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粮安重任的广西担当(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扛稳粮安重任的广西担当(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扛稳粮安重任的广西担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扛稳粮安重任的广西担当

2、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3、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莱州稳面稳产有新招

4、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湖南筑牢经济社会高...

扛稳粮安重任的广西担当

扛稳粮安重任的广西担当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广西作为我国重要的双季稻主产区之一,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700万亩左右。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富民兴桂的头等大事,牢牢树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实现了口粮完全自给。

  据农情统计,今年广西全区早稻面积1245余万亩,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近103%,目前早稻收获已接近尾声;夏粮播种面积、单产、总产持续保持“三增长”,增幅均超全国平均增幅1个百分点以上;晚稻面积预计122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今年广西克服‘五月寒’、暴雨洪涝和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通过高位推动、政策激励和高产攻关等一揽子有力举措,确保粮食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夏粮丰收是实现粮食全年丰收的第一场硬仗,要抓紧抓实秋粮生产,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把“饭碗”端牢端稳。

  高位推动 牢牢压实粮食安全责任

  近年来,广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成立由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研究粮食生产工作;全面推行耕地保护五级“田长制”,建立综合监测监管快速反应机制和“田长+检察长”依法治田的协作机制,并将防止耕地“非粮化”列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自治区层面召开13次专题会议,部署做好春耕备耕、早稻生产、大豆油料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农业农村部门把撂荒耕地治理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将粮食安全列入设区市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全区上下一盘棋,高位部署安排,细化工作分工,落实惠农政策,努力增加粮食面积,坚决守好广西“米袋子”。

  从2021年起,广西每年开展两次撂荒地调查统计,自下而上形成“六级”台账,探索运用卫星遥感影像等技术进行动态监测,两年来累计摸排治理撂荒耕地62万余亩,恢复耕种的耕地种植粮食比例达到66%。“广西探索推出散户拾耕、村集体统耕、经营主体转耕、社会化服务统耕等4类治理撂荒模式,并启动耕地占补平衡三年攻坚行动,推动宜粮则粮、宜特则特,能种尽种、应种尽种。”该负责人说。

  夏收时节,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田间地头,一块块金黄色稻田清香飘溢,一派“双抢”繁忙景象。那楼镇那弄坡种粮大户黄报党在撂荒耕地上种植的118亩早稻喜获丰收,亩产均超过900斤。“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农资,组建了农机服务队,把撂荒地都盘活了。”黄报党信心十足地说。那头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文出介绍,当地积极探索自行复耕、村委托管、大户承包等模式,村党支部与合作社、商会签订“万企兴万村”共建合作协议,用足用活各项惠农富农政策,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返乡复耕,撂荒耕地逐渐变为“紧俏田”。

  那楼镇只是广西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稳粮基础的一个生动缩影。自治区将全年4234.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152.3万亩大豆播种面积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市,全区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以及辖区内所有乡镇均将粮食生产任务压实到村、到户、到田块。继去年广西新增自治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开展粮食高产示范创建后,今年又安排粮食生产激励资金1.5亿元,其中第一批激励资金5000万元已下达。

  多措并举下,“谁来种地”的问号被逐渐拉直。“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还有补贴,种粮也能挣大钱。”浦北县福旺镇北兰村村民李燕萍告诉记者,今年她在本村流转承包土地规模化种植早稻370亩,平均亩产量950斤,高产田块达到1300斤。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广西提出,实施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十大工程,力争2021-2023年全区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超过1万亿元,重点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设施提升、现代农业支撑等工程,完善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配套设施,不断提升耕地生产能力,改善耕作条件。“让粮农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让他们多获利、多得利,吃下‘定心丸’。”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稳粮 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田多收、稳粮增产,一年三造、高产稳产,是闪烁在苍梧县沙头镇思艾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内的科技之光。7月23日,农技专家组随机选取3个生产单元的玉米进行测产,结果显示甜玉米亩产量达735公斤,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保障玉米产量的同时还能多收一季豆,真是一举两得,我计划明年扩大种植面积。”苍梧县种植大户许仲强说。

