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充分就业率:20亿元中央财政支撑乡村人才振兴(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势头——代表委员说“三农)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保持充分就业率:20亿元中央财政支撑乡村人才振兴(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势头——代表委员说“三农),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保持充分就业率:20亿元中央财政支撑乡村人才振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势头——代表委员说“三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保持充分就业率:20亿元中央财政支撑乡村人才振兴

2、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势头——代表委员说“三农

3、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保持充分就业率:20亿元中央财政支撑乡村人才振兴

保持充分就业率:20亿元中央财政支撑乡村人才振兴

? 【农机网 编辑视角】作为今年宏观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优先政策也是改善民生条件的重要基础。最近,国家正在部署加大力度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率。总体而言,上半年就业形势持续平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三分之二。
?
  面对下半年的就业形势,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稳增长、助创业,推动各项就业支撑措施抓紧落实到位,培育就业新增长点。对于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更是也要推出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扶持政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条件。
?
  20亿元中央财政聚焦乡村人才振兴
?
  提起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就不得不提到高考志愿的填报了。就业形势变化,报考同样也面临着新形势。据报道,今年教育部撤销了部分高校总计416个本科专业,该数据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
  当然,在撤销部分专业的同时,部分本科和高职院校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新增了共2297个专业。因就业前景与薪资待遇利好,不少新增的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相关专业也成为备受追捧的“香饽饽”。年初,人社部也公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15个新职业,其中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均与农业农机行业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政策导向下的农村农业农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
  而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高流动性使得普遍只有年龄大的和文化程度低的农民沉淀在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更加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着力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
?
  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了20亿元,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分层分类实施农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和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等培育计划,全年将培育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
?
  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农民培育三年提质增效行动
?
  上文提到了一个关键词:职业农民。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谷梁传·成公元年》有言:“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农民,有工民,有商民。即士农工商四民”,我国拥有庞大的农民群体。而新型职业农民则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那些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
  如果说过去的农业生产注重数量和规模,那么,现在的农业发展则是数量质量并重,统筹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培养也围绕提升质量,向建机制、定规范转变。相对于数量庞大的传统农民,有专家认为,如果一户职业农民能够有100亩地的经营,那我们全中国的土地大概有2000万职业农民就差不多了。


?
  

  此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2年,要初步实现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农业高质量发展。这里提到的经营者素质高,事实上主要就是指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比重提升,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万人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职业农民占比更是要达到35%。
?
  而随着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正式启动,也提出了三年计划培育400万“新农民”。农民培育三年提质增效行动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农村科普框架体系,到2022年初步健全该体系,包括完成培养400万名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等任务。
?
  工资性收入成农民增收最大的贡献因素
?
  农村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等农村农业主体发展,国家给予信贷和财税各方面支持,以往以种植养殖为主业的农民,逐步转变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上半年,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暨《农村绿皮书(2018-2019)》发布会”上传来消息,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贡献因素。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到1.6万元,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将突破6500元。
?
  此外,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不但依托就业平台建设,也要依靠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出发。提高劳动能力,在劳动质量上增加个体的劳动收入。《职业技能提升方案(2019-2021年)》也要求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
  据介绍,农民培育三年提质增效行动还将加强农村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培训培育,如小农户群体、乡村科技人才、农村学校科技辅导员和农村妇女等。如:8月2日,农业农村部农机培训中心和中国农机安全报社发布通知,将于8月26-30日举办全国农机化系统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培训班将邀请专家学者针对当前农机系统机构改革、农机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管理与创新、内部控制与审计、农机购置补贴监管、项目申报、质量监督与推广创新、农机化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授课,力求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到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素质。


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势头——代表委员说“三农

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势头——代表委员说“三农


  喜鹊闹枝头,人勤春来早。


  “
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势头,需要广大农民、农村干部的艰苦努力,需要政策和科技的有力扶持。在今年的两会上,三农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目前,全国有4万多个乡镇。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富裕,很关键一点,就是这4万多个乡镇的干部和群众如何组织农业生产要素,赢得发展。

  “
保持农村发展的好势头,村级班子是关键。刘加坤,这位当了21年村支部书记的基层代表操着山东口音,深有感触地说。

  “
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好支部。刘加坤代表说,有的人当上了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一心想捞好处,整治别人;有的玩嘴皮子,啥事也干不成。这怎么能发展?

  农民的要求,是实实在在的,不需要花架子政府或有关部门为农村上扶持项目,应该上那些让农民能学得了、掌握得了、有生命力的项目,而不是形象工程、形象项目。刘加坤代表举例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很重要,大棚也应该建,但不能不管市场如何,就号召大家都建大棚,号召种这种那,最后卖不出去,农民可就倒霉了!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1号文件说到我们农民的心坎上了!河南农民张荣锁代表高兴地说,他带领全村四百壮士,过了3年住岩洞、睡地穴的野人生活,打造出一条致富路。现在不少农村的机井没水了,有的还在走几十年前的泥洼路,要改变这种状况单纯依靠村民的力量还不够,需要国家支持。张荣锁代表说,我们农民都盼着呢!


