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全面报捷(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启动,4大举措确保 “3个100%”)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全面报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启动,4大举措确保 “3个100%”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2、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启动,4大举措确保 “3个100%”
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全面报捷 ♂
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全面报捷自6月12日小麦开机收获以来,天津市小麦机收由南向北推进,历经12天,于日前圆满收官,夏粮颗粒归仓,实现了丰产丰收!
据统计,截至6月23日,天津市累计机收小麦165万亩,机收率接近100%;与此同时,机播夏玉米150万亩,机播率达到99%;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5%。“三夏”大面积机械化抢收抢种全面报捷。
今年,天津市小麦成熟时间早于往年,且各小麦主产区县成熟时间较为集中,期间又遭遇雷阵雨等强降水过程。
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为抢抓有利农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及秋粮适时播种,全市各级农机部门提前启动应急预案,精心部署,科学调度机具,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千方百计加快小麦机收和玉米机播作业进度,保证了“三夏”农机化生产平稳有序开展。经总结,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机具投入充足,作业进度快。通过购机补贴政策拉动,今年天津市新增小麦联合收割机211台,加上外地进津跨区作业的600多台机具,“三夏”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达4166台。作业机具的充足投入和有序调度,为加快小麦机收进度提供了装备保障,使各区县切实做到了成熟一亩、收获一亩,用时12天即完成了小麦机收任务。
尤其是在收获高峰期,全市日机收小麦面积达30多万亩,高于往年。与此同时,还投入玉米播种机8560台,保障了夏玉米播种作业同步进行,最快时,日播种玉米达20万亩。
二是秸秆综合利用程度明显提高。今年“三夏”期间,天津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秸秆禁烧行动,做到监管、技术、宣传三个到位,秸秆焚烧得到有效遏制,小麦秸秆基本实现了粉碎还田和收集打捆再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效果显著。具体措施可归纳为:
监管到位:“三夏”期间,各区县、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区县农机部门、综合执法和基层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均成立巡查小组,24小时在田间地头不间断巡查,小麦机收现场佩戴红袖标的巡查员随处可见。政府监管产生了极大的作用,有效的制止了焚烧秸秆的行为。
技术到位:各区县农机部门通过引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一方面采取了收获、秸秆还田同步进行的技术措施,要求各区县从事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必须配备秸秆粉碎器;另一方面,示范推广了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实现了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有效缩短作业时间;此外,秸秆还田机、捡拾打捆机、秸秆固化装置等大型秸秆处理机具设备的足额投入,为杜绝秸秆焚烧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
宣传到位:自5月初起,天津市各区县提早动手,强化宣传,通过组织开展下乡进村宣传和新闻媒体宣传,使秸秆禁烧规定和综合利用好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做到了每个农民都知道“不能焚烧秸秆”。
此外,天津市农机办于6月初组织召开了全市现场会,推动“三夏”抢种抢收机械化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电台、电视台、天津日报和今晚报等主流媒体对今夏农机化作业、秸秆利用也进行了全方位全程的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夏”期间,各区县农机部门还分别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及机具现场演示会,教会农民在不焚烧秸秆的前提下,如何处理秸秆,做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启动,4大举措确保 “3个100%” ♂
天津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启动,4大举措确保 “3个100%”6月10日,天津市大面积小麦机收正式启动,开镰仪式在滨海新区举行。预计到6月底,全市大规模的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生产作业基本完成。将基本实现实现10.47万hm2(157万亩)小麦机收、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及玉米机播3个100%。
天津市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三夏”农机化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当前核心工作和政治任务,抓实抓好,从组织动员、协调保障、机具准备、宣传造势等方面下功夫,立足抓早抓实抓精,提前谋划、布局“三夏”期间的机收、机播和秸秆综合利用作业,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双战双赢,保障夏粮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提前谋划,确保不误农时
