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三权分置唤醒“沉睡”资源 释放发展活力(宅基地怎样才算分户?)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宅基地三权分置唤醒“沉睡”资源 释放发展活力(宅基地怎样才算分户?),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宅基地三权分置唤醒“沉睡”资源 释放发展活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宅基地怎样才算分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宅基地三权分置唤醒“沉睡”资源 释放发展活力

2、宅基地怎样才算分户?

3、宅基地改革: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前提

4、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热点问题

宅基地三权分置唤醒“沉睡”资源 释放发展活力

宅基地三权分置唤醒“沉睡”资源 释放发展活力

 主持人的话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这是中央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宅基地“三权分置”,不仅为新时期宅基地制度顶层设计奠定了基础,也为城乡资源更充分配置、实现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仍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中的“短板”。农村地区农宅资产闲置、农地资源浪费等现象比较严重,盘活这些“沉睡”的资源,既能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又为农村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宅基地“三权分置”如何稳妥推进?如何确保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两会代表委员有话说。

  宅基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承载着稳定社会、安定农民的特殊功能。承包地“三权分置”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继承包地之后,我国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必将对进一步深化宅基地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宅基地制度作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最为敏感也最为复杂的领域,改革将如何推进?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就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 宅基地现状:违法用地、无序建房与闲置并存

  宅基地一般是指集体所有的、福利分配给农户盖房使用的建设用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加强宅基地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以“宅地公有、两权分离;主体特定、福利分配;一户一宅、面积法定;限制转让、禁止抵押”为主要特征的宅基地管理制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宅基地制度已逐步演变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保障了农民“居者有其屋”,对于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镇边界拓展与农村人口大量向外转移,宅基地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指出,当前农村“建新不拆旧”现象大量存在,违法用地与大量农村宅基地半闲置或闲置浪费现象并存。虽然我国出台了鼓励农民将其闲置宅基地退还给集体的相关政策,但因政策普及率不高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多数农民处于观望状态,使得闲置宅基地成了农村“沉睡”的资产。

  “另外,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农村出现了‘建房热’,其中存在占用基本农田建房、一户多宅和超面积建房等现象,追着公路建房、追着‘风水’建房等无序建房问题仍比较突出。”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梁鸣告诉记者。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梁鸣认为,一是宅基地的管理制度不完备。在现行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下,虽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繁荣稳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农民进城务工不能迁户、城市居民到农村租房养老等新情况,“有钱多建、没钱少建”等现象比较普遍。农民进城购买商品房后,原宅基地大量闲置,“老人守房”现象普遍存在。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尚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二是政府对村庄农宅的建设缺乏有效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出台《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但没有对村庄新建住宅必须进行前期规划作硬性规定。国土资源部2017年下发《关于有序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宅基地办证等工作尚未展开。农村基层组织对宅基地登记确权工作缺乏热情,地方政府难以拿出有效的配套政策与激励措施。

  此外,赵皖平也指出,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很难对辖区内的国土资源实施有效监管;现行的宅基地审批和民宅建设审批手续繁杂,难操作;违法用地问题处理一罚了之、以罚代拆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农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必须予以拆除的规定,执行起来很难等,都是造成现在农村宅基地管理难题的重要因素。

  2 如何监管:既要规范管理,也要严格执法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农村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事。因此,统筹管理好农村宅基地,对于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赵皖平说。

  梁鸣认为,推进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首先要做好立法和法规修订工作。要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土地集约经营、规模化流转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自治法》,出台新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

  其次,要加快明晰宅基地权属。梁鸣提出,建议结合第三轮土地普查,实施宅基地普查,摸清用地底数和农民现有宅基地状况,做好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数据库,依托大数据实行系统化的信息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内部结构、集体成员的身份、集体土地的权能、集体土地用益物权的权限等,做到权属明晰、管理规范。

  另外,要推进村庄宅基地规划编制工作。梁鸣建议,加强对新农村规划编制的指导,由县级国土部门对辖区内各村庄的宅基地用地规模、布局、标准和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对规划情况进行公示。严格规划执行力度,在规划未出台和建房审批手续未完成前,暂停新建、重建、改建和扩建住宅工作。

