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让“产品主义”引领农机市场竞争!)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让“产品主义”引领农机市场竞争!),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让“产品主义”引领农机市场竞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2、让“产品主义”引领农机市场竞争!

3、让“养牛人”把日子越过越“牛”

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发展事关全局。近年来,安徽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两强一增”行动,粮食产量已连续6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稳居全国第4位,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为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作出贡献。

  推进科技强农

  筑牢农业根基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在科技强农方面,安徽省实施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种业强省建设行动、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数字赋农行动等六大行动,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良种繁育上,安徽一直有所担当。近年来,安徽省持续推进作物良种“揭榜挂帅”联合攻关,全省共有国家级制种大县1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4个、上市种子企业2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1家。全省年产农作物良种9亿公斤,水稻良种连续四年出口量全国第一,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发展效益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要用好农业科技这个“利器”,推进科技强农向种养加储销全链条延伸。

  “用科技赋能种业技术提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准确且快速筛选出预期的良种,具有深远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严建文建议,要联合相关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校建立国家级的人工智能农作物育种筛选技术平台,建立筛、选、育、播一体化平台技术并建立相关大数据库。政府要建设科学育种、智能化育种和管理专项基金,加快我国人工智能在农作物种子筛选应用的开发进度,为粮食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要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促进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方面转化应用。”全国人大代表彭寿认为,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需要加速“三个转变”:从抓环节向抓体系转变,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从抓产品向抓链条转变,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实现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从抓生产向抓生态转变,创新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协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集群化发展新格局。

  落实机械强农

  提升生产能力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才能夯实农业现代化装备基础。近年来,安徽省继续实施机械强农行动,推进机械强农向农业生产全过程覆盖,农机装备不断“提档升级”。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602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4%。农机总动力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好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更好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之举。”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建议,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需坚持量质并重,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

  “要按照‘谁受益谁管护’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由管护主体对各项农田工程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切实改变高标准农田重建轻管的局面。”赵皖平说。

  今年,安徽省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全省农机补短板。全省将完成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等农机装备研发任务50项,新增水稻育插秧中心120个、粮食烘干中心180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30个,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同时,还需要发展农业智能化和数字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数字农业,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与农产品高效流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国政协委员聂磊认为,发展数字农业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让农业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同时,数字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控制,并且能够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效率,缩短农业生产周期,为农民争取更多发展生产的机会。

  促进农民增收

  激活内生动力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安徽省将发展优质专用粮食作为促进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举措,重点围绕小麦、水稻两大口粮作物,构建“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工”的生产发展模式,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李霞建议,针对不同层级种粮主体,要建立层级制的利益补偿机制,向主产粮省、市、县、乡镇及规模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倾斜。加大对种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补贴力度,逐步缩小粮食种植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效益差距。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国人大代表王绍南对此十分关注。“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最重要一点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王绍南表示,各地应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开展工资性收入倍增、财产性收入扩量、经营性收入壮大、转移性收入提升等具体行动,推动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落实落地。

  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壮大农民收入,农民“钱袋子”才能鼓起来。“发展乡村产业要做好‘土特产’文章,让特色产业有成色。”全国人大代表陈影表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聚焦市场需求与农民增收,切实选准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种,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品种,做细产业布局,做大单品规模。同时,要建立健全“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村集体盘活资本,引导农民将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合作社,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齐头并进。

  2022年,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跨越万亿台阶、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8%,有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产品主义”引领农机市场竞争!

让“产品主义”引领农机市场竞争!

农机行业在经历了2004年以后的黄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大潮”褪去,“泡沫”消退,2015年开始进入深度调整转型阶段以来,增速放缓,质量升级,供给性结构改革逐步深入,产业发展由规模增长全面转向质量增长,行业发展进入质量取胜的新时期。

今年一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经济活动的政策节奏,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实体经济影响最甚。这一境况,令连续几年处于调整下行态势的农机行业雪上加霜。面对更多的无可预知和更加开放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在国内农机领域,倡导以产品主义引领行业进步,更有价值。

01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今年疫情爆发期间,全国各地口罩脱销,平时几角钱一只的普通一次性口罩涨到几元钱,并且买不到货。原因大家都清楚,就是因为戴口罩是防御病毒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家都得戴,市场需求倍增,所以供不应求。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任何经营行为都是以满足需求为出发点开展的,别人为什么要为你的产品买单?总要有一个理由,归根结底,就是你的产品能够满足购买者的需求,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价值,产生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价值。