一是加强指导。为打好农业生产这场硬仗,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结合疫情防控措施,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成立10个指导督导组包区深入基层扎实推动,引导广大农户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早动手、早下地,确保各项农业生产有序开展。
二是精心组织跨区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大规模、高效益为目标,紧紧围绕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等作业项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热情服务,可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天津200多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预计作业收入可达1200万元。
三是做好“三夏”生产机具准备工作。目前全市已组织40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8600余台播种机、1000余台秸秆粉碎机、400多台(套)打捆机、10000多台拖拉机从南向北投入夏收、夏种和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保障小麦成熟一亩、收获一亩、秸秆处理一亩、秋粮播种一亩,不给秸秆焚烧留时间和空间,实现秸秆处理到位,龙口夺粮,颗粒归仓。
科学统筹,做好农资保供
一是积极推动复工复产。为做好农资保供工作,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积极协调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着力抓好农资企业复工复产,并成立8个专项推动指导组,以区为单位分片包干进行推动指导,了解掌握各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农资运输渠道畅通提供有力保障。全市农机经销、农机维修等企业农机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全部适应农时实现复工复产,全市储备的农资、农机具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二是加强线上指导。组织农机技术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微信视频、短信发送等方式,与农机所有者沟通联系,了解农业生产准备情况,提前对参加作业的农机数量进行摸底,为收获、播种做好准备,并将农业生产相关政策、知识宣传到农机作业组织。
三是做好机具检修。积极引导农机所有者提前做好农机具检修、调试,并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指导农机使用者仔细排除农机具安全隐患,确保农机具不带病参加作业,保证安全完成生产作业。目前,全市累计检修农机具3.38万台,培训机手、修理工人1050人,投入各类农机具2.37万台用于农业生产。
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农机化“一法一条例”,围绕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施肥和精确收获等农机精准作业关键技术,广泛应用卫星导航、农业专用传感器以及远程监控等技术,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一是推广精量播种技术。精量化玉米播种模式可以大大减少种子用量,节约种子成本,减少单位面积经济投入。不需要人工间苗,也不会产生苗欺苗现象,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种苗间的种植距离,减少杂草对作物的影响,保持最大的农田水土利用程度,提高玉米对自然灾害的抗击能力,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证最大程度上的经济效益化。精量播种机在全市播种机中占比达85%以上。
二是推广无人驾驶技术。通过智能导航技术,配合农机具自身动力换向变速箱和电子控制悬挂系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可以完成常规区域内自动路线的规划和导航、自动倒车、自动刹车、自动控制发动机转速、自动控制耕作工具、自动避障、远程控制等功能,应用于农田耕种、收获和植保作业,可以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规范管理,推动秸秆利用
一是落实责任。要求各区、镇进一步健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机构,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划定农作物秸秆禁烧监管责任区,定岗定责,认真做好秸秆隐患清理进度的监督检查、反馈上报、问题处理等工作。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LED屏等媒体,通过张贴宣传图画、布置板报、设立横幅、组织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秸秆焚烧危害、秸秆综合利用科普知识、秸秆焚烧处罚措施等内容。
三是加大巡查力度。成立巡查督导组,不间断开展巡回检查,做到三到位、三确保,即检查到位、措施到位、机具到位;确保联合收割机全部配置粉碎装置,确保焚烧隐患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确保不见火不见烟不见黑,保障小麦机收、玉米机播和秸秆利用顺利完成。
天津市“三夏”麦收圆满收官,创三高达双战双赢! ♂
天津市“三夏”麦收圆满收官,创三高达双战双赢!据了解,截至6月24日,天津市累计收割小麦10.4万hm2(156万亩),投入小麦收割机4415台,麦收圆满收官。投入玉米播种机4056台,机播夏玉米8.87万hm2(133万亩),玉米播种大面积作业接近尾声。
夏粮的丰收和秋粮的及时播种,稳住了预期,为全年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的“三夏”农业生产,时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别之年,在各方的通力协作配合下,人努力,天帮忙,呈现了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特点。
高质量“三夏”
1. 夏粮质量产量双高
