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上做“加法”冬闲田变增收田(土地不流转如何实现规模经营)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土地上做“加法”冬闲田变增收田(土地不流转如何实现规模经营),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土地上做“加法”冬闲田变增收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土地不流转如何实现规模经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土地上做“加法”冬闲田变增收田

2、土地不流转如何实现规模经营

3、土地为什么要三权分置

4、土地再延包30年,这颗定心丸含金量有多大

土地上做“加法”冬闲田变增收田

土地上做“加法”冬闲田变增收田

  近年来,昭通市昭阳区因地制宜在土地上做“加法”,积极探索耕地高效利用途径,扶持引导群众采取土地轮种方式,培育壮大水果豌豆产业,让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有效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区推广稻田轮种水果豌豆2.5万亩,预计带动群众增收8000万元以上。?

  眼下,旧圃镇三棵树社区千亩连片种植的水果豌豆进入采摘期,家家户户采收忙。经过半天的劳作,村民余云凯和老伴采了46公斤豌豆,送到田边的收购点上卖了420元钱。10多年来,余云凯家靠种植水果豌豆生活悄然变化。余云凯说,自从种上水果豌豆,冬季闲田变成了增收田,不但把孩子们供养出来有了好工作,还盖起了三层小楼。?

  水果豌豆年前种下次年五月采收,利用稻谷采收后土地闲置的半年轮作,当地群众种出了甜脆饱满水果豌豆,在家门口的收购点就卖成钱。余云德是三棵树社区人,他看准商机卡车开到田间收购水果豌豆,加入到水果豌豆销售行业里,市场越走越宽、生意越做越大。余云德介绍,他在昭阳区收购水果豌豆已有17年,在各地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销售渠道,今年他收购的水果豌豆主要销往上海、武汉、长沙这边,很受欢迎。?

  三棵树社区巧借土地做加法,实现水稻、水果豌豆轮种1800余亩,人勤地不闲,同样的田地耕种出“1+1”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水果豌豆种植技术和产业链上做加法,形成了连片种植、品质上乘、批量收购的水果豌豆产业。三棵树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广波介绍,三棵树社区最初开始轮种水果豌豆时,种植户不多,种植技术也不成熟,社区干部和小组长带头种,慢慢带动发动群众,经过农业专家指导和上级的关心,不仅家家种而且还种得好,收购车辆开进来了,三棵树社区的水果豌豆名声在外,每年有350万斤远销外地,产值达960余万元,水果豌豆成了群众致富的“金豆豆”。?

  旧圃镇三棵树社区水果豌豆种植是昭阳区土地轮作增效益的一个缩影。昭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开勇介绍,昭阳区推广水稻、水果豌豆水旱轮作2.5万亩,错开了大理等地的水果豌豆上市时间,以较好的价格和市场需求上市,亩产800公斤的水果豌豆,以4元至7元每公斤计算,每亩至少为群众增加收入3200至5600元,全区2.5万亩水果豌豆,可增加收入8000万元以上。?

  据了解,昭阳区土地轮作面积共有4.5万亩,主要涉及九个乡镇(街道),以旧圃镇、永丰镇、乐居镇、凤凰街道为主推广水稻、水果豌豆轮种模式2.5万亩,以田坝乡、炎山镇、大寨子乡为主推广玉米、金豌豆轮种模式0.6万亩和玉米、绿肥轮种模式0.3万亩,以苏甲乡为主推广马铃薯、绿肥轮种模式0.8万亩,以苏家院镇为主推广玉米、豆类轮种模式0.3万亩,最大化发挥土地优势,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土地不流转如何实现规模经营

土地不流转如何实现规模经营

资料图

导读: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电商营业额已经达到了8945亿,相当于去年农业增加值6.37万亿的14%,解决了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

一直呈现分散经营的农业,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甚至职业化的道路前进。

“现在我在外边打工,家里的稻子都是委托收割,甚至销售都不用管了。”一位江汉平原农民对记者谈起他们种地的情况。

他的一句话说明了一个变化:目前中国农村的农业生产,许多过程已被分解外包,其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民如果有地无法种,但又不愿意土地流转的,也可以委托其他人种地,最终产生了农业生产托管行业。

9月19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关情况。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在发布会上表示,农业生产托管是实践中提出的迫切要求。他指出,农业生产托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民没有劳动力,但是又不愿意流转土地,希望获得从种到收全过程的服务,这就是全托管。另一种是有劳动力但又不能完成全部生产作业,希望把耕种防收等主要环节委托给第三方服务组织。“这种需求大了,服务的规模经营就形成了。”

