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写在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之际(打造农机制造强国之策,国家着力农机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写在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之际(打造农机制造强国之策,国家着力农机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写在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之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打造农机制造强国之策,国家着力农机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写在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之际

2、打造农机制造强国之策,国家着力农机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3、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潍坊模式”

4、打造农机行业人才培养高地,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成立

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写在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之际

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写在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之际

  ?在北京密云,智能温室每平方米每年可采收30公斤番茄,用科技引领都市农业“高精尖”的发展方向。在山东阳信,“一头牛”产业总产值达到526亿元,牵动上下游形成全产业链条。在山西隰县,“一颗梨”品牌价值达到87亿元,梨果产业年人均产值实现22.6万元……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纪录在不断刷新着。

  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健全管理机制,累计安排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31亿元,支持创建了2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各地建设了5000多个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日,在支持创建的基础上,两部门认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等43个产业园为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产业园认定总数达到130家。这些产业园着力探索推进机制,推动要素集聚,强化科技支撑,培育经营主体,推进三产融合,坚持联农带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资源集聚,筑成乡村产业高地

  科技、资本、信息、人才等资源,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备要素。

  几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坚持集聚建园,统筹资源、协同发力,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各地立足发展实际,出台政策、创新机制,吸引资源要素向产业园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乡村产业高地。

  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河北省平泉市产业园,依托中国农科院重点建设了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国家食用菌菌种创新基地,建成年产100万袋优质菌种生产线。“我们还通过建设河北省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中心、食用菌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食用菌创新驿站,把产业园打造成集聚人才和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香菇液体菌种的创新高地。”园区服务中心主任袁德华说。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产业园建成20万平方米仓储物流集散基地,吸引52家金柚加工企业入驻,新增21条分级加工生产线、3个商品化处理平台和1个柚苷提取中试平台,构建了初加工、精深加工、柚果综合利用相配套的金柚加工体系,形成了柚果产业大集群。

  位于鸭绿江口的辽宁省东港市产业园建立了草莓产业链综合大数据平台。东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衣晓伟表示,种苗工厂、种植基地气象环境和土壤探测、病害监测、物流跟踪、销售数据等众多信息的汇聚,成为草莓品种培优、品质把控、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为推动产业园资本集聚,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园区贷”,会同工商银行举办“兴农撮合”活动。广东、河南、四川等10多个省份设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基金。吉林省东辽县产业园组建蛋鸡、玉米产业发展担保基金,按照1∶5比例撬动金融资本投向园区项目建设。

  在人才引入方面,各地搭建产业研究院、食品研发中心、产业联盟、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使产业园成为汇聚科技领军、返乡创业、农技推广、本土经营人才的重要载体。

  各产业园还通过政策措施,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招商力度,推动企业集群发展。如山西省隰县产业园、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产业园推出农业“标准地”“点状供地”等政策,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瓶颈制约。

  延伸链条,树起融合发展标杆

  几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支持产业园聚焦主导产业,以一二三产融合为路径,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产业园平均产值达到78亿元,已培育东坡泡菜、正阳花生、五常大米等30个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产值超百亿的产业园。

  蔬菜种植面积比创建初期增长21.7%,总产量增加25.8%,而总产值则提升了41.5%。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营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作用下,山东省庆云县产业园不仅实现了蔬菜亩产量的提升,而且实现了亩均产值的大飞跃。

  广东省普宁市产业园在青梅种植的基础上,引进16套全球领先的青梅加工生产线,建设了全国最大的青梅产品加工示范区,形成了青梅加工集群,青梅制品年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产业园以优质肉牛和优势玉米为主导产业,去年园区6万亩免耕玉米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丰收增产。博乐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马玉龙说:“通过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示范基地建设,为大垄双行少耕抗倒伏玉米超高产栽培等技术推广创造了条件,进而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建立了保障。”

  立足优质小麦种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延津县通过产业园建设,2020年曾刷新冬小麦全国单产纪录。“获批创建以来,我们依托‘中国第一麦’优势资源,通过扩面积、建良田、推技术、优模式,推进全产业链升级发展,在传统农业区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延津县委书记李泽宙说。

  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起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广东省新兴县产业园首创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和低深度测序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自主设计出针对商业群体的基因芯片,实现育种早期选择,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北京市平谷区产业园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培育的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江苏省泰兴市生猪产业园自主选育了本土苏紫猪。

  联农带农,实现产业增值共享

  带动农民增收是推动产业园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政策引领、政府推动下,各产业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把二三产业和就业岗位尽量留在农村,让农民更多分享到产业链增值收益。

  山西省隰县产业园设立“种子基金”,先期植入500万元,以股权合作形式撬动3家企业分别与3个村合作共同建设梨果分拣包装、冷链仓储等项目。“我们的目的是要让集体经济薄弱的农村提高增收带动能力。在先试的基础上,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种子基金的规模和覆盖面。”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冯海清说。

