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互助保险亟待“顶层设计”推动(农机产业新政定稿 将获全方位支持)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机互助保险亟待“顶层设计”推动(农机产业新政定稿 将获全方位支持),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机互助保险亟待“顶层设计”推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机产业新政定稿 将获全方位支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农机互助保险亟待“顶层设计”推动

2、农机产业新政定稿 将获全方位支持

3、农机产业突围

4、农机产业结构调整有了风向标

农机互助保险亟待“顶层设计”推动

农机互助保险亟待“顶层设计”推动   近两年的春节,陕西、湖北两省的各级农机部门负责人多了一件事,那就是联合农机互保会员服务站组成慰问调研组,带上米面油肉蛋等“年货”,探望出事故的农机户。

  农民购置农机为发家,但赢得起、输不起,一旦遭到大事故,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翻不过身,“年关”更难过;过去事故纠纷难调解,因为伤亡损失说到最后“钱”的问题没着落,当事人家属常常诉诸极端,把尸体、伤员抬到政府要说法,政府也很为难。现在有了互助保险,责任分清,照章补偿,再加上困难救济,问题好处理多了……谈起农机互助保险试点前后的变化,江泰保险经纪公司一位专家如是说。

  记者获悉,到2012年底,陕西、湖北两省已分别有73个县和95个县开展了农机互助保险,分别有互助会员1.9万多户和5.4万多户,总体区域覆盖率分别达到83%和97%。由上述江泰公司与陕西、湖北农机安全监理系统、省农机安全协会合作开展的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试点工作,4年来不但解决了统一为兼用型农机办理“交强险”的难题,而且解决了纯农田作业农机免办“交强险”和农机自身、驾驶操作人员和第三者没有保险的问题。

  然而,当2013年试点进入第5个年头时,全国只有湖南省准备实质性跟进启动。有关专家指出,当前农机互助保险发展缺乏“顶层设计”推动。建立高端公共推进平台是将试点经验推向全国、形成更大发展的关键。

  试点开局保费补贴惠农

  据介绍,2009年率先在陕西启动、翌年湖北随后跟进的农机互助保险,原则是“政府组织推动、农民互助共济、保险机构办理,补偿农民损失,结余滚动积累,会员权益积分”。一般保险价格比商业险低40%至60%。比如一台拖拉机商业保险仅一个交强险大约460元至640元,而互助保险机身、机手、三者险三个加起来大概300元左右。这使农民能够保得起、用得上。农机互助保险的财务原则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会员享有结余权益”。

  过去4年来,农机互助保险遵照国家政策法规,通过组织创新,建章建制、稳步发展,把互助保险与安全管理、风险防范、事故救援、损失补偿、纠纷调解、返贫救济相结合,取得了“为农民解难、替政府分忧、为农机保驾”的社会保障效果。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农机互助保险拉近了政府执法部门跟农民的距离,解决了过去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办牌、办证、收费、监管、处罚等单面执法,农民反感躲避甚至抗拒的问题;转变了农机监理执法的管理方式,使之由过去的大盖帽管理型转变为亲民的管理服务型,解决了执法不服务,农民不服管,事故不报案,事故统计不真实的问题;解决了农机事故没救援、没有保险补偿、没有调解手段以及重大事故困难户的救济问题。

  据有关方面发布的《2012农机互助保险报告》,2012年度陕西省政府财政出台补贴政策,对参加互助保险的拖拉机驾驶员和第三者互助险、收割机机身、驾驶员、第三者责任互助险补贴保费40%。截至2012年底,陕西全省农机承保量与统计拥有量23万台套之比为8.29%,收缴互保费875万元,其中农民交635万元、财政补240万元,比2011年430万元增长103%。全年接报农机事故案1114起,比2011年增加2.7倍,其中有890起事故损失在互助保险责任范围内,已补偿结案665起,发放补偿金207万元;湖北累计筹集农机互助保险会费2091.94万元,积累农机风险准备金 418.4万元。共救援处理农机事故832起,农机互助事故救援补偿预估满期支出409.52万元。

