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加工业进入新时代(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我国玉米加工业进入新时代(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我国玉米加工业进入新时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我国玉米加工业进入新时代

2、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

3、我国玉米机收水平连续五年增幅超6个百分点

我国玉米加工业进入新时代

我国玉米加工业进入新时代

资料图

4月19日,记者从《中国玉米市场和淀粉行业年度分析及预测报告》发布会上了解到,2017年是我国玉米政策改革全面实施落地的一年,东北地区逐渐恢复玉米原料优势以及对淀粉市场的影响力,加之国家取消了玉米深加工、生物液体燃料生产等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玉米淀粉及深加工布局正在北移,竞争格局逐渐发生改变,玉米加工产业发展进入新时代。该报告由中国淀粉工业协会联合艾格农业、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以及永安期货等单位联合发布。

“玉米加工行业作为农产品加工业,联结工农、沟通城乡、亦工亦农,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民生产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会长佟毅说,2017年,我国淀粉产量达到2720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15.4%。

其中玉米淀粉产量达到2595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淀粉深加工产品产量1450万吨,比2016年增加了186万吨,前10家玉米淀粉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7.2%;玉米淀粉需求大幅增长13.8%,达到2550万吨。但是行业存在着加工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特别是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优质绿色品牌加工产品缺乏等问题。

预计2018年新增产能将超过500万吨,玉米淀粉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这将促进企业间的兼并重组。

艾格农业首席研究顾问刘爱民博士表示,2017年,全球玉米消费量增长迅速,我国进口玉米达282.53万吨。预计2018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难以持续下降,进口量有增长空间,消费总量继续提高,价格呈上涨趋势。

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

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总体推进顺利

  我国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购旺季即将到来,前期市场价格基本符合各方面预期,购销比较活跃,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总体上推进顺利。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司长周冠华在10月27日召开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说,改革玉米收储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动“三农”工作全局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出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明确改革总体思路,出台一系列措施办法,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进展总体顺利。东北地区新玉米陆续上市,总体看市场运行较为平稳,秩序良好,各方面工作正在扎实有效推进。
  当日,中央农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公司等部门在北京举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就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等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周冠华表示:“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不仅事关当前,而且影响深远,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不仅有利于引导种植结构调整,而且随着土地租金的调整,也将有利于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促进东北玉米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第二是实现东北地区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价格随行就市,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调动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增加玉米‘过腹’和加工转化的规模,进一步推动玉米产业链上下游健康协调发展。第三是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的基本途径。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保持东北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让种粮农民基本不吃亏、种粮积极性不减弱、地方抓粮积极性不松劲。从长远看,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优质优价,以及通过改革带来的市场和价格变化,促进下游养殖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同时吸纳更多就业,可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今年,国家在东北地区实行‘市场化收购+对农民直接补贴’的玉米收储新机制。中粮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化粮食企业,充分利用中粮集团深加工规模大、市场销售渠道广的优势,广泛布局收储库点,让农民能够就近卖粮;公示质价标准,让农民能够放心卖粮;加强现场服务,让农民能够及时、有序、顺利交售粮食;推进粮食银行,帮助农民减少产后损失,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利用粮达网的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中小散户提供更好的购销服务。”中粮贸易仓储管理部副总经理刘彦华表示。
  周冠华说,为加快玉米种植结构调整,2015年11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导地处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的“镰刀弯”地区玉米非优势区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初步预计,2016年东北地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减少230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当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新玉米已陆续上市。以内蒙古为例,目前,主要农作物处于收获后期,据农情统计,目前全区秋粮收获面积已达6857万多亩,秋收进度65%,同比进度快5个百分点。这四个省(区)的玉米从总体看,市场运行较为平稳,秩序良好,各方面工作正在扎实有效推进。
  周冠华介绍,随着东北新玉米上市,相关部门已决定暂停国家政策性玉米销售,2017年5月玉米收购期结束后再适时研究安排库存玉米销售。届时,将根据市场供求等情况,按照不打压市场原则确定销售底价,把握好销售时机和节奏,为市场消化新玉米创造条件。
?

