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破冰(土地政策推动植保无人机市场新发展)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破冰(土地政策推动植保无人机市场新发展),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破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土地政策推动植保无人机市场新发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破冰

2、土地政策推动植保无人机市场新发展

3、土地整治助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4、土地整治托起乡村生态梦

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破冰

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破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农民进了城,在城里有了稳定收入和住处,如何处置自己在农村的承包地,成了现实问题。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工作不断推进,各试点地区瞄准退地门槛、退地资金保障和灵活的退地模式三大问题,力求帮农民算好三笔账。

农民进了城,在城里有了稳定收入和住处,也无意回村种地,是否可以选择永久退出自己的承包地?国务院去年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稳妥推进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目前,在有关部门的授权下,全国多地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

在试点地区,究竟有哪些人会选择退地?有偿退地的条件怎样、补偿资金是否有着落?如何解决退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日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有关改革试点村和业内专家。

退地农民仍属少数

“种地又苦又累,效益不如做买卖,我以后不想种地了,不如让愿意种地的人来种,现在退出我还能得点现金。”重庆梁平县礼让镇川西村9组54岁的吴建平这样解释自己为何选择退地。他长期在外面做家具销售生意,已在镇上买了300平方米的门面房,家里已经有12年不种地了。村里实行承包地退出试点后,他第一个赶回来申请退地。

吴建平所在川西村9组共有70多户农户,有21户农户申请永久退出全部承包地,其中15户符合条件,退出82.12亩,每亩一次性补偿1.4万元,已退出的土地由村组集中管理利用。经过试点,截至2016年底,梁平县已有101户农民自愿退出297.47亩,引进新型经营主体6个,实现柚子、设施果蔬、高档冷水鱼、莲藕等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了“多方联动、退用结合”的多元化退地模式。

农民进了城,在城镇有了稳定收入和住处,会如何处置自己在农村的承包地?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80%以上愿意进城定居的农民工希望保留承包地。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高级经理赵忠煦表示,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农民有土地情结,即使不再种地,大多选择把土地流转出去,享受租金收入,选择退出土地承包权的只是少数。农民退地后,补偿金能直接变现为进城资本金,又不失去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能享受分红,他们才会愿意退地。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安排,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人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农村产业研究室主任张元红说,随着城镇化向前推进,符合退地条件的群体会越来越多,但不代表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户都会选择退出,最终放弃土地承包权的农户数量会与退出补偿的多少和城镇就业情况直接相关。

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向记者反映,如果退出机制健全、补偿标准合理、相关权益保障到位,会有部分进城落户农民愿意退出承包地。目前,在试点地区,选择退地的农民虽然少,但集中到两类人身上。一类是进城站稳脚跟的中青年农民,他们在城镇买了房,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另一类人则是上了年纪,想退出承包地后,进城与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子女团聚、安享晚年的老年农民。

退出资金关系农民生计

尽管物权法和中央政策都赋予了农民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权利。但我国农村千差万别,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各不相同,承包经营权退出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现实约束。专家表示,主要面临退出地块小而散、管理利用难,退地补偿周转金额度大、资金筹措难,退地农民后续保障难等问题。

针对以上难题,试点地区从不同层面开展了探索,形成了退地与生态移民结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模式,“多方联动、退用结合”的重庆梁平模式,与产权制度改革相协调的浙江宁波模式。各地瞄准退地门槛、退地资金保障和灵活的退地模式三大问题,力求帮农民算好进城账、离农账、后路账三笔账。

按照中央精神,退地农民要满足“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这一前提。尽管模式不同,但试点地区都对退出承包权设置了门槛和前置条件。梁平县、宁波市要求退出方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固定住所。平罗县还对老年人退出设置了一些特殊条件。宁波还要求退地农民在出让股权前办理好养老保险或预留养老保险金。在此基础上,退地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由符合条件的农户自愿提出申请,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镇政府审核,与村集体签订退出协议。

退出资金保障关系农民的生计。“每亩1.4万元的退地补偿金,若按现在每年700多元的租金收入,需近20年才能收回。加上退地农民普遍要求一次性支付补偿金,在集体经济薄弱的现实下,退地周转金面临着较大的筹措压力。”川西村党支部书记何继龙说,“我们村9组退地的15户农民共需要周转资金110多万元,由于前期只筹集到40万元,只好分成两批来退。”