  农机保险需要几方联动

  随着《农业保险条例》的出台实施,以往试点中的互助保险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条款费率、实务操作规程等内控制度都面临新的要求。农机互助保险是否会在进入提升组织制度建设阶段的同时,步入蓬勃发展的“春天”?江泰公司一位研究员认为,实际上,农机保险发展一直是个“老大难”,即使法定的一个“交强险”参保率高估也不足5%。并非农民不需要,而是商业化的一套保险体制机制办法对不上农机的需求。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成部分,农机保险不能单靠保险机构、合作组织、农业部门任何一方,必须“三合一联动”。陕西湖北试点经验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但遗憾的是这种产生于省级中端的组织制度创新,还缺乏中央政府农业主管部门高端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制度安排,即使有了点上突破,也难以形成面上跟进。 这位研究员称,解决农机互助保险发展问题,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应以农业部为主导,建立一个能够容纳农业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协会组织和保险机构等有关专家组成的研究、协调、推进发展的开放性的组织平台,凝聚多方力量,攻坚克难。这一“开放性组织平台”可称农业部农机合作保险促进发展委员会。

农机产业新政定稿 将获全方位支持

农机产业新政定稿 将获全方位支持

  记者23日从工信部获悉,《农业装备产业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农机产业有望获得“全方位”政策支持。

  日前,工信部召集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主管部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有关科研机构和主要农机企业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共同审议了《农业装备产业发展政策》的征求意见稿。

  据记者了解,相关支持政策包括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农机工业企业按20%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条件,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除农机企业增值税继续执行13%税率外,销项额大于进项额的留抵额实行当年退还企业。

  在投融资方面,国家鼓励符合产业政策并具备条件的农机骨干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优先给予大型农机骨干企业建设项目融资支持。

  此外,中小型农机企业也将享受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新型企业试点向农机制造业倾斜。

  为鼓励农机企业做大做强,国家鼓励有技术、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兼并,收购和重组农机具及配件制造企业。

  在当天的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做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颁布产业政策、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农机工业可持续发展。

农机产业突围

农机产业突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了“压舱石”。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板块,农机装备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常讲,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及应用水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回顾我国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历程,一路艰辛,一路磨砺,一路辉煌,尤其是近10年来,产业持续升级转型,发展主调由规模增长全面转向质量增长,质量提上去,速度就要适当降下来,企业生存与竞争压力空前严峻,但又不得不直面这种挑战,就像我们要超车,必须先松一下油门,再加油门,才能够令汽车提速更快一样。时下,农机行业在再次提速的蓄势缓冲期里砥砺前行,突破创新加速,脚步愈加坚实有力。

产业升级: 创新突破,渐入佳境

农机工业作为机械工业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罗锡文说过,“经验表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是以实现机械化为前提。”

农机装备是为农业服务的,探究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不得不审视一下我国农业历程。农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机械农业的转变,正在拥抱数字技术给农业带来的变革。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时间节点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1956年。当时,我国开始把拖拉机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并通过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用剪刀差为城市输送资本。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1998年。从这一年开始,通过城市资本下乡的方式对农业做产业化、车间化的改造,我国开始出现大量的大棚蔬菜,此后,中国的农产品产量开始飙升,并出现了农业过剩的现象。现在,全球67%的蔬菜、50%以上的生猪、50%的苹果、40%的柑橘,都是我国生产的,而我国的人口,还不到全球的20%。按照常理,国内农产品产能过剩,就应该通过出口进行转移,创造价值,但因为土地、人力、生产资料等成本过高,我们的大宗农产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

如何破局?

一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育种、增产、科学管理等环节下功夫;二是,实行土地集中,实施机械化规模作业,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于是,农机装备的巨大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以1949年建国为时间起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级阶段,1949—2006年,57年的时间,全国农机总动力从8.1万千瓦发展到5.6亿千瓦,水平很低;第二个阶段是中级阶段,2007—201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从5.9亿千瓦增加到10.04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0%~70%;第三个阶段,正是我国刚刚迈进的阶段,即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级阶段(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大于7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小于20%的发展阶段),自2020年开始,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中级阶段后期,向高级阶段过渡。

与农业机械化同步,国内农机装备工业发展阶段特征鲜明,如果把1949—2004年这个阶段视为产业基础积累期,那么,2004年开始的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开启了农机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大门”,自2004年开始的10年,被称为国内农机行业超常规发展的“黄金十年”,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的巨大潜力集中显现,这个发展阶段,规模就能够带来优势,具备一定体量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鲜有竞争对手,因为它们拥有大量的订单,此时市场运行是基于“需要”,而非基于“价值”。伴随着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2014年成为近年来农机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由此开始,国内农业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水平跨过60%门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农机行业市场增速首次掉入了个位数增长轨道,也同时意味着农机行业“黄金十年”的终结,农机行业转型升级逐步深入,质量增长成为主流,突出特征表现在:传统市场的转型、升级以及伴随的增幅趋缓,新兴市场的崛起、孕育、壮大。

