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 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 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 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 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2、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3、春耕生产将调减水稻1000万亩,休耕轮作试点扩至2400万亩

4、春耕生产开局良好

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 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 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  本网讯?“惊蛰”已过,“春分”将至。农谚讲“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当前全国已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持不懈稳住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农业高质量发展稳健起步。?

  今年春耕生产有五个特点:一是夏粮生产基础较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减,苗情长势总体正常、好于上年。冬季气温总体平稳,立春后光温水匹配较好,加之各地早抓早管,苗情进一步转化升级。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小麦返青一二类苗比例86.6%,比越冬前提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6.2个百分点。二是农资供应充足。各地早谋划、早动手,搞好农资供应和农机准备,为春耕生产提供保障。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春耕生产玉米、水稻、大豆种子供应量在70亿斤左右,能够满足生产用种需求;化肥总体供应充足。预计春耕期间全国投入各类农机具2200万台(套)以上,目前已检修完成,正陆续投入春耕生产。三是春耕备播工作扎实。农业农村部积极协商财政部,提前预拨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机深松整地等项目资金,支持地方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各地迅速行动,提早部署,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冬小麦主产区及早组织专家制定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落实关键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东北地区及早准备春整地和清雪扣棚。南方早稻产区适时开展水稻育秧。四是种植结构呈现调优势头。各地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积极推动生态绿色种植,种植结构呈现“四优”态势。品种结构优化,水稻、小麦、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大豆、油料、蔬菜等作物面积增加;区域结构优化,“镰刀弯”地区继续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生态脆弱地区积极调减高耗水和易感病作物;品质结构优化,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稻谷、高蛋白大豆、“双低”油菜等面积增加;产业结构优化,粮食作物订单生产面积增加,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实现提质增效、融合增效。五是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积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全程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试点,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开展整建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带动全县域绿色发展。继续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3000万亩,加快节水农业发展,开展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促进生产生态系统循环衔接。?

  各地反映和专家分析,今年春耕生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一是田间管理难度大。今年小麦苗情长势不均衡,华北麦区去年秋播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土壤表层缺墒,春季受旱冻叠加风险大;黄淮部分麦区长势偏旺,遭遇“倒春寒”的风险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去年12月以来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部分排水不畅田块发生渍害。此外,专家预计今年粮食作物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二是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大。据气象部门预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2019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中等偏差,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春旱、低温阴雨和洪涝等灾害,特别是东北地区去年冬季以来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局部土壤缺墒,抗旱保春播任务繁重。?

  针对今年春耕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村部及早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及早制定下发了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和科学应对厄尔尼诺全力防灾减灾夺丰收预案。近日又派出8个专家指导组,分赴16个小麦、油菜主产区开展生产指导,推动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全力促进春管春播顺利开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不懈稳住粮食生产,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环环紧扣推进春耕生产,牢牢掌握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主动权。一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按照“促控结合、因苗施策”的路径,因苗因墒落实好田管措施。北方冬麦区重点落实好镇压划锄、合理运筹肥水,南方地区重点落实好清沟理墒、因苗施肥,转化弱苗,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奠定夏粮丰收基础。二是搞好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春耕生产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对主产区、重灾区和病虫重发区,采取蹲点包片、进村入户等方式,推动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三是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抓住春播这一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指导农民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重点是调整优化“镰刀弯”玉米非优势区作物结构,调减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种植,启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支持东北地区扩种春大豆,黄淮海地区扩种夏大豆和夏花生。四是狠抓防灾减灾。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重点防范春旱、“倒春寒”、渍害等灾害,及早做好各项物资和技术准备,落实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加强病虫监测预警,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实现虫口夺粮。同时,狠抓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供应,确保安全。

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春耕生产从南到北全面展开,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惊蛰”已过,“春分”将至。农谚讲“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当前全国已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持不懈稳住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农业高质量发展稳健起步。

资料图

今年春耕生产有五个特点:一是夏粮生产基础较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减,苗情长势总体正常、好于上年。冬季气温总体平稳,立春后光温水匹配较好,加之各地早抓早管,苗情进一步转化升级。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小麦返青一二类苗比例86.6%,比越冬前提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6.2个百分点。

二是农资供应充足。各地早谋划、早动手,搞好农资供应和农机准备,为春耕生产提供保障。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春耕生产玉米、水稻、大豆种子供应量在70亿斤左右,能够满足生产用种需求;化肥总体供应充足。预计春耕期间全国投入各类农机具2200万台(套)以上,目前已检修完成,正陆续投入春耕生产。

