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90后新农人”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吉林“三农”发展逆势回升显活力)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吉林“90后新农人”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吉林“三农”发展逆势回升显活力),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吉林“90后新农人”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吉林“三农”发展逆势回升显活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吉林“90后新农人”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2、吉林“三农”发展逆势回升显活力

3、吉林“五大举措”凝心聚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4、吉林“十一五”将还林62万公顷

吉林“90后新农人”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吉林“90后新农人”让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七月底的万昌,稻香阵阵。29岁的张楠楠埋首于田间地头,细心观察着水稻的长势,“看着水稻生长得这么茁壮,即使再辛苦也很开心。”张楠楠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

?

张楠楠家的稻田长势喜人。(李思玥摄)

张楠楠出生于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大学毕业后原本在长春工作,2014年,受国家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感召,张楠楠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返乡经营家庭农场。2015年,以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为核心的万公顷绿色水稻生产基地被确定为“现代农业发展先导区”。为推进万昌先导区建设,永吉县委、县政府谋划将万昌先导区建设成“万公顷高标准水田展示区”,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这让张楠楠看到了水稻种植的前景,也看到了“钱景”。

张楠楠通过监控摄像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李思玥摄)

“最初真的什么都不会,后来也是一点点地学习,无论是镇里县里还是市里省里都会组织一些农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张楠楠说。这些改变都不离开政策的变化和政府的支持。2018年,吉林省发布《关于加快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鼓励村干部、返乡大学生、农村经纪人等群体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现在国家政策好,为我们建设高标准农田,更有利于我们绿色化和机械化的高标准操作。”政府的支持,让张楠楠坚定了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决心。

张楠楠家的现代化农用机械整齐地排列着。(李思玥摄)

在水稻种植上,张楠楠采用生态种植、绿色生产的方式,以有机肥料为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采用全程机械化模式,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85公顷,其中高标准农田255公顷,占了总种植面积的绝大多数。

在张楠楠的家庭农场里,全自动育苗机、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运稻机、烘干机、整地机、双面筑埂机、撒肥机、新型水稻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农用机械一应俱全。为加强植保管理,减少药害和农药残留,张楠楠下大成本花了十几万元一次性购进8架国内最为先进的植保无人机,以前给稻田做植保需要十几人在稻田里干十多天,现在七八架无人机3天就能完成。为了方便稻田管理,张楠楠还在田间设置了可视摄像头,不需要走进稻田,坐在电脑前就可以通过影像查看田间的情况。在张楠楠的经营下,农场实现了“耕、种、管、收”全流程机械化,达到了“减人工、缩工期”的效果。

张楠楠家的现代化农用机械整齐地排列着。(李思玥摄)

对生产加工的管理,张楠楠也同样重视,生产管理采用全程可视化,利用监控摄像和手机App,对生产加工全过程实时监控,重点环节留影留痕、二维码追溯,实现了消费者监督溯源目标,也有效推动吉林好米优质优价。

在销售上,张楠楠采取“线下+线上”多种模式,在订单销售的基础上,还通过自己开设网店、微店和朋友圈推广等多种渠道销售,“现在我们农场285公顷的水稻,都会加工成大米,能够实现大米全部自产自销。”现在,张楠楠自家农场的大米已远销全国各地。

植保无人机。(李思玥摄)

“一人致富不算富,带动全村才算富。”张楠楠的农场带动了周围村子三、四百人的就业。“只要农户想干我们就会用他,最多临时性用工可以达到300人。”她说。张楠楠的农场流转了四个村的土地,农户自己种地每公顷只能赚5千元钱,经过流转每公顷可以有1.2万元的土地流转费。除此之外,农户还可以来农场工作,每个月至少可以赚3千元劳务费。

如今,张楠楠已经是吉林市昌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未来的发展上,张楠楠有自己的谋划。“未来,我打算将绿色和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完善,销售上把产品附加值再度提高,能够带动周边农户都能够很好地去经营我们万昌的土地。”张楠楠说。

吉林“三农”发展逆势回升显活力

吉林“三农”发展逆势回升显活力   农产品加工业触底反弹,生猪饲养业逐渐回暖,返乡农民工重新转移就业……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吉林省农业农村发展从今年二季度以来逆势回升,企稳回暖,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记者从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了解到,去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生猪饲养业出现较大波动,农民工出现返乡回流现象,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严峻考验。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品需求下降、出口萎缩、价格低迷,加工企业效益下滑;生猪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年初以来呈下行态势,生猪养殖效益大幅下滑;农民工大量返乡,去年底全省农民工返乡99万人,占全省农民工总数的13.9%。

  面对危机,吉林省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了80条政策措施,含金量之高,对“三农”支持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除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三农”重点倾斜,省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总投入达63.49亿元,比上年增长8.3%。