天津市推广应用优质小麦和玉米品种,良种覆盖率高,为粮食稳产丰收奠定了基础。同时,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小麦灌浆成熟,有效增加千粒重,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的趋势。
夏粮播种面积10.5万hm2(157.45万亩),比2019年增加0.387万hm2(5.8万亩),增长3.8%;估产夏粮单产6000kg/hm2(400kg/亩),增加19.5kg/hm2(1.3kg/亩),增长0.3%;总产62.98万t,比2019年增加2.51万t,增长4.2%。
2. 机械化生产作业质量高
全市44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4000余台播种机、1000余台秸秆粉碎机、400多台(套)打捆机、10000多台拖拉机和130余台无人机投入“三夏”作业。
农业机械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安全可靠,作业质量高,安全生产形势稳固,保障了夏粮颗粒归仓,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精量免耕播种等绿色新技术广泛应用,基本达到了“夏粮收割一亩、秸秆处理一亩、秋粮播种一亩”的目标,实现了小麦机收、玉米机播、秸秆综合利用3个100%。
另外,全市600余台联合收割机、400余台水稻插秧机外出参加跨区作业,完成作业面积近5.33万hm2(80万亩),为农民增收3500余万元。
3. 常态化疫情防控质量高
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农业农村部门针对可能出现的区域性农机跨区转运不畅、下田作业受阻、麦收机具供需失衡等突发情况,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应急预案。
加强组织领导,重点对“三夏”所需农机、配件、运输车辆、技术人员等作出统筹安排,将可能出现的影响减到最小,损失程度降到最低,千方百计保障作业进度。同时,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发放致全市农机手的一封信,提示“三夏”作业参与者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人员聚集,做好个人防护。
4. 有关职能部门服务质量高
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安全生产月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排查和执法检查等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农机安全作业事项,提示农机手做好机具检修,注意规范操作,确保人身安全。武清区、蓟州区还设立了跨区作业服务站,为外地来津作业机手提供咨询服务,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石油部门提早储备足量柴油,保障“三夏”供应,在农业区重点站点,推出农机优先加油服务,需求较大的用户还可提供油罐车送油到田服务。交通部门开通高速ETC绿色通道,保障持有《跨区作业证》的农机运输车辆,快速免费通行。
5. 社会化服务质量高
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等服务模式,帮助农户轻松实现机械化种田,成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每天通过政务网站、“津云”、“头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发布15期“三夏动态”,及时通报夏收、夏种进度,提供信息服务,指导开展农业生产。
天津市气象局于6月1日起全面启动夏收夏种专项气象服务,针对夏粮作物收获、抢墒夏种等提供7期精细化气象服务信息。农户通过“天津农气”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查询最新天气预报和实况信息。
高效率“三夏”
麦收进度快,收获效率高。受天气影响,今年开镰时间较常年推迟2天,但是收官时间与常年基本一致。大功率、大喂入量的高效联合收获机唱主角,通过“小麦收获、秸秆处理、玉米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生产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据统计,小麦日机收面积超过0.67万hm2(10万亩)的天数,较往年增多2天。广大种植户已经逐渐改变了“三夏”农业生产习惯,由“火烧眉毛”转为“稳如泰山”,忙而不乱,从容有序,悠闲地在地头看风景,收获完成直接卖粮已经成为麦收新模式。
同时,基于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精量播种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等智能农机,开始步入夏收夏种一线,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是开启了“三夏”智能作业新尝试,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高效益“三夏”
据市场调研,今年小麦收购价格平均上涨0.2元/kg,预计可为农民增收3100多万元;近期玉米市场行情看涨,价格比2019年同期上涨0.2元/kg。
为把秋粮播种意向落实为种植面积,天津市各区组织农户全力抢茬抢时播种,近日即可完成夏种任务。同时,搞好结构调整,围绕发展青贮玉米,抓好粮改饲示范,推进国家大豆轮作试点任务落实。水稻种植地区大力发展稻鱼共育、稻蟹共生及麦稻连作等综合种植养殖新模式。
特色鲜明的科技“三夏”、绿色“三夏”、安全“三夏”和高效“三夏”呈现在眼前,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益,成为疫情期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战双赢!
天津市“三秋”农机化生产加速推进 ♂
天津市“三秋”农机化生产加速推进资料图
国庆期间,天津市天气以晴好为主,为“三秋”玉米收获和机耕机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10月2日,全市已累计投入各类农机具2万余台(套),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2000余台、拖拉机和播种机1万余台。累计完成玉米机收70余万亩,完成机械耕整地20余万亩,小麦机播12万亩。
各区紧抓有利作业时机,在完成秋收后,即刻安排推进深松整地作业,截至10月2日,全市已累计完成秋季深松作业近12万亩。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同步推进。市区两级47个巡查组节日期间深入乡镇街村到生产一线开展督查巡查。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