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场”是蓝海 应要提前做好准备(“未来牧场”走进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未来农场”是蓝海 应要提前做好准备(“未来牧场”走进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未来农场”是蓝海 应要提前做好准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未来牧场”走进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未来农场”是蓝海 应要提前做好准备

2、“未来牧场”走进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3、“朱庆来同志是全国农机化系统学习的榜样”

4、“机器换人”在浙江

“未来农场”是蓝海 应要提前做好准备

“未来农场”是蓝海 应要提前做好准备

? 【中国农机网 市场行情】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适度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是眼下发展的大方向:在广阔的农场里,农业机械高效率的工作。面向未来,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农场也必然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这样的农场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未来农场”。未来农场”的出现,让农民朋友们既高兴又担忧。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为您揭开“未来农场”的面纱。
?
  张子雨:机械化运作,标准化管理,应该是未来农场基础性的特征,在这样的运作方式下,人少机械多,样样有标准,这是现代工业体系所体现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未来农场很自然地就可以提升整合化和集约化水平。在机械上嫁接上物联网技术,可以把农场的生产管理集成在一间操作室里。这样,农场本身的面貌会得到彻底的改观。
?
  今年6月,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联合拜耳和极飞科技启动了“未来农场计划”。希望能够在三年内在全球建立包括水稻、棉花、脐橙等9大类作物的首批示范基地。如果这些规划能够实现,未来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而是整个行业的质变。


?

极飞科技和拜耳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


?
  目前在湖北秭归县就有这样一个脐橙农场。农场内配备数据监测、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区块链溯源等农业物联网设施。未来整个农场将会实现无人化种植。除此之外,江苏大学、中联重机还在试验水稻的全自动化耕作。
?
  各种无人机、无人车现如今琳琅满目,把这些技术用到未来农场中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土壤状况,农作物状况,病虫害防治都能够由全自动化的软硬件设施处理。未来农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产业金矿。
?
  但这并不是说躺着就能把钱赚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今后的学习任务更繁重了。为什么呢?传统农业劳动是很直观的,从小在乡村长大,耳濡目染能学到不少相关经验。但是未来农场进行的是抽象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知识,不一定看一看就能会。在新的生产体系下,农民逐渐变成农业工人,意味着农业的技术含量更高,也意味着农业生产流程必然会提高门槛,在未来农场里种庄稼也得持证上岗。所以,一方面需要积极关注,主动了解;另一方面,得提前做好学习的准备,这样,在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开始普及的时候才能迅速适应,尽早进入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牧场”走进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未来牧场”走进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2019年10月30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以“机械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中铁·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展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联合发布了6项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成果。

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国际性农机展览会,这次展会吸引中外展商2100余家,共设置高峰论坛及专题活动30余场,展览面积近22万平方米,展品涵盖主要粮食作物收货机械、拖拉机、农机具、畜牧机械、果蔬机械、高端零部件等。

本届展会畜牧养殖领域参展企业和产品呈现大幅提升的态势。展会开辟的畜牧专区面积达2.5万平方米,首次提出畜牧养殖产业全程机械化的概念,延长产业链条,吸引300余家畜牧养殖企业参展,展会设有公益性的未来牧场专区,展示智能化、物流网等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利拉伐(天津)有限公司在未来牧场专区亮相,展示了轻松操控利拉伐自愿挤奶系统。

基伊埃(上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为全自动单厢机器人挤奶机、全自动转盘式机器人挤奶机、第四代睿智型重型转盘式挤奶机(7天24小时不间断挤奶)、智能化重型牧场粪肥处理系统。

一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带来“智慧牧场”技术支撑平台,着眼于饲喂、繁殖、健康、产奶、增重、环控全方位的数字化、提升饲料转化率。

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产品为奶牛场转盘式挤奶机系统,动物发情监测系统,奶牛场、肉牛场、羊场传送智能饲喂系统,畜禽场环境控制系统及物联网系统,猪场液态料饲喂系统,畜禽场粪肥处理系统及粪肥还田系统,蛋鸡场笼具系统等。

未来牧场专区参展企业还包括北京国科诚泰农牧设备有限公司,其产品为智能幼龄反刍动物饲喂机器人、全自动推料机器人和挤奶机器人。

畜牧机械展区,展商带来了饲草料收储以及畜禽粪污处理等设备,特别是很多企业带来了畜粪处理解决方案和案例。

展会同期还开设多场高端论坛与专题活动,将深度解析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政策、农机化发展方向,饲草料高质量生产与利用,深层次探讨农机行业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问题。

