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增价稳,生猪保供开局良好(量增质优 夏粮归仓)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量增价稳,生猪保供开局良好(量增质优 夏粮归仓),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量增价稳,生猪保供开局良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量增质优 夏粮归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量增价稳,生猪保供开局良好

2、量增质优 夏粮归仓

量增价稳,生猪保供开局良好

量增价稳,生猪保供开局良好

春节过后,猪肉价格开始持续回落。

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4月份第3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每公斤23.64元,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30.6%。同时,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38.96元,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27.6%,全国30个监测省份猪肉价格普遍下降。

今年一季度,我国生猪生产继续恢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6.6%,生猪存栏4.16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4.2%,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

量增价稳,今年生猪保供工作开局良好。

猪价大幅回落,会低至历史水平吗?

近3年来,主要受到周期性波动、一些地方不合理禁养限养措施以及非洲猪瘟疫情叠加影响,生猪供需关系紧张,猪肉价格上涨,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猪周期”。为了加快恢复生猪生产,201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出台了19条政策措施,在基建投资、贷款贴息、养殖用地、绿色通道等多个方面打出了政策“组合拳”。自2019年年末以来,以能繁母猪存栏量由降转增为标志,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并于2020年三季度开始显现为猪肉产量增长,猪肉供需关系逐步缓解。

随着近期生猪出栏明显增加,供需形势持续改善。同时,春节之后猪肉消费下降,两种因素叠加,因此猪价开始大幅回落。

“综合来看,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后期供应会越来越宽松。按照目前生产恢复势头,今年6月至7月,生猪存栏有望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之后再过4个月左右,每个月的出栏量也会逐步恢复到常年水平。”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

那么此次猪价会回落至曾经的较低水平吗?

首先,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各大节日期间猪价可能会阶段性反弹。“按照常年猪价的走势,端午节前后,随着猪肉消费增加,猪价有可能会出现一波上涨。但是从前期新生仔猪量推算,预计二季度,全国规模猪场肥猪出栏量同比增幅将达到50%,市场供应总体宽裕,价格不太可能超过前期高点。”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生猪饲养的成本在不断提高,猪肉价格回落到曾经的较低水平不太现实。2020年以来,玉米、豆粕价格都在上涨,饲料成本总体呈上涨趋势,规模化猪场固定投资大,新建猪舍、购买设备等成本需要均摊。同时,非洲猪瘟疫情也对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提高了要求,许多养殖场(户)在猪场防疫、改扩建猪舍、购置自动化养殖设备、粪污处理设备等多方面也加大了投入。

“为了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养殖场投入了不少资金。”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陵县方圆猪场场长庞玉合告诉记者,经历了非洲猪瘟疫情后,大家都意识到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养殖场(户)们纷纷对旧猪舍进行了改造,方圆猪场去年也安装了自动饲喂料线,来减少人与猪接触的频次,同时为强化防控力度,人员和车辆进出猪场要全方位消毒,调入仔猪也要先放入承包的另一块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消毒和隔离。此外,找合适的土地分散建设1000头的合同育肥猪舍5栋,将母猪场和育肥场完全分开,实现分点饲养,育肥猪实现全进全出,以减小疫病传播可能性,这些都是不小的投入。

杨振海告诉记者,长期来看,成本项目上涨都是刚性的,最终会传导到猪肉价格上来。如果按照生猪养殖每公斤平均成本17元计算,加上养殖、屠宰和流通环节的适当利润,集贸市场猪肉合理零售价格必然会“水涨船高”。

防止猪价大起大落,接下来怎么办?

