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地膜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几个关键问题(打好山西农业转型“特色牌”)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打好地膜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几个关键问题(打好山西农业转型“特色牌”),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打好地膜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打好山西农业转型“特色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打好地膜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几个关键问题

2、打好山西农业转型“特色牌”

3、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黑龙江省秸秆禁烧工作持续开展

4、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人民时评)

打好地膜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几个关键问题

打好地膜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几个关键问题

?  农用地膜具有的保温保墒功能,对于我国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量地膜残留已经对土壤环境和可持续生产能力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昔日的“白色革命”变成了“白色污染”。

?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提高农用地膜回收率。近期,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当前,我国地膜污染防治工作还有待加强,2020年实现地膜回收率80%以上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困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回收就是为了再利用”“延伸生产者责任就是要求生产者自己回收”等认识误区,因此迫切需要凝聚共识、抓住重点打好攻坚战。

离田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保护耕地质量是地膜污染防治的首要目标。2005年实施的《固体废弃物环境防治法》和2012年修订的《农业法》都明确规定要“合理使用农膜,防治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突出强调了保护耕地这一核心目标。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用薄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2030年全面实现资源化利用,这从时间要求上也体现出先回收后利用的目标要求。2018年通过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也将农用薄膜回收和使用控制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

当前,地膜污染防治的主要矛盾是离田难,离田后是否方便再利用则是次要矛盾。因此,在认识上要将地膜回收定位为农田污染治理,而不是为再生行业提供原材料,离田是第一位的。以离田回收带动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决不能因为当前回收后的处理方式不健全就不进行回收,也不应该因为回收成本高就不进行回收,更不能坐等可降解地膜时代的到来。

强化源头监管是关键一招

地膜质量标准过低且执行不严,是我国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聚乙烯PE地膜生产采用的是1992年出台的“双零八”标准,即0.008毫米的厚度标准,在抗老化性与耐候性方面也相对较差。另外,由于市场监管不严,生产企业为迎合农户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大量不达标的超薄型地膜充斥市场,极大增加了回收的难度。在多部门的联合推动下,地膜新国标已于2018年5月正式实施,该标准提高了地膜厚度、力学性能及耐候性能,厚度要求不得低于0.010毫米。这是目前塑料行业的唯一强制标准,为地膜回收提供了源头保障。新国标实施后,市场上的地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生产不达标地膜的小型生产企业逐渐扩大规模,而一些生产达标地膜的大型企业却纷纷出现亏损。

因此,在责任落实上要加快完善地膜市场监管机制。只有源头质量监管到位了,后续的回收和再利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地膜市场的监管涉及工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需要突出做好部门间的协调,逐步建立规范的监管机制,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对地膜生产企业、经销市场、使用农户等多个主体进行检查,特别是加强对微小型生产企业的监管,严禁超薄地膜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鉴于超薄地膜的使用与农田污染具有直接的关联,建议在环保督查中,对于产品质量不达标的生产企业,应等同于污染处理不达标进行处罚。

各方责任共担是内在要求

按照受益者补偿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加强地膜污染防治需要政府、生产企业、农户多方合作,而不是仅由政府或企业单方面承担责任。

生产企业需分担残膜离田回收的经济责任。作为地膜的生产者,企业从行业发展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润,需要突出其在地膜污染防治中的经济责任,即除了要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地膜外,还要为残膜治理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相关研究表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地膜回收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通过实施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可以激励企业源头改进生产工艺,末端推进残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从全产业链的视角探索污染防治办法,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而且生产企业数量比农户数量相对要少,政府监管成本更低。

需要指出的是,延伸地膜生产者的责任,并不必然要求生产者自己承担具体回收的行为责任,可以委托销售商、回收加工企业等第三方进行回收。因此,要以压实生产者的经济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鼓励行业协会和生产企业组建回收联盟,探索缴纳废弃处理基金、押金返还、以旧换新等多元化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践形式。

农户需承担残膜离田的行为责任。农户是地膜的使用者,直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哪种地膜,农户在地里劳作时顺手把地膜回收离田的边际成本也相对较低。《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农用薄膜的使用者个人,可以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因此,要加强对地膜使用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促进其科学合理使用地膜,承担废旧地膜回收离田的具体行为责任。