  “还要注重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宅基地监管。”赵皖平建议,有关管理部门要面向农村干部、村民,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进行土地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同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充实专业人员,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保证正常的工作经费,提高执法水平,杜绝“以罚代法”“以罚代批”行为的发生。土地、规划部门要定期对农村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以保障镇村规划的实施及法律效力。建立健全各项用地审批制度,实行跟踪管理,加强监督。

  3 怎么利用:坚守底线,不越红线,盘活资源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有今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改变农村有资源、缺要素的现状,盘活农村各种闲置的资源、土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说,农村闲置资源中很大一块是宅基地,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的资产规模已经不小,农民手头的资产不断增值。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以台州为例,2017年台州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413.7亿元,农民家庭固定资产规模总额预计超万亿元以上(不包括土地经营权收益)。但是,农村产权还未全面激活,农村的资产还都处于“沉睡”状态,难以转变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入。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国家安排33个县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方中华建议,应加快试点,进一步拓宽试点范围和领域,将各地试点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推广落地。还要实现“权跟人走”,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产权、农民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权等,要跟着农民走,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创设和推广更多的农民财产权利抵押贷款方式和经营权流转方式,真正让“权跟人走”成为现实。

  “可以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盘活闲置宅基地。”赵皖平建议,鼓励农民将宅基地退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盘活利用空闲宅基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合理利用空闲宅基地,兴办采摘园、农家乐、民宿、乡村酒店、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等,配套开发“山水人家”“欢乐粮田”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旅游品牌,延伸消费链、产业链、价值链,为拥有闲置宅基地的农户合理增收。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建议,要探索农房“三权分置”。合理划分农房所占土地、地上建筑物产权、农房经营收益权益归属界限,并正确处理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地上建筑农户个人所有、经营收益经营者所有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合资等方式,引入工商资本,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李成贵提出,在一些城市近郊区位比较好的地方,有些农民把闲置的住房集中起来成立住房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开发搞乡村旅游、农村养老等项目。在偏远一点的地区,要做好宅基地整治,把宅基地整理利用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现在有些村庄没有什么人了,而且以后‘空心化’情况可能会更严重,应该将这些地区的村庄合并起来,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多出来的宅基地进行复垦,腾出用地指标。现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政策突破,指标可以跨省交易。这样贫困地区整理出来的宅基地就可以通过市场化渠道实现更好的配置。”

  李成贵提醒说:“中央明确指出,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这是红线,坚决不能碰。”

  大事记

  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2014年12月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2015年2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表决,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等条款,推进“三块地”改革试点,在2017年12月31日前试行。

  2015年3月 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选取15个试点县(市、区)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016年3月 国务院六部委联合印发《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

  2017年11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将“三块地”改革试点期限延长一年至2018年12月31日。

  2017年11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核通过《关于拓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请示》,将试点拓展到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

  2018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宅基地怎样才算分户?

宅基地怎样才算分户?

大部分地区己经不在分宅居地了,前年和几个朋友开车去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跑了半个月,大部分农村哪有什么人,村村都一样,年青轻人都跑城里打工,有的在城里买了房。根本就不回来,国家的发展是士地流转,农村人要推平小村子。一个村子占地平均就一干亩,一个乡多少村,推平的土地够农村人吃饭的。我们要农业现代化,今年回家和村支书聊天,他说。看过咱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展览。农业机械棒着呢,咱们土地都一小块一块,没法开展机械化作业,我们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农民要搬到县城。镇上住。我们国家城市化现在是百分之五十二,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只有搬进城里。农业土地平整,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民户口。才是中国的出路呀。至于小部分地方,可能还要宅居地化分,不足而论

标签: 农业机械博览

宅基地改革: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前提

宅基地改革: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前提

此番宅基地改革的破冰意义,就体现于它既能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又满足了市场整合资源的诉求。

资料图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近日下午主持召开党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的其中一项议程是宅基地改革。

会议强调,拓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经有了前期的实践基础,要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平衡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为出发点,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中央深改小组此番表述,具有清晰的政策导向意义。首先是划定了地方政府的权力边界,即不得以城镇化为由拿走农民的宅基地;其次是为资本注入农地设定了禁行线,农民的宅基地不是不可以租赁、入股,以“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但所有改革,都得以保护农民宅基地法定的基本权益为前提。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为了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盯上了农民的宅基地。先是不少地方确实存在为数不少的闲置宅基地,后来则发展到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农民搬出院落、搬上楼房。在矛盾尖锐的地方,甚至会整村拆迁,由此也引发血案,教训极其深刻。