  面对农产品销售不畅、农产品加工业增长滞缓、农民工外出就业受阻、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等难点问题。吉林省出台了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安排省级专项资金2亿元,用于支持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吸引企业完成投资80亿元,新建较大规模项目230个。

  吉林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主攻点,实施了“产业促就业”行动计划,引导农民就近转移、高效就业和自主创业。狠抓农村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投入2亿元,泥草房改造8亿多元,林区棚户区改造6.45亿元,农村饮水安全6.4亿元……

  “通过一系列努力,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农产品加工业和生猪饲养业逐步触底反弹,企稳回升,到5月末已有80.3%的农民重新转移就业,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特点。

  粮食总产量预计实现275亿公斤,在大灾之年取得了较好收成;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5430元,比上年增长10%;畜牧业总产值可达825亿元,增长10%;农产品加工业可实现销售收入2150亿元,增长15%;县域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前3季度,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2700亿元,同比增长18%;农村消费需求明显升温,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1.4%,高于城市3.9个百分点。

吉林“五大举措”凝心聚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吉林“五大举措”凝心聚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金秋十月,丰收的喜悦如春风般拂过松辽大地:

——在粮食总产连续站上700亿斤台阶的基础上,今年光温热匹配较好,长势明显好于上年,新粮丰收在望;

——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50万亩以上;

——创建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6个,全程机械化主体发展到537个,今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89%;

——在主要粮油作物自主创新良种普及率达100%的前提下,今年,在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展示种植玉米、高粱、谷子新品种177个,主推技术65项,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46个;

——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新评选省级产业园10个、创建单位22个,总量达到32个。创建认定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个,创建农业可持续示范区8个、国家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2个;

——全面实施国家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程,省级信息进村入户管理和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及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工程有序推进,12316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热线电话呼入量近17万人次。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步履坚定,足音铿锵。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及同年7月到吉林省视察时指出,吉林省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4年来,全省上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和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全省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位统筹、全盘谋划。

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当年12月,省里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重点涉农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委,具体负责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督察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同时,各地比照省对率先工作的组织领导,先后成立了对应的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各项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相关部门迅速开展《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导下,10月30日省委、省政府印发《规划》和《任务分工方案》。规划总的定位是将吉林省打造成全国“粮食主产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区”。战略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打造绿色大粮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长春市和其他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市(州)城市周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是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效益、绿色发展、支持保护6个方面24项指标。重点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整合建设高标准农田等20项重点任务。

4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按照《规划》任务对标对表,精心组织、集聚力量、勇于探索、务实奋斗,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措施上做到“五个强化”。

——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髓,对标对表中央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部署,科学严谨制定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以省级规划为引领,市(州)规划、县(市)规划为骨架和底座,搭建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配套的规划指导体系。

——强化组织推动。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重点涉农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州)和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省里制定任务分工方案,横向分解到44个省直部门,纵向落实到各市(州)和14个重点县。构建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

——强化整合投入。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重点向14个率先县倾斜。2016、2017、2018连续三年,14个率先县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大幅增长,涉农总投资水平超全省县(市)平均水平50%以上。每年整合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0多亿元,重点投向14个率先县,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集中片区。

——强化省部共建。与农业部签订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合作备忘录,明确18项重点任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吉林省重点支持。与水利部联合批复省水利现代化规划,吉林省多项重大水利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层面。与国家林业局签订国有林管理现代化战略合作协议,在优质示范项目、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与中国气象局深化共同推进气象服务农业现代化合作机制。

——强化责任落实。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纳入省直部门绩效、市(州)政府绩效、县域突破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建立形成了跟踪问效、动态监管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地进行年度跟踪考评,发现优势、查找短板、打分排序,充分激发各地各部门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大举措”上下联结,凝心聚力,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聚集起方方面面的力量。新时代的吉林人正奋勇当先,在农业现代化的路上阔步前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日可待。

?

吉林“十一五”将还林62万公顷

吉林“十一五”将还林62万公顷


  近日,记者从吉林省有关部门了解到,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实施旨在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将新增森林面积48万公顷,完成造林面积24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5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62万公顷,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2万公顷,完成生态草建设13.3万公顷,改造速生丰产林用材林面积36万公顷。在松花江上游和东辽河上游完成造林18.47万公顷,荒漠化治理4.12万公顷,治理黑土地22.6万公顷。
  
吉林省生态保护的重点工程是:西部治碱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松花江上游、东辽河上游林业生态工程、速生丰产林用材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黑土地恢复保护工程。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中,将新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6个,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237万公顷。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在中部地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黑土地的保护,推进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在东中部地区加强松花江、辽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在东部地区加强对长白山天然林和三江源头的保护。在全省推进退耕还林,实施生态草产业化工程和速生丰产林项目,继续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地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生态保护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标签:农业   现代化   公顷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