政府需承担提供服务和监督的管理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保护农田环境是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部门要重点做好扶持和监督工作,通过财政补贴和市场监管等方式支持农户使用高标准地膜,引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地膜,在用电、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建立完善的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体系,监督生产企业和农户落实各自环境责任。要深入推进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结合各地实际用好耕地地力补贴资金,在不降低补贴力度的前提下,将补贴资金与农户的地力保护行为更加紧密地挂起钩来,在地膜残留严重的西北地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应主要与残膜回收挂钩。

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协同推进

地膜残留不仅影响农田耕地质量,风一刮塑料残膜满天飞,也会污染周围农村环境。推进地膜污染防治,既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从技术层面来看,地膜离田后,其理化特性与农村的其他塑料类废弃物并无本质不同,后续的处理可根据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对于地膜使用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单独的地膜回收体系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可能是较为经济的处理方式,但对于地膜使用量较小的地区或城市近郊,可将残膜纳入生活垃圾范围,与农村或城市其他生活垃圾协同处置。

2018年中办、国办发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强调,要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这为推进协同治理提供了政策支撑。在监督管理方面,全民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方式也有利于降低地膜回收成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如果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范围拓展到农田环境,则可以有效压实地膜使用者的回收责任,降低政府监督成本。

打好山西农业转型“特色牌”

打好山西农业转型“特色牌”

  对于山西省来说,特色是最亮的标签之一,同时也是最大的潜力。我们只有抓住特色、夯实基础,才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特”“优”产业稳链条提效益,主体培育稳预期提实力,培育乡村产业领军企业“链主”,树立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标杆,山西省正在行动。

  “特”“优”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山西省围绕三大省级战略、五大平台、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建立完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评选出山西小米、山西陈醋等17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太谷壶瓶枣、汾州核桃等46个市域公用品牌,吉县苹果入选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大同黄花、沁州黄小米、岚县土豆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175个,数量位居全国第四。目前省内绿色、有机认证产品1603个。

  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岳磊介绍,目前,全省“三品”认证的有效产品数多达5000多个,雁门清高苦荞健茶、山西水塔醋、吕梁野山坡沙棘汁等功能农产品品牌被大众普遍了解。

  如何让这些农特产品叫得更响?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韩渊怀认为,还得继续扩大“晋”字号品牌的影响力。在他看来,品种也是一个关键的卖点。山西省即将启动的农业生物育种联合攻关,为特色农业产业提供更好的品种,未来会保证优质品种的供应、提升山西省农产品的竞争力。

  围绕“特”“优”战略,山西省做实做强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做优做大十大集群,走出了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早在4000多年前,智慧的古代人民就研制出了把高粱从田间搬上餐桌的工艺。古老的山西人把高粱制成的原醋经过“夏伏晒冬捞冰”的独特陈放过程,制作出了酸、香、绵、甜、鲜回味无穷的山西老陈醋。在醋都清徐,从一颗高粱到一滴醋,是43320分钟的旅程。

  山西老陈醋的制作工艺历经四代发展,从原始的纯人工操作到机械化操作再发展到今天的智能发酵时代,一台智能发酵一体机使山西老陈醋的制作全过程实现了信息化控制,用电子鼻、电子舌、传感器代替了过去人工对口味的鉴别,不仅完全脱离了加工过程中的人为不可控因素,更赋予了它科技信息时代的速度。如今,在1小时之内可以生产出1.8万瓶醋,将近1万公斤。这些山西老陈醋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世界各地。

  山西老陈醋是山西的一张名片,从古法酿造到引入现代化的工艺,提升的不仅仅是产量工艺,还有其市场影响力和附加值。

  韩渊怀认为,现在山西省的农产品产业发展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粗加工产品居多,利润空间较小;二是消费市场较小,不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他表示,通过精深加工可以改良产品的弱点,提高利润空间。比如说,把苦荞加工成苦荞米、苦荞茶,消费者就容易接受,而且价格也比较高。

  提升产业业态拓展增效空间

  山西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多地少、水资源匮乏,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山西必须抓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发展小而精、特而优的区域特色产业。