中肯地评价,近10年,是农机行业转型升级艰苦卓越的10年。全体农机人经受住了行业发展基调调头、市场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经受住了连续3年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经受住了中低端产品竞争严峻、高端技术不足的巨大压力;经受住了存量竞争需求乏力、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局的压力……创新发展,不断突破,产业运行趋于平稳,传统农机产品性能愈加成熟,升级加速,新兴品类市场供给满足程度大幅提升,高端、大型化、智能化产品国产化率迅速提升,采棉机等产品进口垄断局面被打破,产品技术更新迭代,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层出,农业机械化需求得到了空前满足。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03%,其中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达到86.42%、60.22%、64.66%。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产业机械化率分别达到38.50%、33.50%、41.64%、42.05%。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78亿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173.06万台、配套农具4022.93万部。稻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谷物烘干机保有量分别达162.72万台、61.06万台、96.32万台、14.42万台,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畜牧机械、水产机械保有量分别达1589.65万台、869.85万台、492.19万台。以北斗、5G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农机装备进军生产一线,加装北斗卫星导航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超过60万台,植保无人机保有量97931架。

未来可期:行业发展,韧性凸显

《荀子·王制》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农业进步,五谷丰登,令炎黄子孙有了世代繁衍生息的温饱资源保障。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更离不开机械化。近观时下,全球疫情不绝、俄乌冲突加剧、世界贸易争端持续,粮食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国家对农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会减弱,农机装备产业前景广阔。

从工业布局层面看,我国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品类中,中国具备525个小类的生产能力,且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从需求角度看,我国拥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且国家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需求潜力巨大。

 2004—2023国内农机工业产值及产值增长趋势图

聚焦农机工业,产业集群已经全面逐步形成,以长江为界,可以划分为南方产业集群和北方产业集群,南方产业集群以苏州、无锡和常州等为代表,集聚了水田农业装备制造商;北方产业集群泛指中原、西北、东北等地,山东(潍坊)、河南(洛阳)、黑吉、新疆等产业集群,以旱田机械、大中型农机及机具等为主。截止到目前,国内能够自主研发、制造农、林、牧、渔、农用运输、农产品加工等7个门类所需的65大类、350个中类、1500个小类的4000多种农机产品,可基本满足用户大众化作物的机械化需求。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向供给侧管理、需求侧满足过渡的趋势明显,进口依赖产品、技术国产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令农机行业显示出蓬勃生命力。

从农机市场运行规律来看,目前存量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陆续进入集中爆发期,加以国家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助力,有效拉动了农机销售。同时,随着用户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以及农业合作社、农机服务组织等新型组织发展壮大,农机新消费正在形成,对于智能化、先进性、高端化、可靠性强产品以及小众新兴产品的追求愈加强烈。近年来,用户对农机化的需求,已经从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环节延伸,从粮食作物快速向经济作物、养殖业、加工业拓展,尤其是新型经营主体对农机的需求,由关注价格向注重品牌和质量转变,更注重以机械化降低生产风险、提高作业效率,更注重获取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从产业短板补齐角度看,经历了多年的进步与发展,国内农机产量、使用量、需求量都处于全球第一,但是,高端领域的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等核心资源没有真正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诸如先进的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和PLC系统等是国外的,正是因为核心资源掌握不足,就导致了国内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门类不全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并存,高端农机产品依赖进口。国内农机制造竞争力不足还体现在机具作业可靠性、适用性和智能化水平不足上,传统大众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等等。同时,丘陵、山区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无机适用、无好机用的现象屡见不鲜,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达6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成左右,是我国粮油糖作物及薯类、果桑茶麻、蔬菜、青饲料等特色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由此可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差异大,农业门类多,机械化发展空间巨大。《国家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棉油糖主产县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县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设施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均达到50%以上。目标明确,大有可为,唯有奋进。