  今年以来,苍梧县紧紧围绕稳粮保供战略,聚焦稳玉米、扩大豆,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资供应、开展农技服务,坚持示范先行,树立样板,在全县两个乡镇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并因地制宜制定六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全程机械化管理,明确不同产区的技术参数,让农民能种、会种、种好,提升农民种植意愿。

  在全区规模最大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平南县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记者了解到,作为广西首个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长期致力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试验,大力推广“春玉米大豆种植+夏大豆秋玉米换茬种植+冬种马铃薯”一年三造粮耕作模式,实现玉米、大豆、马铃薯“三丰收”和“一亩顶三亩、一地多收入”目标。据初步测算,带状复合种植年均亩产玉米1500公斤、大豆200公斤、马铃薯2000公斤,产值7200元左右,比种植两造增加收入约2700元,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撂荒地”变成“藏粮田”“淘金田”。

  “这充分说明了,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指出,广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和管理工作,全区104个任务县所有地块数据已全部上图入库、建档立卡,并通过省级验收。落实“四良”驱动粮食稳产增产,全区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良种良法相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广西实施水稻玉米高产攻关,加快水稻防寒育秧、水气平衡、合理密植、“三控”施肥和玉米“一增三改”、重施攻苞肥等高产高效技术推广,创建百万亩高产示范片,力争2022年粮食单产水平提升2%。推动水稻区域性产业中心、工厂化育秧中心建设,推广应用适宜广西双季稻区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机、直播机、有序抛秧机、移动式烘干机等高效复式新机具新技术,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83%以上。“双抢”期间,全区投入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达到109万台,完成机耕面积1369万亩、早稻机收面积1098万余亩;上半年广西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数达48余万户,作业服务面积逾567万亩。

  据初步统计,目前广西全区已经或正在落实的市县一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相关扶持资金超过2000万元,同时统筹财政资金3500万元,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的4个设区市及10个县给予资金激励。截至7月底,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10万亩,占全年任务的87.5%,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完成年度10万亩任务的126.3%。  

  增强实效 坚决担起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2016年-2020年,广西全区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30万吨以上;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4234余万亩,总产量超过277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早稻生产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作为产销平衡区,广西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地方储备粮规模全面落实到位,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发展。”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认为,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西紧紧围绕“六稳、六保”任务,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了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广西通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连续20年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我区7500万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托管项目资金,用于支持14个市77个县(市、区)的水稻生产薄弱环节的生产性服务,对开展水稻机械化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个人给予生产社会化服务和生产托管项目补助。”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今年中央继续下达广西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资金,支持一批县区开展整县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去年底提前下达广西2022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6.37亿元、双季稻补贴2.6亿元、双季稻轮作补贴资金1.5亿元;今年3月中旬又下达了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44亿元,4月再次追加下达稻谷目标价格补贴7080万元……截至目前,中央已明确并落实广西的粮食相关补贴资金达15.62亿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自治区财政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粮食生产激励资金,首批激励资金5000万元早在3月底已下达到获得激励的60个县(市、区),只用于与发展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工作。对水稻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重点机具实行敞开补贴,全区共补贴包括谷物收获机、插秧机、干燥机在内的各类机具2.7万余台,2022年全区早、种稻机插率同比均有所增加。

  此外,广西注重发挥已建成的50个水稻大型工厂化育秧中心、280多个中小型工厂化育秧中心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进稻谷烘干中心的建设,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社、水稻种植公司、水稻种植大户创新服务经营模式,开展水稻全产业链条发展,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不变质。建成141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继续实施广西优质粮食工程。基本形成了以自治区级质检机构为重点、市级机构为骨干、县级机构为补充的全区粮食质检体系。同时不断加大对进口粮食监管力度,全区获批进口粮食指定监管场地数量实现了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全覆盖。

  如今八桂大地夏粮早已归仓,新一茬庄稼成为平南县三联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廖柏奇等广大粮农心头的“宝贝”。“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央每亩补贴150元、自治区每亩补贴50元。”细数政策性收入,廖柏奇说,今年普通早籼稻、优质稻收购价格每公斤分别比去年上调0.1元、0.04元。