  岚县风大雨少,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从河套平原刮来的西北风,为岚县带来了丰富的微量元素,独特的气候孕育出岚县独特的小杂粮,而小杂粮则孕育出了大市场。在岚县,有一种杂粮的吃法叫做“三条腿”炒面,玉米、莜麦、黄豆,一起炒好,磨成面粉,拿开水拌着吃。当地农民薛贵生将十里八村乡亲们种的杂粮全部收购,经过精准配比加工成炒面,成为备受热捧的特色小吃,价格比原粮翻了四五倍。

  韩渊怀认为,发展现代有机旱作农业,关键在“现代”两个字,因为传统的有机旱作已经不能满足粮食安全与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

  针对今年农业发展方向“十稳十提”的要求“‘特’‘优’产业要稳链条、提效益,主体培育要稳预期、提实力”,岳磊表示,今年要重点推进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布局一批大项目,围绕三大战略、五大平台,持续提升晋中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的运营水平和科创能力,深入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加快推进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通过市场贸易推动现代农业上一个大的台阶;二是构建一批全产业链的重点链,加快落实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十八条措施,以4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和64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力军,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三是创建一批产业融合发展样板,构建以强镇为基础、产业园为牵引、产业集群为骨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全产业链培育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积极作用,以土豆为例,现在不仅上了餐桌,还摆上了化妆台。

  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的土豆梦工厂,从薯条、薯片等加工食品,到土豆面膜、土豆气垫霜等美妆护肤类产品,再到营养胶囊、酵素等保健品,土豆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该公司副总裁侯青海介绍说:“土豆全身都是宝,我们现在跟上海科技大学合作,研制纳米纤维素、医药、蓄电池等项目,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岳磊说,尽管山西省是全国马铃薯的主产省和优势产区,但马铃薯加工转化率不到1/5。改变现状,需要从马铃薯基地建设抓起,到2025年要建设30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还要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科研力度,丰富我们的精深加工产品。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的农业“链主”企业,打造一批全产业链超百亿的典型县。近年来,山西省生猪产业链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吉县苹果、清徐高粱入选全国全产业链典型县。聚焦“特”“优”产业稳链条、提效益,今年要优选小麦、杂粮、肉牛、肉羊等打造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优势链,通过纵向成链、横向集群、一群多链、集链成群的发展路径,建设一批“特”“优”农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典型示范。

  农业全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韩渊怀认为,山西农业要想实现特色转型,科研创新是关键,基础研究又是科研创新的引擎。岳磊表示,推动特色转型,一靠投入、二靠科技、三靠改革,最后就是靠政策。通过我们的资金、科技、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的叠加集成,最终会形成推动山西省特色农业转型的强大合力,助力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黑龙江省秸秆禁烧工作持续开展

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黑龙江省秸秆禁烧工作持续开展

  ?【农机网 地方农机】 近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提出,必须牢固树立秸秆“坚决不能烧”思想,实行“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秸秆禁烧是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坚决落实。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赢持久战,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彻底解决龙江秸秆露天焚烧问题。




?