  河北省平泉市产业园探索出“折股量化试点”保底收益、领养领种、“入股+分红”保底等多种联农模式。其中“折股量化试点”模式将奖补资金通过政府平台公司投入到龙头企业的项目建设,平台公司获得固定分红后再分配给试点村民,目前可为700余农户提供保底收益。

  在把肉牛做成富民强县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山东省阳信县产业园让联农带农的脚步跨出省外,创新了“一牛带三地”“赊母返犊、北繁南育”“回汉合作养牛”等模式。其中“一牛带三地”累计运销青海藏系羊72万余只、藏牦牛1万余头,同时带动了内蒙古科右中旗200家合作社和1万余养殖户发展肉牛养殖。

  广东省翁源县产业园通过兰花“三统一回收”模式带动5670户。湖北省随县产业园以“合作社+村集体+村干部+农户”标准生产模式,带动2000个农户享受到产业链拓展延伸红利。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产业园创新推出“贷牛(羊)还牛(羊)”模式,累计带动5.3万户贫困户饲养牛羊并受益……

  据统计,2021年200个国家产业园近70%的农户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以上。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强协调、强政策、强指导、优服务,建设一批优势特色明显、产业链条健全、联农带农紧密的产业园,带动各地提升产业园建设水平,推动农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打造农业高质高效引领区,示范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打造农机制造强国之策,国家着力农机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打造农机制造强国之策,国家着力农机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资料图

农业、农村、农民,是影响中国现代化布局和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如何在保证乃至提高农业产量以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农民工作强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而农机工业则是此解决之道的一把总钥匙。

虽然年产值4000多亿元的农机工业在国家制造体系中比重不算大,但它却是中国从几千年来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国家飞跃的抓手。考虑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其农业的巨额补贴,中国打造农机制造强国之策就更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部署。

本报特约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相关文章,从专家的视野来分析国家发改委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对我国农机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大影响,并就未来三年我国农机工业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进行了分析。

国家发改委2017年11月发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农机工业和农机企业来说,这是一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政策,它体现了国家对农机工业产业升级和健康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中国是农机大国,只有成为农机强国才能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

2015~2017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成效显著

国家从2015年推行《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将现代农业机械与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等一同列入了支持的重点领域。

诚然年产值4000多亿元的农机工业在国家制造体系中比重不大,其新动能的贡献率也不如机器人和新能源等高,然而国家发改委认为现代农业机械对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是无法替代和至关重要的,农业机械核心竞争力提升是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发改委2015~2017年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以来,通过财政预算内资金补助、专项建设基金扶持、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参股等方式,支持了近五十项农机工业升级项目,带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60多亿元。2015~2017年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对农机工业产业升级和农机装备自主化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重点农机装备取得了大的突破。三年行动计划将“动力换挡轮式拖拉机”、“CVT无级变速拖拉机”、“高含水率玉米籽粒收获机”等列为重点支持的项目,这些项目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进两个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二是加快了薄弱环节农机装备产业化的推进。甘蔗种植机械水平低,影响国家蔗糖安全。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在扶持骨干农机企业甘蔗收获机研发和产业化的同时,大力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甘蔗机械化收获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广西自治区2016/2017榨季甘蔗机收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三是行业创新能力得以鼓励和提高。农机关键零部件自主化能力提升是三年行动计划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浙江海天机械公司瞄准国际先进技术,与意大利EMTB公司技术合作开发大功率拖拉机双离合动力换挡变速器。

潍坊谷合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国家发改委“大型拖拉机转向驱动桥项目”后,建设技术先进的车桥研发测试平台,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改变了国内市场高端农机转向驱动桥完全依赖进口的状况。

四是重大农机装备产业链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得到鼓励和支持。国家发改委通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改革财政资金补助方式,促进了企业之间以产品为纽带的合作机制。

农机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农机制造企业与农机作业服务企业相互依托开展创新合作,取得了好的成效。常州东风农机承担“采棉机及采棉头产业化项目”后,主动与实施“棉花收获机械应用示范项目”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银丰公司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田间试验等,采棉机的产业化大大提速。

2015~2017年农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成效显著,得益于国家发改委资金和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发改委产业司与农机工业协会先后到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农机企业考察,到黑龙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等农机管理部门和用户进行调研,还多次组织专家和用户进行甘蔗机械化种植、机械采棉的专题研讨,对农机产业化重点项目开展前期评估论证。项目不搞分灶平衡,资金不切块分配,重视项目质量,集中评审,宁缺毋滥,避免了项目优劣同享。