生猪具有“一长一短”两个显著特征,“长”是指生猪生产周期长,由后备母猪到仔猪育肥出栏总计需一年半时间;“短”是指冷冻猪肉储备保质期短,按照有关标准最长为10个月。“一长一短”的特性使得猪肉稳产保供要求更高,调控难度更大,调控成本更高。

养猪场户主要基于当期市场行情作出生产决策,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生猪市场大体呈现“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的周期性现象,这种产业波动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从国际、国内的经验来看,农产品市场调节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否则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给产业发展带来困扰和损失,对经济社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从以往“猪周期”的发展形势看,产能一旦得到恢复,便会造成生猪价格的大幅度下跌,最终造成养殖户的损失。一些养猪场户资金紧张,就可能大量淘汰母猪,产能下滑,为新一轮猪肉涨价埋下伏笔。

“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猪价周期性的大幅波动。”杨振海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为了防止猪肉价格下跌导致养殖端利益受损,目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正在密切监测生猪生产发展动态,抓紧研究稳定产能的措施,初步考虑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调控目标,以产销大省、养殖大县和大规模养殖企业为抓手,利用好市场调节功能,同时发挥宏观调控的兜底保障作用,设定分级调控区间,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的自动触发机制。

在加强监测预警的同时,建立权威的信息获取渠道,让养殖户、养殖企业能够了解到更为客观的市场信息也格外重要。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介绍,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统计局研究建立生猪全产业链信息权威发布制度。通过统一权威的发布窗口,集中发布生猪全产业链的信息,指导生产主体合理调整产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平抑市场价格波动。

此外,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发展势头正不断加快。2020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7%左右,比2019年提高4%。本轮生猪养殖恢复过程中,规模养殖场和大型企业贡献较大,中小散户的业态也随形势恢复。相较于中小散户,规模养殖场和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对于价格形势分析和调整能力强,对缓解猪周期是个有利因素。

4月20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牛羊肉产量分别稳定在680万吨、500万吨左右;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0%、50%。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肉品供给,保障猪价平稳。

杨振海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畜牧业要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既要保供给,还要考虑保质量、保多样。“站在新起点上,我们想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的畜禽产品需求。”

生猪保供要算好长期账、政治账

除了周期性波动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外,随着环保要求逐渐提高,一些地方生猪养殖的环境压力加大,产能调减,但也有个别地方以环保为借口打压养猪业,导致产能下滑。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还提出省负总责的约束机制。随后,农业农村部印发《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对各地生猪养殖布局提出了总体要求:东北、黄淮海、中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安徽、河南、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广西)为生猪及产品调出区,要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贡献,实现稳产增产;东南沿海地区(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为主销区,自给率要达到并保持在70%左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通过跨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等方式保证掌控猪源达到消费需求的70%;西南、西北等地区(内蒙古、山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产销平衡区,要确保做到基本自给。

根据要求,各地将任务分解到市、县,并定期“查账”,确保工作落实。“这样做的最终的目的是,各地方都要保证一定的生猪自给率。”杨振海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上述安排是有效的,有力地促进了生猪产能恢复。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引导养殖场户特别是大型养殖龙头企业在各大区合理布局生猪产能,既发挥各地区的区位优势,也兼顾地方责任。

杨振海提出,稳产保供不能只算短期账、经济账,更要算长期账、政治账。“生猪稳产保供,每个地方都要把责任扛起来,不能只想吃肉,不想养猪。”杨振海表示,落实责任不是搞计划经济、封闭市场,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因地制宜发展生猪养殖。

量增质优 夏粮归仓

量增质优 夏粮归仓

?

核心阅读

粮安天下,夏粮生产迎来又一个丰收年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174万吨,增长2.1%。

政策托底稳面积,科技支撑提单产,防灾抗灾减损失,量增质优有底气。夏粮生产获得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在山东省临邑县国寨村的地头,有“德州粮王”之称的种粮大户张新耀很来劲:“小麦品种好,春天浇灌及时,没有干热风,今年的夏粮又丰收了,平均亩产比去年提高15公斤的样子。”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174万吨,比2018年增加293万吨,增长2.1%。

面积略减,结构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全国夏粮生产获得丰收,成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亮色。在夏粮播种面积略减的情况下,夏粮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9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354千公顷,比2018年减少349千公顷,下降1.3%。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表示,夏粮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适当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主动增加优质高效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优化、品种结构优化,是今年夏粮生产的突出特点。”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司长潘文博说。

从种植结构优化上看,夏粮播种面积减少,油菜籽、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从区域结构优化上看,江淮赤霉病高发区通过休耕和轮作调减冬小麦200多万亩,河北黑龙港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南条锈病菌源区分别调减60多万亩。从品质结构优化上看,全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结构优化,推动了单产恢复性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9年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378公斤/公顷,比2018年增加180公斤/公顷,增长3.5%。

