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规模化种粮增效益,机械化生产提效率(浙江:购置植保无人机可获补贴)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浙江:规模化种粮增效益,机械化生产提效率(浙江:购置植保无人机可获补贴),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浙江:规模化种粮增效益,机械化生产提效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浙江:购置植保无人机可获补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浙江:规模化种粮增效益,机械化生产提效率

2、浙江:购置植保无人机可获补贴

3、浙粮集团为昌图农机专业合作社代收玉米

4、浙茶:一片叶子如何舞动世界

浙江:规模化种粮增效益,机械化生产提效率

浙江:规模化种粮增效益,机械化生产提效率

走进浙江泉溪镇巩宅村,武义跃平粮食专业合作社门口的地面上,大片大片的菜籽铺陈开来,宛如一张平整厚实的黑色地毯,让人情不自禁想伸手抚摸,感受这满满的获得感。

一旁,身着灰色工作服、脚踩布鞋的高跃平正细心地翻覆这块“地毯”,让阳光紧紧包裹每一颗饱满的菜籽。“菜籽要晒得干、晒得透,晒好后还要先放在家里‘休眠’,等晾了段时间水分风干,打出来的菜油泡沫才少。”谈起农活,这位朴实的农民终于抬起了埋头苦干的头颅,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自己的“育农经”,话语间尽是自己数十年来扎根田间地头的满足与自豪。

资料图

高跃平是我县的种粮大户,1993年,他承包了53亩农田,一门心思窝在地里种粮食。然而由于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原先700多人的粮食生产大村巩宅村被时代浪潮冲击,全村近三分之二的村民外出创业、务工,导致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减少,农民不愿种田、良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高跃平本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引领农民富”的原则,带头成立了跃平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始走上规模种粮之路。

从53亩到300余亩,高跃平的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但由于插秧对人工需求极大,而农忙时雇工短缺,几百亩的规模已到达合作社的瓶颈。“很多农户都愿意把农田租给我,但都在插秧环节‘噎住’了,那时候我就在想怎么做才能更进一步。”

2008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粮食生产奖励政策,借着东风,高跃平加快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的步伐,并购入大型收割机、插秧机、中型耕作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引进全程烘干流水线两条,一举完成了农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其承包的流转耕地面积也达到2000亩左右,遍布周边11个乡村。

“过去几百亩田需要几百人来种,现在好了,两千多亩的地只需要十几个人,这种事以前的我哪里敢想。”十数载光阴倏忽而逝,如今的跃平粮食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已然成为县里不可或缺的粮食供应基地。

“对于我们来说,粮食生产的道路从来都没有终点,保障农民的收益才能让他们安心种粮,让耕地、农田抛荒现象减少。”高跃平始终坚持寻找让农民获得更大效益的途径,2016年县农合联成立,他成为第一届会员,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寻求新的突破。

外出考察学习的路上,现代化良田耕作模式、果园种植模式让他开拓了视野,学习到超前的农业技术;筹集资金发展产业的需求下,县农信融资担保公司简化手续、扩大担保规模,将金融活水注入农村洼地,跃平粮食合作社得以蓬勃生长……县供销联社的大力支持让高跃平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自信。

“我从二十几岁开始种田,一生的青春都耗在了土地上,可是每一天我都是充实而幸福的。”怀抱着美好的心态,高跃平还打算在今年种植单季稻时拿出一部分田进行稻田养虾、稻田养鱼等“水稻+”综合种养模式,试验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也许来年春天,土地里便能开出更多希望的花朵。

浙江:购置植保无人机可获补贴

浙江:购置植保无人机可获补贴

资料图

今后在浙江,从事植保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单旋翼和多旋翼的无人机,将分别获得每台2万和3万元的定额补贴。据悉,该新政有望直接推动植保无人机应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这是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厅获悉的最新消息。

记者了解到,此次浙江试点,补贴对象主要定位包括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作业组织、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等在内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个人购置暂不予补贴。另外,补贴对象还须有一定数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以及相对健全的运营管理制度体系。

在申报补贴前,该组织还须按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完成实名登记或国籍登记,且已投保财产损失险、操作人员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已完成至少100亩的植保作业量等。

浙粮集团为昌图农机专业合作社代收玉米

浙粮集团为昌图农机专业合作社代收玉米

资料图

8月29日,浙江省粮食集团与昌图县农机协会举行50万亩玉米订单暨场外期权项目签约仪式。今秋明春,浙粮集团将为昌图县农机协会的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信德农机专业合作社、祥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22家合作社代收、代储玉米5万吨。