“朱庆来同志是全国农机化系统学习的榜样”

“朱庆来同志是全国农机化系统学习的榜样”   6月19日,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一行专程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疃里镇,亲切看望了刚刚从“三夏”跨区作业一线归来的疃里镇农机站站长朱庆来同志。宗锦耀充分肯定朱庆来同志扎根基层、爱岗敬业、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号召农机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他学习。
  刚刚结束麦收的齐鲁大地,喜逢一场及时雨,空气格外的清新。在山东省农机办主任林建华的陪同下,宗锦耀司长走访了疃里镇农机站。风尘仆仆的朱庆来也刚刚结束了历时一个月的跨区机收,头一天晚上刚刚率队返回。宗锦耀司长对朱庆来说:“在6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和中央各主要媒体里看到你的先进事迹,我很受感动。农机化系统的同志们也备受鼓舞。今天,我受张宝文副部长委托,向你及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慰问!”
  “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其实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朱庆来谦虚地说。
宗锦耀司长询问了朱庆来今年跨区作业的情况。朱庆来说:“今年的形势很好。我带了120多台收割机,5月19日先到了河南的方城、周口作业,6月10日返回了家乡麦收,一天也没有耽误。然后我们又到了胶东的平度、威海参加麦收作业。我们总共完成了11.5万亩小麦机收,取得了近600万元的收入。”宗锦耀司长连声夸到:“好!好!今年三夏粮食丰产丰收,离不开像你这样的农机人员,跨区机收功不可没。”
  宗锦耀司长十分关心朱庆来的身体状况,当得知朱庆来不顾身患严重的糖尿病,今年仍坚持指挥作业队跨省作业时,宗锦耀司长激动地说:“你是全国农机人的楷模,是农机化系统学习的榜样!希望你保重身体,再接再厉,抓住当前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继续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拓创新,再立新功!”
  在随后召开的朱庆来同志事迹座谈会上,济宁市农机局成义运副局长深情地介绍了朱庆来近年来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当说到朱庆来同志带病在河南指挥跨区作业期间,凭着强大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每天自己注射两针胰岛素,坚守在麦收一线时,与会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宗锦耀司长在座谈会上说,三十多年来,朱庆来同志始终扎根基层,立足本职,服务“三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农业机械化事业上,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地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朱庆来同志是我国农机化系统干部职工的杰出代表,他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令人敬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基层农机干部的崭新精神风貌和高尚品德。
  宗锦耀司长说,全国各级农机部门和广大农机工作者要以朱庆来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心系群众、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学习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锲而不舍、锐意创新的创业精神;学习他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组织要开展向朱庆来同志学习的活动,认真学习朱庆来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刻把握朱庆来同志的时代价值,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朱庆来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要把学习先进典型同做好当前各项农机化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和调动农机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起“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凝聚农机化行业发展力量,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朱庆来表示,一定不辜负各级领导的关心厚爱,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继续为农机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物小传:
  朱庆来1973年参加工作,1986年任嘉祥县疃里镇农机站站长。30多年来,朱庆来长期扎根基层,立足本职,服务“三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农业机械化事业上。他爱岗敬业,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起农机管理服务网络,运用示范引导、提供服务服务等方法,使新型的农机具不断得到推广,农机化水平大大提高;他锐意创新,成立了当地第一家农机合作社,每年带领农机手跨区作业,累计增收3000多万元;他无私奉献,常年带病坚持工作,背着药锅参加跨区作业,家里患病的老父亲和年轻的儿子去世时,他都坚守在工作一线;他坚持党性,在作业队里成立临时党支部,跨区作业期间为贫困户和孤寡老人排忧解难,优先免费为他们收割小麦。朱庆来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标兵”、“山东省优秀农机站长”、“济宁市劳动模范”等40多项荣誉称号。他所在的疃里镇农机站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农机站”。

“机器换人”在浙江

“机器换人”在浙江

浙江农业需要机械化吗?浙江农机化有何作为?农机化不就是几台拖拉机吗?谈到浙江的农机化,许多人不禁会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推理:在浙江,土地严重碎片化决定了农机化难以施展拳脚;而农业在全省GDP中比重日趋缩小,更意味着农机化的未来并非阳光大道。

但如今,在砥砺实践中,浙江改写了这一逻辑:正是由于农机化的奋力挺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短缺、规模经营不足、科技推广缓慢等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浙江的农业现代化才得以破茧成蝶,写下光辉灿烂的一章。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浙江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数位居全国三甲,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居南方水稻产区前列,茶叶生产关键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农机装备制造业产值位列全国第四……