记者了解到,类似农业生产托管的这类新业态、新职业正在改变农村的传统生产模式。

《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培育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大力开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这包括信息服务、农机服务、科技服务、加工服务业、销售服务等。

数据显示,有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在2015年达到了2050亿,也产生了许多工作岗位。比如,有2000万人在从事涉及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就。

农村生产托管加快

记者了解到,农村土地经营权和承包权可以流转,这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到去年年底,中国2.3亿承包农户已经流转了4.79亿亩承包地的经营权,占整个二轮承包面积的35.1%;有接近七千万的农户把经营权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出来。

但是,如果不想进行土地流转,农民们也有了新选择。

《指导意见》中指出,将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服务型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

有关部门数字显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组织数量超过115万,服务领域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个产业,涌现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

农业生产托管行业解决了农民如何一方面进城里打工,另一方面又不撂荒农地的问题。同时,这一行业又能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

“我们很重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形成的土地规模经营,解决的是‘谁来种地’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的农民自己还有能力、还有意愿耕种土地,并没有将自己的土地全部或者部分流转给第三方。”张红宇表示。

张红宇指出,农业托管解决农业的老龄化、兼业化问题。此外,解决了整个环节的集约化经营问题,成本得到了相应的降低,另外也可以助力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根据《指导意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解决普通农户在适应市场、采用新机具新技术等方面的困难,有助于将一家一户小生产融入到农业现代化大生产之中,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要求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土地流转可以形成规模经营,服务规模扩张也可以形成规模效应,这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有效路径。”张红宇表示。

最终,根据《指导意见》,力争通过5年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明显提高,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新业态、新职业大量涌现

而随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发展,农业许多环节逐步被外包,记者了解到,很多新的业态和职业开始出现。

仍然以农村种植业部分外包为例,新的技术已经使得很多生产过程可以分解。

比如农机跨区域作业。有农民告诉记者,农民在外打工,回家一趟交通费用少则上百,多则可能上千。“这个钱可以直接用于农机收割的费用,农机在收割时,稻子都用麻袋直接装好。如果农民愿意委托销售,就可以直接拉走,所以农民种地其实不回家都可以完成。”

此外,还有农村电商销售、旅游观光等新的产业,也已经在农村逐步兴起。

数据显示,2016年,农村电商营业额已经达到了8945亿,相当于去年农业增加值6.37万亿的14%,解决了2000万人的就业问题。

在观光旅游休闲产业方面,2016年吸纳了672万人的就业,创造的增加值达到了5700亿,相当于6.37万亿农业增加值的8.9%。

张红宇指出,新动能产生于新产业、新业态。观光旅游休闲是新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新产业,“互联网+”是新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新产业。

“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多元化的服务组织,解决农民从田间到餐桌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营销服务,至关重要。这本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要求。”他表示。

不过,新产业也提出了新问题。比如,有的农民不愿将地进行生产托管,原因是生产托管回报少,相应的服务型组织也不多。但是,他们自身确实无力种植。

“许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去,导致农村生产中的一些环节劳动力缺乏。现在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在提高,有些农业组织或企业会专门为生产的某一个环节提供服务。但是要引导服务价格合理水平,另外业务外包需要规范服务市场,出现了纠纷,也要合理解决。”中国社科院农业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

土地为什么要三权分置

土地为什么要三权分置

几百年前,一位外国经济学家说:土地是财富之母……

几十年前,一位中国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两个人说的都是土地的重要性,一个是从经济上,一个是从情感上。而对于靠土地谋生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

资料图

从90年前的“打土豪,分田地”,到70年前的土地改革,到40年前的农村改革,核心都是土地。这说明,土地不仅仅是农民的命根子,更是整个国家发展与稳定的基础。

土地问题的核心是制度安排,是所有制问题。有关土地制度的文章汗牛充栋,讨论和争论的核心,是私有制和公有制哪个更好。在理论和学术上,可以不断争论下去,但是,对于决策者来说,无法等待,只能选择。这种选择,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这种选择,也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国情等具体情况下,最佳选择不同。对理论理解得越透彻,对实践了解得越深入,得出的结论就越科学,选择就越可行。

对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我自己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开始时是一种想法,然后有过摇摆,最后坚定了一种观点: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安排,是最适于我国情况的选择。

这要从农村土地的功能说起。农村土地的功能很多,有上述诗人表达出来的情感功能,有环境生态功能等等,而最为基本的功能,是上述经济学家所说的功能,即生产资料功能。在美国、巴西这样的大规模农业生产国家中,尤其如此。而在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国家中,尤其是在我国,在城乡制度差别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土地还有另外一项基本功能:社会保障。