  “
科技对农业支撑作用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界委员、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标准。


  我国在农业技术研究上还有欠缺,很多技术没有成熟就开始推广,技术开发和实际情况有些脱节,刘坚说:研究与开发并重,要对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品种选用、动植物保护、农作物栽培保护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他建议,科研成果在研究过程中,要考虑技术经济的可行性,转化率要高。要增加对科技攻关和技术市场的投入。在我国,如果现有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科技贡献率提高一半的话,其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针对目前某些有技术却无法推广的现象,三门峡市委书记连子恒代表建议,要建立健全推广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经营的双层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的技术推广由政府主导,经营性的技术服务则推向市场。在稳定技术人员队伍、提高素质的基础上,还应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刘坚委员说,现在,防治病虫害,这家防了、那家不防,病虫害就被赶到没防的那家去了,这不叫杀虫赶虫。要在家庭经营承包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统一服务,加强社会化服务,办一些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的事情。这样一来,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就可以得到根本提高。”<?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确保“应确尽确、应发尽发”,让农民群众满意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韩俊: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进一步从法律上强化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保护。

  为进一步保护农民权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重要形态。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和本位。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保证,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的重要保障。

  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集中体现在农民家庭是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做好收尾工作,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至农户手中。

  记者: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还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韩俊:目前,全国农村承包地颁证率已超过96%,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全国还有近4%的农户尚未领到证书,虽然看起来比例不高,但总量不小,没有颁证的原因也很复杂,不少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必须积极应对、妥善处置。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地方善始善终做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努力推动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应确尽确、应发尽发”,让农民群众满意。

  维护亿万农民切身利益

  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得重分承包地,大规模调地要坚决叫停

  记者:怎么看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

  韩俊: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是一项历史性、群众性、基础性工作,为农村长远发展和维护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意义重大。

  ——全面建立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通过确权,完善了2亿份土地承包合同,并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全面建立了包括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在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承包农户行使占有、使用、流转、收益等权利以及维护合法权益有了法定凭证,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夯实了基础。

  ——解决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对11亿个地块、16.7亿亩集体土地(含耕地、园地、林地等)进行精准测量,清理2亿农户承包档案资料,摸清了承包地家底。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依托调解仲裁,定分止争,化解了大量矛盾。

  ——激活土地要素,促进了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确权登记颁证,进城农民更放心流转土地,土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全国已有1239个县(市、区)、18731个乡镇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55亿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40万家。

  记者:如何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工作?

  韩俊:这次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明晰土地承包关系,奠定了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基础。

  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工作,还有大量艰巨的任务。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正在筹备建立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地也要抓紧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指导推动试点任务落实落地。

  2020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已经组织16个省份20个县市开展第一批试点,探索延包具体办法,为全国面上工作探索路子。各地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和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政策法律要求,把试点工作做实做细,防止走偏变样。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出现打乱重分承包地的情况。如果出现大规模调地情况,要坚决叫停,必要时可取消试点资格。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发展动力

  进城农户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心增加投入

  记者: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怎样的基本经验?

  韩俊: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系统经验。

  ——注重加强协调统筹,确保确权有序推进。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司法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档案局成立了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商重大事宜,制定年度计划,统筹推进形成合力。根据2014年中央明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细化了6个方面政策和7项重点任务,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各省份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纠正。建立县市月报制度,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并委托第三方抽样评估,指导各地开展“回头看”,做好扫尾工作。

  ——注重健全技术标准,确保确权质量过硬。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明确了权属调查、审核公示、完善合同、颁发证书等“九步工作法”,统一工作规程。先后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和10个规范性文件,完善技术标准,并组织各地培训技术骨干数百万人次。强化质检验收,制定成果检查验收办法,指导各地分期分批开展县市验收,严格把好确权质量关。

  ——注重推进成果应用,确保确权效能发挥。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完成了2838个县级成果汇交、质检,初步建成全国信息应用平台并实现数据汇总、业务管理、成果应用等功能。指导各地利用信息平台,方便农民和新型主体查询,精准发放财政补贴,并配合金融机构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要加快县级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和应用平台建设,将确权成果上图入库,通过“以图管地”,实现承包地精准管理、承包农户获得便捷的服务等。

  记者: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韩俊: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将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发展动力。

  具体来说,通过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让承包农户吃上“定心丸”,可以更好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等各项承包权益;进城农户可以更放心地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可以放心增加投入,改良土壤,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确权成果已在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农业保险、农业补贴、乡村产业规划编制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

标签:农村   农民   承包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