针对资金难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允许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按规定用于村集体对进城落户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的补偿。现阶段多数试点地区都建立了政府财政支持下的收储机制。平罗设立了农民土地和宅基地退出收储基金。梁平县财政已向退地补偿周转资金池注入资金180万元。

顺应农民意愿,不少地方把土地承包权退出分为永久退出和长期退出两种方式。据介绍,永久退出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永久交还给村集体,长期退出是将当地土地剩余承包期限内(多截止到2030年)的承包经营权交还给村集体。

退地改革试点要审慎

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最重要的土地财产权益,是农民的“命根子”,退地首先要农民自愿。“退地改革中,我们始终严把‘农民自愿、农地农用、封闭运行’原则,严守农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不鼓励、不反对农民退地,只为农民多提供一种实现其财产权的选择。”梁平县农村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冉懋国说。

针对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现在只有少部分农民有退出承包地的意愿。进城农民退出承包地,是个足够长的历史过程,对此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我国农村人口多,农民举家进城是少数,多数是年轻人在城市打工,父母、孩子在农村生活。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城市的就业也不那么宽松。农民进城就业,没有足够稳定性的时候,还要保留他的承包地,使得他进退有据,所以试点探索应当是审慎的。”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专家赵军洁认为,我国城镇化和转移人口市民化是长期渐进的过程,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保体系也尚待时日。因此,退地农民虽然能获得一定的退出补偿,但仍面临失业、社会保障、制度法律等风险,如何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风险控制机制,防范农民的退地风险,是个重要问题。

为解决进城落户农业人口后顾之忧,去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保障其合法权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高强进一步建议,可将退地农民纳入就业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金融信贷、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退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解决后顾之忧。退地农民保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仍可享受集体分红。培育精准定位、务实高效的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

土地政策推动植保无人机市场新发展

土地政策推动植保无人机市场新发展

资料图

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作为关乎国家民生发展的重中之重,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在今年的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中,主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农民既可以沉下心来搞生产,又可以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承租给合作社、公司等外部资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也更稳定了,可以放心投入、扩大生产,改善农田设施条件,有利于形成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国的农业企业化程度随之提高,大量土地进入农业企业、种田大户手里,大多数土地因而得到集约化经营。这种土地规模化的经营对于植保无人机的发展无疑有极大的好处,因为植保无人机面向的并非是散户农民,更多的是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土地流转加速,将催生更多的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和农资企业,或者说集约经营下的土地将变得更多,而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和农资企业又是植保无人机真正购买和使用的主力军。

近几年来,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相对于传统植保方式优势明显,是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势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优势一:植保无人机比传统喷药技术更安全

植保无人机可用于农林喷洒药剂、播撒肥料、喷撒粉剂等。其效率比人工打药快百倍,还能避免人工打药的中毒危险。

优势二:比传统喷药技术作业效率更高

植保无人机旋翼产生向下的气流,翻动作物叶片,药液更容易渗入,可以减少20%以上的农药用量,达到最佳喷药效果,理想的飞行高度低于3米,飞行速度小于10米/秒。大大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也更加有效的实现了杀虫效果。而传统的喷药技术速度慢、效率低,很容易发生故障,还可能导致农作物不能提早上市。

优势三:植保无人机比传统喷药技术更节省

植保无人机喷药服务一亩地的价格只需要二十块钱,用时也仅仅只有1分钟左右,和以往的传统喷药技术雇人喷药相比,节约了成本、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两者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能够提早预防农作物灾害情况,不浪费资源,而且喷洒均匀、覆盖全面,是植保作业的好帮手!

分析:

1、土地流转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推动,土地的大量集中,对于现代化农业需求越来越高,无人机凭借:效率、人力、农业成本等优势占领这农业植保的首位。

2、国家推动

1)、农业部《制定2020年农药量使用量零增长增长方案》内容如下:农业植保无人机采用喷雾喷洒方式,效率高于常规喷洒数十倍,并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90%的用水量。2015年2月,农业部印发《制定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淘汰传统喷洒工具,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2016年500个县试点,重点推进高效植保设备。

2)、2017年9月18日,农业部、财政部和民航局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宣布2017年选择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6省市开展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这意味着业内期待多年的植保无人机纳入国家农机补贴待,取得突破性进展。