这种社会保障功能,事关重大。我国有2亿多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中打工,却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尤其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因此,当遭遇失业时,他们只能返回农村,而农村的那块承包地,就是他们最后的生存保障,一种托底性质的社会保障。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很快,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成为必需。这时,土地的生产资料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就出现了冲突:生产资料功能要求流转,而社会保障功能则要求稳定。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两种功能,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土地的三权分置,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即把土地产权关系划分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具体的使用者。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承包经营权,明确拆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

集体所有权。我认为,有两方面重大意义。一是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这是社会制度要求;二是更好地进行用途管制,保护土地,不让土地被滥用或转为非农地。在我国,如果实行私有制,则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会很难,会出大问题。就像很多城市小区中的私搭乱建,一旦失控,法不责众,后果就不可收拾。另外,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征用,也将变得更为困难。

农户承包权。这是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权益的体现,为农户提供托底性的社会保障。农户承包权,应该永久不变。只要农户没有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就不能被以任何方式剥夺承包权。否则,就会出现土地兼并,出现拉美国家的城市贫民窟和社会动荡问题。有人主张可用承包权做信贷抵押,这是直接破坏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无异于杀鸡取卵。放开了这一点,就等于放开了土地兼并,为城市贫民窟提供人口。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经营权。这是承包权的价值体现。获得承包权的农户,具有初始经营权。行使这项经营权,可以自己种地,获得经营收入;也可以转让出去,获得地租收入,同时保留承包权,即保留收回经营权的权利。打个比方,就像城里人的产权房,既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给别人住;出租之后,也是保留着收回来自己住的权利。把经营权与承包权拆分开来,更有利于打消农户转出经营权的疑虑,更有利于那些真心想做大做强农业的人,取得更多的经营土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美国和欧盟的大农场,大都也是租地经营的。

我觉得,从本质属性看,经营权可以称为“农业经营权”。因为,无论谁持有经营权,无论是承包农户自己,还是转给其他人或者企业,都是只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而不是别的。不少投资者眼睛盯着这项经营权,看到的不仅仅是庄稼、蔬菜和果树,还有各种各样的房子……如果明确命名为“农业经营权”,可直接断了投资者的非分之想,便于更严格地管理土地使用,更好地保护农业用地。

简言之,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农业经营权三权分置,可以更好地协调、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农户利益和农业产业发展。

土地再延包30年,这颗定心丸含金量有多大

土地再延包30年,这颗定心丸含金量有多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同时指出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承包期再延三十年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二者之间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相关论述,而且有助于推动实践探索和发展。

从理论上或者逻辑上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三十年,与土地能否集中和适度规模经营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我国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安排下,土地经营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只要获得经营权,就可以集中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承包期限并不构成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的约束性因素。

从实践来看,现实生活中,同样是农户承包经营,有些土地是家庭小规模经营的,有的则是适度规模经营的。

有人认为,不同的土地制度必然带来不同的土地规模经营格局。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新时代我国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但小农户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并存格局将会长期存在。美国等国家土地私有制,土地经营规模很大。日本等东亚一些国家土地也是私有制,但土地经营规模很小。可见,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制度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果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三十年不会阻碍农业规模经营,那么它是否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从逻辑上说,是有可能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发展的。承包期延长,可能会让暂不依赖农业的部分农民工流转土地时吃上“定心丸”,等需要依赖农业的时候再收回承包经营权,特别是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保障,有助于消除顾虑增加土地流转供给。

更为重要的是,承包期延长,相应势必会带来土地流转期限的延长,意味着投资大风险高的农业投资获取回报时间的延长,这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者应该会产生积极影响。承包期延长,土地流转供给和需求增加,这必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现实中不乏因担心二轮承包到期后的不确定性而犹豫土地流转的。一些投资者虽有“三农”情怀,但因担心流转期限过短难以收回投资和无法获得回报而不愿投资农业。

要让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三十年在现实生活中成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力量,还需要配套改革、完善配套政策。

同时,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三十年,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需要积极探索解决。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大量投入,这就需要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问题,需要化解金融机构不愿接受土地经营权抵押的难题。

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三十年,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出现的承包户在流转土地时盲目索要高租金和随意要回承包地经营权等问题。

降低土地流转租金过高风险,政策上应鼓励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积极探索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机制。同时必须尽快完善提高土地流转行为规范的权威性和可预见性,保护各类主体权益,更好地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标签:土地   农业   承包   农村   规模经营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