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房山区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抽样检测工作(海淀护秋保收“颗粒归仓”)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房山区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抽样检测工作(海淀护秋保收“颗粒归仓”),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房山区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抽样检测工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海淀护秋保收“颗粒归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房山区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抽样检测工作

2、海淀护秋保收“颗粒归仓”

3、海港区乡村旅游收入近2亿元

4、海盐以智慧农业“侨”动乡村共富大场景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房山区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抽样检测工作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房山区开展农业投入品使用抽样检测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海淀区涉农企业和规模种植园区不断朝着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壮大,夯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区农业农村局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执法体系,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硬措施,提升本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8月15日,按照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统一部署,区农业农村局、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协同房山区农业环境和生产监测站前往四季青镇绿色果品采摘园、振兴观光园、玉泉观光采摘园、墨蔬苑等4家园区抽检韭菜、茄子、苦瓜、辣椒、小白菜、空心菜等25批次蔬菜产品,并对4家园区落实疫情防控情况、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本批样品由房山区农业环境和生产监测站进行检测,海淀区积极配合。?

  检查中,执法人员要求各园区相关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选用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种,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积极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努力实现园区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

  今年以来,海淀区监督抽查农产品204批次,风险监测农产品80批次,各镇及规模园区农残快检6328批次,合格率均为100%。抽检品种覆盖韭菜、芹菜、豇豆等重点监管品种以及西红柿、草莓、樱桃等海淀特色产品。?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定期开展风险预警监测及常规检测,并计划在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前加强抽检力度,对农药投入超平均水平的产品和生产企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督促其改进生产种植管理;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禁限用农药、常规农药残留超标产品上市等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确保市民吃上健康、绿色的农产品。?

海淀护秋保收“颗粒归仓”

海淀护秋保收“颗粒归仓”

  为保障秋粮丰收“颗粒归仓”,海淀区科学谋划、多措并举,根据农作物成熟程度,分门别类指导种植户进行田间管理。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有利时机开展抢收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玉米是本区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每年维持在4000亩左右,现已陆续收获完毕。上庄镇西辛立屯村今年种植的玉米品种为具有高产、稳产优势,耐干旱、耐高温的郑单958,由于品种优良、播种适期、管护得当,今年玉米亩产高达600多公斤。

  此外,本区积极响应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为种植户统一提供了优质高产大豆种子,调动生产积极性,目前,大豆播种面积400余亩,超额完成市级任务。温泉镇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通过加大玉米种植行距,缩小株距,充分利用大豆、玉米的高度差,实现两种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一田双收,同时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功能,还能为玉米生长提供养分,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和谐共生。苏家坨镇主动作为,积极扩大种植面积,尝试种植多个不同品种,通过进行绿色有机认证,打造自主品牌,将所产大豆进行统一包装销售,探索出一条致富新路径,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下一步,海淀区将合理制定种植计划,紧盯关键农时,建立生产情况日报送、周调度机制;积极落实补贴政策;以粮食高产擂台赛为契机,邀请市农技推广专家到本区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惠农物资,降低种植成本。此外,本区还将应用植保创新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通过螟蛾食诱剂、夜蛾食诱剂诱杀、害虫信息素协同农药增效、多种赤眼蜂混合释放以及无人机撒施缓释颗粒剂防治玉米害虫等新型技术的应用,有望实现种植面积、产量“双增长”。

海港区乡村旅游收入近2亿元

海港区乡村旅游收入近2亿元   今年国庆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房庄村的清河客栈、老君顶等民宿被游客预订一空,依山邻水、背靠长城的房庄村游客如织。

  海港区共有农业村262个,农村人口19.1万人。近年来,该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建设美丽乡村。以观赏农业、采摘农业为龙头,壮大“美丽”经济。以特色民宿、长城旅游为牵引,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今年以来,全区乡村旅游人数达50余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近2亿元。

  乡村美,农民富。海港区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红黑榜”评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拉练观摩等活动,对评选出的“红榜村”给予奖励,对“黑榜村”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目前,全区共建成30个省级美丽乡村,创建美丽庭院643个,建成省级森林乡村2个。

  聚焦“美丽”产业,海港区重点培育环长城旅游公路两侧一公里范围内特色采摘,打造三季赏花、三季有果的特色采摘线路。发挥特色农业园区示范带动,推动“万亩樱桃园、万亩板栗园、万亩苹果园、千亩蟠桃园”提质量、增效益、成规模,打造海港区特色农业名片。积极推进“北未水镇”乡村振兴综合体等重点农业产业项目落地,打造集康养、农业、研学、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华北地区农业综合体。开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提升行动,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5家,家庭农场130家,市级龙头企业34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

  同时,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深入挖掘石门八景等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景区。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海港段)等项目,完善提升首钢赛车谷、天女小镇、板厂峪、老君顶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谋划建设田园小镇、森林康养小镇,实施长城“宿集”计划,推出一批精品旅游民宿。

海盐以智慧农业“侨”动乡村共富大场景

海盐以智慧农业“侨”动乡村共富大场景

“哇,这里的水果也喝豆浆、吃鸡蛋呀!”“小番茄竟然长在离地面那么高的架子上。”……在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的融禾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数字大棚内,一群小学生正在进行一场奇妙的现代农业研学之旅。从孩子们憧憬的眼神和兴奋的话语里,这家侨资企业的创办人舒华伦看到了返乡创业的意义……

作为浙北侨乡,海盐籍侨胞具有地域分布广、经济实力强、高层次专业人才多、爱国爱乡情结浓厚等特点。过往,他们一般通过捐建学校、资助贫困学生等方式回馈家乡。而如今,除了捐款捐物,还有很多像舒华伦一样的侨胞,回到家乡,扎根农村,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躬行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

