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信息化支撑农机管理服务效率高)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信息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信息化支撑农机管理服务效率高),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信息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信息化支撑农机管理服务效率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信息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信息化支撑农机管理服务效率高

3、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

4、信息化结合农机化:融合发展点亮未来

信息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信息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农业部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统领农业信息化全面发展。农业部发布了“十二五”时期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分析农业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和实际需求,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为未来五年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指导意见。

  “金农工程”推进电子政务驶入“快车道”。作为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建设的12个系统之一的“金农工程”,今年圆满完成一期建设任务,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农业部本级项目已建成10多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开发60多个行业数据库,建成集农业部门户网站及部领导、司局和事业单位50多个子站、30多个地方子站、100多个行业(专业)频道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群。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包括16个统计业务子系统,系统填报用户近3万,批发市场价格采集系统每日采集价格近万笔,电子结算数据十几万条。网站群日访问量达500万次以上,用户访问者数8-10万人。

  物联网架起现代农业“金桥”。农业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开展合作,支持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等一批科研院校攻关研发,与北京、黑龙江、江苏等省(区、市)合作实施,共同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的途径和方式,重点开展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应用示范,先进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2316“三农”服务热线成为广大农民好帮手。农业部积极指导各省区市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规范统一了各地“三农”服务热线,在全国开通了12316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统一热线电话服务,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价格、政策、假劣农资投诉举报等全方位的即时信息服务。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已基本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每年咨询人数达上千万人次,帮助农民增收和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

  农产品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农业部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帮助千家万户的农民及时获取产品和价格信息,扩大农产品及农资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半径,使分散、少量、单一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组织化,促进农产品产供销模式变革。目前,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3万家,其中涉农网站6000家以上。许多地方创新性地建立了多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解决了农产品流通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信息化支撑农机管理服务效率高

信息化支撑农机管理服务效率高

改版后的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性能明显提升,信息更新量和点击量已连续7年稳居农业部40多个行业网站首位



  近年来,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推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下,我国农机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信息化在加强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销售和作业服务市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有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农机管理者、农机企业可以分享到农机信息化的成果。

  重要农时农机调度信息化得以加强。2012年,农业部继续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调度工作,及时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具供需、作业价格等市场信息,充分利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为农民、农机手和农机企业免费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促进了作业机械的有序流动。黑龙江为投资额达到千万元以上的全省800多个农机合作社的大型农机设备安装了全球定位装置,实行实时实地的智能化管理;河南省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网络设施和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投入试运行,免费为参加跨区作业的5000多台联合收割机安装GPS定位系统,实现了对“三夏”跨区作业的精细化组织和信息化管理;山东开发的“农机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农机系统率先实现了市县农机化信息网的互联,部分县还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了乡村和农机大户。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性能明显提升。2012年是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新版正式运行的第一年。升级改版后,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网的访问速度和网站的安全性。同时,优化整合了政策法规、办事指南、行业概况、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等栏目。2012年度,中国信息网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网站全年信息更新总量较上年增长41%,点击量峰值突破147万次大关,信息更新量和点击量已连续7年稳居农业部40多个行业网站的首位。

  农机购置补贴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2012年,农业部进一步推进全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申请购机、签订协议、审核供货、资金结算、数据统计、信息查询等工作的电子化、快捷化,大大提高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与监管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5亿元,比上年增加40亿元,全年共补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601万台套,比上年增加41万台套,受益农户达459万户。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下,各项补贴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

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工程启动


  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工程7月26日正式启动。
  
7月26日,中国电信启动了“千乡万村”示范工程。近年来,中国电信加大了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力度。通过前期在江西、浙江、安徽等省进行的试点,中国电信决定用1年时间,建成1000个乡镇信息示范站,10000个发达村级信息示范点,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信息化建设。
  
据介绍,“千乡万村”示范工程将依托中国电信遍布乡村的农村服务支局点,整合目前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科技、供需、教育等服务资源,用语音、短信息、电话录音机、宽带网络等方式,搭建一座促农致富的“科技金桥”。
  
中国联通公司今天也全面启动其农业信息化项目——“农业新时空”,在目前已建成1764个农业信息站的基础上,年内完成5000个信息站的建设,为500万农户提供服务,惠及上千万人。
  
“农业新时空”通过整合中国联通覆盖广大农村的通信资源,利用手机、农业信息机等多种终端,将农业信息,以短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及时传递到农民的手中;为当地用户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农产品价格分析等贴近农村的信息服务。该项目解决了农村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两大农业信息化难题。<?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信息化结合农机化:融合发展点亮未来

信息化结合农机化:融合发展点亮未来

当今,信息化的深度嵌入正在颠覆很多传统领域。金融与信息化的融合,让中国实现了移动支付上的全球领先;互联网与交通行业的融合,让自行车再度风靡世界……其实,信息化不仅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近年来,为提升我国农机化水平,促进农机工业转型升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国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化的深度融合,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资料图

解放劳动力,管理更轻松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农场的一台农用拖拉机正在田间作业。只见坐在驾驶室里的机手十分悠闲,根本不需用手操控方向盘,完全实现了自动作业,只在拐弯、调头时手动操作即可。而这都得益于安装在机器上的北斗导航系统。

