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马驹桥镇率先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 甘肃向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发展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马驹桥镇率先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 甘肃向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发展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马驹桥镇率先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
发展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马驹桥镇率先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 ♂
发展现代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马驹桥镇率先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从过去的人工作业,到现在的耕种收“一条龙”。初夏时节,马驹桥镇柏福村“上新”10台套农机具,涵盖了大葱种植整个生长期所需的主要机械设备,作业效率最高可达人工作业的20倍,在北京率先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
清风徐徐、云卷云舒,与以往众多农户一起忙碌的场景不同,在马驹桥镇柏福村空空荡荡的农田里,一台拖拉机轰鸣而过,所到之处沟垄成行、整齐划一。这台开沟机装有北斗卫星导航,只需设定好程序,就可以按照路线自动开沟起垄。在另一侧已经开垦好的土地上,农机手挺直腰板操纵移栽机行走在田垄里,瞬间便种出一排整齐笔直的葱苗,它们随风摇曳,呈现出盎然生机。?
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公司执行总裁首席技术官刘凯:“我们通过这个全程机械化之后,一运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我们成本下降了20%—30%,那么产量一般来说产量提高30%左右,尤其是机械化种植它实现了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每亩地25000株,这样的话它的产量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大葱属于经济作物,生产周期四个月,是百姓餐桌上最重要的调味品,也是农户增收的重要农产品。今年,马驹桥镇引进全程机械化种植服务管理模式,计划种植大葱240亩。通过社会化服务,由来自山东的专业化企业对大葱种植的主要关键环节进行托管,实现大葱起垄、移栽、培土、收获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公司执行总裁首席技术官刘凯:“由于我们是实现了机械移栽之后我们配合滴灌技术这样的话又节水又节肥。像我们现在这种机械化大葱一般的话亩产应该说在15000斤左右。”?
把土地变绿色工厂,让农民成产业工人,机械化生产可大大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农业机械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都提出,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马驹桥镇柏福村实现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只是个开始,通过农机农艺相结合,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有机衔接,将为京郊蔬菜种植尤其是大葱全程机械化种植贡献经验。?
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 甘肃向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
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 甘肃向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东西狭长1600公里的甘肃,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交往历史悠久、通道枢纽功能明显、土地资源丰富。
10年来,甘肃充分集成现代技术手段,挖掘资源潜力,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帮助甘肃完成了摆脱贫困的巨大的历史性跨越。
撕掉了“苦甲天下”历史标签的甘肃,向着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马铃薯成为陇原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盛夏时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百万亩洋芋花开成海。
走进甘肃爱兰马铃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爱兰薯业)的基地日光温室里,一株株马铃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公司负责人周爱兰和她的团队成员仔细地查看马铃薯,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颗“金铃铛”。
“马铃薯育种比拉扯一个孩子投入的精力要多得多。”周爱兰边查看育苗长势情况边说。
科技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进一步优化“基础苗—脱毒苗—脱毒原原种(基础种子)—原种—一级种”的现代化种薯生产体系,爱兰薯业不断探索开发市场,扩大产业链,满足订单需求,改进种薯生产基础设施,扩大产能。
周爱兰介绍,目前,公司已投建6160平方米组织培养室、800平方米育种实验室、560座日光温室、380亩原原种网室和2.6万平方米贮藏设施。
为了让企业发展得更强更好,公司还与众多研发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完善了“育繁推、产学研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
在甘肃,像爱兰薯业一样依靠科技研发提质增效助农增收的企业不在少数。数据显示,2020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30万亩,占全国的12%,每年贡献甘肃省粮食产量的20%。这也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的创新研发密不可分。