  “我们要进一步形成优粮优价导向,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我省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方向。”来自榆树市的全国人大代表王艳凤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让肥沃的黑土地产出更多粮食,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这更加坚定了李和跃委员围绕耕地保护履职尽责的信心和责任感。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用好耕地占补平衡国家统筹政策,协同推进东北水网,建设和新增耕地开垦》的提案。“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要在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中践行初心使命,把坚实的足印留在广袤的黑土地,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李和跃说。

  “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针对黑土地保护中的‘卡脖子’问题进行科研攻关,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来引领广大农民提升黑土地保护意识,标准化实施‘梨树模式’。”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副站长王贵满表示,将通过黑土地保护大讲堂这个平台,逐一解决“梨树模式”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为“梨树模式”推广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令我们备受鼓舞。”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肖建波表示,该农场在2019年就启动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水稻产量大幅度提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未来,农场计划开展种养结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进一步加大黑土地保护利用力度,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要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王冰代表表示,人社部门作为社会保障的主管部门,下一步要围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加强经办管理四个方面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的社保人,心中充满干劲。”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处处长冯国明说:“我们将持续巩固我省养老、失业、工伤三险系统集成,全面落实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任务,深入推进全民参保,密切关注新业态、灵活就业、农民工群体,切实发挥社保助企惠民的经济功能,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社保力量。”

  长春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综合计划管理处处长王莉荐说:“我们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在完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群众网上、掌上、就近办社保的基础上,加快社保服务转型升级步伐,建立‘企业服务员’‘社区服务员’,推动社保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切实履行社会保险织密网、兜底线的责任,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社保权益。”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莱州稳面稳产有新招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莱州稳面稳产有新招

立夏过后,暖风拂面,雨润新苗,春播春管进入关键时期。山东莱州各地趁晴好、抓田管,不误农时推进春耕春播,把握粮食安全生产主动权。

在山东省莱州市郭家店镇于家河村村北的一大片新翻的土地里,数台大型拖拉机正在旋耕土地,虽然远近地块高低不平,但平整后的地块都能满足播种春玉米的条件。

“这片138亩的土地,过去是祖辈们通过开荒得来的,过去通过“叫行”的方式分配到农户手中。近年来由于村里农业劳动力老化、减少,这些山岭薄地时常被撂荒,非常可惜。”于家河村支部书记张正东指头山头上这片新翻的土地心中早有了打算,现在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来经营管理,防止耕地再次撂荒。

“去年这片土地上杂草有一人多高,如今合作社的机器把杂草粉碎旋在地里,又进行了深翻,旋和翻干了5 遍,才有现在的效果,我们留在村里的人大多上了岁数,干不了太多的农活,合作社统一耕还能领到红利。”67多岁的农民张立春看到家门口的荒地变粮田时,心里感到无比踏实。

今年以来,莱州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深入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稳定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莱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杜英杰表示,年前就作了全面部署,年后又在全系统开展了“双脚沾满泥土,深化为农情怀”包村大走访活动,将种植任务细化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到镇街,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层级责任,通过荒山开发、工矿复垦、土地整理、水利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惠农政策扶持等措施,扎实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春耕生产做到应播尽播、应种尽种,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保持在52万吨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粮食安全稳定生产的的重要措施。近两年,莱州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标准和内容,重点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完善农田灌溉与排水体系,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改善耕地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耕地质量,去年以来,莱州市共对7.7万亩土地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要想多产粮,除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外,还要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此,莱州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防止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全市争取各类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4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同时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等农业重大实施项目,重点保障粮食生产需要。另外,还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着力提高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入保覆盖率,稳定农民受益预期。