  牡丹江市东安区“十个强化”推进 禁止秸秆露天焚烧
?
  牡丹江市东安区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防止秸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按照9月26日全省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禁止露天焚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东安区采取“十个强化”推进措施,全面推进禁止秸秆露天焚烧。
?
  强化网络推进,把任务细化到村、落实到地块,把责任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头。实行销号制度,做到区对镇、镇对村、村对户、户对地块的方式,层层建立问题台账,离田一块销号一块。同时,强化作业推进,利用现有的设备,全天候歇人不歇机的进行作业。建立村与村联动作业,合作化支撑作业,人与机械合力作业,必要时要租用和购置机械作业。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平地后坡地进行作业,保证完成率,做到强化科学方法推进。按照时间节点倒排秸秆离田、还田完成率,确保全面完成秸秆离田、还田任务,强化时限推进。
?
  同时,东安区相关部门做好保障工作,把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兴隆镇,做到国家、区、镇、村、农户五级财力保障推进秸秆离田作业,使强化保障推进措施做到位。并以村屯为单位,选择废弃地存放秸秆,做到“三远离”,即远离村屯、远离林带、远离路边;“一避免”,即避免农村环境和水源污染;“一防止”,即防止火情发生,让强化合理规划存放点推进措施有序进行。
?
  此外,东安区强化应用推进,积极引进有机肥生产企业及生物质燃料加工企业,解决秸秆离田后出口问题,形成产销一体的发展模式,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强化督查、巡查推进。按照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网格化管理体系,由一级网格责任单位市财政局,二级网格责任单位东安区人民政府,抽调专人组成秸秆禁烧督查组,按计划对三级网格责任单位兴隆镇及其18个分网格进行督查;区环保组织专人、安排专车,在禁烧期间保证每天对分网格进行一次巡查。最后通过强化奖罚推进措施,建立一天一报账,一天一通报制度,对完成好的表扬、奖励,对未完成的通报批评。
?
  宁安市多措并举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
  为全面完成2019年宁安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日前,宁安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宁安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本地“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实现农村环境改善、还田水平提升、耕地质量改良、综合利用有效的目标。
?
  根据《宁安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宁安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和自然气候条件特点,加大秸秆还田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还田质量;大力推广秸—饲—肥、秸—能—肥、秸—菌—肥等循环利用技术,推动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夯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发展基础。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专业化人才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秸秆储存规范化场所,配备秸秆收储运专业化装备,逐步提高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促进秸秆后续利用。
?
  同时,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科技引领作用,围绕“五化”利用方向,应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形成从农作物品种、种植、收获、秸秆还田、收储到“五化”利用等全过程完整的技术规范和装备标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标准化水平。还将出台并落实用地、用电、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的产业化发展培育机制,发展一批生物质供热供气、颗粒燃料、造纸、降解纸板、育秧盘、食用菌等领域可市场化运行的经营主体,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
?
  据了解,自2019年9月15日至2020年5月15日,宁安市开展“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所属行政区域内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确保不出现因焚烧秸秆而使空气质量恶化现象。按照“边收边清”原则,积存在地里、路边、地边、村边、渠边、坑边、小街背巷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皮等得到全面、彻底清理。
?
  林口县“多措并举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专栏:秸秆回收再利用 变废为肥促增收
?
  10月14日,林口县副县长刘长洲到林口镇秸秆回收再利用实验现场,实地查看秸秆回收堆肥情况。
?
  在堆肥实验现场,刘长洲一边与相关负责人细算经济效益帐,一边详细了解秸秆消化利用效果。刘长洲指出,农业部门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扩大秸秆综合利用覆盖面,同时,积极为农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引导和带动农民科学利用秸秆。
?
  目前,该试点正处于试验研究阶段,集成推广后将节省大量运输费用,提高秸秆肥料化效率,为林口县全面推广秸秆回收再利用工作提供新做法。
?

?

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人民时评)

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人民时评)

  ?高质量抓好粮食生产,夯实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就有更加坚实的底气、更加强大的自信

一段时间以来,从雪域高原到东北黑土地,从东海之滨到华北平原,农民身影忙碌,农机隆隆作响,色彩愈发缤纷的劳作画卷,标志着春耕春播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农情调度显示,春耕春播进展顺利,早稻面积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中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对全年粮食生产供给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必须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令人振奋的是,目前春耕生产形势总体不错,全年粮食生产开局良好。

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今年,粮食产量首次被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明确提出全年粮食产量要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锚定粮食生产目标,高质量抓好粮食生产,夯实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就有更加坚实的底气、更加强大的自信,我们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有了更牢固的基石。

高质量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离不开更加完备的政策供给。今年国家再次提高了籼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将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试点扩大到三大粮食作物,有效提高农民投身春耕生产的积极性,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农业政策的提质导向也愈发明确。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产品结构调优、生产方式调绿,清新的田野中孕育无限的希望。

高质量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同样离不开更加高效的科技支撑。一方面,聚焦高产优质环保方向育种,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开展智慧农场建设、智慧农机应用示范,现代科技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翅膀,成为大国粮仓更加牢固的柱石。另一方面,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变成新农具,网络开拓大市场,地上跑着大农机,天上飞着无人机,监测土壤墒情有物联网……田野里的新科技层出不穷,用智慧种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粮食生产更优更强。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虽然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但总体来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越是农业生产形势好的时候,越不能麻痹大意。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些硬任务容不得半点含糊。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健全农业支持政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让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有干劲,让农民种粮有钱挣、有奔头。

我们抢抓农时、播种希望,打好春播春管第一仗,期待到金秋时,用我们的辛勤耕耘再迎丰年。

标签:地膜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