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畜牧业技术装备论坛顺利召开(荒地生金“山里红”)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草食畜牧业技术装备论坛顺利召开(荒地生金“山里红”),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草食畜牧业技术装备论坛顺利召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荒地生金“山里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草食畜牧业技术装备论坛顺利召开

2、荒地生金“山里红”

3、荒山变茶山 新农村变“新农村”

4、荒废土地变“良田” 守护百姓“粮袋子”

草食畜牧业技术装备论坛顺利召开

草食畜牧业技术装备论坛顺利召开

11月14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协办的草食畜牧业装备论坛在青岛世博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得到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多位草食畜牧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及众多饲草、牧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嘉宾共同探讨饲草供应、养殖模式、畜牧业装备发展、智慧牧场及粪污处理等诸多热点问题。

会议由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畜牧装备研发中心副主任、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养殖设施设备团队成员孙志民主持。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施正香教授首先对我国当前奶业发展形势作了汇报,介绍了当前我国奶业发展面临产业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挑战,并指出当前奶业发展在饲养、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环节对机械装备需求迫切。施教授认为,国内在诸多环节中设备尚不完善,研发力度和产业化水平低导致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设备,因此要实现奶业振兴,奶业装备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万发春作了题为《肉牛产业发展难点与趋势》的专题报告。万教授指出,当前我国肉牛品种单一、养殖效益低下、养殖方式转变以及加快养殖设备研发推广等都是目前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来自河北省农科院的张新同老师针对饲草料供应问题作了《奶牛粗饲料制备关键点》的报告,介绍了苜蓿、青贮玉米和燕麦干草等主要奶牛粗饲料的特点,并提出推进落实“土地流转+种养结合+草畜结合”是从种植业、养殖业到加工业再到装备产业整体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

随后,青岛市畜牧工作站相关领导介绍了青岛市当前畜牧业发展情况,并对粗饲料利用情况进行了汇报。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院钟波研究员就《肉牛养殖装备多样化发展》介绍了当前我国肉牛产业现状和养殖装备发展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并认为肉牛规模化、机械化养殖是必然趋势,基于当前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肉牛养殖装备行业任重道远。

论坛上半段期间,除多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外,来自各地的饲草企业代表、牧业企业代表纷纷上台发言,与与会嘉宾展开饲养和技术装备发展等方面的讨论,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在畜牧养殖达到一定规模后,机械化和自动化便是必然的,同时,规模养殖厂产生的粪污也同样不可忽视。对此,论坛当天下午,与会嘉宾便就“养殖智能化及废弃物处理”进行了探讨。

下午的会议议程首先由牧业、乳业企业代表发言,来自山东和河北的代表企业介绍了自身当前智能化发展状况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难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向装备企业提出了诉求。

随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东北农业大学智慧畜牧创新团队沈维政教授针对“奶牛养殖机械化现状、政策及趋势”的议题作了分析报告。沈教授首先介绍了畜牧机械化发展现状,并对国家大力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了解读,最后对奶牛养殖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了汇报。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北天和肉牛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静博士则针对“肉牛智慧牧场建设与生产应用”作了汇报,介绍了当前公司智慧牛场的搭建和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养殖装备行业提出了应用诉求和殷切期望。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养殖工艺岗位、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孙芳研究员作了题为《肉牛场信息化管理与牛只处理系统》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牛场信息化管理、处理系统等相关装备和技术。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岗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冯斌研究员对“肉牛智能化养殖精准饲喂技术”作了详细报告,并指出,智能化养殖涉及生产要素多、各环节技术匹配要求高,只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水平快速发展,技术使用成本降下来,智能化养殖技术才能得到快速应用。

针对粪污处理与应用环节,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施正香教授首先作了《奶牛场粪污治理技术难点分析》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养殖业面临的技术瓶颈和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以及我国奶牛场粪污治理设施设备现状。施教授认为对于牛场来说,粪污垫料化利用+种养结合是资源开发、资源化利用同时减轻成本很好的路径;而对行业来说,做好粪污机械化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之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吉林农业大学高云航教授针对“肉牛粪污处理与利用难点”作了学术报告。最后与会企业代表及基层技术推广人员作了发言和提问,李树静博士和施正香教授作了解答。

本次论坛对畜牧养殖行业发展进行了充分研讨,为畜牧养殖机械化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案,为畜牧装备生产企业研发和生产指明了方向。会议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荒地生金“山里红”

荒地生金“山里红”

  “深秋最爱山里红,树树挂满红灯笼。”金秋九月,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乡松泉寺村的山里红迎来大丰收。?

  秋高气爽,正值采摘季。9月26日,在松泉寺村大杠山山里红种植基地,一棵棵枝叶浓绿的山里红树映入眼帘,红红的果实挂满树枝,在阳光和绿叶的映衬下,犹如一只只散发着亮光的小灯笼。山里到处是提着竹篮忙着采收的村民,脸上无不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种植基地创办人王庆林正带人忙着把刚采摘下来的山里红整齐装箱。对于自己种植的山里红,王庆林充满自豪:“我们这里种植的山里红又大又红,酸中带甜,果实软硬适中,十分可口,非常健胃消食。这可是从北京农科院引进的‘北京红’优质品种。”?

  “随便吃,这里的山里红没打农药,是无公害有机的。”王庆林随手递给记者几颗山里红,果实入口酸中有甜,还有一种清香。?

  王庆林是8年前在这片荒山上带领村民种植山里红的。最开始只有几千株,到如今已经有近千亩3万多株。?

  谈及销路,王庆林的脸上满是笑容。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近几年,山里红在市场上可谓供不应求,根本不愁卖。这不,今年的山里红还没开始采摘,就被沈阳的一家经销商包了。?