浙江省粮食集团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粮食流通与贸易企业,拥有独立的进出口经营权和较为完善的国内粮油购销经营渠道与网络。该集团在开原市设有辽北直属库,现有仓容14.5万吨,粮食烘干加工设备齐全,市场销售渠道广,专业能力强。

昌图县位于玉米生长黄金带,该县农机协会的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等22家专业合作社,聚集昌图县广大农户,掌握大量优质玉米资源,双方本着粮权不变、存粮自愿、取粮自由的原则,经过多次洽淡、协商,达成了玉米代收、代储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从今年的10月1日到明年5月1日,昌图农机协会的2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在玉米市场价格低的时候,先将新收获的玉米运到浙江省粮食集团辽北直属库进行代储,等到市场价格高或自己需要钱时再出售。

与此同时,为帮助粮农避开玉米集中上市造成的供过于求的价格低谷期,帮助合作社和农民增收,浙粮集团还联合国海良时资本管理公司,与昌图县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玉米“场外期权”项目试点。秋收后,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将新收获的5000吨玉米出售给浙粮集团,按该集团当日公布的收购价格结算。国海良时资本管理公司为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交售的新季玉米提供价格风险管理,通过大连期货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所获得的收益由浙粮集团和盛泰农机专业合作社按5:5的比例进行分成。

昌图县农机局局长丁文波介绍说,2016年,国家取消粮食临储政策,玉米价格逐渐由市场供求形成。合作社和农民一般不具备玉米烘干和大面积仓储条件,储粮难、卖粮难,粮食产后损耗多、粮价波动大以及难掌控成为摆在合作社和农民面前的一道难题。尤其是储存、加工条件有限,造成粮食霉变会给粮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与浙粮集团合作后,昌图相关合作社、农户,可以把玉米交给浙粮集团代收、代储,不仅解决了储粮难、卖粮难、储存损耗大的问题,也为粮农判断和掌控玉米价格走势赢得了相对宽松的时间,让玉米卖上高价,还能剔出粮食经纪人中间环节,每吨玉米可帮助农民增加30到50元的收入。这既保障了售粮农民的利益,又确保了企业有稳定的粮源。

浙茶:一片叶子如何舞动世界

浙茶:一片叶子如何舞动世界

? ? ? 一壶茶,浓缩了太多的中国文化,万里丝路,亦是茶路,这条人类文明的大动脉上,茶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国基因”,与世界对话。这片叶子,漂洋过海,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my cup of tea”(我的这杯茶)。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我们继续聚焦“一带一路”茶产业。

?

  在浙江,一片小小的茶叶,不仅富了一方百姓,更登上了国家外事舞台,受到各国领导人的广泛赞誉。数据显示,2017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超过16万吨,出口额近5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均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最为惹眼的是,浙江绿茶出口占到了我国绿茶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

?

  世界茶乡看浙江。“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浙江茶叶走出去亮眼的“成绩单”背后,都进行了哪些探索与实践?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

  突破贸易技术壁垒

?

  浙江素来是全国茶叶的出口龙头强省,产品以珠茶、眉茶、蒸青茶等出口型绿茶为主。上世纪70到80年代,浙江率先对投入高、利润低的精制茶厂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抢先从上海和广东进出口公司接手茶叶进出口业务。此后,凭着敢闯敢干的精神和高产优质的茶品,浙江在茶叶出口上,一路高歌猛进。

?

  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浙茶从1970年时占全国茶叶出口量的27.1%,上升到2008年时的56.2%。即使在2010年后受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和出口茶生产“西移”趋势的影响,比较优势削弱,增速放缓,但浙茶“出口老大”的地位一直难以撼动。

?

  谈到为何能一路领先,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分析认为,主要基于浙茶出口的四大优势,“一是产业基础扎实,良种多、产量高、效益好,标准化程度高。二是有强劲的技术支撑,浙江汇聚了众多茶叶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强,能够不断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三是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先进,并培养出了一批国家级的优秀品牌和龙头企业。四是出口贸易机制比较灵活,目前浙茶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80多个。”

?

  浙茶走出国门也并非一帆风顺。记者了解到,与许多主产区一样,浙茶同样深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重阻碍。自2010年起,欧盟就对中国输欧茶叶设定了严格的口岸检验标准,不仅10%的货物必须进行农残检测,而且该检测的指标,已经多达数百项。

?