产品跟着用户需求方向走,这个定律是具有一定恒定性的。在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中,用户对农机产品的追求,从来都是伴随着农业进步需求而变化的。从最初传统大田作物所需的常规化基础作业农机需求,到后来农作物种类多样化、精耕细作、规模化作业等需求机械,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功能复合、传统与小众结合、产业调整催生的个性化需求的新生农机品类增多,等等,用户需求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偏好倾向,能够抓住用户需求变化、满足用户需求的企业都能够实现长足进步。直面时下乃至未来几年,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步,农机行业发展侧重点持续由传统大众农机产品转向新兴小众特需产品,整体农机产品向着高品质、高性能等方向提升,用户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谁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谁就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借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邓小平说,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用在农机行业,可以说,不管是大农机还是小农机,能满足用户作业需求的就是好农机。

02讲农机产品主义,必须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

大家都清楚,农业最讲农时,什么时令进行什么田间作业,自古就有规律可循,《荀子?王制》有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再有《孟子?梁惠王上》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足以可见,农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非同一般。而农机则就是在恰当而且时长有限的农时期间,助力农业生产,解放人们的体力劳作,提高效率,助产丰收,所以,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一直指引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每个农时时间阶段有限,误了时节就无法保证粮食收成。因此,农时期间必须抓紧时间抢收抢种,快速进行农业生产,这一需求特点就决定了对农机作业可靠性的高要求。比如中原区域收小麦,各地成熟收获期就集中在20多天,且收获季节多雨,“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所有,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收获,如果收获机产品可靠性不够,用着用着就坏,那样就糟了,其他农时作业的农业机械皆是同理。

再者说,农户买台农机不容易,如果可靠性不过关,谁摊上谁能不闹心?据资料显示,国内农机产品性能不比进口产品差多少,差就差在可靠性上。半喂入水稻收获机就是很好的例子,国产品牌无一能与日本久保田半喂入产品分庭抗礼,差就差在作业可靠性不足上。由此可见,国产农机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加工和装配工艺革新、关键部件制造等领域还有很多的短板要补齐,在产品升级环节,还要持续追赶。

在很多人眼中,农机向来没有被看作向汽车、轮船等产品先进和复杂。实际上则不然,作为数千乃至数万件大大小小的零部件组成机械产品,农机有着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和作业环境,想要更加先进,就必须不间断地进行技术和性能改进与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市场竞争日益回归本质的今天,可靠性强是农机产品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没有可靠性,这样的农机品牌必然不长久。

03农机产品离不开创新,可以是原创整机,也可以是局部迭进,小步快跑

众所周知,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没有创新,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将陷入“一潭死水”。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无时不刻地发生在我们的工作生活里,比如互联网支付,比如远程办公,比如手机功能多样化,等等。

创新,不外乎包涵两个方向,一是创造“引领”,二是创造“不同”,尤其在工业领域,意义深远。人民日报曾报道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瓶颈,突破这一瓶颈,就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农机行业的进步更是离不开创新,尤其是处于过渡阶段的当下,传统大众农机产品面临着整体品质全面升级的再次创新,新兴小众农机品类面临着新生需求全面满足的创新,产业进步正处于新旧迭进交替的关键节点。全体农机人必须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确实加大投入,倾力快速推进。

在产品创新上,我们既不能一味“唯大”、“唯全”,也不能墨守成规、畏缩不前。农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力量研发新产品,发掘原创技术、工艺,也可以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进行差异化、智能化、适用性、可靠性等局部创新,向着全球一流农机制造水平迈进,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和新生需求。

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国内农机产业与一流品牌差距可谓不小,聚焦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我们追赶的步伐才会实现加速度,唯此,别无他途。

04产品领先,永远是农机企业最硬核的竞争力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想尽千方百计打造自己的专属核心竞争力,扩大难以被模仿的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如果核心竞争力只是一项技术,或一个独家渠道,它就相对脆弱。假如它是各项技术与生产能力的复杂结合,其被复制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如果把核心点再聚焦,我们会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会在产品上得到具体化集中体现。

国内农机产业领域,大众传统产品如农用运输车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手扶插秧机等都进入了白热化竞争局面。相关产品领域存量竞争特点已经十分明显,尤其是同质化严重的诟病一直羁绊着品牌层次提升,也制约着整体产业升级。在新兴农机品类领域,用户在新生农业领域的机械作业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比如山药机械化收获、板栗机械化收获、辣椒机械化除柄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研发适应性强、性能可靠、作业效率高的机械产品。农机行业创新、创造之路程,还是艰巨和遥远。具体到企业竞争而言,谁掌握了核心、独特技术,谁就能够制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就能够在竞争中先人一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产品,永远是农机企业最硬核的竞争力。

让“养牛人”把日子越过越“牛”

让“养牛人”把日子越过越“牛”

  1月9日清晨8时,西宁市区的主干道上车来车往,显得一片繁忙景象。此刻,坐落在城东区乐都路上的曲麻莱县玉树牦牛西宁体验店也迎来了“早高峰”。?