结构优化,带来生产效能的释放。

产粮大省河南今年夏粮又传来捷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调查结果显示,经国家统计局核准,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为749.08亿斤,比上年增加26.34亿斤,增长3.6%。夏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据介绍,今年河南夏粮播种面积虽然略有减少,但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增加。

政策托底,科技支撑,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夏粮生产获得丰收,离不开政策的托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气象条件的给力。谈到今年夏粮丰收的原因时,潘文博这样说。

政策是粮食生产的定盘星。着眼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去年我国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9.3亿亩,完成水稻、小麦、大豆划定任务。还加强了耕地质量建设,去年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2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2000万亩,农机深松深翻整地超过1.5亿亩。推进粮食补贴政策,去年我国完善了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启动实时稻谷补贴,将三大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

政策信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种粮积极性,调动了粮食主产区生产积极性。河北省南和县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江坡这样说:“我们合作社流转了3.1万亩耕地,今年夏粮获得丰收,政策又好,明年合作社将继续加大土地流转规模的力度!”

科技是粮食生产效能提升的翅膀。今年夏粮生产,绿色生产技术加快推广。全国小麦播种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节药技术推广比例8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今年河北节水小麦品种统一供种面积530多万亩,全省节水小麦品种推广面积达到60%左右。同时,夏粮生产,跨区联合收割机成了粮食主产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保障颗粒归仓,夏收农机装备向高端智能升级。”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司长张兴旺这样说。

今年“三夏”大忙季节,全国共投入64万台联合收割机抢收小麦,较去年增加1万台。大喂入量收割机占比超过70%,单机收获效率提高30%以上。基于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联合收割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等智能农机从田间试验步入夏收夏种一线,开启了“三夏”无人作业新模式。

另外,防灾抗灾减损失,气象条件总体有利。黄秉信表示,从总体上看,2019年农作物受灾情况较上年同期偏轻。国家减灾委资料显示,2019年上半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分别为5921万亩和482万亩,较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45%和56%。良好的气候条件,加上各地区防治措施及时有效,病虫害发生率普遍低于上年。

绿色生产,量质齐升,利于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量兴粮、绿色兴粮、品牌兴粮,夏粮量增质优。

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专家田间调查表明,今年小麦产量“三因素”均呈增加态势,平均亩穗数37.36万,比上年增加0.48万;平均穗粒数31.40粒,增加0.33粒;平均千粒重39.42克左右,增加0.32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分地区看,全国25个夏粮产区中有19个省(区、市)夏粮单产增加。其中,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夏粮每亩产量增加15公斤以上。

绿色生产,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和资源付出。“春浇一水,亩产千斤。”谈到今年夏粮丰收时,河北省邢台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景东林难以掩饰喜悦。“过去,我们一般春浇三水,一水50立方米,这样每亩节水100立方米。节约了水不说,还大面积增产了。”从全国情况看,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生产、降低成本的技术大面积推广。

质量提升,专属专用品种品质提高。今年,全国强筋弱筋等优质专用小麦增加。“我们这里的优势强筋小麦,全部是按订单组织生产的。”景东林说,邢台市今年优势强筋小麦示范区扩大到60万亩,产量17万吨,增产了13.5%。

“今年夏粮丰收,给广大粮农增添了粮食生产信心。”李江坡说。今年夏粮生产获得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应对经济风险有底气。民以食为天,14亿人,一日三餐,粮食安全责任必须稳稳扛起。有了粮食丰收,就可以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夏粮到手,颗粒归仓,秋粮生产不可懈怠,全年粮食丰收才有保障。潘文博表示,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在秋粮,目前看,秋粮面积稳、长势好,形势不错。当前要抓好秋粮田管,立足抗灾夺丰收,特别要抓好草地贪夜蛾等病虫防治,发挥生物多样性作用,多措并举减轻病虫危害,夯实秋粮丰收基础,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标签:生猪   夏粮   生产   今年   全国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