以侨为“桥” 引资引智

2019年,海盐农业经济开发区在通元镇正式揭牌,从制度政策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招商项目招引等方面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海盐县侨联第一时间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递给广大海外侨胞,成功引起了80后“海归”舒华伦的注意。

“一方面农开区的规划蓝图深深地吸引了我;另一方面家乡这几年通过‘千万工程’建设环境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增强了我对家乡绿水青山的眷恋。”舒华伦回忆说。

舒华伦出生在通元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初,家人全力支持他出国深造本是为了让其能够脱离土地,不再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他在见过世界的五彩斑斓后,却萌生了一个做精致农业的梦想,让周边老百姓吃上放心菜,安心果。

追梦的路上不孤单。他在外地考察时,认识了致力于做农场品开发的尹忠琦和专业从事农业工程技术研究的台胞陈泳森。三人一拍即合,投资1.13亿元在通元镇打造融禾农业科技产业园。

据了解,该项目流转500亩土地,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园区包括19个数字智慧连栋种植棚。农业是长线投资,具备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这意味着农业创业绝非易事。很快,融禾农业也在资金方面碰到了瓶颈。

海盐县侨联在走访中了解到问题后,迅速帮助协调解决,最终促成海盐农商银行创新推出“数字大棚抵押贷款”,助力其盘活土地流转经营权和农机设备等沉睡资产。目前已发放首笔100万元贷款,帮其缓解资金需求。

优质贴心的助侨服务,让陈泳森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他决心以融禾为载体,在这方创业热土上实现自己现代农业和精致农业的远大抱负。当问起对大陆投资环境感受的时候,陈泳森表示,如今大陆特别是浙江正在实施“最多跑一次”和“数字化改革”等创新政策,营商环境非常好,他们又是搞数字农业项目,加上多元化发展,在这里发展如鱼得水,非常满意。

目前,融禾农业的19个数字智慧连栋种植棚均已投产,并源源不断地为周边群众生产绿色健康的有机果蔬,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侨胞带来的新型农业提升了整个村的农业水平,村民将土地租赁给这样的农场,可以增加一份租金收入,同时空闲的时候还能来这里打工,又增加了一份收入。”海盐县雪水港村村干部崔惠佳说。据悉,融禾农业已为当地百姓提供二十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的群众走上共富之路。

技术创新 侨助共富

“工资收入高还是次要,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工作真是大开眼界,学到了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让我对农业有了全新的认识。”雪水港村村民崔金良说。融禾农业落地后,他辞掉县城的工作,不仅实现了家门口上班的心愿,还在年过半百的岁数见到了“魔法农业”。

在融禾的数字化连栋大棚是综合运用大数据、环境控制、水肥一体化和有机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建立的,能够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种植、自动化感知和规模化经营等全程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亩均产量,降低土地、水肥消耗和废水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并提升农产品品质。

笔者现场看到,19个大棚内种满了各种新奇的瓜果蔬菜,但只靠靠一套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物联网可以控制大棚里的风机、水帘、遮阳网,还有里面的温湿度。用一部手机,我们就能对植物进行实时生长管理,实时监控病虫害,确保生长环境达到最优。”舒华伦说。

长三角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海盐县侨联的牵头下,陈泳森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开展合作,在技术指导、培训等方面开展交流,探索出利用豆浆、鸡蛋加微生物等发酵而成的有机肥,并利用自动化滴灌模式进行施肥,有效提升了农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新技术的加持让农场的产品成为市场“新宠”。如今,融禾农业已连续多年喜获大丰收,零售每斤38元的鲜食小番茄,单个售价120元的网纹瓜,市场上供不应求。“这就是我们创业的初衷,用高科技助力高品质,用高品质创造高效益,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舌尖上的共富体验。”舒华伦表示。

“侨”见未来 撬动发展

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融禾农业还采用“企业+村集体+农场”模式,积极培训当地农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村集体增收、农户致富。舒华伦说:“以我们农业园为基地,我来提供种子、技术、肥料,阿姨们到我这里来工作,最后借助我们的平台卖出去,也是一种共富的尝试。”

除从事传统种养业外,融禾农业还积极利用“农业+”“旅游+”“互联网+”等方式,进入到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等领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越来越多元化。今年初以来,该园通过市场销售与体验式销售相结合的方式,发展采摘游与休闲农业,累计销售采摘年卡、休闲年卡2000余张,未来两年预计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

融禾的创办也吸引了相关产业的加入。如今的雪水港村围绕生态绿色优势,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先后引进了北山北农场、华维节水灌溉等千万元以上农旅项目。这些现代农业生产项目也给雪水港村近300名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

在现代农业的启发下,雪水港村村民对数字化建设的渴望越发强烈。2022年底,雪水港村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全力打造未来产业、未来风貌、未来文化、未来邻里、未来健康、未来低碳、未来交通、未来智慧、未来治理等九大场景。

智慧化平台可以监测村民用水用电,如有漏水漏电问题会报警;工作人员通过垃圾分类智能云平台,可以接收到每户人家的分类数据,并通过照片查看是否做到分类正确;智能化健康E站通过自助操作便能获取视网膜、骨密度等多项检测数据,还可实时将个人健康信息汇总录入健康档案;村里还有安装慢病智慧健康系统,卫生服务站医生能进行远程在线诊断,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问诊;全村639户农家土灶柴改电,将传统灶头升级为电灶头,打造“全电厨房”;大力推行分布式光伏,推进整村光伏项目建设等……

“能在共富的过程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感到很开心,也很骄傲,希望我们的家乡能越来越好。”舒华伦说。

标签:农业   乡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163.html