%的草场亟待补播草籽;全球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和地区也普遍存在草籽播撒难、人力成本高的问题,无人机草原飞播市场前景巨大。此外,自动播撒无人机在渔业、林业、疾控等领域也有众多需求场景可以开发。”

据悉,自2013年进入农业领域以来,极飞的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已接近3万架,在中国完成了超过8000万亩的精准施药作业,并在19个国家建设了培训、销售、服务中心和实验基地。

?

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高一筹

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高一筹

资料图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肥是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水肥管理水平与农业生产和农户收益息息相关,如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让农民种地更轻松、管理更简单、收入更丰厚。日前,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上,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王福祥透露,水肥一体化在全国应用面积超过了1亿亩,已成为设施农业的标配技术、园艺作物的高效技术、大田作物的引领技术。

奔腾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河北省吴桥县桑园镇大第八村,合作社负责人李刚在这里流转承包了土地185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但收益甚微。

自2014年河北省实施地下水压采项目以来,地方农业部门支持他为800多亩地安装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地埋伸缩式喷灌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手机就能启动,可以把溶解好的肥料溶液通过喷头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李刚兴奋地介绍道,“喷灌水肥一体化系统是由浙江宁波中灌润茵节水灌溉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可全自动伸缩,使用完毕后,喷头自动收缩到地下40厘米深处,不妨碍大型农机使用。”

李刚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安装地埋伸缩喷灌系统后,玉米、小麦产量与大水畦灌模式相当,但节水40%,省肥20%-30%,每亩节省灌溉人力成本35元/次,合作社每年合计节省人力支出13-17万元/年,按照设备10年使用寿命,一年省下的人工钱都够设备的投资成本了。”另外,喷灌相比过去的大水畦灌,还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土壤质量。

广西崇左市香蕉种植面积20多万亩,产量近30万吨,是当地重要的香蕉种植基地。邓宁是当地一个香蕉农场主,管理着近5000亩的生产基地。按理说,这么大的工作量,应该会让他苦不堪言,但他却神秘地说有一款种田“神器”,让他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5000亩地香蕉的灌水、施肥。

邓宁每天到农场上班,并不急着下田,而是打开手机里的种田“神器”,了解作物长势,查看哪个地块需要浇水,哪个地块需要施肥,手机一按就可获取到想要的信息,非常轻松快捷。然后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就可用滴灌的方式为香蕉施水肥营养液,一般不需要下田。

广西土肥站节水科科长黄朝富告诉笔者,以前传统种植,100亩的蕉田需要10个人6天才能完成施肥工作,现在通过手机控制,1个人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2000亩蕉田的施肥、浇水。不仅实现省肥30%、省水50%以上,还大大节省了人工,一亩地减少成本1200元左右,同时因为精准浇水施肥,香蕉品质得到提高,又进一步增加了销售效益。

这款让邓宁推崇的种田“神器”就是由广西土肥站同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系统以滴灌水肥一体化为基础,通过现代传感器技术,对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构建生产管理立体化、智能化的大数据云平台。种植户可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登录平台,对农田、大棚、温室的灌溉、施肥、通风、降温、增温、补光等农事操作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

智能温室+无土栽培 科技感“爆棚”!

智能温室+无土栽培 科技感“爆棚”!

  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实现蔬菜种植高产、省力不受气候影响,给蔬菜生产插上智慧化翅膀。?

  蔡家洼村联排大棚内干净整洁,智能农业采集器自动检测棚内光照、温度、含氧量。水槽内的营养液不断循环流动,一排排“水上漂”长势喜人。?

  无土栽培是利用基质土和草炭土培植育苗,栽植过程中,用营养液代替常规肥料,通过水循环精准根据作物种类所需肥料规律和特点进行施肥、灌溉,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且避免了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土传病虫害,降低农药用量,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等特点,且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水培蔬菜生产周期短,而且产量稳定,目前,蔡家洼村18座蔬菜大棚,年产近40万斤,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实现了产值产量双丰收。?

  巨各庄镇蔡家洼村第一书记陈晓玉告诉记者:“我们将对蔡家洼村的18座大棚进行了空间产业结构升级,在同一时间内提高种植的面积,对墙体进行加温、加厚升级,使棚内能够四季如春,增加产量。同时我们与科研人员共同参与航天育种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蔡家洼村农产品增产,使农民增收致富。”?

智能温室大棚装上“数字引擎”

智能温室大棚装上“数字引擎”

“现在是盛花期,再过半个多月西红柿就成熟了。”近日,在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蒋官屯街道四合村兴华东生态基地内,负责人田林华正在为大家介绍有机西红柿的生长情况。据悉,蒋官屯街道办事处投入295万余元建设了4座智能温室大棚,采用租赁模式,将建好的大棚租给农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田林华的大棚,正是办事处投资修建的智能化温室大棚。和传统的大棚相比,这种温室大棚可以进行智能控制、精准作业,随时随地监控大棚情况。智能温室大棚内的七参数无线环境传感器,及时对温室内部的温度、光照、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监测,并将数据及时汇入温室智能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只需将管理模式设定为自动化条件,系统就能智能判断各项操作,实现对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智能感知和精准管理。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棚内情况,通过App完成棚内补光、控温等一系列操作,既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生产效益。

“每个棚大约占地3亩,每亩产西红柿1.2万斤左右,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每个棚的收入在12万元左右。”田林华高兴地说,“别看柿子还没长出来,但是已经全部被预订了。”

兴华东生态基地项目是蒋官屯街道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缩影。该街道制定城郊精致特色品牌农业发展思路,在不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扶持农业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注重引导农业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协助企业开展农产品品牌认证,加大品牌农产品宣传力度。(农村大众)

标签:智能   系统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