  黄色的门头,精心设计的图标,“玉树牦牛”几个大字总能吸引不少顾客进店。?

  “这个牛肉看着真不错。切割得整整齐齐的,还是真空包装,回家直接冻冰箱里就行了。”“马上过年了,叔叔阿姨可以多买点,现在我们还有5斤装和10斤装的礼盒,送亲戚送朋友又实惠又大气。”工作人员边给顾客介绍,边打开冰柜展示包装精美的产品。?

  一早上的功夫,两大冰柜里的牛羊肉产品被抢购一空。7名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产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顾不上吃午饭,就又开始忙着把冰箱填满。?

  从1月2日开业以来,曲麻莱县玉树牦牛西宁体验店几乎每天门庭若市,截至目前,总销售额已经超过100万元,看到这样的结果,曲麻莱县常务副县长郭朝晖开心得合不拢嘴。?

  “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曲麻莱县牛羊出栏率,让牧区‘养牛人’把日子越过越‘牛’,在曲麻莱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由县农牧和科技局主导,开设线下体验店,打通产业链到用户消费的'最后一公里'。”郭朝晖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做线下实体店,没想到收获满满。”?

  事实上,这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功,还是因为下了“真功夫”。?

  为了发挥品牌效应,提高产品销量,扩大影响力,玉树州政府第一时间给曲麻莱县授权了“玉树牦牛”区域公用品牌使用权,让曲麻莱牦牛穿上“新衣”。然而光有名声还是不够,常年分管农畜的郭朝晖心里清楚,要开店保障货源是关键,这就要求牛肉必须是曲麻莱的野血牦牛,羊肉是曲麻莱的扎什加羊。为此,郭朝晖带着曲麻莱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惠晓明提前一个月开始下乡考察,最终通过层层筛选,与巴干乡代曲合作社、叶格乡红旗合作社等合作社签订了购畜协议。?

  运输费、收购成本、门店的费用……细细一算账,一斤牛肉的成本价不低,还想再赚钱,这就让郭朝晖头疼不已。?

  开弓没有回头箭。郭朝晖一番思索,决定走高端路线,将牛羊肉进行精细化切割再出售。经过一番考察,最终选择和祁连县联合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

  郭朝晖说:“现在我们的一头牦牛可以被分割成12款产品,包括牛腱子、牛腩、牛排等,消费者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

  很快时间到了下午,郭朝晖接了一个电话,就又开始张罗所有人忙活起来。“大家下午再辛苦一下,一会快递车就来了,4时前要把这个2万元的订单发走。”?

  组装礼品盒、分拣牛肉、称重、打包、核对账单……工作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装好的牛肉礼盒也堆成了小山。?

  “23、24、25……一共30个礼盒,没问题了,大家开始装车吧。”细心的郭朝晖,每次都会再核对一遍数字。?

  “我们仔细一点,多卖出去一点,就能给百姓们多分点。”郭朝晖开始算起账,“我们还会拿出销售利润的百分之五十作为分红,发给大家,剩下百分之五十用来扩大经营。此外,县上还采取牲畜出栏‘以奖代补’奖励机制,推行了‘12’和‘345’奖励模式,即:35-50斤羊肉每只奖励100元,50斤以上羊肉每只奖励200元;180-270斤牛肉每头奖励300元,270-380斤牛肉每头奖励400元,380斤以上牛肉每头奖励500元。”?

  说完话,郭朝晖拨通了叶格乡红旗合作社负责人的电话开始报喜:“阿吾(哥哥的意思),今天又出了一个2万元的大单,你那边还得给我准备点牦牛,到时候你就等着数钱过年就行了。”?

  “谢谢郭县,放心,牛我们这边管够,一会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今天的分红又多了不少。”电话那边传出爽朗的笑声。?

  郭朝晖说:“我们会继续探索完善玉树牦牛和扎什加羊养殖、生产、加工产业链的全程可追溯体系。不断提升玉树牦牛和扎什加羊等系列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加快发展全州农牧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标签:农机   产品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