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71年的传奇农机品牌,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跨越藩篱 超越梦想——写在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一号文件公布之际)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跨越171年的传奇农机品牌,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跨越藩篱 超越梦想——写在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一号文件公布之际),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跨越171年的传奇农机品牌,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跨越藩篱 超越梦想——写在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一号文件公布之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跨越171年的传奇农机品牌,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

2、跨越藩篱 超越梦想——写在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一号文件公布之际

3、跪求农机证的图片

跨越171年的传奇农机品牌,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

跨越171年的传奇农机品牌,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

话说在1979年,一位擅长制造拖拉机和收割机的“洋先生”麦赛福格森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一次来到了中国。

两家公司、双重专业 多项世界第一的强强联手

要说这麦赛福格森,它的来头可不小:

麦赛福格森=北美麦赛?哈里斯+英国哈里?福格森

鼎鼎大名的北美麦赛?哈里斯公司,是世界第1台具有商业价值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制造商,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847年。

英国的哈里?福格森公司也不遑多让。农民朋友们至今还在使用的带有三点悬挂系统的拖拉机,就是1925年由它研制成功。就连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都曾与哈里?福格森合作制造拖拉机。

1953年,麦赛?哈里斯与哈里?福格森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麦赛?哈里斯?福格森,结合了各自在收割机和拖拉机领域的双重专业和技术,成为世界农业设备领域中首屈一指的生产制造商之一。1958年初,麦赛?哈里斯?福格森正式更名为麦赛福格森,这个名字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开疆扩土,勇闯南极“第一机”

1958年1月,麦赛福格森成了一场伟大探险的主角。埃德蒙?希拉里爵士(Sir Edmund Hillary)驾驶着改良的FE 35 汽油拖拉机,穿越了2000多公里的冰原和积雪,成为乘坐拖拉机抵达南极的第一人!麦赛福格森那抹霸气的红色,与它极高的可靠性一起载入了农机的史册。

一场南极探险,折射出了贯穿麦赛福格森60、70年代发展的主旋律——开疆扩土、超越自我。

在1957年底,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麦赛福格森已经拥有了21000多名员工,在欧洲的销售额增长超过200%。到了1958 年末,英国所有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中超过 90% 都是麦赛福格森的产品。

1960年,麦赛福格森在法国博韦的新拖拉机制造工厂正式开业,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到1962年,麦赛福格森已在全球的9个国家经营26家工厂。

在同一历史阶段,中国举国上下开展了农具改革运动,机器轰鸣之声传遍大江南北的农田,数以亿计的农民参与其中。1958年,第一台轮式拖拉机“鸭绿江1号”由安东机械厂试制成功。1962年,中国出台了《十年农业机械发展纲要》,开始全力支持农机化的发展。

1965 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麦赛福格森拖拉机的年产量达到了30,000 台,销售记录也随之再次刷新。

1970年代,全球对于谷类、肉类和纤维的需求猛增,农机制造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1974年,麦赛福格森的农机生产与销售屡创新高:在阿根廷的销售额一年增长了几乎100%;在远东地区销售额一年增长了50%;考文垂的巴纳?雷恩工厂创下了一年90000 台拖拉机的产出记录……

整个70年代,中国同样掀起了农机发展的大潮。1971年,中国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开始为农业机械化投入大量资金,加之农民需求的拉动,使得国内农机具的制造数量成倍增加。

拖拉机销售“29冠王” 携手爱科开启新时代

从1962年到1991年,麦赛福格森创下了连续29年蝉联西方拖拉机最畅销品牌宝座的辉煌成绩。

成功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品质和技术保证。举个有趣的例子,为纪念哈里?福格森 100 周年诞辰,1984年麦赛福格森人在公司的诞生地加拿大安大略搜寻到了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拖拉机——麦赛?哈里斯2号。它大约生产于 1918 年,在66年后依然工作如常。

90年代,麦赛福格森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儿,那就是1994年被总部位于美国的爱科集团(AGCO)——全球唯一完全致力于农业机械的公司收购。

而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年,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正式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从此,乘着中国经济开放的东风,麦赛福格森即将在中国农机行业大展拳脚。

跨越藩篱 超越梦想——写在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一号文件公布之际

跨越藩篱 超越梦想——写在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一号文件公布之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30日正式公布。这是近5年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当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回眸时看到,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农民的心坎。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文件使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在改革丰碑上的“五个一号文件”,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自此,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增速快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越过贫困,从温饱向小康迈进。

  “五个一号文件”,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的肯定,使亿万农民逐步从绵延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中解放了出来,通过非农经营等方式,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进一步解放,开始参与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2004—2008:统筹城乡进程中的五座新丰碑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不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已成为现实。同时,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却陷入滞后窘境。

  1997年至2003年,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长不到4%,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五分之一。粮食主产区和多数农户收入持续徘徊甚至减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陷入低增长期。

  面对“三农”严峻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对城乡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做出重大调整: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更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再三强调。

  2004年2月8日,新世纪的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六个涉农的一号文件。自此,中央一号文件重新锁定“三农”问题。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公布,要求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要求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提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公布,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五个一号文件,重点是解决了农村体制上的阻碍、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大发展,进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物质和思想动力的话,新世纪关于“三农”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则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了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

  5年来,中央把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落实在投入上,城市与农村经济间的“汲取型”关系被打破,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在这5个中央一号文件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一度沉寂的农村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粮食生产实现连续4年增产,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50150万吨,新世纪以来首次突破5亿吨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突破4140元,实现连续四年增幅超过6%。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

  从2008眺望未来:必将迎来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回顾近五年,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增加各项农业投入,从掀起清欠风暴到推进征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到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各项农村改革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在十七大报告确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向基础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确定,要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不仅是今年,更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

  回顾2004年以来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强调了“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根本问题和首要任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着力点,又是农村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中央一号文件用一系列坚定语气加以强调了这一点。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成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将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今后将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从中可以解读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全面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央一号文件继往开来,始终不渝地体现了跨越二元社会的历史藩篱、追求城乡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伟大梦想。可以预期,这必将成为今后“三农”工作再创辉煌的新动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起点。

跪求农机证的图片

跪求农机证的图片

://news.QQ.com 2008年01月22日08:30 大江网 连日来,宜黄县南源乡夺中村农民在当地农机部门...·大四男生教室内下催情药迷倒5女生(图) 央视青歌赛:一盘腐烂剩菜? [百人持冲锋枪堵路案][中国农民猪年悲喜录]...

标签: 农业机械图片

标签:文件   农民   一号   农业   农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