农业生产进入关键季节和关键时期,生产调度显得非常重要。自从春耕春播以来,莱州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实行了春季农业生产日报机制,根据各镇街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地督导与指导。与镇街包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走遍所有地块,指导所包村抓住春播有利时机,逐个地块、逐个作物、逐个品种研究,挖掘面积潜力,努力做到粮食作物应播尽播。对日常走访调研中发现的粮食生产、耕地撂荒、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及时反馈镇街政府负责同志,逐一进行整改,确保问题立说立改、不留隐患。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湖南筑牢经济社会高...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湖南筑牢经济社会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过去五年,本省下大气力抓好农业生产,强化产销衔接和储备调节,确保粮食和生猪、蔬菜等稳定供应,主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压舱石”。

  五年来,湖南抓住产业兴旺这个关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谱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新篇章。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湖南如何继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国两会上,在湘全国人大代表、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抓好稳产保供头等大事?

  时令惊蛰,三湘大地春耕日渐升温。

  在全省各主产粮县(市、区),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奔忙在田间地头,抢抓时令忙生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国人大代表,桃江县三堂街镇赤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亚说,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湖南不断加大粮食生产各环节补贴,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大户种粮干劲十足。

  高亚认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既要惠农政策扶持,也要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不让大户因为一时手头紧,耽误田间一季春。大户种田上规模,方便机械化作业,还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实现水稻增产提质、种粮效益提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过去五年,湖南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集中连片建设旱能灌、涝能排、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平均每年建成300多万亩。2022年夏秋,全省遭遇极端干旱,高标准农田抗旱保收见成效,全省粮食生产依然获得好收成,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头等大事。”全国政协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兰定国说,湖南抓粮食生产有经验,全省推广集中育秧,今年早稻集中育秧1350万亩,稳住双季稻面积;推广超级稻品种,示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单产保持高水平。

  衡南县谭子山镇莲塘村是全县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人大代表,衡南县谭子山镇莲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超说,抓好稳产保供是头等大事,要统筹安排好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维护等工作,建好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一手抓粮食稳产增产,一手抓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来,省里出台一系列政策,生猪稳产保供见成效,去年出栏生猪6248万头,创历史新高;推进“优质湘猪工程”,培育区域性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优质湘猪品牌,促进现代屠宰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油料生产,油菜种植逾2000万亩,稳居全国首位。

  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春日暖阳,正是茶树修枝、补苗的好时节。3月6日,溆浦县小横垅乡雷坡村10多位村民,一早便来到茶园,趁着大好春光,抓紧生产。雷坡村茶园与村里脱贫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可持续为脱贫群众带来稳定收入。

  近年来,湖南不断加强监测帮扶,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去年,全省防返贫监测人均纯收入基准线由6500元提高至6900元,脱贫群众“三保障”、饮水安全和兜底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499元,比上年增长14.4%。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国人大代表、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镇保洞溪村村委会主任龙荣说,今年,保洞溪村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继续发展好红薯等粮食作物、红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种植和生态白鹅养殖等产业,促使群众增收致富。

  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通过发展茶叶、乡村旅游等产业,村民收入节节攀升。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

  “防止规模性返贫,发展产业是关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保障,村集体要抓好落实。”全国人大代表、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说,牛角山村将进一步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确保不返贫、稳致富。

  据了解,今年,本省将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通过产业、就业促增收,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倾力支持重点区域跨越发展,形成最广泛的防止返贫工作合力。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产业兴则百业兴。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二峰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村依托景区和民族文化,创办支部农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全国人大代表,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二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春梅说,二峰村将继续引导村民发展民宿产业,做大南竹和土特产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利用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本省着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13万亿元,上市农业企业达22个。

  “益阳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形成产业新优势。”全国人大代表、益阳市委书记陈竞说,益阳将立足实际,壮大茶叶、稻虾、水产、蔬菜、米面、笋竹、畜禽、休闲食品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响安化黑茶、桃江笋竹、南县稻虾米、沅江芦笋芦菇、大通湖蟹等地域品牌,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地、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今年,本省将继续打造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倍增行动,持续培育农产品加工标杆企业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百亿县、十亿镇”,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美丽休闲乡村和星级休闲农庄;巩固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市场,拓展东北、西北新型市场,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标签:粮食   安全   广西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