三是春耕备播工作扎实。农业农村部积极协商财政部,提前预拨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机深松整地等项目资金,支持地方开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各地迅速行动,提早部署,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冬小麦主产区及早组织专家制定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落实关键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东北地区及早准备春整地和清雪扣棚。南方早稻产区适时开展水稻育秧。

四是种植结构呈现调优势头。各地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积极推动生态绿色种植,种植结构呈现“四优”态势。品种结构优化,水稻、小麦、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大豆、油料、蔬菜等作物面积增加;区域结构优化,“镰刀弯”地区继续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生态脆弱地区积极调减高耗水和易感病作物;品质结构优化,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稻谷、高蛋白大豆、“双低”油菜等面积增加;产业结构优化,粮食作物订单生产面积增加,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实现提质增效、融合增效。

五是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积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扩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和全程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试点,保持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开展整建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带动全县域绿色发展。继续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3000万亩,加快节水农业发展,开展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促进生产生态系统循环衔接。

各地反映和专家分析,今年春耕生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一是田间管理难度大。今年小麦苗情长势不均衡,华北麦区去年秋播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土壤表层缺墒,春季受旱冻叠加风险大;黄淮部分麦区长势偏旺,遭遇“倒春寒”的风险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去年12月以来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部分排水不畅田块发生渍害。此外,专家预计今年粮食作物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

二是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大。据气象部门预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2019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中等偏差,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春旱、低温阴雨和洪涝等灾害,特别是东北地区去年冬季以来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局部土壤缺墒,抗旱保春播任务繁重。

针对今年春耕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村部及早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及早制定下发了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和科学应对厄尔尼诺全力防灾减灾夺丰收预案。近日又派出8个专家指导组,分赴16个小麦、油菜主产区开展生产指导,推动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全力促进春管春播顺利开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不懈稳住粮食生产,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环环紧扣推进春耕生产,牢牢掌握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主动权。

一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按照“促控结合、因苗施策”的路径,因苗因墒落实好田管措施。北方冬麦区重点落实好镇压划锄、合理运筹肥水,南方地区重点落实好清沟理墒、因苗施肥,转化弱苗,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奠定夏粮丰收基础。

二是搞好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春耕生产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对主产区、重灾区和病虫重发区,采取蹲点包片、进村入户等方式,推动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

三是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抓住春播这一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指导农民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重点是调整优化“镰刀弯”玉米非优势区作物结构,调减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种植,启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支持东北地区扩种春大豆,黄淮海地区扩种夏大豆和夏花生。

四是狠抓防灾减灾。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重点防范春旱、“倒春寒”、渍害等灾害,及早做好各项物资和技术准备,落实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加强病虫监测预警,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实现虫口夺粮。同时,狠抓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供应,确保安全。

春耕生产将调减水稻1000万亩,休耕轮作试点扩至2400万亩

春耕生产将调减水稻1000万亩,休耕轮作试点扩至2400万亩

农业部今天召开全国春管春耕暨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视频会议,安排春耕生产重点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今年春耕生产要持续推进结构调整,高标准完成春播任务。

要调减东北寒地井灌稻和南方双季稻产区籼稻1000万亩以上,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今年轮作休耕面积为2400万亩,比上年翻一番,其中轮作2000万亩、休耕400万亩。当前,有关部门正在将2400万亩轮作休耕任务逐级分解到县到乡、到户到田。

资料图

余欣荣表示,近两年,各地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累计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籽粒玉米5000万亩,库存压力有所缓解,财政压力也有所减轻。当前突出的问题是稻谷库存较大。

今年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就是要调减水稻面积1000万亩以上。重点是调减东北寒地井灌稻和南方双季稻产区的籼稻。同时,还要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玉米面积,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增加有市场需求的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等种植面积。

余欣荣说,春播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大头、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近50%,也是安排茬口、调整结构任务最重的一季。春耕生产涉及作物种类多,覆盖区域广,是用肥量大、耗水量高的生产集中期,要把绿色、优质、高效的要求贯穿春耕生产全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收增效。

春耕生产开局良好

春耕生产开局良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多,夏油占全年的五分之二左右,抓好春管春播,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从农情调度、各地反映和专家实地调查情况综合研判,今年春耕生产开局良好,目前夏季粮油生产基础好,农资供应充足,春耕备耕形势总体较好。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冬油菜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冬小麦在田面积3.3亿亩以上,冬油菜1.1亿亩以上。当前,西南小麦正在孕穗、黄淮华北南部小麦已返青,西南地区越冬小麦返青一二类苗比例88.2%,比冬前提高了2.7个百分点,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长江上中游冬油菜陆续进入初花期,下游地区正在现蕾抽薹,一二类苗比例81.6%,比冬前提高了1.8个百分点,苗情进一步转化升级。华南早稻开始育秧。