此外,随着宅基地改革的推展,此前也有不少人误传称,城里人可以去乡下买房置业。在一些地方,确有城里人购买并长期使用农民的宅基地,有工商资本也尝试进入农村。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国土资源部负责人就明确表示,城里人特别是工商资本不能够进入到农村进行宅基地的交易和买卖。

闲置的宅基地确实需要整合和盘活,不过中央深改小组此次明确了“不得以买卖宅基地为出发点”,这再次明确了改革的初衷。事实上,此番宅基地改革的破冰意义,就体现于它既能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又满足了市场整合资源的诉求。

此前启动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据报道,作为全国33个土地改革试点区县之一,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两年来进行了多项有益的探索,当地成立的集体土地整备中心,以托管方式对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和土地前期整理开发,统一招商、统一入市。这其中,关键的步骤是通过确权保障农民权益,当地规定,农地必须在完成土地确权、整备之后才能入市流转。

当然,这一改革仍有待完善,是否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也有待评估。况且,即便在南海,村民对将集体土地纳入镇、区一级管理的意愿也并不强烈,双方达成一致的难度还比较大。改革遇到一定的阻力与困难,是正常的,它是一种挑战,也是改革的机遇所在。

2013年,九三学社发布的一份有关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以1.6%的速度减少,但农村宅基地却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由此也可见,加快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在城市建设用地高度紧张的背景下,整合、盘活宅基地,已经成为一件农民受益、市场欢迎的急务。

只是,农地改革从来都不单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涉及农村土改,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很可能一个地区一个样。”如何从“个别”中找到“共性”,并将其推广开来,使广袤大地上的农民从中获益,正是改革的方向与意义所在。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热点问题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李恒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病毒变异的趋势如何?现有防控方案能否应对?各地怎样更好落实“九不准”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系统做出回应。

全国多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风险总体可控

“近期,我国持续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但总体可控。”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疫情出现反复,但总体可控,内蒙古疫情形势明显好转、病例数显著下降,四川、甘肃、山西等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疫情稳定向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以快制快,阻断疫情传播,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动态清零”总方针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决定

“中国政府所实行的‘动态清零’是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所决定的,这个总方针的核心是要把疫情阻断,而不是消灭病毒。”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我国人口总数大,老年人口比例高,同时还有大量基础病患者,这些人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以后得重症甚至发生死亡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同时,尽管我们通过免疫接种获取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新变异株对这种免疫力的逃逸在加强。

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制度优势、信息化优势,中国卫生健康系统防控救治能力,物资保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方面的能力……梁万年表示,我国具备“动态清零”的条件和能力,应该坚持“动态清零”,用最少的生命损失和代价换取最终胜利。

落实“九不准”要求 防止层层加码

针对群众关心的疫情防控简单化、“一刀切”等问题,雷正龙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高度重视群众投诉工作,由多部门组成的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目前每天及时转办、督办地方核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接收到群众反映的相关情况。对此,雷正龙说,要加快做好精准流调工作,疫情防控不能简单化,不能过大范围划定风险区域。坚决避免“一关了之”,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雷正龙表示,下一阶段,专班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发现地方违反“九不准”等疫情防控要求的,坚决督促整改到位,既要抓好疫情防控,更要服务好群众,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新变异株致病力没有明显改变 第九版防控方案依然有效

近期,我国内地首次检测出奥密克戎变异株BF.7亚分支。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表示,研究发现,自奥密克戎毒株出现以来,新冠病毒的变异速率明显加快。

据介绍,奥密克戎BF.7亚分支本质上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进化分支,该进化分支在致病力方面没有明显改变或增强,是否会成为下一阶段全球优势毒株还需要进行观察。

董小平说,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证明,在不出现病毒致病力明显改变、现有疫苗保护效力明显下降的前提下,现行的第九版防控方案仍然可以满足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求。

预防新冠后遗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感染

截至2022年10月12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4亿剂次,覆盖人数超13.34亿人,其中60岁以上人群接种超2.39亿人。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继续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依然十分关键。

针对各国普遍关注的新冠后遗症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新冠后遗症常见于重症病例,但也可发生在轻症病例。预防新冠后遗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一般来说,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那些没有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人。

标签:基地   农村   农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