另一组数据是:连续多年下滑的粮食生产,由于政策补贴和农机化的双重给力,最近10年基本保持稳定;十大主导产业则各显神通,让浙江农民在农业中也能赚得盆满钵满,人均纯收入连续30多年领跑全国。

在一个农业发展完全有可能被边缘化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一个农机化困难重重、充满挑战的省份,浙江“农机人”克难攻坚、锐意创新,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促共进的良性关系。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赵建阳是浙江省蔬菜产业首席专家,不久前,他将收集到的100多个视频郑重交给省农机局,里面全是国外最先进的果蔬农机产品。他说,自己干了一辈子农技推广,即将退休前,唯一遗憾的是:与国外相比,与浙江其他农业产业相比,蔬菜产业的机械化严重滞后。

“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机械化的进步。我们的品种很好,但如果没有机械化支撑,就很难规模化、产业化。”

赵建阳的忧心忡忡,典型说明了各个产业农机化难以齐头并进的现状。事实上,如果站在整个浙江农业发展的高度看,农机化的挑战远比他想象的要尖锐、要激烈。

首先是农民心中“绿色”的期盼:浙江农民一直富甲全国,对从业体面、劳动轻便、增收致富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农村最富裕的是劳动力,通过人海战术可以完成所有的大田作业;现在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收入稳定,且无风险。两相比较,留在农村务农的,期望值自然更高。

其次是浙江农业“黄色”的亮灯:一方面,与国外进口相比,浙江的农产品价格上已不占优势,另一方面,劳动成本还在节节攀升。双重夹击之下,如果没有农机化撑腰,浙江农业岌岌可危。

最后是发展的“红色”要求:早在2003年,浙江就提出“高效生态”理念,但高效意味着高产,意味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意味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生态则意味着对投入品的严格管控,意味着产量和效益有可能因此下降。鱼与熊掌如何兼得,农机化无疑是“灵丹妙药”。

浙江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但又谈何容易?除了承包经营带来的土地高度碎片化,“七山二水一分田”以及“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的客观现实,更是让浙江农机化举步维艰。比如: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喷杆式喷雾机,工作效率很高,很受用户欢迎,但到了浙江就“晕头转向”,因为浙江多的是山地,要水没水、要路没路,而喷雾机重心较高,要爬坡过坎,往往未及作业,早已翻倒在地。

浙江必须探索符合自己客观实际的优质、高效的农机化之路。副省长黄旭明在各种场合多次呼吁:“尽管困难重重,但要素约束和产业结构,都决定了浙江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必由之路,更是根本出路!”

农机专业出身的浙江省省长李强,更是多次强调:“机器换人”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对集约节约要素资源、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在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全面推进。

走进“机器换人”新时代

农机部门原来只管拖拉机,工作比较简单。现代农业的发展,将“农机化”推至前台。2004年,浙江审时度势,提出“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培育大产业、拓展大服务”的战略思路,打破禁锢,开始向大农业的各个领域与环节延展。

“如果论推进浙江农机化的最大特点,我认为就是用系统的观念、统筹的理念、创新的举措谋划农机化发展,形成大农机格局。”已经在浙江省农机局局长任上连续奋斗了11年的杨大海说。

粮食安全是政治任务,也是浙江农业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浙江农机化首先从粮食生产上实施突破。抓住插秧、收割、烘干这几个关键环节,用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连年缩减的粮食生产终于得以遏制,并于最近10年中基本保持稳定。

对此,浙江省农业厅粮油首席专家孙健感慨道,对浙江而言,如果没有机械化,要稳定粮食生产,几乎是白日做梦。

浙江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发展迅速、效益喜人,是特色所在、收入所系;同时这些产业又大多属劳动密集型,对机械化要求迫切,开发应用难度又特别大。对此,围绕特色产业,浙江研发、引进、推广了大批配套适用的设施装备。

从粮食到十大主导产业,从产前、产中到产后,从农业到林业、渔业、水利,浙江以统筹的理念,将农机化涵盖到大农业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

如果说,理念的创新,是农机化发展的“源头活水”;那么政策的创新,则是一种“保驾护航”。

在农机化领域,浙江的政策创新一直走在前列。2007年,浙江最早出台政策,对机插、统防统治等环节实施补贴;同年,浙江设立农机化促进工程财政专项,对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进行财政补贴。此后,又创新性地出台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设施农业设备补贴、高耗能农业机械报废补偿等政策。2012年,浙江又在全国率先出台“全价购机、直补到卡”政策,此后逐步完善,实施“先买后办、审批下放”等。一连串政策的出台,大大激发了农户购机积极性,农机动力总数由此激增。