同时,通过配套的手机APP,农民还可以实时获取作业的深度、面积、位置、图像等信息。“它的精准度非常高,能避免作业的重叠和遗漏,保证播种量。”南京帮你忙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龙说。

在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金鑫农业园,由于搭建了集监控、监测、管理调度、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与决策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偌大的园区根本看不到几个人,园区内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一览园区的全部生产过程。

不仅在种植业和设施农业,在畜牧业领域,先进的智能农机装备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时监测动物健康状况、畜舍环境,规模化奶牛场还可实现精确饲喂以及挤奶的完全自动化。

这些场景都只是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缩影。“现代信息技术+先进农机装备,实现了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服务、产业链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认为,智能化农机装备比普通农机装备可增值30%~40%,工作效率可提高50%~60%。和传统的农机相比,智能化农机不仅具有更好的易用性、可靠性,实现了人与机、机与物之间的交互,而且工作运行更高、更快、更好。

农机化与信息化的结合,还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据悉,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业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帮助机手找活干、帮助农民找机用,加强农机调度工作。仅2017年“三夏”期间,各地机手通过全国农机直通车信息平台发布的作业服务意向就达1.3亿亩。

农机化信息化融合,迎来发展良机

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全面提高农机化管理服务和经营效益水平,已成为加速农机化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都把加速信息化与农机化的融合作为重要内容。2016年,农业部等八部委制定《“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大国产导航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等,以促进我国农机装备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2017年,在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再次将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促进计划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提出实施“互联网+”农业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支持在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等重点机具上装配智能信息装备,鼓励农机制造品牌企业加快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作业和工况监测终端研制集成与应用步伐。同时,开展农机精准耕作示范,推广自动驾驶、变量作业系统等。

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激活了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一池春水。

2017年,吉林省农机化远程调度指挥监控中心建设完成;浙江省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了植物工厂、养殖管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一系列平台,加快农业领域的“机器换人”;2017年,湖北省投入3450万元,建立以服务农机作业为主的信息系统,将北斗信息终端应用于农业机械,43个试点县安装信息终端1553台,实现160万亩深松作业全覆盖,做到了作业数据真实准确。

作为农机装备的生产主体,农机制造企业捕捉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广阔市场商机。约翰迪尔中国总裁刘镜辉介绍,为了推动农机行业在该领域的应用,约翰迪尔研发了自动驾驶系统,对挂接农机具实现了精准控制,并实现多台农机协同作业,现在正在开发全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雷沃重工集团从1998年至今已投入5.8亿元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2016年发布农机行业首个智慧农业解决方案——阿波斯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在国内10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推广。该平台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与大数据实现数据的集成与互联,通过农田测量、定位信息采集和与智慧化农业机械配套,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播种、喷药、灌溉等管理和业务决策。

互联网应用平台也“不甘示弱”。农机360网总裁吴克铭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田农社也建成了从用户托管订单管理、作业监控、作业数据反馈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建成了农机作业耕、种、管、收、贮全过程的农业机械化物联网平台,建成了农情监测和专家决策系统。”

扶持政策待制定,关键技术需突破

2017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有望突破66%。那么,我国农机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要如何实现呢?专家又有哪些建议呢?

农机是信息化发展的装备载体,农机化既要实现全程全面,又要加强与信息化的融合。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建议,未来将在五方面加大农机化的转型升级:一是促研发,促进产品研发和技术的研发,尤其是高效、低耗的智能农机产品;

二是强全程,在围绕九大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同时,还要着力提高农机智能化程度;三是推全面,以装备技术为支撑,以关键环节关键体系为重点,以点带面突破短板;四是推服务,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和业务;五是建条件,完善机耕道建设,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等。此外,还将完善现有购置补贴政策,并研究新政策,完善农机信息化环境的创建。

“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认为,要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

对于信息化与农机化融合,赵春江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综合运用机械电子、光学物料、传感控制、信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农机装备产品的智能化,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农机装备升值。

二是突破农机装备智能化关键技术,构建智慧作业系统。包含三方面内容:要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如智能装备数字化设计、自动导航调控技术、农业装备现场总线技术;研发重大技术产品,像大田果园作业智能装备、设施农业生产智能装备、畜禽水产精准生产装备;构建现代农机智慧作业系统,如肥水药田间精准作业、畜禽水产自动投喂、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三是建设农机大数据系统。大数据系统将包括机具作业情况、农机手和农机合作社的相关信息。四是加强农机信息化技术标准、相关扶持政策制定,包括农机信息化技术标准、市场准入规则、农机信息化信息技术产品政策等。

农机企业要重点关注些什么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寇海峰认为,企业要关注拖拉机、收获机GPS,自动驾驶,数据采集等技术应用;农业装备整机电子技术、数据传输、大数据处理物联网平台应用;促进智能农机快速发展,包括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深松监测、农机调度、远程控制、远程自诊断、故障预警、变量作业等技术。

标签:信息   农机   农业   作业   服务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