2016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所回落,并面临着一些亟须攻克的技术难题。面对现状,该院随后联合多家单位实施了“安定区优质多抗广适马铃薯主食化新品种机械化生产示范”项目。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高淀粉品种改良岗位专家、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研究员文国宏介绍,这个项目突出主食化新品种陇薯7号与陇薯10号配套技术应用,2016年完成示范推广面积16798亩,平均亩产2241.8公斤,增加农民收入1078.55万元。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单产,甘肃省马铃薯总产量保持稳中小幅增长,2015年到2019年马铃薯单产由1129公斤提升到1234公斤,年均单产增长26.2公斤。”在文国宏看来,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目前,甘肃省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基地、商品薯基地和加工基地。2021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020万亩和1500万吨,双双位居全国前列。
河西走廊撑起中国玉米制种“半壁江山”
在甘肃西北部,有一条长约900公里、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由于形如走廊,因此被称为河西走廊。这里有着发达的制种业,生产的玉米种子,可以满足全国玉米用种需要的一半以上。
每年夏季,兰州大学植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学科团队都会在这条走廊上围绕植物生长发育和极端环境适应性开展研究,鉴定并解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为种质创新提供极富价值的遗传材料和理论指导。
“未来玉米仍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甘肃省基因编辑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侯岁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将来生产者和市场最需要的依然是多抗广适、中早熟、高产稳产型品种。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玉米种质的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在多年研发的基础上,团队开辟了玉米精准分子育种的新途径,创建了新种质资源,解决了甘肃省粮食作物育种的技术难题。团队的科研进展促进了甘肃省玉米种业和产业向绿色、环保、安全、高效方向发展。
有了高水平技术作保障,甘肃省玉米繁育制种发展形势喜人。2021年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41.2万亩,产种5.79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2%和57.8%。90%销往黄淮海、东北等地区,保障了全国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
“发展玉米繁育制种产业,甘肃还有更高目标。”甘肃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王芳介绍。2021年底,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甘肃玉米繁育制种全产业链产值要达到120亿元以上,在全国玉米主产区的播种面积达到5%以上,供种量稳定在全国玉米用种量的55%以上。
甘肃蔬菜走俏全国畅销海外
多年前,每到冬天,吃菜难成为大多甘肃人越不过的一道坎。入冬就只能吃到白菜、马铃薯、萝卜这“老三样”。
为了装满“菜篮子”,让本地的老百姓告别“老三样”,甘肃人在黄土地上研发、创新,搭棚、种菜。
兰州高原夏菜是甘肃蔬菜产业的代表之一,以兰州市榆中县为核心区的兰州高原夏菜主产区已成为全国“北菜南运”“西菜东调”的主要基地之一。
今年3月6日,由甘肃农业大学牵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参与的甘肃省科技重大项目“高原夏菜采后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落地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据介绍,这个项目针对采前安全诱抗剂处理及降药提质、采后防腐保鲜、微环境气调、尾菜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产业化集成示范推广。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魏立荣介绍,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榆中县蔬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在甘肃,类似这样的科研投入在蔬菜产业中比比皆是。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郁继华团队实施的“瓜菜新品种选育及高品质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甘肃省瓜菜生产中优良品种缺乏、化肥农药使用过量、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开展高品质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该项目获得2017年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经费650万元。
郁继华介绍,项目建立的19个核心示范基地和示范推广精准水肥管理、生态种植模式、化肥农药减量与替代技术等为茄果类、瓜类等高原夏菜新增效益3.11亿元。
在科技的有力支撑下,甘肃省蔬菜产业已形成了以河西五市及兰州、白银为主的日光温室重点产区,以陇东陇南为主的春提早秋延后塑料大(小)拱棚重点产区,形成了全省“西部温室东部塑料拱棚”的设施蔬菜优势区域布局。
截至2021年,甘肃省蔬菜产量达1655.3万吨,作为甘肃种植面积、产量、效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正在稳步向千亿元级产业迈进。
如今,甘肃的特色蔬菜畅销全国,外销中亚、日本、韩国、东盟市场;马铃薯产量傲视全国,产品外销东盟;河西走廊撑起了我国玉米制种的“半壁江山”……
在陇原大地上,一幅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