在财政政策创新的同时,浙江尤其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寻求农机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农机社会化服务,就是其中最为瞩目的一大亮点。

孙梅金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也是湖州当地响当当的农机能手。他发现:自己购置了农机后常常闲置不用,很是浪费。2009年,孙梅金联合当地供销社和7名种粮大户,创办尹家圩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和周边农户提供一条龙农机服务,内容包括机耕、育秧、机插、植保、机收、烘干、大米加工在内,既方便了大家又给自己带来可观效益。

如今在浙江,这类农机专业合作社有1382家,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更是多达5000余个,每年作业服务收入达到144.7亿元,承担了浙江七成以上的机械化工作量。服务内容从单一环节作业走向全程化作业,服务模式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体制机制的创新,在农机化进程中常常表现为相互间的融合:过去浙江农业多为土大棚,农机根本无法入内,高效型农业设施被纳入补贴目录后,终于让棚内农机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农机和设施的融合,使得生产效益成倍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农机和农艺的融合,一来让农艺更好地为农机创造作业条件,同时农机设计也能更主动地满足农艺要求;最后,借助农机化与“两区”建设的融合发展,浙江推进园区乃至全镇、全县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全程机械化,既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还能促进规模经营和土地平整。

在农机大融合,形成大格局,取得大发展的情况下,2014年,浙江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机器换人”的概念,在新起点上,谋划实现新跨越。浙江认为,相比“农机化”概念,“机器换人”更生动直观地体现浙江农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机化的需求,更清晰完整地表达农机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任务和方向,对浙江而言,农业领域的“机器换人”是实现农业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安全放心的必由之路。

农机化提高了约十倍的劳动生产效率

“舒兰”是浙江比较出名的一家农场,核心基地1200亩。谈到机械化,总经理沈玉兴说,农场所产蔬菜虽说主供超市,市场较为稳定,但应急的单子也不少,倘若没有机械化,临时到哪里去找那么多工人?

现在,从设施大棚到喷滴灌、耕种机械,“舒兰”应有尽有。对比从前,沈玉兴感慨无穷,表示农机化提高了约十倍的劳动生产效率。

农业厅厅长史济锡评价:“农业机械化是近年来浙江农业面貌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数据显示,自2004年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浙江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持续高涨,共新增补贴农机94万台(套)。

与此同时,农机存量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各种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及设施装备,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农业机械。而“机器换人”和“设施增地”的联袂互动,则拓展了农机的应用领域:纵向从原先的产中,逐渐向产前、加工和储藏保鲜等领域拓展;横向从原来的以粮食为主,向果蔬菌茶、畜禽水产等产业延伸,并与生态整体推进。这种“脱胎换骨”式的新变化,让浙江的农业现代化步伐显著加快。

在农机化跨越式发展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产业。以茶叶为例,这个最具浙江地方特色的产业,由于并非战略性产业,因此不可能像粮食那样得到国家大力度的政策补贴,但即使如此,浙江的茶叶产业依然稳定发展,特别是名优茶,20%的面积创造了浙江茶叶80%的产值。究其原因,无外乎机械化的强有力支撑,每年可节约劳动力成本20多亿元。

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告诉记者,在浙江,大众茶类修剪、采摘机械化水平超九成,名优茶机制率达95%。“现在,基本上一车子青叶进去,一车子干茶就出来了。假如没有机械化,在全国茶叶竞争越来越激烈,自身产业发展又不占明显优势,尤其人工费已成天价的情况下,浙江茶产业的发展可能早已萎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年砥砺创新,农机化已经成为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农机化推进开拓出新的空间。新的时代,浙江农机化发展已经呈现出新的趋势:农用无人机、智能控温控湿设备等智慧农机,近两年已经开始陆续亮相于农业领域,浙江的农机装备层次和水平正在显著提升。

针对“怎么换”,接下来,浙江将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促进农机化更加均衡、全面和高质量发展;同时,重点推动农机科技协同创新,建立农机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以解决“无机可换”的问题。

据了解,近期,浙江省政府正在酝酿出台“意见”,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作为配套计划,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也已经基本拟就。浙江的计划是,到2017年,农机装备将新增20万台(套),农机动力水平将达到8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0%。

标签:农机   浙江   农业   未来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