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推进耕地保护纪实(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插上科技的翅膀)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推进耕地保护纪实(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插上科技的翅膀),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推进耕地保护纪实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插上科技的翅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推进耕地保护纪实

2、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插上科技的翅膀

3、东北地区这些产品出现新需求!长春农机展见闻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推进耕地保护纪实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推进耕地保护纪实

  ?在中原的小麦产区即将收获之际,东北地区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正进行得热火朝天,在经过秸秆还田的黑土地上,农机铁流“万马奔腾”耕耘而过,酝酿着深沉的力量和勃勃生机。

  我国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拥有世界上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1/4,素有中国“大粮仓”之称。可以说,东北黑土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大力实施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等举措,四省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2.4%,有效保护了耕地,如今这片珍贵的黑土地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瘦了、薄了、硬了”,东北黑土地亟须“增肥”

  东北黑土地之所以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因为黑土是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年至400年。此前由于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东北地区黑土地面临“量减质退”的局面,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层变浅,生态环境亮起了“红灯”。

  黑土“瘦”了,近60年来东北黑土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1/3,部分地区下降50%;黑土“薄”了,东北黑土层平均厚度降到30厘米左右,比开垦之初减少了约40厘米;黑土“硬”了,土壤结构退化、土质硬化,蓄水保墒能力下降。

  为了给过载的黑土地“减压”,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治理修复。2017年,原农业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提出力争到2030年实施黑土地保护面积2.5亿亩,基本覆盖主要黑土区耕地,将东北黑土区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以上。

  同样在2017年,原农业部启动实施了“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2020年是行动收官之年。4年来,通过因地制宜推广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低温腐熟还田、“一翻两免”轮耕轮作等新技术新模式,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行动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6亿元,支持156个重点县,实现了对玉米主产县全覆盖,并适度向水稻主产县延伸。

  在推进行动落实过程中,原农业部印发行动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分解目标任务,加强组织管理。东北四省区全面落实行动方案,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和试点县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措施落地,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合力的工作格局。

  中国农科院农业微生物团队首席科学家魏海雷讲述了其中的原理:“秸秆还田培肥过程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将秸秆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将秸秆降解为有机碳和可供农作物吸收的小分子无机物,其中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

  实施秸秆还田,有机质增加了,产量也提高了

  梨树是吉林有名的产粮大县,近年来在国家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推动下,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大力推广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如今,梨树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由2017年的75.9%提高到89.2%,直接还田比例也由25.9%提高到45.5%。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起到蓄水保墒、土壤结构改善的作用,促使农作物稳产高产,在干旱年份基本不受旱灾影响。

  记者在辽宁铁岭蔡牛镇了解到,这里从2012年便依托张庄农机专业合作社试验推广秸秆碎混还田技术,目前已示范推广1200多亩。提供技术支撑的辽宁农科院农机化所张旭表示,通过去年春季对田间土壤采样分析发现,实施秸秆碎混还田技术,土壤中养分得到改善,有机质含量提高30%,秋季测产增产10%左右。

  行动开展4年来,东北地区秸秆还田面积达到2亿亩,直接还田量达7100多万吨,为黑土地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黑龙江集贤、吉林梨树、辽宁铁岭、内蒙古科右前旗等秸秆还田土壤质量定点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土壤有机质含量较2016年平均每公斤提高了0.3-0.5克,覆盖还田使地表土壤径流减少60%以上。

  实践表明,大力实施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碳储存和腐殖质,实现耕地“用养结合”,对保护东北黑土地、巩固和提升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推进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强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重大举措。

  “实施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我们体会有四大好处,一是提高了产量,二是增加了有机质,三是提高了土壤保水能力,四是增加了地温。”黑龙江嫩江农场联合家庭农场倪长峰说。去年,农场种植540公顷玉米,全部采用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技术,提高了蓄水保墒性,玉米出苗早,根系后期显著发育,比传统种植产量增加5%以上。