我国玉米机收水平连续五年增幅超6个百分点

我国玉米机收水平连续五年增幅超6个百分点

  目前,“三秋”玉米机收工作已全部结束。据统计,全国共完成玉米机收面积超过2.6亿亩,机收水平超过49%,比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我国玉米机收水平已连续5年增幅超过6个百分点,进入持续快速推进阶段。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可超过83%,为夺取粮食“十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市场拉动和补贴推动双重作用下,今年玉米机收表现出以下4个特点。

  一是机具数量快速增长。截至10月31日,全国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5.1万台,新增机具已连续两年超过5万台,保有量达到28.4万台。河北省新增10253台,新增量居各省之首,较上年增加37.9%;山东省新增7507台,保有量达到82107台,居全国首位;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等省(区)新增数量超过3000台。新增机具在今年“三秋”玉米收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机收水平竞相提速。截至目前,全国玉米机收作业面积新增超过4000万亩,新增机收面积已连续4年达到或超过4000万亩;玉米机收水平比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49%,实现了玉米机收面积和机收水平双双大幅度增长。从玉米种植区域来看,黄淮海夏玉米和东北春玉米产区发展水平较高,整体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4.8%和52.2%;西北地区发展势头强劲,整体机收水平为36.7%。从主产区情况来看,山东省玉米机收水平最高,达到82%;内蒙古自治区增幅最快,较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机收水平达到44%;黑龙江、河北等省增长1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69.9%和60.2%;辽宁、山西、安徽、吉林、河南、陕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增幅超过7个百分点。

  三是跨区作业不断发展。今年主产区共有超过7万台玉米收获机参加跨区机收,解决了局部地区机具短缺的问题,提高了机具利用率。山东省各地农机服务组织共签订作业订单4000多份,跨区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达2.7万台,由农机服务组织完成的玉米机收面积超过2400万亩,占总收获面积的53%。

  四是机手收益持续向好。据统计,今年玉米收获机平均单机作业面积达到915亩,平均机收价格为80—100元/亩,净收益普遍高于4万元,加上农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玉米机收作业市场日趋旺盛。

  为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今年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的指导原则,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各项措施落实。

  一是明确任务目标。年初,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将2013年玉米机收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主产省。9月印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三秋”机械化生产的通知》,再次对玉米机收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并加强工作督导。河北等省成立玉米机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农业、农机、科研、生产、鉴定、推广、安全监理等方面的力量,制定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提出奖惩措施。

  二是落实扶持政策。农机化管理司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拉动作用,对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械给予重点倾斜。截至10月31日,中央财政用于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的资金2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亿元,地方财政投入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的资金8887万元。辽宁、山东、甘肃等省加大地方财政配套力度,对玉米收获机械购置累加补贴。山西省在11市的62个县实施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补贴项目,每亩补贴作业费30元,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应用玉米机收技术的积极性。

  三是开展示范引导。农业部今年新建立24个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在建的示范县总数达到84个。各有关省(市区)也相继建设省级玉米生产机械化试点和示范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陕西省示范县(区)玉米机收水平达到73%,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8.3个百分点。

  四是促进机艺融合。各地按照农业部印发的《玉米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做好机具选型配套工作,积极开展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的试验探索,统一种植行距,完善技术体系和操作规范。黑龙江省将玉米机收与深松整地相结合,安徽省以精量播种取代常量播种,以等行距播种取代不等行距播种,江苏省大力推广玉米贴茬直播,为实现玉米机收创造条件。

  五是注重培育市场。农业部及早部署各地做好玉米跨区机收作业市场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上发布与更新,促进了供需双方的有效衔接。各地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订单作业,提高了玉米机收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了玉米机收市场规模。河南省5200多家农机合作社承担了全省70%以上的玉米机收作业量。

标签:玉米   改革   我国   市场   水平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