发改委发布可定性考核的“项目指标”,设置申报门槛,一是提高了项目申报质量和项目落地成功率;二是减少和杜绝了企业盲目争项目和套补财政资金的行为;三是引导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方向,防范产生新的过剩产能。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以市场化模式推进产业升级。协会和基金公司充分发挥专业和技术优势,在项目的论证、遴选、资金进入强度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了项目的精准引导和扶持。基金与中央预算资金双翼联动,叠加进入,对项目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未来三年补短板强弱项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再一次将现代农业机械列为支持重点,明确要通过发展先进和适用的农机装备,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未来三年的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解决农机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供给不足和农机产品可靠性差的问题;二是解决“短板”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首先要一如既往抓好重大农机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稳定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由于国产大型高效装备和核心技术供应不足,造成我们农机装备作业效率偏低,粮食生产成本高,农民种粮收益低。粮食生产面临的环保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农机装备要为秸秆收集利用和地膜残膜回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要通过农机重大装备提升,提高我国高端装备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到2025年农业机械化作业成本降低20%的目标。大马力高效拖拉机、谷物联合收获机、精量播种机等高端装备集成技术、先进技术密集,对全产业链的引领作用明显,能够带动农机工业整体素质提升。

北斗导航等迅速应用于农机装备,为农机产品智能化研发应用提供了支撑,要加强智能化的应用开发。要加强新能源动力农机装备的研发,为降低排放、优化环境做贡献。

抓好关键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目前国产农机装备技术升级受困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配套。由于液压机械式无极变速器自己不能生产,黄淮海地区水稻、小麦、玉米收获机升级遇到瓶颈。小型柴油发动机依赖进口,高速插秧机和自走式植保机械日资品牌占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犁铧等入土部件材质和工艺技不如人,大型复合机具只能依赖进口。

因此,柴油机等关键零部件、精密排种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自主化至关重要。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需要主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协同和集成。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提高农机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农机装备与欧美产品的差距体现在人机工程、产品智能化和可靠性三个方面。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2012年开始在行业推进数字化制造以来,农机企业在钣金下料成型和涂装工艺两个方面进步很大,国产农机装备覆盖件的质量和外观品质取得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零部件和整机的可靠性还很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国产农机装备故障率高、三包服务费用高、作业效率低、二手机价值低。产品质量提升首先要实现制造的一致性。推动智能工厂建设,提高产品制造过程控制和质量追溯能力。农机装备多品种小批量,装备和检测投入受限,更要重视制造工艺和专项制造装备的升级。

玉米收获机的摘穗台、采棉机的采棉头、压捆机的打结器等专用部件加工工艺复杂,缺乏专业化的制造手段和装备,可靠性一直为用户所诟病。这些核心专用零部件质量的提高必然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提高研发试验和检测能力。农机工业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加重是不争的事实,同质化竞争的无奈是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短缺。新产品研发有各种困难,缺乏试验手段尤为突出。

由于农业生产农艺复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产品研发试验工作量大,新产品试验还受到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约束,有效试验时间短,因此,企业开发试验手段和产品检测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企业试验检测能力的提升。推动骨干农机企业建设高水平的检测和监测平台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推动核心零部件企业建设面向行业服务的检测中心;推动第三方和认证机构产品检验检测平台建设。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把创新作为制造业实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共识。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重点突破。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坚持市场主导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扶优扶强。核心竞争力提升计划的实施,必将大大提高中国农机装备的竞争能力,农机企业要用好该项政策,抓住这一机遇。

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潍坊模式”

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潍坊模式”

?  11月10日,山东高密市宏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宏基农机合作社举行,标志着潍坊市拉开了全力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升级版的序幕。这个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运营主体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将成为潍坊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转型升级的样板加以大力推广。

资料图

潍坊市农机局局长徐明军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和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同时提到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了我们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开展以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基础的综合农事服务,将是我们农机系统为打造乡村振兴“潍坊模式”升级版贡献农机力量的重要途径。

合作社发展遇瓶颈

农机合作社是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而发展起来的,从最早的跨区机收为主,发展到流转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近些年来,农机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担负起了大部分的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服务,在整个农业生产服务全产业链中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骨干作用,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机合作社也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发展瓶颈。

一方面,随着农机社会保有量的逐年增多,合作社在跨区作业中的比较效益开始出现逐年下滑,单机作业时间和作业面积越来越少,但机具转场的非作业损耗却在加大,再加上油料价格、机械的维修保养和人工成本上涨,机械的使用效率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在使土地成方连片、实现机械化规模作业的同时,也意味着农机合作社的前期投入成本较大,经济运行负担加重的问题日渐突显,土地流转的先发优势逐渐减弱,合作社难以从土地经营方式上取得突破。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目前的农机合作社大多处于“半年忙半年闲”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长远健康发展。