  科技手段让秸秆利用更高效更充分

  东北地区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2019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3.2%;户均秸秆产量11.6吨,是全国平均水平2倍以上。

  专家表示,东北地区冬季封冻早、寒冷漫长,不利于秸秆腐熟,秸秆处理不仅自然难度大,而且成本高。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一般需增加1-2遍秸秆粉碎作业,增施8-11公斤氮肥,农民负担明显增加。从在辽宁、内蒙古调研的玉米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看,每亩新增费用66元左右,超过每亩玉米净收入的15%以上,还需要大量配备普通农户没有的大马力拖拉机。

  为此,农业农村部门向科技寻求支撑,搭建起秸秆利用协同创新平台。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增设8名秸秆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推动四省区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组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围绕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为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全面技术服务和全程技术指导。

  黑龙江农科院、吉林农科院构建了秸秆高效覆盖还田、深翻还田配套技术体系,制定了“一翻两免”轮耕轮作技术规程,在黑龙江全省推广;沈阳农业大学开展了秸秆炭基肥利用增效技术研究,可实现化肥减施10%左右、作物增产10%。

  吉林榆树市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相关农机企业组建了全国第一个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在全国首次开展玉米秸秆覆盖栽培技术高产竞赛活动,研发了关键机具,破解了东北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瓶颈问题,并制定了技术规范。

  在北大荒,九三农垦晟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广秸秆深翻还田技术。秋季玉米收获后,他们先用双轴灭茬机灭茬,然后进行翻地作业,翻埋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秸秆腐烂后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实现了土地肥力增强,持续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

  通过秸秆深翻还田,合作社粮食单产稳步提升,2020年大豆、玉米、矮高粱亩产分别较上年增加18.15公斤、31.66公斤、9.06公斤;耕地有机质含量也由2015年的每公斤51.6克增长至53.2克。

  合作社理事长介绍,最开始时大部分种植户不愿意,认为费时费力,还增加了成本。如今粮食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有了保障,能卖上好价钱,而且地力得到了恢复,化肥用量也减少了,种植户的利益不但没有受损,反而稳步提升,“现在我们是打心眼儿里认可了。”

  当下,这场黑土地“保卫战”正在进行,通过深入实施秸秆还田等措施,东北地区已经完成了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目标。“战斗”还在不断深入。2020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保护性耕作成为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农业主流耕作技术;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

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插上科技的翅膀

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插上科技的翅膀

5月15日,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技术对接活动上,辽宁省阜蒙县与辽宁省农科院签订了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样板县建设合作协议,阜蒙县的秸秆处理将得到辽宁省农科院的科技支撑。

东北四省区的5家农科院分别与20个样板县、各省农牧厅和农委签署了合作协议,明确了各方的职责任务。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机制,势必对秸秆处理行动产生积极影响,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资料图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是农业农村部2017年提出的“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之一,为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在辽宁沈阳举行了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技术对接活动,总结过去一年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的成效问题,相互交流学习好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推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

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自实施以来,按照试点行动方案,采“12345”的工作手段,即“编制一套实施方案、搭建两个创新平台、主推三大利用方向、推动四项配套政策、强化五条试点措施”,不断创新实用技术,探索有效模式,建立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在四省区和试点县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5%,比2016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成绩非常显著。

农业农村部科技司相关领导介绍,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的成效与经验主要是实现“四个新突破”:

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实现新突破。秸秆还田能力快速提升,新增秸秆还田面积3000多万亩、秸秆粉碎还田机近8万台,还田总面积达到1.23亿亩,有力推动了东北黑土地耕地质量提升。

秸秆试点示范工作实现新突破。各试点县在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落实扶持政策、集聚社会资本、加强模式创新、培育经营主体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将各项试点任务落到了实处。

秸秆处理利用技术实现新突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秸秆沼气发酵技术、秸秆贫氧倒置层燃技术、秸秆基质化利用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较为系统解决了秸秆还田问题、秸秆清洁供暖问题、秸秆循环利用问题。