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不足10年,农机行业显示出巨大的发展韧性与后劲儿。2023年以来,在整体经济形势考验重重、突发因素不断的大背景下,农机市场整体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科技创新相关产品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据农机行业上市企业公布的上半年年报显示,一拖股份、潍柴动力农机板块实现大幅增长,吉峰科技实现正增长,当然也有表现差强人意的企业,中联重科、新研股份、星光农机等出现较大业绩回落。在崭新的竞争格局下,规模有实力的农机企业向着提供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服务方案的方面迈进,发力高端领域;占据农机产业绝对份额比重的中小农机制造企业,则聚焦于“专精特新”擅长领域,实施技术创新,深耕细分领域,放大自身擅长领域优势,成为行业内某些特定领域的“隐形冠军”。

从盘古开天地到今天的繁华社会,从远古荒蛮到现代文明,从茫茫大漠到青葱平原……农业始终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必然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农机事业光荣、艰辛而又充满了无限希望!

回顾来路,风雨砥砺,岁月如歌;直面前程,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奔向光明未来的征程中,农机人需要秉承并发扬优秀传统,发掘并拓展创新精神,响应国家号召,借力政府政策驱动,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创造农机行业更加崭新与辉煌的新格局,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让我们一起不懈努力吧!

农机产业结构调整有了风向标

农机产业结构调整有了风向标   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实施两年之后,国家发改委近日就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公开征求意见。在农机产业中,与现行目录相比,新目录更加重视农业机械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被列入鼓励发展类别的农机相关条目达到10多条。首次提出要鼓励发展油菜收获机械,并对5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制造项目进行限制,没有农机项目被列入淘汰类。

  进入被鼓励类的农机条目增加

  发展现代农业,农机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新目录充分体现出了农机的作用和价值,相比现行目录,新目录中进入被鼓励发展的农机条目大大增加,达到10条之多。

  据了解,新目录鼓励发展的农业类别中,与农机相关的条目包括: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设以及新开耕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包括青贮饲料、秸秆氨化养畜、还田、气化、培育食用菌等),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农机具连锁经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广使用,设施农业等。

  业内专家表示:“不论是鼓励发展保护性耕作,还是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视,都能看出环保色彩正在加重,这其实也是贯彻到各个行业的主旨之一。”

  记者注意到,鼓励农机具连锁经营、农产品加工、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广使用等概念都是首次在新目录中出现,彰显了农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油菜收获机械制造首次被列入

  今年国家加大对油菜生产机械化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油菜收获机械化广受重视。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油菜收获机械必将成为农机新热点。新目录充分体现了这一个发展趋势,鼓励油菜收获机械制造。

  记者查询、比较新目录和现行目录中鼓励发展的机械类条目注意到,新目录中“鼓励小麦收获机械制造”已经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鼓励油菜收获机械”。这一方面是我国基本实现小麦收获机械化,小麦收获机已趋饱和,中央补贴资金也不再对小麦收获机进行补贴。另一方面,油菜收获机进入鼓励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既契合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现实需求,也传递出一个新信号——未来几年,油菜收获机械势必成为农机制造商争抢市场份额的重要筹码。

  同时,进入鼓励类的农机制造条目还包括:种、肥、水、药高效施用和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具制造,5吨/时以上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开发制造,农、林、渔、畜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制造,秸秆综合利用关键设备制造等。

  中小马力拖拉机项目被限制

  新目录中,被鼓励发展的农机项目颇多,被限制发展的农机项目则非常少,仅有三轮汽车、低速载货车项目(含扩能、建分厂)和50马力及以下拖拉机制造项目。

  50马力拖拉机项目被限制发展,这与当前拖拉机行业变革加速的趋势一脉相承。同时,也充分折射出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对高性能、大马力拖拉机强烈的现实需求。

  与前几年相比,目前拖拉机企业由中小型马力向大马力进军的趋势更加明朗。市场受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影响,拖拉机的更新换代日益加速,大中拖需求总量出现阶梯式交叉增长模式,围绕以价格与配置组合因素为主要比重的竞争会愈演愈烈。因此,中小马力拖拉机被限制发展似乎在清理之中。

  但另一方面,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拖拉机出口多为中小马力拖拉机,是我国农机产品最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中小马力的拖拉机在东盟和非洲国家更是受到广泛青睐。因此,中小马力拖拉机项目被限制发展,我国的拖拉机出口势必受到考验。同时,对需求旺盛的南方丘陵地区发展农机化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标签:农机   发展   保险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