  关键是,山里红的市场价格连年攀升。王庆林估算了一下,今年种植基地可以收获30多万斤山里红,去年的收购价是每斤1.8元,今年则达到2.2元。今年将比去年增收十余万元。?

  王庆林靠种植山里红富了,更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这几年,每到山里红成熟的季节,王庆林每天组织40名到50名村民上山采摘山里红,村民每天能收入近200元,一个采摘季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今年69岁的徐会秋身手依然敏捷,她一边把刚刚摘满的一篮子山里红放下,一边又拿起一个空篮子。“我一天能摘50篮呢,一篮子得有30多斤。能健身,还能挣到钱,跟老伙伴一起心情又好,我每年都盼着这个收获的季节呢!”?

  面对山里红种植的大好形势,王庆林有了新的想法——借助山里红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小山沟变成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摘、冬可踏雪的产业园区。?

  

荒山变茶山 新农村变“新农村”

荒山变茶山 新农村变“新农村”

  111日上午,重庆市綦江区石角镇新农村的脱贫户罗开秀沿着满山茶林间的产业便道,早早地赶到村委会,等待即将开始的脱贫户分红大会。路边,一垄垄茶树在碧空映照下更显苍翠。

  “村干部告诉我这次分红大概能有四五百块钱,去年一年在茶园里打工加上分红,差不多有一万块钱的收入。”罗开秀说。对于曾经只能在农村种地的她来说,这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像我们这样五六十岁的老人,到城里打工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现在茶园里务工,就可以在家门口干活儿挣钱,日子越过越好了。”罗开秀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当天上午,在村委会旁边的农家民宿冯家小院里,当地村集体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迎春团年活动。活动邀请村脱贫户、产业大户、党员乡贤等代表欢聚一堂,写春联、炸酥肉、包糯米丸子、赠年画、剪窗花、拍摄全家福,在腊月的暖阳里一起庆新春。

  石角镇党委书记曾裕明介绍,这是村集体头一回组织大家搞迎春团年活动。“以前村集体没有钱,想搞这样的活动也有心无力。近两年,通过发展茶园经济,村集体的收入年年增长,逢年过节也有更多的经费来组织这类活动。不仅慰问了村里的老人,也能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的作用,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石角镇新农村曾是重庆市市级贫困村,没有村级产业项目,村民收入来源少。全村位于海拔六百多米的山坡坡上,不少地被撂荒闲置。近年来,该村以村集体为主体成立公司,发展起“茶园经济”,让荒山变茶山。同时,依托茶叶种植,该村创建了扶贫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务工赚钱。

  2022年,新农村种植茶树380亩,打造出瀛峰雪”“瀛山春绿两大绿茶品牌,全年销售收入超过75万元,带动村民实现就近务工,共计发放务工费20多万元。今年,村集体又购买了红茶加工的技术设备,目前正完善红茶加工车间,通过开发红茶新品种,争取茶业产值突破100万元。

  “通过发展茶园经济壮大集体经济,现在人心更齐了,村民都非常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曾裕明表示。2022年夏天重庆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这片茶山,不少村民自发自愿地帮助村干部从附近山坪塘里抽水给茶树浇灌。

  如今的新农村,依托“新产业”让村民有了更多的务工机会和分红收入,人居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焕发出“新颜值”。

  “这满山的茶树、漂亮的环湖步道,哪个不羡慕我们新农人!”村民吴纯正每天饭后都会到新打造的环湖步道上散步。如今的新农村,宽敞笔直的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前,外墙画着各色彩绘的农房“亭亭玉立”,塑胶铺就的环湖步道上响起欢声笑语……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农村真的成了‘新农村’。”石角镇党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李定兵感慨地说。据介绍,新农村已经被评为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綦江区乡村旅游示范村。今后,新农村还计划跟附近的村一起“抱团发展”,依托附近的露营基地、寨门梯田、老瀛山景区等旅游资源,规划乡村旅游环线,走上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新农村离綦江城区车程仅二十余分钟,途中茶山景色秀丽,人居环境越发靓丽,休闲配套不断完善,农家乐逐步兴起,乡村旅游发展正具雏形。今年我们将立足茶山优势资源,以集体经济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春风在更广范围上惠及百姓。”曾裕明表示。

荒废土地变“良田” 守护百姓“粮袋子”

荒废土地变“良田” 守护百姓“粮袋子”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在防止闲置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过程中,采育镇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将荒废的土地转变成千亩“良田”,也守护了百姓的“粮袋子”。采育镇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在采育镇包头营村,大片的“良田”,放眼望去,盎然绿意尽收眼底。上千亩的花生和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据了解,这些农田原本是附近村民的闲置地、撂荒地,采育镇通过采取统一回收、流转、管理的方式,对实地进行了多次勘察、测绘,最终制定出了一套以农机、农技、农巡、农安和农资“五农”为主体的农田管理方案,有效保障镇域粮食实现增产、增收。

  采育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农田方面,今年从老百姓手上收了2000多亩的闲置土地,主要种植花生、黄豆和玉米,农技方面,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农巡主要巡查了是否有违法建设的大棚,农安方面主要是农产品的安全检测。”

  采育镇整合镇村两级人员力量,采取一户一策、一地一策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不断强化对农田的监管力度;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上,采用定期送检和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生产区域和重点品种的农药残留检测力度;强化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确保农田环境安全整洁有序。

  采育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内的形势,预计秋季会大面积种植小麦,可能有1000多亩到2000亩左右,切实做到守护百姓的粮袋子,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标签:技术   产业   发展   养殖   装备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