徐明军表示,潍坊作为一个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大市,目前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2%,农机的社会化服务基础也相对较好,但同样存在主体不强、服务领域不宽、联合融合发展能力弱、公共服务和智慧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而这种现状如果不改变,就难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无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质量不高也必然导致农业现代化打折扣,所以,引导、帮助合作社突破目前的瓶颈就成为地方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的必然选择。

政府出手绘蓝图

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重要成员,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在农机合作社发展面临困境的当下,潍坊市农机局积极作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同时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到全国各地学习取经,终于形成了潍坊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构想,并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认可。今年10月,潍坊市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以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快构建“覆盖全程、服务全面、运转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打造乡村振兴“潍坊模式”升级版贡献农机力量。《意见》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分两个阶段实施:2020年,全市建成农机合作社1000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农机社会化服务总收入达到50亿元。全市50%以上的农业镇(街)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形成成熟的服务模式。2025年,全市建成农机合作社1200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农机社会化服务总收入达到65亿元。全市的农业镇(街)全部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服务实现全覆盖。

为实现上述目标,接下来潍坊市将在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新领域、规范农机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搭建“智慧农机”服务平台、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方面发力。将支持鼓励农机合作社由单体经营向农机联合社方向发展,提高效益,壮大实力;将加快发展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发挥农机作业服务公司专业化技术优势,开展规模化农机作业服务。要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补齐全程化农机服务短板,突破全面农机服务瓶颈,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逐步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全覆盖;打通农业生产全链条服务通道,通过全程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要坚持“一社一策”原则,按照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服务品牌化的要求,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诚信高效”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通过政企联动、企社结合,对农机服务组织的带头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热爱农机事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通过实施“智慧农机”工程,加快实现农机与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供销、粮食等涉农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的智慧化水平。2018年底,潍坊市物联农机服务云平台信息资源整合到位、建成运营,到2019年,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农户与农机管理部门信息全面实现共享。

“潍坊模式”应运而生

如果说潍坊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毫无疑问,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莫属。《意见》提出,全市今年要建成10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到2020年建成50家。而11月10日,在高密揭牌的宏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即是第一家正式挂牌。

徐明军表示,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是农机局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的“潍坊模式”,可以破解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遇到的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所谓“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是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包括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与其参股经营的农业服务企业)为运营主体,以开展全程机械化服务、综合农事、农副产品经营、农民生活为基本职能,以农业生产托管为基本服务模式,具备“三农”事务“一站式”解决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按潍坊农机局的规划,“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应把握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有机结合,既要构建科学的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兼顾社会服务有效融入,体现公益性特点,形成“中心”为1,政府服务和其他社会化服务为N的1+N协同为农服务体系,把为农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成为落实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载体、科技应用的试验平台、培育职业农民的基地。另外,“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要具备五个能力,即具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农机维修、农机保养、农机存放能力,土壤检测实验和农资直供服务能力,农副产品烘干、储存、保鲜、初加工、品牌升值和贸易服务能力,初步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农机化公共服务承接能力。

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是潍坊市下的一盘大棋,它围绕着“全程全面机械化”,将农业生产从耕种收、田间管理、产后加工及销售等所有环节集合到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上,将以最经济的投入,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为乡村振兴贡献农机力量。

打造农机行业人才培养高地,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成立

打造农机行业人才培养高地,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成立

12月23日,国机集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出席并致辞。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院士出席大会。

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的成立是国机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实践,是践行集团“做新时代科技创新引领者、机械工业技术排头兵、高端装备制造国家队”发展要求的机制创新。

张晓仑,陈学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韩鲁佳,中国农机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小虎共同为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揭牌

张晓仑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农业发展,作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农机院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践行责任使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方面主动作为。

张晓仑对办好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提出了三点要求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研究生培养。

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抓好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研究生院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爱农兴农强农”为宗旨,从源头上谋划好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机制。

要聚焦国家战略部署,依托人才培养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用好用足研究生教育的独有资源,努力打造中国农机人才高地;聚焦创新人才团队培育和科研核心能力体系建设,提升解决国家基础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

要紧盯“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确保研究生培养出成果、出人才。

以服务国家“三农”战略和农业生产需要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等优势资源,探索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打造“产教融合、教学相长”的特色优势。

张晓仑寄语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的学生们:

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担当尽责,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具备新时代优秀创新人才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会上,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特聘任陈学东院士为名誉院长、韩鲁佳教授为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并为新聘任的研究生导师颁发了聘书。博士研究生导师汪瑞军、博士研究生代表张巍朋分别代表导师和学生发言。

集团科技发展部负责人、中国农机院相关负责人、研究生导师、学生代表等共100余人参加了大会。

链接

中国农机院作为我国农机行业战略策源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品辐射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具有完善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平台条件,具备良好的农机历史基础和产业优势。

中国农机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设有多个国家级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与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广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农机院研究生院将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瞄准行业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关键共性、引领前沿的技术,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农机   产业   服务   农业   国家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