稳面积提单产

稳面积是今年粮食生产的关键词之一。农业农村部提出,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大豆油料面积达到3.5亿亩以上,力争大豆扩大500万亩、油料扩大1000万亩。为确保春播面积落实,农业农村部将经国务院同意的2023年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下达各省级人民政府,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指导各地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巩固大豆扩种成果,稳定稻谷小麦玉米生产。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在政策支持上,今年将继续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启动实施南方早稻集中育秧补助,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加大对大豆种植支持力度,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从主产省扩大到非主产省,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这对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非常有利。

提单产是粮食生产的另一大关键词。“我们将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说,目前年度建设任务已经分解下达到各省份。下一步,将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建成数量和建设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地力提升并重的原则,按照旱、涝、渍和盐碱综合治理的要求,科学规划田间灌排工程建设,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体系。

单产提高既要抓农田建设,也要分品种施策。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张文说,今年农业系统组织实施全国粮油作物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启动以玉米、大豆为重点的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分品种研究制订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综合性方案,分区域搭建技术集成创新平台,把各类单项增产技术措施组装起来,发动农业科研专家和广大农技人员包保村镇、农场和种植大户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把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力争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有明显提升。

强农机兴科技

“眼下冬小麦逐渐返青,到了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做好农机准备很重要。机手们正抓紧时间维修保养农机,麦田里也在安装喷灌设施。”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丰可得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和宾说,合作社小麦种植面积800亩,有喷药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农机60余台,为小麦春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农机手已经成为春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安宁说,预计今春全国将有超2250万台(套)农机投入农业生产,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同时,农机装备向智能高效升级。截至2022年底,全国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已达150万台(套),其中安装有辅助驾驶系统的拖拉机超17万台。在春耕春播中不仅能够极大提高作业效率,还能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耕作深度、监测播种情况,确保作业质量。

为服务春耕备耕,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23.2万名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开展全省春季田管大培训;发布27项农业主推技术和十大引领性技术,1.5万名农技人员将技术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为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该省今年积极实施双季稻轮作和水稻集中育秧项目,带动双季稻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围绕5大领域17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加快选育一批突破性品种,打好种业翻身仗。

农技服务也已插上科技的翅膀。张文介绍,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全国农技人员在线回答农民问题,利用手机直播、短视频、APP小程序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指导。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平台对反复提问的问题进行归并收集、置顶亮显、集中发布等处理。同时,根据农民提问和农技人员上传的田间服务情况,智能分析各地不同墒情、苗情和病害情况,为生产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截至目前,平台注册农技人员数量超过50万,专家和农业科研人员超过1万人,累计解答农业生产问题580多万个。

农资足举措实

据了解,今年石家庄市藁城区小麦种植面积48.7万亩,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该区已储备化肥6000余吨,销售3000余吨,基本能满足春耕需要。“我们指导农资经营企业大力提升农资配送服务,依托覆盖全区的连锁配送网络,将农资直接送到田间地头,降低农民成本,确保不误农时。”藁城区供销社企管股股长李书清说。

在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樵舍镇,农户们抓紧农时整理田地,一派忙碌景象。樵舍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邬新飞介绍,在肥料方面,该镇农资店共储备复合肥500吨、尿素460吨、钾肥60吨、磷肥100吨,供应充足;在种子方面,储备早稻常规种子5万斤、杂交种子2万斤,还有部分农户自留了常规种子,基本可以满足当地农户用种需求。下一步,还将通过加强服务保障和政策扶持措施确保春播面积落实。

当前,各地迅速掀起春管春耕热潮,北方农民已开始春播备种备肥,南方开始施肥打药,农资逐步进入购销旺季。农业农村部信息显示,从全国来看,杂交玉米、杂交稻、大豆种子供给量均大于春播需种量。氮肥、磷肥供大于求,钾肥供应紧缺问题基本得到缓解,农药、农膜供应均能满足春耕需求。

不过,春管春耕也面临一些困难。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农业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预计春季全国气温偏高、降水总体偏少,黄淮海麦区局部可能出现春旱,东北地区东部可能发生春涝。专家预计,今年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大幅增加,“虫口夺粮”任务艰巨。

日前,多部门制定了《科学抗旱春管夺夏季粮油丰收预案》,要求各地增强风险意识,充分估计干旱可能对夏季粮油生产的不利影响,提早落实防范措施,努力保障农作物灌溉用水。农业农村部还派出由120多位专家组成的科技小分队,分赴15个夏收粮油主产省份,联合当地农技人员开展指导培训,示范带动春季田管。

标签:农业   春耕生产   面积   今年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