秸秆利用扶持政策实现新突破。各地不断加大配套政策创设力度,在秸秆初加工用电、运输、收储点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秸秆还田补贴等方面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快速发展。在中央财政资金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带动下,东北四省区共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约30亿元,有力促进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整体推进的思路,完善扶持政策,拓宽利用渠道,不断提高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秸秆利用市场化水平,确保到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总体达到80%以上,各样板县达到90%以上,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东北地区这些产品出现新需求!长春农机展见闻

东北地区这些产品出现新需求!长春农机展见闻

前不久结束的长春第十六届农业博览会,尽管没有像前几届展览会出现农机展位一位难求的现象,但在整个农机市场下行的情况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参展厂家仍达4百多家,展出的农机产品达几千种,前来观看的农民仍有数十万人。

经过多年的培育,长春农博会农机展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展会,这是一个接地气、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现场直接成交额比较多的农机展,是东北地区供需双方对市场判断的重要信息平台。

笔者连续两天在农机展区调查参观参展产品,与参展商、农民用户交流,从中感到,东北农机市场仍处在下滑中的转型期。政策的支持导向与市场的需求拉动交织;大型高中端产品与部分中小型低端农机产品需求同在;田间作业机具与后勤加工、经济作物并进,中小农机企业在向除主要粮食作物以外的其他作物生产装备领域的探索更为大胆、更为领先、更加坚定。

1  政策导向造就翻转犁成为展会上新增品种最多的产品

近两年来,东三省把机引翻地犁翻埋玉米秸秆,作为秸秆还田的一种方式,有的地方在作业示范时,按照农机深松作业补贴的1.5倍进行资金补贴,或者在黑土地保护工程项目中给予900到1500元不等的翻地作业补贴。

正是在这些政策的刺激拉动下,八十年代后在东三省几乎绝迹的机翻地作业,在不少地方大有兴起之势。国外品牌在中国制造的翻转犁出现热销,不少本土农机企业也争先恐后投入到"造犁运动"。全国投入翻地犁生产制造的企业己由五年前的仅有五六家,猛增到近30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在这届展会上,国内制造企悉数到场,20多种国内外不同品牌的翻地犁同场参展竞技。但是从产品来看,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外观,差异都比较大。

笔者去年在美国几个粮食主产区考察,在所到的几家农场,沒有看到一家有翻地犁。农场主在介绍中谈到,他们己经有四十多年不翻地了,翻地犁早己被淘汰,全部采用秸秆全部覆盖还田,或者使用深松复式整地机把秸秆部分混入土壤的耕整地作业模式。

近日《农业机械》记者在关于美国农业进步展的考察报告中也谈到:“ 据介绍,美国从黑风暴之后,对土地的保护就非常重视,诺大的展会,笔者没有看到一台犁,尽管世界农机行业老大在这里诞生,而且是做犁起家。当然,也没有任何一款旋耕机和驱动耙进行展示,几乎全部都是联合整地作业机械。"

农机企业因市场需求而生产无可非厚,而农机作业生产技术模式的引导,应当坚持科学与绿色。在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技术模式在东北己经基本成熟,再重新推广翻地模式,是为解决秸秆的权宜之计,还是一种作业的倒退,有待市场检验。

一个产粮大县的农技推广人员,和笔者交流时谈到,“ 实实在在地说,如果没有政府翻地作业补贴,没有一户农民会翻地;就是有补贴,秸秆掩埋不好的犁也不会有作业市场"。

所以说,生产制造犁的厂家,一方面要谨慎把握这块市场,另一方面要参与这个市场就要造好犁,否则不会有好的市场前景,打快拳、赚快钱的想法要不得,必须把犁扎扎实实造好。

长春农机展上展示的翻地犁

长春农机展上展示的双向液压翻转犁

长春农机展上展示的适合山地使用的综合整地机

2  自走式植保机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来自黑龙江、辽宁,特别是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多款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是展会展出最多的植保机型,大部分机具都己进入省级补贴自录。