  然而,严苛的技术壁垒并没有阻挡浙江进军海外的脚步。以出口量冠居全国的浙茶集团为例,为了严把茶叶质量关,在全国建立20多万亩的生产基地,力图从源头把控茶叶产品的健康安全和货源稳定。同时,对接目标市场需求,重点发展有机茶和有机抹茶,所产有机茶出口到日本、美国和欧盟数10个国家和地区。

?

  2017年年初,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与奥地利农林环境与水利部共同商定建立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经过严格筛选审核,该基地最终落户于浙茶集团在浙江杭州余杭区瓶窑镇的有机茶园。这一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国与欧盟美日等在有机茶上的互信互认,通过打造集贸易加工、产品研发创新、工艺优化、茶文化交流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特种茶中心,促进浙茶以及中国茶的出口。

?

  重振国际标准话语权

?

  中国茶特别是中国绿茶,曾长期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产品标准统一,茶号井然有序,以“一分钱一分货”的良好商誉,确立了我国出口茶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

?

  然而,随着茶叶出口市场的放开,国内同质产品恶性竞争,直接导致出口茶质量体系被打破,加上国外新兴茶区的蓬勃发展,整个国际茶叶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我国茶叶出口标准长时间受制于人,频频遭遇技术壁垒。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参与国际茶叶标准的制订、重振国际话语权,更是迫在眉睫。

?

  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ISO/TC34/SC8)联合秘书处开始设在中国,该秘书处由浙茶集团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共同承担。

?

  毛立民是浙江省茶叶行业商会会长,也是浙茶集团董事长,多年连任该秘书处的联合秘书。他告诉记者:“参与制定标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从起草方案,到各个国家反复商讨论证,直至最后落实颁布,至少需要4年时间。能够作为浙江茶企的代表,参与制定中国茶叶的国际标准,为中国茶叶的发展权益鼓与呼,虽苦也甜,且常引以为豪。”

?

  多年来,毛立民带领浙茶集团积极谋求与国际组织的对话协商渠道,并以会长身份,一直引领浙江省茶叶行业商会主动承担起国际贸易纠纷中的仲裁、诉讼等工作。

?

  2011年,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直接废除茶叶中残留的硫丹限量标准。在当时,很少有茶企能达到这一标准,一旦该标准实施,意味着中国大部分茶企将被拒于美国市场之外。毛立民联合“中国第一茶院士”陈宗懋共同向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申诉,要求延期废除茶叶中硫丹残留标准。2013年4月,该申诉获得成功,为我国及世界各茶叶主产区国家赢得了市场机会。

?

  2015年,在毛立民等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又争取到了乌龙茶国际标准制定项目。这标志着,中国在茶叶的“制标权”和“话语权”上终于迈出坚实的一步,为维护中国茶产业的利益、避免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赢得先机。

?

  浙江茶的国际化表达

?

  在著名农业品牌专家、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看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茶产业再次迎来机遇。如何在国际市场、世界舞台上重振中国茶产业、复兴中国茶文化?她认为,在后工业化时代,必须提炼中国茶的核心价值及差异化价值体系,调整中国茶产业品牌竞争战略与传播体系,通过品牌诉求的中国元素、世界表达,对接国际化、年轻化消费市场,方能在竞争充分的世界茶业舞台上,获得更多话语权和市场份额。

?

  去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举办,正是将视角聚焦中国茶的国际化表达,共吸引来自47个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的260多位外宾前来观展。而今年的茶博会,更加注重国际元素,除了特别设立土耳其和斯里兰卡两个主宾国,延续举办的国际高峰论坛、茶咖对话、茶文化论坛外,还将举办“第23届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会议”,共商全球茶事。

?

  浙江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表示,首届茶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浙江茶业更多地看到了世界,也让世界更多地看到浙江茶业,促进了世界各地茶业的交流合作,推动了世界茶业大发展。据统计,去年浙江茶叶的进出口数量、金额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这充分显示了浙江茶业与世界各地交流合作的活跃程度。

?

  据了解,近年来,浙江还充分利用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形式多样的展销会、博览会、研讨会等,组织茶企赴主销地区开展交流推介,推进浙茶“绿色健康”理念的广泛传播,提升浙茶文化软实力。

标签:浙江   茶叶   中国   合作社   玉米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