3、推动行业发展

2014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用航空建设”, 为植保无人机提供了重大机遇。

对于土地承包到期延长30年,业内人士都持十分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认为不仅对于土地流转十分有利,对于植保无人机的未来,也将意味着无限的机会和可能。

土地整治助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土地整治助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近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近年来土地整治助力扶贫攻坚效果显著。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均安排了土地整治项目,14个在建重大工程项目也向贫困地区倾斜,参加土地整治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700余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把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助推行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贫困地区掀起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生态保持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治建设热潮,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贫困地区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土地整治助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加大土地整治助推精准脱贫的力度。贵州、云南、四川等省份将土地整治规划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国土资源部联系的乌蒙山片区38个县(市、区)全部纳入农用地重点整治区,给予重点支持;甘肃、福建等省份在分配土地整治资金时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福建自2012年以来,每年从中央下达的新增费中拿出2000万元直接定向安排到革命老区长汀县,同时在安排本省留成新增费时向长汀县重点倾斜,支持当地开展山坡地整治工作。调查显示,90%以上受访农户表示土地整治后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家庭收入明显增加,98%的受访农民对土地整治项目感到满意。
  据悉,“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安排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5200多个,整治规模6100多万亩,投入资金940多亿元。“十三五”时期,全国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

土地整治托起乡村生态梦

土地整治托起乡村生态梦

“自打实施低产田改造以来,我们这里每亩田至少增产200斤以上。”2月11日,在离湖北省京山县城不到20公里的孙桥镇余家沙坡村,村党支部书记蒋大斌高兴地向记者算起经济账:“以每户12亩地算,每户每年至少增收2.1万元呢!”

资料图

让蒋大斌高兴的事还有,眼瞅着土地整治在全村铺开来,余家沙坡村村民的生态安居梦也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30公里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前;臭味扑鼻的污水塘如今清澈如新,水中倒映着白墙青瓦、绿树红花;原来满是垃圾的杂草坡被打造成了袖珍公园,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过去要到远处挑水吃,如今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建沼气池、改厕改厨后,过去的生活污水、厨余垃圾变成能烧水做饭的绿色能源……

“京山桥米是京山县特产,早在明代就被御定为贡米。”县国土资源局工会主席李曰超介绍,由于沟渠淤塞严重且缺乏泵站,余家沙坡村虽为京山桥米的原产地,但亩产量一直徘徊在800~1200斤,一遇旱涝年产量更低。为了改变村民守着金土地、却要靠天收的状态,县国土资源局以余家沙坡村为中心实施了一系列土地整治工程。

以余家沙坡村为例,几年来,京山局按照“地、路、沟、塘、泵一体化建设”的土地整治理念,累计硬化公路30公里、硬化沟渠2.5万米、修葺塘堰150口、建泵站10处,使全村3700亩耕地全部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让余家沙坡村民的生态梦从理想照进了现实。2009年,该村成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生态村;2016年,又成为京山县第一批美丽宜居试点村。而随着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理念的依次融入,余家沙坡村的生态梦也日渐丰满、充实。

“这200亩荒坡荒沟经过土地整治后,我们引进资金发展花卉苗木,同时建设集观光、旅游、采摘、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田园综合体。”在已初具雏形的九门岛生态农庄里,蒋大斌细数起这些年来余家沙坡村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土地整治除引来县国宝桥米公司入驻外,村民还自发组织了3个农业合作社、形成了30个种植大户,使生态有机桥米的种植面积上升到3000亩;另一处200亩荒坡,被整治成了特种生态养殖基地——香獐养殖观赏园;整治后的三口堰村,变成了以生态鱼养殖、观赏、垂钓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休闲娱乐园;万家湾、栗树湾的50户村民“一户一景”,成为城市居民周末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每年4月份后,每天都有上千人前来共享余家沙坡村民的生态宜居梦。

追逐生态梦,让余家沙坡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7000元上升到1.5万元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迈上了新台阶。该村2013年、2017年两次进入省级文明村行列,村民吴善秀还入选“2017年荆楚十佳母亲候选人”。

而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如锦绣般在余家沙坡村铺展开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的村民们说,是土地整治托起了他们世世代代的生态梦。接下来,他们还要为实现这个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

标签:土地   农民   退出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