这两年国产植保机制造质量、外观设计都明显改善和提升,既有液压四驱,又有机械四驱。尽管机型与国外品牌的自走式植保机在自动化程度、舒适性、施药的精准性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具有价格优势,市场销售也较好。

长春农机展上展示的自走式高地隙植保机

3  脫粒机械己实现了向大型化、多作物的转变

展会上几乎见不到单一功能的中小型玉米、水稻脱粒机,展示的产品都是多功能的产品。

如有的脱粒机不但可以脱黄豆、绿豆、黑豆、花豆、高粱,也可兼脱水稻、小麦,葵花等作物,并且普遍采用了二次回收、二次清选功能设计。为适应东北冬季作业的需要,入料部分具有清雪功能,可快速进行大小孔的转换,实现了除雪与清除垛底霉变玉米粒的功能转换。

展出的多功能脱粒机

4  大型玉米机减少,两行玉米机成主角

上几届参展的玉米收获机中大型机一直是农机展区参展厂商主打机型,而本届虽然仍有一些企业有大型玉米收获机展出,但是数在量明显减少,由往届的20多种减少到6种。

与此对应的是,两行玉米收获机异军突起,成为展会上玉米收获机的主角,机型达20多个品种,包括山地玉米收获机、手扶和乘坐式玉米机。

这是由于两行玉米机普遍没有进入补贴目录,再加上制造门槛比较低,不少中小型企业竞相进入,并把农博会作为开拓市场的重要渠道。为了推销两行玉米机,有的公司在展会上推出购玉米机有奖营销活动。虽然展出的两行玉米机实用性强、价格低,但普遍制造不够精良,缺乏生产作业考核。

展出的两行玉米收获机

5  秸秆收集处理机械是参展种类最多的产品

参展的秸秆收集处理机械,主要包括秸秆打捆(包)机、搂草机、秸秆归行机、秸秆集运车、秸秆粉碎还田机等,品种比较多。

在农业部开展东北秸秆处理行动的政策推动和秸秆综合利用给予机具累加补贴的双重刺激下,参展商普遍看好东北区域秸秆处理机具的需求市场,为此秸秆还田、离田处理机具成为了这次展览会的重点产品,形成了秸秆收集处理机械系列产品。

吉林省顺邦新开发的秸秆自动捡拾饲料揉搓打捆机,将秸秆饲料的加工环节转移到田间进行。黑龙江省一公司的捡拾式方梱打梱机、破碎式方梱压梱机、圆梱打梱机等秸秆收集系列产品,使用户选择性更大。辽宁一企业展出了自走式秸秆收获打捆机,该产品通过更换捡拾部件,可适用于玉米秸秆、棉杆、麦杆以及牧草等打梱。

展出的秸秆打捆机

6  设施农业设备参展比例有所增加

设施农业设备类参展产品由上届不到展区机具的12%,提升到15%以上。

吉林省大力推进建设北方蔬菜温室大棚、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因此农业工程商家普遍看好这一块市场,参展积极性非常高出,主要展出了喷灌机组、圆形喷灌机、微灌机、大棚和温室骨架、双层日光温室和阳光板连接温室、卷帘设备、温室资材等产品。

从展会参展的运苗车、粉土机、育苗机、山地综合整地机,履带式运粮车等展示的农机产品多样性看,为什么在农机市场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还会有这么多农机企业积依然坚持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各地耕作方式、种植制度差异性大,农艺多样复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机具的需求多品种,一个区域市场需求就可能给一种机型创造出足够一个中小企业生存的销售需求,为国内农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厂家发展提供了空间。

水田多功能运输车

人参收获机

适合山区半山区的小型农机

标签:东北地区   农机   玉米   黑土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